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光學成像的挑戰之一是高解析度地觀察組織內部。傳統的方法可以讓研究人員觀察到大約1毫米的深度。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研究人員現在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穿透4倍的深度,達到4毫米左右。尤其是醫療行業,未來可能會受益於這項新技術。
新的成像方法匯集了許多現有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OCT),這是眼科醫生用來對視網膜進行成像的技術。OCT類似於聲學超聲波,但使用光而不是聲波,同時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利用反射光波中包含的信息,算法可以創建組織的橫截面。
與普通的OCT掃描不同,代爾夫特的研究人員並不是用反射光來製作圖像,而是直接將光線穿過組織。在另一側,利用傳感器再次捕捉它,從而確定哪些光到達,何時到達。"傳播時間較長的光會在組織中散射,並相對較晚地到達探測器,"TU Delft研究員Jeroen Kalkman解釋道。"通常情況下,這會導致產生的圖像模糊不清。但通過觀察到達時間,我們可以將這種散射光與直接穿過樣品的光分開。對於提前到達的光線,我們可以產生一個清晰的圖像。"
為了製作物體的橫截面,即所謂的斷層圖,研究人員使用了計算機斷層掃描中已知的技術,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CT掃描。"這需要測量在許多不同角度和位置上通過物體的X射線的投影,"Kalkman說。"然後利用計算機將所有這些不同的投影連接在一起,創建一個三維圖像。我們做的是同樣的事情,不過用的是光。"
為了了解他們的技術有多強大,研究人員在死斑馬魚上進行了測試,發現最大穿透深度約為4毫米,與目前OCT中的反射方式相比,提高了4倍。此外,通過觀察光的強度和到達時間,可以用高對比度描繪斑馬魚的器官。
"有了這種方法,將能夠非常精確地跟蹤疾病隨著時間推移的發展情況,"Kalkman說。"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研究藥物或反過來說,潛在的有毒物質對組織的影響。這樣做可以為我們提供有用的見解,最終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或更好的保護。"
新方法的另一個應用是分析活檢,即醫生從患者身上取走的小塊人體組織進行分析。"目前,實驗室通常會在活檢片上添加螢光標籤,或者他們將活檢片切成小片,並使用光學清除使其更加透明,"Kalkman說。"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活檢片可能會變形。我們期望我們的技術能夠對活檢片的三維形態進行成像,從而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
論文標題為《Deep-tissue label-free quantitative optical tom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