「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
指春、夏時節,雨天的中午,雲層裂開,太陽露一露臉,但云層又很快聚合變厚,這表明本地正處在準靜止鋒影響下,準靜止鋒附近氣流升降強烈、多變。上升氣流增強時,雲層變厚,降雨增大;上升氣流減弱時,雲層變薄,降雨減小或停止;中午前後,太陽照射強烈,雲層上部受熱蒸發,或雲層下面上升氣流減弱,天頂處的雲層就會裂開。隨著太陽照射減弱,或雲層下部上升氣流加強,裂開的雲層又重新聚攏變厚。因此,「太陽現一現」常預示繼續陰雨。「這句諺語和"太陽笑,淋破廟」、「亮一亮,下一丈」等諺語類同。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夏天,烈日當空,地面受到強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區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並夾帶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變冷便凝結成雲。這種雲叫做地方性的對流雲,它的範圍不大,又是移動的。對流發展旺盛,便形成帶電的雷雨雲。這種雲在遠處打雷下雨,我們就只能聽到雷聲。在近處也只下場陣雨,一下子過去,雨過天晴,所以「有雨不多」。也稱「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天上豆莢雲,地上曬煞人」
豆莢形狀的雲,就是氣象學所說的「莢狀高積雲」,是雲體受下沉氣流的作用,雲體被消減,使雲塊邊緣下沉變尖(薄),看上去呈豆莢狀和梭子狀。莢狀雲和梭狀雲的出現,表明有下沉氣流,下沉氣流不能使空氣上升,只能使雲消散,所以將是曬煞人的天氣。
「春不分不暖,秋不分不涼」
我國中部或偏南地區不到春分雖已轉暖,但是還未真正暖和,還會有強冷空氣南下;不到秋分天氣雖也轉涼,但是還未真正涼爽,可能還會有「秋老虎」,秋分後天氣就真正轉涼了。
「雹打高崗,霜打凹」
崗坡地有助於空氣的抬升,利於對流性天氣發展。冰雹產生於強烈發展的積雨雲而形成的冰雹雲,下降過程如果太長,途中可能會融化成水滴,所以我國高原邊緣地區冰雹最多,崗坡地多於平原。霜則因為冷空氣較重,沉積在下面,所以低洼處更容易遭受霜凍。
來源 | 氣象諺語精選、中國氣象網、中國氣象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