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錯將4000打成4萬,自己墊付3.6萬,儲戶卻只還銀行?

2021-01-07 大金牛財經

我國的儲蓄率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也超過了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這些年來,由於「大件」消費在不斷上升,所以人們的儲蓄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房子和車子了,這算是生活中最大的兩筆消費了。不過,存錢是我國居民的習慣,哪怕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一樣有人會存錢。

可是,銀行雖然是最權威的金融機構,但是銀行的員工和我們一樣,都會犯錯,例如在前段時間,山東一家銀行的櫃員趙某,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將儲戶的4000元打成4萬元,這些可真的算是鬧出了一個「大烏龍」。等到銀行發現的時候,儲戶王某已經將4萬元取走了。

於是銀行趙某就聯繫王某,要求歸還多出來的3.6萬元。可是王某卻說:「離櫃概不負責,規矩是你們定的」。後來在幾次催促之下,王某還是歸還了1萬元,並且表示自己手頭緊,剩下的以後再還。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王某依然沒有還錢,還是理直氣壯地說:「都說了離櫃概不負責,而且,就算要還,也應該是還給銀行,還給一名員工算什麼」。

後來我們才了解到,在王某取走了4萬元之後,是銀行的櫃員趙某用自己的錢彌補了這一損失,也就是自己掏了3.6萬元墊上了。事實上,這位儲戶從頭到尾的就是錯誤的,先來「說說離櫃概不負責」,我個人認為,這不算「霸王條款」,原因很簡單,銀行是處於服務百姓的一方,而儲戶則是屬於被服務的人,所以銀行指定這一規則,也是情理之中。

其次,每天辦理業務的人很多,員工難免會出錯,所以也算是讓儲戶二次檢查一遍,畢竟這是儲戶自己的錢,銀行點了一遍,難道儲戶就不該檢查一下嗎?更何況,銀行少給錢的話,如果你當場發現,銀行是不會賴帳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就算是少給的話,也不是銀行故意為之。

而王某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明明知道銀行多給錢了,卻不願歸還,在幾番催促之下,還是不願歸還,這就已經觸犯到法律了。一個是知情的,一個是不知情的,哪一方有理,也就不需要爭論了。再來看看趙某墊付3.6萬元的事情,實際上,一開始是王某和銀行之前的事情,但是鑑於趙某墊付了3.6萬元,所以這一案件的性質也變了,變成了趙某和王某之間的事情,只不過趙某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銀行的員工。

後來法院判決,儘管銀行櫃員趙某存在工作失誤,但是王某在歸還1萬元之後,還有2.6萬元屬於不當得利,應當支付本金以及2.6萬元產生的利息。所謂的「離櫃概不負責」,其實也沒有那麼強硬,主要是因為很多儲戶在離櫃之後拿不出來證據,就好比你到家才發現錢少了,你怎麼證明是自己丟掉的,還是銀行少給的?如果你能證明,那麼銀行二話不說就會補給你,可是你沒有辦法證明,所以銀行才制定「離櫃概不負責」這一規定。

相關焦點

  • 國內有多少人,在銀行中有100萬存款?銀行經理「直言不諱」
    有人曾算過一筆帳,若是能有100萬的現金,全都將之存進銀行,存五年期的大額存單的話,年利率能夠達到3.98%—4.5%左右,一年的利息便能有45000元,平均每月便是3750元。    而對很多普通人來說,每個月的花銷大概在三四千元,由是,曾有網友表示,要說自己能有100萬的存款就好了,那樣豈不是可以將錢存進銀行,只靠利息就能維持基本的生活了
  • 20萬存到銀行,哪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最高?答案來了!
    在以往,人們通常會選擇將「存款」變「房產」,來實現投資和保值的目的。但隨著樓市的降溫,投資買房賺差價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很多人開始選擇將閒錢變為存款,來提升抗風險能力。 如果儲戶打算在五大國有銀行中存款,首先要確定自己要存幾年期存款,然後諮詢一下當地這五大行的網點,諮詢一下該期限的存款利率是多高
  • 多家銀行發聲,儲戶的這「2類卡」或將清零
    目前,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4.5萬人,同比增長65.6%和74.1%;成功停止支付凍結涉案資金1000多億元。在「斷卡」行動中,斷的是哪些卡?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我國銀行卡發行量已達87.98億張,即人均擁有6張銀行卡。在這個智能化發展的時代,我們的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幾乎是「裸奔」的狀態。
  • 銀行一年按360天計息合理嗎? 應尊重儲戶知情權
    一年明明有365天,可在一些銀行計算利息時一年卻只等於360天。  昨天,因此少收100多元利息的一位儲戶與工商銀行一家支行在北京對簿公堂。最近,不少精明的儲戶紛紛對銀行的計息方式提出質疑。筆者這幾天走訪了杭州10多家銀行,發現像工行一樣按照360天計息的還不少,而絕大多數儲戶都不知道銀行計息時的「年」、「月」還有不同解釋。
  • 銀行員工:還不到「這個數」
    ,因此不少居民雖然手中有一些存款,但可能還存在一些債務。,全國居民存款總額為90.47萬億元,如果按照國內14億人口來計算的話,則意味著人均存款在6.46萬元,不難發現,人均存款並不高。之前央行在2015年的時候,對國內的儲戶進行了統計,當時銀行存款超過50萬元的存款人數只有0.37%,更別說超過100萬存款了,可以說擁有100萬存款的家庭是非常少的。但也不能排除一種情況,就是有的人將百萬存款分別存在了幾個銀行,一個銀行的存款在40萬左右,但縱觀國內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也畢竟是少數。
  • 存錢時代變了,央行出手,超4%利率的存款或全面消失,儲戶需注意
    一般而言,銀行存款利率的上漲和市場供需有著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存款利率越高,老百姓就越喜歡把錢存在銀行,多年來我國一直都是「儲蓄大國」,儲蓄率佔比高達4成,在全球位居第一。
  • 儲戶在中國銀行存入30萬資金辦理大額存單,存款利率能上浮55%嗎
    ,相對應三年存款利率區間為3.85%到4.2625%,當然,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能上浮60%,而以中國銀行為首的部分國有銀行20萬起購的大額存單利率上浮40%,其他小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放開以及實現利率市場化後,大額存單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百分比有顯著提高,那麼,假如儲戶在中國銀行存入30萬資金辦理大額存單,存款利率能上浮55%嗎?
  • 22年來倒閉的第1家銀行:1560億元壞帳,幾百萬客戶很無辜
    *來源:青驛 (qingyi_media)作者:明哥在路上1560億元壞帳的背後,466.77萬個人客戶、6.36萬企業及同業機構客戶,卻是無辜的。內蒙古自治區的466.77萬個老百姓儲戶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和實際控制資產規模達到3萬億元的神秘富豪,搭上了關係。
  • 靠檔計息叫停,銀行大額存單成「香餑餑」,20萬怎麼存利息更高?
    年初是銀行攬儲的高峰期,不少銀行都緊鑼密鼓地推動攬儲計劃,爭取在一季度實現存款「開門紅「。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銀行存款,「靠檔計息」已經被叫停,眾多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紛紛下架,大額存單反而成為備受儲戶追捧的「香餑餑」。
  • 猜口紅、情侶致命10問……給銀行做小遊戲,一月賺100萬
    疫情這隻「黑天鵝」,讓金融機構遭遇了最強壓力測試。那些短板,在危機之中被暴露、放大,金融機構面臨被擊潰的風險。這一次,楚寧遠深深感到自己的銀行「如此脆弱」。「30家銀行網點,全部關停。」這意味著,他們完全沒有了新的用戶,所有的業務基本暫停。去年年末,楚寧遠已接到了今年的任務量。現在他預估,就算下半年疫情好轉,任務量也完不成了。
  • 銀行存款平均年利率超4.6%的業務有哪些?資金方面安全嗎?
    首先,存款平均年利率超4.6%,假如存款期限在三年左右,那麼意味著存款利率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68%,儲戶存10萬元辦理三年定期存款業務到期後產生的平均年收益為4600元,顯然在收益方面比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0%的部分銀行高出一倍左右,當然,存款平均年利率超4.6%並且期限為三年的現象,只存在於極個別區域性股份制銀行,而其他多數銀行三年定期利率普遍低於4%
  • 都說銀行基層員工年薪20萬,為什麼有人「堅守」有人「撤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銀行真的成了一個吐槽的集散地,有多少人愛他,就有多少人吐槽他。而對於銀行的員工來說,有多少人不喜歡他,就有多少人喜歡他。 有朋友說,不是都說銀行員工年薪20萬嗎?為什麼銀行的基層員工有人「堅守」也有人「撤離」?
  • 銀行高息攬儲正遭遇監管!如今10萬存1年還能有多少利息?
    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去年是「難忘」的一年,理財工具可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背後主要是因為剛性兌付的打破,通俗說就是理財產品不再保本,而為了吸引更多儲戶,作為變相剛兌的三大理財工具,幾乎成了銀行高息攬儲的主要手段:即大額存單、結構性理財以及智能存款。
  • 平安銀行信貸員自殺 疑被考核壓垮
    2011年4月8日上午,平安銀行深圳分行零售財富管理3部的一位副經理在發給屬下員工的郵件中說。  郵件的內容是前一天平安銀行深圳分行零售產品市場策劃部發給片區各零售財富管理業務部的一張表格,即截至4月7日的財富渠道帳戶提升率統計表,主要考核存款額在10萬元以上帳戶數的月環比增降幅度。  前述副經理是段彬祺的直接領導,現擁有9名下屬。
  • 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存利率高的還是低的?很多人選錯了
    目前很多的商業銀行,無論是國有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甚至於部分城商行、農商行,推出了大額存單業務,因為利率水平比普通的儲蓄存款要高而深受廣大的儲戶們歡迎。 但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在存款高利率的背後,還有一些細節會影響你的利息收入。
  • 如何避免自己的大額銀行存款最後「打水漂」?看完長知識了
    有這種疑慮的人無非擔心兩個問題,一是擔心銀行破產倒閉,二是擔心存款被他人挪用或盜取,那麼儲戶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大額存款最後「打水漂」呢?先說第一個問題,關於銀行破產倒閉對大額存款的影響如何避免?首先,無論大額存款還是大額存單本質上都屬於銀行一般性存款,與日常見到的活期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沒有任何區別,那麼按照「存款保險條例」規定,也是適用於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的,即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不超過50萬部分是全額償付的,包括本金和利息,也包括本幣和外幣存款。
  • 信用卡定律:銀行緊盯800萬富人家庭
    信用卡定律:銀行緊盯800萬富人家庭,主攻四城  信用卡業務的收入來源有利息、佣金、年費和滯納收入,還有像銷售分期、POS分期等高收入業務  理財周報記者時曄/文    大規模圈地運動之後,中國信用卡市場步入了精耕細作的時代。  將不同人群細分、不同服務與功能細分,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 去銀行存款還有「套路」?知情人透漏:超過「這個數」可以談利息
    文:靈文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確實有他的道理存在,也正說明了錢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每天累成狗的上班生活絕對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賺錢,隨著無現金時代的開啟,很多人喜歡將手中的大額現金存進銀行,保障資金安全的同時還能獲得不錯的利息收入。
  • 銀行員工表示:這些人並不傻
    定期」,選擇這種理財方式的人,在一部分人看來有點「傻」,但是在銀行員工看來,其實這部分也並不「傻」,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安全性,在這幾種理財方式中,安全性最高的當屬國債,其次就是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50萬以內都是保本保息,貨幣基金和R1/R2級別的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性差不多一樣,屬於是低風險理財,有虧損的的可能,但是概率比較低,所以對於不能接受任何風險的人來講,只能在國債、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之中選擇,而國債並不是隨時都能買得到的,大額存單則有20萬的門檻要求,因此從安全性方面來考慮
  • 三維度解讀平安銀行部分員工「喜獲」1元年終獎
    平安銀行在第四季度加大了不良貸款的核銷,截至2016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增速45.7%,同時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74%,同比提高了0.29%,這導致不良淨生成率上升到3.92%,環比上行1.01%;全年的不良淨生成率則為3.18%,同比上升0.6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