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決定以我院高齡腦卒中患者為對象,分析短肽型腸內營養製劑的臨床應用效果,現結果報告如下。
(文末福利彩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所收治病患予以統計,共有57例患者為急性腦卒中,而其中48例發生吞咽障礙,將該批次病患歸入本次研究,分析其臨床情況。48例病患分組順序為入院單雙次序,歸為兩組,即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總計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齡區間為60.8-84.7歲,年齡平均值(73.2±4.1)歲;出血性腦卒中患者11例,餘下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有13例。對照組:總計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齡區間61.1-84.5歲,年齡平均值為(72.1±3.1)歲;出血性腦卒中患者14例,餘下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有10例。對兩組病患資料進行統計學對比得P>0.05,故無統計學差異,可予以對比。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經MRI或頭顱CT檢查證實,確診為腦卒中患者;年齡要求為60歲及以上;病症要求為發病後均存在吞咽困難症狀;研究已告知所有患者與家屬,在表示同意後籤署同意書,可進行此項研究均。
1.2.2 排除標準
患者自身存在臟腑疾病或心血管病;患者自身存在惡性腫瘤患;治療期間因各種原因而無法接受完整治療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腦卒中治療方案相同,在入院48h內便給予其營養支持,供給量為84-105KJ(25kcal)/(kg·d)。給予差異營養支持。對照組患者以鼻飼的方式接受勻漿膳營養支持,由醫師指導患者家屬,提供流質膳食,包括雞湯、魚湯、米湯、牛奶、果汁、蔬菜汁等,可單一鼻飼餵養,亦可組合餵養。初期每次餵食量應在100-125ml之間,每天三次,由餵食器經胃管緩緩注入。餵食期間應當定期檢查患者胃殘留量,當發現殘留量超過150ml時,應停止下次餵食,待患者消化後方可繼續餵食。觀察組患者在鼻飼管的幫助下接受短肽型腸內營養製劑支持,初期依據患者消化能力給予少量營養,隨後可逐天增加,但增加量不宜超過總量的25%,最後達到100%營養劑量,在此期間可給予患者溫開水或蔬菜汁來幫助患者消化吸收。
1.4 指標觀察
對兩組患者殘障程度進行評估,並計算兩組患者平均殘障分值,分值越高,則殘障程度越高。具體評分標準如下:患者基本無吞咽困難症狀,計0分:患者有輕微的吞咽苦難表現但並未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計1分;患者吞咽困難症狀較為明顯,進食困難,行走不便,影響到正常生活,計2分;患者有嚴重殘疾症狀,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計3分。
1.5 統計學分析
以(`x±s)表示研究所用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統計軟體版本為SPSS20.0,錄入研究結果,以t及x 予以檢驗,若得P值未超過0.05,則代表兩組幹預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平均殘障分值為(1.3±0.2)分,對照組平均殘障分值為(1.9±0.3)分,即觀察組在平均殘障分值上較對照組明顯偏低,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腦卒中患者在在發病後的一周內往往無法正常進食,這對患者的身體恢復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如何為患者提供健康合適的營養支持便成了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勻漿膳雖然在選材上比較自由,可以照顧到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對患者原發病治癒有一定促進效果,但值得一提的是,該種營養支持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堵管、營養物質含量偏低、蛋白質和維生素等佔比不夠科學。除此以外,由於勻漿膳本身便是湯類食物為主,兼有蔬菜汁和果汁,因此在消化與吸收上比較考驗患者的腸胃功能,而高齡腦卒中患者在發病住院期間往往消化功能較差,因此營養吸收能力相對較低,故而營養支持效果較差。若能夠保證營養製劑中各營養元素佔比科學,滲透性好,易消化,則能夠大幅提升營養支持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所用的短肽型腸內營養製劑,其常用名為能全力,該營養液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維生素,並且該營養具有極佳的滲透性,因此能夠為腦卒中患者提供全面且豐富的營養元素。另外,該營養液中的膳食纖維能夠保護患者的胃腸道黏膜,改善其腸胃功能,從而促進患者吸收營養。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平均殘障分值低於對照組,即表明短肽型腸內營養製劑在高齡腦卒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更為理想。
原作者:範春江,左國璋,李剛,黃建
原作者單位:無錫市康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