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國蛋白質組研究站在了全球制高點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前不久,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細胞》(Cell)正式發表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工作,引發關注。

  這是「中國人蛋白質組計劃」重點專項繼肝癌、胃癌研究之後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中國科學家主導的「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作為該成果的共同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首席科學家賀福初給出這樣的評價:「該成果再次證明了蛋白質組學的成熟度,足以幫助解決認識一系列的重大醫學問題,也再度證明了中國的蛋白質組研究,不僅站在了全球的制高點,也站在了時代的制高點。」

  說起「中國人蛋白質組計劃」,不得不提「人類基因組計劃」。

  上世紀90年代,「人類基因組計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完成,科學家們發現基因組雖在基因活性和疾病相關性方面提供了根據,但大部分疾病卻不是因為基因改變引起;而且,基因的表達方式錯綜複雜、表達產物千差萬別,同樣的基因在不同條件、不同時期可能會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

  在人類基因組圖譜完成之際,一批基因組學大家不約而同地向蛋白質組學發出呼喚:「用蛋白質組學解讀基因組這部天書。」

  於是,一批科學家迅速集結於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的組織旗下,醞釀啟動「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PP)」。但該計劃面臨明顯不同的科學問題:同一個體不同器官、同一器官不同細胞的基因組相同,而其蛋白質組不同,因此人體只有一個基因組,卻有千千萬萬個蛋白質組。

  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如何推進?各國莫衷一是。

  據賀福初介紹,我國科學家率先提出「兩譜、兩圖、三庫和兩齣口」的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總體研究策略,這其中,「兩譜」是指表達譜、修飾譜,「兩圖」是指連鎖圖、定位圖,「三庫」是指樣本庫、抗體庫、資料庫,「兩齣口」則是指生理組、病理組。

  賀福初說,中國科學家倡導並領銜完成了人類第一個組織、器官的「肝臟蛋白質組計劃」,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全面展開發揮了示範作用。這一貢獻得到《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等國際學術期刊領域的肯定。

  2014年,科技部正是在「肝臟蛋白質組計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啟動了「中國人蛋白質組計劃(CNHPP)」重點專項,該專項由原軍事醫學科學院牽頭組織全國60餘家優勢單位聯合攻關。

  「這是我國863計劃、973計劃、國際合作計劃再次『聯手資助』的重點專項,也是國家大科學設施與大科學計劃的『首次會師』!」賀福初說。

  據他介紹,「中國人蛋白質組計劃」實施以來,實現了蛋白質組研究和應用的系統突破,率先提出國際疾病蛋白質組計劃研究策略,引領了國際蛋白質組學與精準醫學研究的匯聚。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團隊率先公布早期肝細胞癌的蛋白質組分子分型並發現新的治療靶標,首次向全球證明:「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新時代正向我們走來」;團隊揭示了瀰漫型胃癌的蛋白質組全景圖,建立首個與其預後相關的蛋白質組分子分型。

  賀福初列舉一組數據:多年過去,「中國人蛋白質組計劃」先後在《自然》(Nature)、《細胞》(Cell)等國際核心期刊發表SCI論文380餘篇,申請/授權發明專利120餘項,獲軟體著作權100餘項,為推動蛋白質組學科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經過10餘年的積累沉澱,由我國主導的蛋白質組學驅動精準醫學研究已開始『領跑』國際蛋白質組學發展!」賀福初說,肝癌、肺癌、胃癌等研究突破,即是「中國人蛋白質組計劃」的標誌性成果,此外,有關胰腺癌、心血管病等10餘種重大疾病的研究成果也即將陸續發布。

  據他透露,下一步,「中國人蛋白質組計劃」團隊將在國際大科學計劃的支撐下,打造醫藥衛生領域的「千人千面」體系,進一步提升對重大、疑難疾病的「精準定位」和「精確打擊」能力,從而提升國民健康水平,造福大眾。

(原載於《中國青年報》2020-08-18 12 版)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類蛋白質組學研究新突破三大看點
    ——中國人類蛋白質組學研究新突破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 陳芳、胡喆  近日,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再傳喜訊!我國科學家通過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上線發表了關於早期肝細胞癌蛋白質組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的論文,發現了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的潛在新靶點。  什麼是蛋白質組學?這次發現有何重大科學價值?對於接下來的臨床治療和藥物研發又意味著什麼?
  • 蛋白質組研究:生命天書的新解碼?
    深科·淺說蛋白質組研究:生命天書的新解碼?前不久,《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早期肝細胞癌蛋白質組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這一研究測定了早期肝細胞癌的蛋白質組表達譜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圖譜,發現了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的潛在新靶點——膽固醇酯化酶SOAT1。
  • 【人民日報】三問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
    蛋白質組計劃和基因組計劃有何不同?中國的蛋白質組研究在國際上處於什麼位置?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將如何進行?  圍繞上述問題,本報記者獨家採訪了有關專家。  一問 為什麼要搞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  生,源於基因組;命,卻一定由蛋白質組決定。
  • 賀福初院士獲蛋白質組學傑出成就獎 我國當前研究進展如何
    賀福初介紹,正因如此,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科學》在2001年2月公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同時,分別發表相關述評與展望,認為蛋白質組學將成為新世紀最大戰略資源——人類基因研究爭奪戰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當月,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即宣告成立。次年,「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PP)宣布啟動。
  • 中國青年報
    熟知《中國青年報》的每一個讀者,都能體會辛勤耕耘的幾代青年報人的酸、甜、苦、辣……   所以,我說咱《中國青年報》———是一份摺疊起來的呼喚時代永遠面向未來輝煌的圖書館。這不,現在我都退休了,還每天把第一時間,放在一睹《中國青年報》上,以感受當代青年的風採。   從年輕氣盛到年逾花甲,你我心心相印。我讀著《中國青年報》心中不禁升騰起一股崇敬與親切之情。
  • 中國蛋白質組學第三屆學術大會召開
    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籌)和中國人類蛋白質組組織(CNHUPO)(籌)主辦,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承辦的「中國蛋白質組學第三屆學術大會」於近日在長春落下帷幕。    賀福初、汪爾康、饒子和、強伯勤、施蘊渝、倪嘉纘6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董紹俊,及各地代表400多人參加了大會。
  • 【中國科學報】《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聚焦組學「三國...
    「我們必須頭腦清醒,GPB始終面臨著與全球雜誌競爭創新性研究成果的局面。我們要贏過競爭者,就必須把好質量關。」他說。  聚焦「三國」創新刊  世紀之交,在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帶動下,基因組測序全球風靡。借著這股「東風」,GPB誕生了。  這並不容易。創建一本期刊,從學科發展到基礎支撐再到人才到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中國青年報】「張衡一號」衛星迎來最新研究成果
    【中國青年報】「張衡一號」衛星迎來最新研究成果 2020-07-03 中國青年報 邱晨輝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科研團隊歷經1年多研究,揭曉「張衡一號」首次在電離層對Pc1地磁脈動實現南北共軛觀測。  2018年2月2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因此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 中國青年報2019年度照片
    去年,《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的報導《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在社會上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也讓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這所運用網絡直播教學的中學廣受關注。2016年9月,中國青年報視覺中心3名記者通過攝影、文字、視頻等方式報導了上少寨紅軍橋的現狀,在攝影版刊發專題《寨子有座紅軍橋》,在微信公號「守候微光」為紅軍橋旁的孩子發起募捐。報導引起了廣泛關注。2017年,中國青年報社攜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和中石化集團決定為上少寨新建公路橋。兩年後的今天,上少寨當地村民幾十年的架橋夢終於實現了。
  • 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第二輪通知
    蛋白質組學與轉化醫學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第三屆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  (第二輪通知)  為積極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與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和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
  • 蛋白質組學:照亮基因組外的星空,解碼生命系統的建構原理
    視覺中國供圖   近日,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權威獎勵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賀福初榮獲蛋白質組學傑出成就獎。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執行者,想要解密基因組,必須先系統認識蛋白質組。」賀福初介紹,正因如此,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科學》在2001年2月公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同時,分別發表相關述評與展望,認為蛋白質組學將成為新世紀最大戰略資源——人類基因研究爭奪戰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當月,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即宣告成立。次年,「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PP)宣布啟動。
  • 基因組學做不了的事 蛋白質組學更精準打擊癌症
    此次獲獎是國際蛋白質組學領域對他率先提出並反覆實踐的「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這一理念與範式的高度認可,標誌著我國蛋白質組學研究再度領跑國際。 那麼,什麼是蛋白質組學?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又是什麼?我國當前研究進展如何?就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賀福初院士。
  • 首屆中國計算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京召開
    蛋白質組學的興起帶動了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而質譜技術的進步則拓寬了蛋白質組學研究問題的廣度。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興起,特別是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產生的數據規模越來越大。
  • 做基因組學做不了的事 蛋白質組學可更精準打擊癌症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執行者,想要解密基因組,必須先系統認識蛋白質組。」賀福初介紹,正因如此,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科學》在2001年2月公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同時,分別發表相關述評與展望,認為蛋白質組學將成為新世紀最大戰略資源——人類基因研究爭奪戰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當月,人類蛋白質組組織(HUPO)即宣告成立。次年,「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PP)宣布啟動。
  • 中國青年報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
    2019年,根據團中央做強做大團屬媒體要求,中國青年網併入中國青年報,成為中國青年報新聞主網,中青在線網站轉型為新聞文化視頻網站。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網法人微博粉絲過千萬,中國青年報官方微信用戶數量突破1000萬,位居媒體帳號前列。此外報社另有5個垂直微信帳號用戶過百萬。中國青年報抖音帳號訂閱數大幅增長到504萬。中國青年網頭條號和百家號均居媒體帳號前列。各種數據指標顯示,中國青年報社的移動端融合傳播能力躍居中央主流媒體前列。
  • 【中國青年報】一朵小花改變古植物學研究
    上世紀70年代,我國著名古植物學者潘廣在遼寧西部葫蘆島收集到幾件植物化石,並在2013年交給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員進行研究。  在一堆「老古董」裡,這朵無名小花的化石最受科學家青睞。  經過一年多研究和國外同行評審,王鑫和國家蘭科中心劉仲健教授確認了它的身份——被子植物的典型花朵,生活在1.62億年前的侏羅紀。
  • 中國農業大學高振江團隊發表了蛋白質組學對種子活力研究新成果
    本研究利用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及其它生理生化實驗技術探索了結合射頻(RF)和熱風乾燥(HAD)技術RF-HAD在玉米種子上的應用。結果顯示,RF-HAD具有加快乾燥速度和提高活力的優點,因此可應用於種子乾燥。此外,它還有助於更好的儲存,因為它有利於種子在乾燥過程中具有高活力的休眠。該研究結果將為玉米種子的工業規模乾燥提供理論指導。
  • 賽默飛: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的亮點研究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和國際的迅速傳播引發了全球衛生緊急情況。儀器信息網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病毒感染的致病機理等相關研究進展。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與趨勢
    1.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研究意義和背景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和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已進入了後基因組時代。在這個時代,生命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功能基因組學,包括結構基因組研究和蛋白質組研究等。儘管現在已有多個物種的基因組被測序,但在這些基因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
  •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30:20 美國南加州大學Christopher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