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媒體報導《幸福者說》研討會召開

2021-01-19 紅網

婁底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媒體報導《幸福者說》研討會召開。

紅網時刻婁底1月16日訊(記者 譚衛豐)1月15日,婁底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媒體報導《幸福者說》研討會召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一級巡視員吳建平出席。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強的黨性意識和人民立場,進一步把黨的聲音傳遞好,把奮進力量凝聚好。

吳建平指出,《幸福者說》站位高、視角好、傳播新,體現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輿論的媒體擔當,讓人「在時代的景深中觸摸到個體的溫度」, 實現全媒體呈現、全移動推送、多端跨屏閱讀、線上線下互動的立體化傳播格局,新聞效應多期疊加。

吳建平強調,要唱響主旋律,立足實際,提早謀劃,做好結合文章,濃墨重彩開展建黨100周年系列宣傳報導,匯聚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要始終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基礎上,運用好各種宣傳資源特別是新媒體平臺,深入宣傳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本理念,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提出的「三個高地」戰略地位、「四新」使命任務和五項重點任務。要不斷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牢固樹立網際網路思維,強化全媒體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內容為王,真正把融的「內核」做強大,把「媒體+政務+服務」有效延伸。要不斷在新聞實踐中錘鍊「四力」,做有情懷、有溫度的媒體人,堅持腳板底下出新聞、腳板底下出美文,把鏡頭對準群眾,用筆尖書寫群眾生活,大力創作老百姓愛看、愛聽、愛讀的新聞作品。

會上,《幸福者說》主創人員從構思、立意、選材、撰寫文案等多方面分享經驗。與會人員結合工作實際,談感想、講收穫。會議還對下階段新聞宣傳工作重點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

相關焦點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大大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
  • 湟中縣召開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決勝湟中行動動員部署會
    7月17日,湟中縣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決勝湟中行動動員部署會召開,動員全縣上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牢記重託,踐諾前行,乘勢而上譜寫湟中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嶄新篇章。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人權意義
    小康是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目標。2018年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座談會的賀信中,創造性地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的重要論斷,首次指明了人民幸福生活的人權意蘊。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啟示
    鄧小平回答說:「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具體說,就是在20世紀末,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一千美元,「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後的。所以,我只能說,中國那時也還是一種小康狀態。」後來,經過反覆調查和測算,中國確定在20世紀末達到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00美元。這就是我們在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上「奔小康」的由來。  但這只是小康社會建設的認識起點。
  • 少數民族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感知度高認同感強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國民族發展報告(2017)》新書發布會暨中國民族發展研討會」於今日在京舉行。報告指出,少數民族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感知度高、認同感強。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地區受訪者對2020年所在縣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度逐年增高,少數民族受訪者的信心度總體上要高於漢族。為進一步加快本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受訪者將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加快發展當地經濟、政府應當更加廉潔、中央政策應當落實列為四個最主要的措施。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敗關鍵在於精準扶貧
    □塗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敗關鍵在於精準扶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2020年前實現現行標準下57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我們對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 「十三五」時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哪些決定性成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時期,我們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 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加強、全面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力度不減、縱深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根本動力、制度保障和政治保證。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國夢的五個關係
    作者: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奚潔人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七大強調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任務。
  • 中山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探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強國富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一、中山高質量全面小康建設的主要成就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全面小康社會要求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一論述,為我們要建成一個什麼樣的全面小康社會,怎樣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提供了根本遵循。
  • 定量分析定性判斷相結合 正確看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衡量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要的標準就是定量分析,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將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在具體工作中逐一落實。只有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化率、恩格爾係數、社會保障覆蓋率等多個方面的定量指標全部兌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才可以說真正實現。
  • 國家統計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完整、系統、綜合性的目標體系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陳煒偉、王雨蕭)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16日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全面小康內涵的認識不斷豐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完整、系統、綜合性的目標體系。
  • 衡量全面小康社會需要定量分析與定性判斷「雙視角」
    今年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既要看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
  • 推進治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證
    那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著怎樣的意義?當前我們需要在哪些領域推進治理現代化?如何提升領導幹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對此,我們採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耀桐。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深層動力 記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們需要在哪些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許耀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極為宏大的系統工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場國家治理領域的革命。就目前而言,應當在以下幾個領域重點推進: 經濟領域的市場治理。
  • 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協調發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中國的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歷史地位及其重大意義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著重就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作一探討。從總體上看,我國即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 溫暖萬家燈火 共享全面小康——義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
    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既是我們的追求目標,又是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下,義烏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全面小康社會正快步向我們走來。
  • 【人口普查小知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進行了6 次全國人口普查,獲得了大量人口基礎數據,為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重慶「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十三五」時期是我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陳佳麗)11月11日上午,由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圖書館聯合舉辦的「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圖片展開展儀式在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行。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是一篇指導我們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馬克思主義光輝文獻。 (執筆人:侯德泉 劉茂林) 全球化進程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錢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 如何認識小康社會的歷史地位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裡程碑。這一重大歷史成果,對於人類進步和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