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常識]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2020-11-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ÕðÔ´£ºÊǵØÇòÄÚ·¢ÉúµØÕðµÄµØ·½¡£

¡¡ 
¡¡¡¡ÕðÔ´Éî¶È£ºÕðÔ´´¹Ö±ÏòÉϵ½µØ±íµÄ¾àÀëÊÇÕðÔ´Éî¶È¡£ÎÒÃǰѵØÕð·¢ÉúÔÚ60¹«ÀïÒÔÄڵijÆÎªÇ³Ô´µØÕð£»60£­300¹«ÀïΪÖÐÔ´µØÕð£»300¹«ÀïÒÔÉÏΪÉîÔ´µØÕð¡£Ä¿Ç°ÓмǼµÄ×îÉîÕðÔ´´ï720¹«Àï¡£

 

¡¡¡¡ÕðÖУºÕðÔ´ÉÏ·½Õý¶Ô×ŵĵØÃæ³ÆÎªÕðÖС£ÕðÖм°Æä¸½½üµÄµØ·½³ÆÎªÕðÖÐÇø£¬Ò²³Æ¼«ÕðÇø¡£ÕðÖе½µØÃæÉÏÈÎÒ»µãµÄ¾àÀë½ÐÕðÖоàÀ루¼ò³ÆÕðÖоࣩ¡£ÕðÖоàÔÚ100¹«ÀïÒÔÄڵijÆÎªµØ·½Õð£»ÔÚ1000¹«ÀïÒÔÄÚ³ÆÎª½üÕ𣻴óÓÚ1000¹«Àï³ÆÎªÔ¶Õð¡£

 

¡¡¡¡µØÕ𲨣ºµØÕðʱ£¬ÔÚµØÇòÄÚ²¿³öÏֵĵ¯ÐÔ²¨½Ð×÷µØÕ𲨡£Õâ¾ÍÏñ°Ñʯ×ÓͶÈëË®ÖУ¬Ë®²¨»áÏòËÄÖÜһȦһȦµØÀ©É¢Ò»Ñù¡£

 

¡¡¡¡µØÕð²¨Ö÷Òª°üº¬×ݲ¨ºÍºá²¨¡£Õñ¶¯·½ÏòÓë´«²¥·½ÏòÒ»ÖµIJ¨Îª×ݲ¨£¨P²¨£©¡£À´×ÔµØÏµÄ×ݲ¨ÒýÆðµØÃæÉÏϵßô¤Õñ¶¯¡£Õñ¶¯·½ÏòÓë´«²¥·½Ïò´¹Ö±µÄ²¨Îªºá²¨£¨S²¨£©¡£À´×ÔµØÏµĺᲨÄÜÒýÆðµØÃæµÄˮƽ»Î¶¯¡£ºá²¨ÊǵØÕðʱÔì³É½¨ÖþÎïÆÆ»µµÄÖ÷ÒªÔ­Òò¡£

 

¡¡¡¡ÓÉÓÚ×ݲ¨ÔÚµØÇòÄÚ²¿´«²¥ËÙ¶È´óÓںᲨ£¬ËùÒÔµØÕðʱ£¬×ݲ¨×ÜÊÇÏȵ½´ïµØ±í£¬¶øºá²¨×ÜÂäºóÒ»²½¡£ÕâÑù£¬·¢Éú½Ï´óµÄ½üÕðʱ£¬Ò»°ãÈËÃÇÏȸе½ÉÏϵßô¤£¬¹ýÊýÃ뵽ʮ¼¸Ãëºó²Å¸Ðµ½ÓкÜÇ¿µÄˮƽ»Î¶¯¡£ÕâÒ»µã·Ç³£ÖØÒª£¬ÒòΪ×ݲ¨¸øÎÒÃÇÒ»¸ö¾¯¸æ£¬¸æËßÎÒÃÇÔì³É½¨ÖþÎïÆÆ»µµÄºá²¨ÂíÉÏÒªµ½ÁË£¬¿ìµã×÷³ö·À±¸¡£

 

¡¡¡¡1976ÄêÌÆÉ½´óµØÕðʱ£¬Ò»Î»×¡ÔÚÂ¥·¿ÀïµÄ¸É²¿Í»È»±»µØÕð¾ªÐÑ¡£ÓÉÓÚÕâλ¸É²¿Æ½Ê±¶®µãµØÕð֪ʶ£¬ËùÒÔµ±Ëû¸Ðµ½µØÕðµßô¤Ê±£¬Ñ¸ËÙ×êµ½×À×Óµ×Ï£¬Îå¡¢ÁùÃëÖֺ󣬷¿¶¥ËúÂä¡£Ö±µ½ÖÐÎ磬Ëû±»¾È³öºó£¬ÉîÉî¸Ðµ½Òª²»ÊÇ×Ô¼º¹û¶Ï×êµ½×À×Óµ×Ï£¬Ôç¾ÍûÃüÁË¡£Ëû˵ÊǵØÕð֪ʶ¾ÈÁËËûµÄÃü¡£

相關焦點

  •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是地球內發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是震源深度。我們把地震發生在60公裡以內的稱為淺源地震;60-300公裡為中源地震;300公裡以上為深源地震。目前有記錄的最深震源達720公裡。  震中:震源上方正對著的地面稱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
  • 2020年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震波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小政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震波」。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指從震源產生向四周輻射的彈性波。
  • 地震波的秘密
    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在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4·25尼泊爾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全球的地震儀都記錄到了尼泊爾地震的地震波,位於加州北部和俄亥俄州南部的地震臺網的地震儀也不例外,這個臺網是由伯克利地震實驗室運維的
  • 地震前兆的探索:地震波激發與地震波檢驗
    帕森斯與合作者為了評估強震在地球其他地方的影響,分析了500多個地震觀測站的寬頻地震儀。他們偵測出大量因大地震引發的遠方地震,即便這兩個地區的地殼構造彼此獨立。帕森斯解釋說,地震波向外散播的惟一原因是動力刺激,這些地震波沿著地表或地球內部界面,經過遙遠的距離後也未縮小[2]。
  • 資料:地震的深淺、震中距、地震波
    地球上發生地震的地方有深有淺,從地下幾千米至數百千米,均有地震發生。同樣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淺,所造成的影響或破壞越重。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劃分為如下幾類:  淺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於60千米的地震;也稱為正常深度地震。世界上大多數地震都是淺源地震。我國絕大多數地震為淺源地震。
  •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和地震動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和地震動由於板塊之間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積累和地殼變形,當變形超過了地殼薄弱部位的承受能力時,就會發生破裂或錯動,地震就發生了。震源:地球內發生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正對著的地面;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地震波:地震時,在地球內部出現的彈性波。地震動是由震源釋放出來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層的振動,常用振幅、頻率和持續時間表述。振幅反映地震動的大小。當地震動頻率與建築物的自振頻率產生共振時,對其安全構成威脅。地震動的持續時間較長時,對建築物的破壞也較嚴重。
  • 地震預警:與地震波「賽跑」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裡。在這場地震中,宜賓提前10秒收到預警,樂山提前43秒收到預警,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 地震預警「神器」跑贏地震波!一時間,來自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地震預警系統在網上刷屏,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地震波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指從震源產生向四周輻射的彈性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橫波(S波)(縱波和橫波均屬於體波)和面波(L波)三種類型。地震發生時,震源區的介質發生急速的破裂和運動,這種擾動構成一個波源。由於地球介質的連續性,這種波動就向地球內部及表層各處傳播開去,形成了連續介質中的彈性波。
  • 科學網—人工智慧全自動地震監測系統發布智能預警「跑贏」地震波'
    人工智慧全自動地震監測系統發布智能預警「跑贏」地震波'
  • 和地震波「賽跑」,地震預警系統是怎麼實現的?
    昨晚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四川、重慶、雲南多地震感比較強烈。PALedncEDN電子技術設計小編注意到,在微博、朋友圈上看到不少坐標成都的朋友們都在發地震倒計時報警的小視頻。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理常識——地震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理常識——地震 2020-08-04 14:42:47|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0山東省各地市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 2021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震知識有關考點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震知識」。
  • 不同類型的地震波如何確區分,地震波能夠幫我們了解這些地球知識
    其實簡單的來說就是地震的震源向四周傳播的震動,地震波就是地面的震動向四周擴展的時候,會形成一種特別的波,而地震波的形成不光單單是地震,其實像是地下爆炸,山體滑坡或者是礦井等不同的地方坍塌,都會形成的,不過地震波的類型卻並不一樣,每一種不同的類型,它的傳播速度以及傳播方式也是不一樣的,科學家表示通過對其進行的相關研究,可以確定地震或者是爆炸發生的準確地點,而且還能夠揭示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星球的內部結構
  • 應該知道的地震常識
    應該知道的地震常識   (1)有關構造地震的幾個概念  震源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也稱震源區。它是一個區域,但研究地震時,常把它看成一個點。
  • 日本8.5級地震約590公裡的震源深度起到什麼作用?
    日本8.5級地震約590公裡的震源深度起到什麼作用?時間:2015-05-31 13:29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日本當地時間30日晚8點24分左右,東京都小笠原群島西部海域發生芮氏8.5級的地震,堪比巨型地震,卻因震源極深並未造成重大損失。
  • 地震科普|地震科學知識之地震是怎麼回事(一)
    01地震三要素是什麼人們通常把發震時間、震中位置和震級稱為地震三要素。每當發生中強地震,政府和公眾最急切想獲取的、新聞媒體最早報導的,就是地震部門第一時間提供的這組「三要素」。02什麼是震源、震中和震源深度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點稱為震源。從震源垂直向上對應地面的地方叫做震中,通常用經緯度表示震中地理位置。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一般來講,震源越深的地震造成的破壞越小,但有感範圍越大。
  • 地震波是如何傳播的?
    地震波是如何傳播的?下面的圖形形象地給出了說明。以加利福尼亞北嶺地震為例,1994年1月17日,震級6.8北嶺是位於洛杉磯以北不遠的聖費爾南多谷中的一個社區,在1994年1月17日當地時間4:31 AM受到大地震的衝擊。約60人死亡,財產損失估計為300億美元。因為地震發生那天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所以當天早晨高速公路上的人並不象通常的星期一早晨那樣多。
  • 「科普」地震小知識
    016構造地震通常,我們所說的地震是指構造地震。它是怎樣發生的呢?即在構造力作用下,當巖石圈某處巖層發生突然破裂、錯動時,便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在瞬間急劇釋放出來,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該處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動,便造成地震。017地震三要素地震的發震時刻、震中和震級,稱為地震三要素。
  • 黃海5.3級地震青島有震感 距離震源430公裡
     市地震監測中心監測到的地震波。記者 任金梅     1月12日9時19分,在南黃海(北緯33.36度,東經 123.94度)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裡,屬淺源地震。本市城陽、威海路、雲霄路等區域居民有震感,家中物品晃動約持續了10秒鐘。
  • 震源
    ;一般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6月3日15時35分(當地時間6月3日2時35分)在智利北部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震中位於南緯23.36度,西經68.5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