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飛行 控制中心保障「天問」不迷航

2020-07-24 光明網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順利升空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接過接力棒,將在接下來的數月內全力護送「天問」抵達火星。

據介紹,火星探測器發射入軌後,將要經歷漫長的地火轉移階段才能到達火星的引力影響球。在這一過程中,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要對探測器進行不間斷測控,牽引其按照預定軌道運行,在多個關鍵時間節點進行軌道控制,保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能夠在正確的時間順利被火星捕獲。

相關焦點

  •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全力牽引「天問」奔火之路不迷航
    來源: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作者:李瀟帆 宋星光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順利升空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接過接力棒,將在接下來的數月內全力護送「天問」抵達火星。  據介紹,火星探測器發射入軌後,將要經歷漫長的地火轉移階段才能到達火星的引力影響球。
  • 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探火目擊記
    郭文彬 攝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郭文彬 攝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題: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探火目擊記作者 韋琳可7月23日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銀屏閃爍,緊張有序。
  •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火星探測任務型號團隊副總師趙煥洲 七個多月守護天問 向「火」而行
    7月2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獲取了地月合影;8月2日,飛控中心精準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位於北京北郊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再次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 精心護航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擊記
    今天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銀屏閃爍,緊張有序。此刻,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總師崔曉峰坐在指揮席,臉上看不出太多的緊張。儘管此次任務狀態新、飛控難度大、技術要求高,但前期充分、全面的準備工作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在任務前的最後幾分鐘,他還笑著與身邊的同事相互加油打氣。此前,在任務準備階段,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牽頭組織,完成了內場遙操作聯試、無線聯試、深空接口聯試和測控通信系統聯調,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和信息收發的正確性。
  • 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零距離感受我國飛天奇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航天任務的指揮決策中心、控制計算中心、數據處理中心、信息交換中心和飛行器長期管理中心,是我國對外測控服務的重要窗口
  • 「嫦娥一號」準確落月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完成使命
    本報北京3月1日訊 記者郭曉宇 通訊員楊冰姜寧今天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實現了預期目標。
  • 「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個28歲姑娘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這裡的航天人會時刻看護它的狀態有時還要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月21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這次測控任務迎來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有時還要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就像是「天問一號」的「私人醫生」
  • 總有一種追求讓人熱血沸騰:一封來自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感謝信
    航天工業是國際上技術難度最高的領域之一,是一個國家科技和工業水平的綜合體現,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在探測器長達7個月的飛行過程中,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需要分析傳回地面的大量飛行數據,再根據分析結果進行軌道控制。而面對如此海量的飛行數據,動輒幾千張表,一張表幾千個欄位,對數據分析平臺的性能要求極其嚴格。
  •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有時還要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就像是「天問一號」的「私人醫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這次測控任務迎來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 「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一位90後姑娘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在地面遙控它?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有時還要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就像是「天問一號」的「私人醫生」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戳視頻!看這些航天人是如何守護天問一號的!
  • 麻辣財經:「奔火」飛行230小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別來無恙?
    8月2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又傳回好消息:早晨7時整,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牛頓,力學單位)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的大屏幕上,代表探測器的紅點不停閃動,隨之變化的是探測器飛行的各種數據。軌道中途修正任務宣布成功的那一刻,大廳內響起陣陣掌聲,連續值守的科研人員都露出放鬆的笑容。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 「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看這些航天人是如何守護天問一號的!原標題: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 「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 「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
  • 嫦娥五號飛抵月面背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準操控立新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操正精心控嫦娥五號探測器著上組合體成功著陸月球。11月30日晚至12月1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操控下,完成了兩次降軌變軌,順利將著上組合體調整進入近月點15公裡,遠月點200公裡的降軌目標軌道,嫦娥五號已逐步逼近月球。
  • 加油,中國航天!加油「天問一號」
    據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透露,在國慶節小長假之後不久我們的「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運行軌道,慢慢地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據相關人員透露,「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都是一些充滿熱血的年輕人,還有九八年出生的小哥哥,哪怕在舉國歡慶的節日裡他們也一直忙碌在崗位上。
  • 天問一號已飛行1.6億公裡,「向火而行」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定下一個小目標,先飛它一個億!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約1.6億公裡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為什麼要進行軌道修正?
  • 伴飛「天問一號」!28歲姑娘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北京總調度
    央視軍事微信公號9月22日消息,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在地面遙控它?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