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的金融行業也越來越發達,理財的方式同樣也是越來越多,已經不像七八十年代理財只能存定期,現在不僅有基金、炒股、信託、理財產品還是一些新興的網際網路理財等,這些新的理財方式收益率和流動性等方面相對於定期存款來得更高,但是很多人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如今的理財方式多樣化的情況下,照樣還是有很多人在去銀行存「定期」,選擇這種理財方式的人,在一部分人看來有點「傻」,但是在銀行員工看來,其實這部分也並不「傻」,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無奈
選擇定期存款對很多儲戶來講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理論上來講,現在能選擇的投資理財方式越來越多,但很多卻是有風險或者門檻,比如炒股、炒外匯等理財方式風險都是比較大的,本金很容易就遭受到損失,而信託等產品則是有一定的門檻,可能要100萬以上,而要知道很多人的存款都是靠平時省吃儉用省下來的,根本就不敢選擇有風險性的理財,能選擇的只能是沒有任何風險或者風險性較低的理財方式。
沒風險和風險低的理財方式
而當前沒有風險或者風險低的理財方式,只有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國債、貨幣基金、R1/R2級別的銀行理財產品等幾種,那為什麼有幾種選擇方式的情況下,還會有人存定期呢?
首先就是安全性,在這幾種理財方式中,安全性最高的當屬國債,其次就是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50萬以內都是保本保息,貨幣基金和R1/R2級別的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性差不多一樣,屬於是低風險理財,有虧損的的可能,但是概率比較低,所以對於不能接受任何風險的人來講,只能在國債、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之中選擇,而國債並不是隨時都能買得到的,大額存單則有20萬的門檻要求,因此從安全性方面來考慮,定期存款變成了最好的選擇。
其次就是收益率,由於2015年央行全面放開利率限制,現在每家銀行的存款利率都不一樣,一年期國有銀行的利率在1.95%左右,但是在一些地方性銀行的特別時間段利率有時候能達到4.1%(如下圖所示);國債只有三年期和五年期,三年期利率4%,五年期利率4.27%,如果折算下來,年利率並不高;R1/R2級別的理財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而貨幣基金近兩年的收益率都很低,如今在2%-3%之間,所以從收益率上來看,如果選擇一些地方性中小銀行存錢,定期存款的利率並不低。
如果是從流動性方面來看,定期存款能隨時存取,只不過會損失一部分利息,在這些理財方式中屬於是中等,流動性最差的當時銀行理財產品,沒有到期是不能提前贖回的,所以從安全性、收益率、流動性等方面來考慮,定期存款算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定期,主要也是為了存錢,定期存款存取相對麻煩,並且會損失一部分利息,這對很多害怕麻煩的人來講最致命,所以能在不知不覺中存下來錢。而流動性最好最便捷的貨幣基金就很難存下錢來,這就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年輕人明明收入比父母還高,存款卻沒有他們多的原因。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來看,現在還有人選擇定期存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也並不傻。如果你有錢,你會存定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