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李德仁院士:北鬥為中國提升競爭力,未來要爭取全球用戶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李德仁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談到北鬥全球系統建成開通後的意義時,舉了上述的應用例子。李德仁是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1939年12月31日出生於江蘇泰縣。
-
專訪兩院院士李德仁:沒有想像邊界的北鬥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6日訊(趙芙瑤)他是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同時他還是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武漢·中國光谷首席科學家。他長期從事遙感、全球衛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統為代表的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教學研究,提出了處理測量誤差的可靠性和可區分理論和空間數據挖掘理論。
-
李德仁院士:建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北鬥精準定位可助力抗疫
澎湃新聞記者 張若婷8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GDC2020)上表示,基於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將實現在網絡空間對物理空間的現實城市的智能運控與管理,為城市交通、電力監測、公共衛生管理等能力均帶來提升與突破。
-
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啟用
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院士表示,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技術領先、設備智能,必將不辱使命,在遙感衛星定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介紹,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是在全球航天遙感迅猛發展的大潮中,在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指引下,由中衛市人民政府、武漢大學和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
-
兩院院士李德仁:北鬥時空體系精準助力疫情防控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餘湛奕)圍繞新基建、5G/6G、北鬥+與+北鬥、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四個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13日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論產業數位化與數字產業化」的主旨演講。在演講中,李德仁認為,北鬥時空體系能精準助力疫情防控。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智慧城市的未來是實現「數字孿生」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9月9日,在「中國數字建築峰會2020」的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談及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時說,「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城市的目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高度。」
-
首位中國獲獎學者!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授予李德仁院士布洛克金質獎章
2020年,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授予李德仁院士布洛克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在攝影測量、遙感和地球空間信息科學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李德仁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學者。李德仁主持設計了我國第一顆民用測繪衛星「資源三號」,可生成1:50000正射影像和數字表面模型實現大區域(1000-2500km2)無控制點測圖。
-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
院士大咖雲集年會2020年的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授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供圖「2019年,以北鬥應用發展為核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3450億元,與2012年北鬥正式提供服務時相比,總體產值增長了4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在致辭中說。本屆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拓展北鬥融合應用新領域,培育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北鬥特色。
-
院士論壇 | 李德仁:地球空間信息學的使命
作者李德仁院士。《李德仁院士文集》書目錄見二條。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現從事以遙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為代表的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並推進地理國情監測、數字城市與數字中國、智慧城市與智慧中國的研究及相關建設。
-
肇東籍專家曹喜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東北網綏化12月3日訊(特約記者霍永祥)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肇東籍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曹喜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了解,曹喜濱,1963年出生在肇東市安民鄉一個偏僻的小屯子,1981年從肇東一中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1991年在哈工大畢業後,獲博士學位。
-
李德仁院士:北鬥系統可助力疫情防控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3日訊(趙芙瑤)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發表了主題為「產業數位化 數字產業化」的演講。演講共圍繞新基建、5G/6G、北鬥+/+北鬥、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四大板塊展開。
-
李德仁:讓老百姓享受數位化信息化的快樂
院士金句:數字城市的未來就是數字孿生城市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說,通過衛星遙感可以獲得米級解析度,無人機可以獲得釐米級解析度。現在有了北鬥,加上5G通訊,我們就能把一個物理空間,把中國城市裝到網絡裡去。
-
國星宇航成為泰伯產業加速器衛星網際網路實驗室首批共建單位
近日,泰伯產業加速器衛星網際網路實驗室在北京正式開營。國星宇航作為實驗室首批共建單位應邀出席開營儀式,國星宇航CEO王磊博士參加閉門研討。開營儀式上,國防科工局遙感衛星應用總工程師趙文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墨子號」量子衛星工程常務副總設計師、衛星系統總指揮王建宇,北鬥系統國際合作專家組副組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創新研究院院長景貴飛、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委員唐雄燕被授予實驗室導師證書
-
全球首個綜合性遙感衛星定標場地在寧夏中衛啟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中衛12月16日電 12月16日,寧夏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啟用儀式在2020中衛雲天大會期間舉行。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作為全球首個集成像遙感衛星和非成像測高衛星的綜合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場地,技術領先、設備智能,將在遙感衛星定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北鬥大會在漢開幕 空間信息等10個項目籤約
9月23日,主題為「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光谷舉行。 這是我國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最權威的專業盛會,也是大會首次在武漢舉行。今年的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授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原標題: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半島記者 孫雅琴11月22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
李德仁對話李蘭娟:「網絡空間精準管理」替代封城
8月18日,在第九屆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學家李蘭娟,以及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圖「操盤手」董恩盛,三人網絡連線討論了當今時代,如何利用新技術防疫、抗疫的話題。本次對話由泰伯聯合創始人單蘊睿主持。
-
鎮江名人:遙感測繪第一人——李德仁
李德仁,籍貫江蘇鎮江,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武漢•中國光谷首席科學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要像阻擊「流行病」一樣構建中國慢病防控體系
由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共南山區委組織部主辦,廣東生命科學健康研究院協辦的「慢病防控之中國策略」院士論壇1月11日在深圳人才公園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院士實驗室主任侯雲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王隴德等大咖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關於如何防控慢病的專題講座。王隴德院士圍繞「健康中國2030」從醫療宏觀政策、技術創新、管理策略等方面分享防控和逆轉慢性病相關行業知識,探討慢性病幹預技術的實際落地和規範化應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