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A基因變異易導致暴力

2020-1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男孩體內單胺氧化酶A基因(MAOA基因)發生變異,他們的暴力傾向明顯增加。
  
    為了解基因變異與犯罪的關係,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500名男孩和女孩的MAOA基因和他們的行為方式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發現MAOA基因發生變異會增加男孩的暴力傾向,但對女孩不會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在《綜合精神病學》6月刊上報告說,MAOA基因變異與人和動物的攻擊行為有關。

  據研究人員介紹,MAOA基因一旦發生變異,會對多巴胺和複合胺等神經傳遞素的水平產生影響,而這些神經傳遞素控制著人或動物的情緒和行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基因變異導致肥胖 易引發糖尿病
    英國和法國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基因發生變異會導致兒童肥胖,從而引發II型糖尿病的提早出現。他們發現,肥胖兒童體內ENPP1基因發生變異的機率比正常兒童高2到3倍。科學家隨後又對肥胖兒童的父母和祖父母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因該基因變異而出現肥胖或早發糖尿病的機率也很高。    研究人員指出,白種人出現該基因變異的機率為25%,黑人的機率為50%。該變異基因主要與大腦及胰臟中的胰島素受體黏合,以防止胰島素在大腦及胰臟中停留。
  • 研究發現銀屑病易感基因編碼區功能性變異—新聞—科學網
    遺傳因素在銀屑病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連鎖分析和候選基因研究方法發現了銀屑病一批易感位點並篩選出銀屑病的潛在易感基因,為銀屑病的後續易感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礎。 然而GWAS發現的複雜疾病相關遺傳變異大多位於基因的非功能區內,僅能直接解釋約10-15%的疾病易感性,因此,單獨用SNP為遺傳標記的GWAS並不能發現疾病的全部遺傳變異,因而很難全面揭示疾病的遺傳易感性,尤其是很難直接發現與疾病相關的外顯子區編碼遺傳變異即直接改變蛋白結構和功能的致病變異。
  • 陝西商洛發現因基因突變導致羽色變異的喜鵲
    經專家辨認,這是一隻基因突變導致羽色變異的成年喜鵲,在自然界十分罕見。 這隻羽色呈黃褐色的喜鵲和其他喜鵲聚集在一起覓食、飛行,體態、鳴叫方式和喜鵲相同,但羽色卻大不相同。常見的喜鵲羽毛都是黑白色的,黑色中帶有一點藍色金屬光澤,喜歡三五隻成群,性情聒噪。這隻鳥兒黑色部分羽毛變成了褐色,白色部分羽毛正常,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羽色變異。
  • 變異基因的奇怪效應,人們一半以上智力差異由基因變異導致
    變異基因的奇怪效應遺傳多樣性對一個物種的生存至關重要。我們都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各種基因,其中一些遺傳了幾代人。在此過程中,這些基因經常會發生突變——例如,在複製過程中,我們DNA中的一個鹼基可能會被隨機替換成另一個鹼基,或者可能會錯誤地刪除或複製整個片段。許多這種DNA突變是無聲的,只能在實驗室的分子水平上被遺傳學家檢測到。
  • 10萬+病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定86個新的前列腺癌易感變異
    10萬+病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定86個新的前列腺癌易感變異 2021-01-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性愛有利於剔除不良基因變異,貧困會改變人類基因
    30年來,他一直在研究物種如何擺脫不良變異。這個問題比你所想的更為複雜。自然選擇的一種模式是,對基因變異進行挨個選擇:這個基因可以留下,那個基因必須排除。還有一種模式是,所有變異基因都休戚與共,即人口遺傳學家所說的協同效應(synergistic epistasis)。如果某個基因變異會加劇另一個變異,便會發生這種情況。
  • 「核汙染」導致生物出現隨機基因突變,變異成為不可控制的怪物
    在很多科幻電影和遊戲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生物,它們因為受到了核輻射造成了自己身體的基因突變,變成了超級怪獸。哥斯拉,多頭變異鯊魚,巨型章魚等它們通常都是刀槍不入又力大無窮,非常兇殘又繁殖力強大,關鍵是它們還長得很醜,光憑顏值就可以秒殺眾生。
  • 銀屑病易感基因最新研究成果
    為探索基因功能性編碼變異在銀屑病遺傳學發病機制上的作用,安徽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遺傳學研究團隊,通過對3個獨立漢族人群(包括42,760例樣本)進行外顯子晶片研究,發現23個遺傳變異(16個編碼變異和7個非編碼變異)與銀屑病顯著相關,這些易感變異分別位於15個新的銀屑病易感基因(C1orf141、ZNF683、TMC6、AIM2、IL1RL1、CASR、SON、ZFYVE16、MTHFR
  • 染色體變異會導致什麼結果
    染色體結構變異,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量和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大多數染色體變異對生物體是不利的,有的甚至導致死亡。  染色體變異會導致什麼結果 怎麼治  1  染色體變異會導致什麼疾病  1、愚鈍症候群  患兒出生時較正常新生兒的平均身長略短,隨年齡增長差異愈發明顯成年患者身高很少超過正常10歲兒童。
  • 人類基因一直在變異,現已發現60多個變異基因,它們有什麼作用
    在科技的支持下,人類逐漸認識到了複雜的基因傳承,並且試圖發揮無窮的想像力,對其他生物進行改造,這一點在很多科幻作品中似乎已經有所體現。因此,在人們看來,基因改造以及基因變異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一旦中間出現一些差錯,很有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 遊戲中暴力元素會不會導致心理變態?
    1961年,心理學家班杜拉對暴力行為與兒童模仿的關係做過研究,即著名的波波(波比)玩偶實驗。這個實驗基本上證明了兒童對成年人暴力行為的模仿。不過,直到今天,兒童觀看電視和電影中的暴力行為是否會導致在現實世界中實施暴力行為都還沒有最終的結論。  遊戲中的暴力色情元素會不會導致心理變態?
  • 「節約」型變異導致薩摩亞人肥胖
    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的一篇論文顯示,CREBRF基因的一種變異增加了薩摩亞人的肥胖風險。
  • 暴力基因成犯罪免死金牌?別想太簡單,結局可能相反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試驗結果,竟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基因檢測往往不會作為獨立證據「或只是五十個變量因素之一」據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男性體內單胺氧化酶A基因(MAOA基因)發生變異,暴力傾向就會明顯增加。
  • N Engl J Med:PTEN基因失活導致癌症
    在一項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新研究中,克利夫蘭診所基因組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Charis Eng和義大利都靈大學醫學博士Pier Paolo Pandolfi共同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基因WWPI的突變可能是導致PHTS相關癌症的額外基因因素。
  • 人們一半以上智力差異由基因變異導致
    除了基因,成長環境、營養水平以及胎兒在子宮接觸的化學物質等環境因素也被認為對一個人的智力有顯著影響。英國愛丁堡大學開展的這項新研究,強調了罕見基因變異對智力的影響。科學家從2萬名志願人士那裡採集了DNA樣本,檢查了這些樣本的數千個基因標記,以尋找與智商有關的信號。他們發現,罕見和常見的遺傳變異的聯合效應,可以解釋個體之間至少一半的智力差異。
  • 同濟大學賈鑫明教授等報導CARD9基因變異引發ABPA的發病機制
    繼同年 3 月份連續發表兩篇 Nature Communication 之後,歐易生物合作項目文章再創新高。S12N 變異是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ABPA)的易感基因,並闡明了該變異基因介導 ABPA 發病的分子機制。
  • 遠離菸酒卻染癌症 基因變異是疾病禍首?
    原標題:基因變異是疾病禍首?它和基因檢測疾病有關,也有可能會在未來某一天完整地回答上述那個「老掉牙」的問題。   目前,人們普遍認識的基因與疾病的關係,就是通過個人DNA的檢測,觀察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對應基因有突變,或者基因表達程度有問題,從而判斷疾病是否發生。   已知的比如地中海貧血、唐氏症候群、色盲、結腸癌、乳腺癌等都與一些易感基因有關。
  • 研究者發現數種腎癌變異基因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已經發現並徹底研究了與腎癌有關的數種基因變異,這有助於開發治療腎癌的新藥和療法。
  • 科學家發現兩個「暴力基因」
    暴力犯罪竟然是天生的?一些科學家認為,基因可能對暴力犯罪行為大致產生了一半的影響。由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神經系統科學系的亞裡·蒂霍寧教授領銜的歐美國家科學家團隊10月21日稱,在暴力犯罪分子身上發現了兩個「出現頻率極高」的突變基因。
  • ...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相互作用參與疾病的發生 2020-07-06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