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OCT技術深入觀察組織內部情況

2020-12-04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光學成像的挑戰之一是高解析度地觀察組織內部。傳統的方法可以讓研究人員觀察到大約1毫米的深度。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研究人員現在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穿透4倍的深度,達到4毫米左右。尤其是醫療行業,未來可能會受益於這項新技術。

新的成像方法匯集了許多現有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OCT),這是眼科醫生用來對視網膜進行成像的技術。OCT類似於聲學超聲波,但使用光而不是聲波,同時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利用反射光波中包含的信息,算法可以創建組織的橫截面。

與普通的OCT掃描不同,代爾夫特的研究人員並不是用反射光來製作圖像,而是直接將光線穿過組織。在另一側,利用傳感器再次捕捉它,從而確定哪些光到達,何時到達。"傳播時間較長的光會在組織中散射,並相對較晚地到達探測器,"TU Delft研究員Jeroen Kalkman解釋道。"通常情況下,這會導致產生的圖像模糊不清。但通過觀察到達時間,我們可以將這種散射光與直接穿過樣品的光分開。對於提前到達的光線,我們可以產生一個清晰的圖像。"

為了製作物體的橫截面,即所謂的斷層圖,研究人員使用了計算機斷層掃描中已知的技術,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CT掃描。"這需要測量在許多不同角度和位置上通過物體的X射線的投影,"Kalkman說。"然後利用計算機將所有這些不同的投影連接在一起,創建一個三維圖像。我們做的是同樣的事情,不過用的是光。"

為了了解他們的技術有多強大,研究人員在死斑馬魚上進行了測試,發現最大穿透深度約為4毫米,與目前OCT中的反射方式相比,提高了4倍。此外,通過觀察光的強度和到達時間,可以用高對比度描繪斑馬魚的器官。

"有了這種方法,將能夠非常精確地跟蹤疾病隨著時間推移的發展情況,"Kalkman說。"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研究藥物或反過來說,潛在的有毒物質對組織的影響。這樣做可以為我們提供有用的見解,最終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或更好的保護。"

新方法的另一個應用是分析活檢,即醫生從患者身上取走的小塊人體組織進行分析。"目前,實驗室通常會在活檢片上添加螢光標籤,或者他們將活檢片切成小片,並使用光學清除使其更加透明,"Kalkman說。"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活檢片可能會變形。我們期望我們的技術能夠對活檢片的三維形態進行成像,從而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

論文標題為《Deep-tissue label-free quantitative optical tomography》。

相關焦點

  • 哈佛利用磁共振技術繪製人腦內部3D圖
    ,繪製出了人類大腦內部的詳細圖像,並且建立了人類大腦首個3D內部圖像,將為今後針對腦部的科學研究提供可靠的參考作用。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教授傑夫·利希曼(Jeff Lichtman)曾利用多種顏色的螢光蛋白基因轉移技術,繪製出了動物大腦的神經網絡圖。研究人員通過激活神經元中的複合螢光蛋白,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成像,並且成功獲得了色彩斑斕的「大腦彩虹」圖,這將有利於對大腦工作方式進行更深入研究。
  • 全新3D成像技術通過透明化動物身體觀察內部結構
    近日,一群來自路德維格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s University of Munich)中風和痴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新3D成像技術,該技術使得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能更清晰地觀察整個身體。該研究團隊的領頭人為Ali Ertürk。
  • 研究人員利用微流體技術構建3D腫瘤組織模型,用於藥物篩選研究
    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陳愛政教授團隊在利用微流體化工技術製備高度貫通的多孔高分子微球用於藥物篩選方面獲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近期以「Modeling Endothelialized Hepatic Tumor Microtissues for Drug Screening」為題,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
  • 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幹細胞技術使牙齦再生
    日本廣島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利用從牙周病患者骨髓液中提取的幹細胞使患者牙齦再生的技術。
  • 創新「光子反衝成像」技術:觀察分子內部的新方法
    創新「光子反衝成像」技術:觀察分子內部的新方法 近日,德國和瑞典科學家利用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通過創新的「光子反衝成像」(Photon-recoil imaging)技術,研究X射線與原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基本過程。該方法可以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原子級的化學反應,將成為探索非線性X射線物理學的有力工具。
  • ...研究獲重大突破!SCAPE技術有望在3D模式下觀察分析人類大腦神經...
    SCAPE顯微鏡的超快速、3D成像技術,其能幫助研究人員對更大體積的組織進行觀察,同時對活細胞中精細網絡的破壞性也小很多。研究者Edmund Talley博士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展示了如何利用「大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技術的強大力量來幫助研究人類大腦如何解析信息來產生機體的感覺、思維和行動。SCAPE顯微鏡能幫助科學家們研究一次性需要實時觀察的大體積組織樣本,由於細胞和組織能保持完好無損的狀態並在三維空間內高速觀察,因此後期研究人員還需要探索許多此前無法進行研究的新問題。
  • 材料內部直接觀察到運動原子
    原標題:材料內部直接觀察到運動原子  科技日報訊 (記者房琳琳)美國能源部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第一次直接在大塊材料的內部觀察到原子的擴散現象。這項研究可被用來對新材料的有效期和特性等,進行史無前例的洞察研究,相關成果發布在最新的《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
  • 研究人員利用量子技術創建出基於顯微鏡的精準溫度計
    據外媒報導,來自大阪城市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通過跟國際合作夥伴合作利用量子技術創造出了一種可靠且精準的、基於顯微鏡的溫度計。該技術可以檢測溫度依賴性的量子自旋和螢光納米金剛石。量子傳感技術利用了極其脆弱的量子系統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七年前,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類似的技術來量化培養細胞內的溫度。這項新技術可以感知積極參與生物過程的熱量和溫度。
  • 碳鋼熱處理後顯微組織觀察-材料科學實驗室
    金相組織 -顯微組織(microstructure)是指藉助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晶粒或相的集合狀態。將用適當方法(如侵蝕)處理後的碳鋼試樣的磨麵或其復型或用適當方法製成的薄膜置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組織。
  • Nat Biotechnol:工程化人類結腸組織模型或助力癌症研究
    model identifies cancer driver genes」的研究論文,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組織工程學的方法對人類組織進行了正向遺傳學的篩查。Eckert教授說道,你並不能在人類組織中很好地進行試驗,因此擁有一種人類系統似乎是一種相當強大的技術,該系統將可以幫助我們在受控環境下觀察每一種遺傳特性的改變。文章中我們通過剔除來自正常人類結腸組織的細胞開發出了一種人類結腸模型,同時該模型保留了大部分的細胞粘附分子,這樣研究者就可以將結腸鏡檢查的病人樣本和商品化來源的細胞直接注入結腸組織模型中。
  • 大師談 | 深入巖石圈研究 探索地球內部運動
    峰巒雄偉的高山、江河縱橫的平原、富藏資源的盆地以及氣勢磅礴的冰川,它們的形成都與地球巖石圈有著密切的聯繫;礦產資源的探查,油氣能源的開發,地震、火山和海嘯災害的預測,人類利用地球資源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對地球巖石圈的深入探究
  • 英國研究人員觀察了病毒變異的嚴重性,發現...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是「正常且可預料的」;① 當地時間28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是「正常且可預料的」,病毒傳播程度越高,變異的機會就越多。
  • UEA研究人員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對中風倖存者進行康複測試
    消息來源於微信公眾號:VR心理健康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研究人員進行了虛擬實境技術用於中風倖存者康復訓練的測試研究過程中,他們一直在與中風倖存者及其護理人員合作,以了解新技術的使用情況。
  • Nat Protocols:利用低溫光學和電子顯微鏡聯合技術觀察並研究活體...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對純化的病毒進行研究能夠獲取多種已知病毒電子顯微鏡圖像,然而病毒純化的過程常常會使得包膜病毒的結構發生改變,因此研究者Wright及同事就對當前技術進行了改善來研究病毒的結構特性,因此如今研究者就能夠清楚觀察到病毒進入細胞並在細胞中組裝的信息了。
  • 科學家利用新的螢光成像技術研究細菌如何在人的舌頭上形成群落
    利用最近發展的螢光成像技術,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人類舌頭上微生物群落的高解析度地圖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組合標記和光譜成像-螢光原位雜交(Clasi-FISH)的技術,這項技術是最近在玻爾西實驗室開發的。這種策略包括用多個螢光團標記某一特定類型的微生物,大大增加可以同時識別和定位在一個單一視野中的不同種類微生物的數量。
  • 研究人員使用AIS技術發現公海上的強迫勞動和過度捕撈現象
    第一項研究發表在12月18日的《One Earth》雜誌上,將數千艘公海漁船的起源追溯到那些讓商店貨架上堆滿海鮮的大公司。其他研究人員利用AIS揭示了漁船上強迫勞動的明顯標誌,於周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這一切都讓公司更容易為他們在海上犯下的任何侵權行為負責。
  • Science:利用空間轉錄組學技術可視化觀察組織中的基因表達
    2016年7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和皇家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被稱作空間轉錄組學(spatial transcriptomics)的高解析度方法研究一種組織中哪些基因是有活性的。這種方法能夠被用於所有類型的組織中,而且在臨床前研究和癌症診斷中是有價值的。
  • 利用微流控技術測試不同等級和類型輻射人體組織的影響
    打開APP 利用微流控技術測試不同等級和類型輻射人體組織的影響 發表於 2019-03-27 13:59:28 器官晶片技術正被用於開發
  • 如何在業務中利用數據分析方式的技術指南?
    看起來似乎很少,但僅僅是5%的數據對於工作人員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數據量,因為一個企業所產生的數字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在數據量大,時間短的情況下,知道如何收集、管理、組織和了解所有這些可能有助於商業發展的信息對於數據分析人員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研究人員革新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實時生成生理活動
    北京時間4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近日發布了一系列令人著迷的視頻,首次從內部揭露了一些生理活動發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