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稱呼禮儀,你知多少?

2020-12-06 客家幫

客家人有著「尊人者人尊之,敬人者人敬之」的一句古訓,他們帶著尊敬稱呼他人,走進大山,走出圍龍、大海,去謀求生存安居和事業興旺發達。

客家人是衣冠之族後裔,知書達理的一支漢族民系,由於戰亂災荒,從中原遷徙到南方,在宗族關係,與當地土著民眾之間,從事生產生活交往融合中,將向對方的禮貌稱呼,認識到作為反映兩者之間的遠近關係的基礎;一個得體的稱呼,會使對方如沐春風,成為良好的社交的開端。因此客家人對親友、同事乃至陌生人都十分重視禮儀稱呼。

對親人熟人的稱呼禮儀。依照關係密切的程度,按照親屬的性別、年齡、身份來確定稱呼,使用「姓加親屬稱謂」、「姓名或名加親屬的稱謂」,在正規的場合,以稱呼熟人的職務、職業,但對於長輩來說,用以親屬稱謂去稱呼他們。對於平輩則以稱姓名或用親屬稱謂,年齡稍大的直接稱年少的名,夫妻間互稱姓名,還可以用暱稱,但要注意場合,在父母孩子面前和公開場合,一般都不使用。稱呼晚輩,則稱其親屬稱謂,或者直呼其名,這樣顯得更親切。當晚輩成了家而且有了自己的子孫後代,一般都不直呼其名,因顯得有些失禮了。

對父母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父母單稱:家父、家嚴;家母、家慈。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母去世稱:先母、先慈、先妣。兄弟姐妹稱:家兄、家弟、舍姐、舍妹。兄弟代稱:昆仲、手足。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

同輩去世稱:亡兄、亡弟、亡姐、亡妹、亡妻。別人父母稱:令尊、令堂。別人兄妹稱:令兄、令妹。別人兒女稱:令郎、令媛。妻父稱:丈人、嶽父、泰山。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稱:寒舍、舍下、草堂。男女統稱:男稱鬚眉、女稱巾幗。夫妻一方去世稱:喪偶。老師稱:恩師、夫子。學生稱:門生,受業。學校稱;寒窗、雞窗。同學稱:同窗。

對社會間的人士,認真地視以不同對象,區別禮貌地稱呼。

對於同志的稱呼。對同志的稱呼流行於新中國成立後,這一稱呼不分男女長幼,地位的高低,除親屬之外,所有人都親切地稱呼同志。改革開放後,對公務員、軍人和國內普通的公民都用這一稱呼,但對兒童、不同政治信仰、不同國家的人多視其身份來稱呼。

對於先生的稱呼。在舊時一般對父輩、老師稱呼先生。現在對所有的成年男子,包括西方國家成年男子,以及對在知識界中高學問的女子都稱呼為先生。

對於老師的稱呼。這一稱呼一般用於學校中傳授知識,或同行同領域之間,有資深知識的人員,如在文藝界都尊稱其老師。

對於師傅的稱呼。對工商戲劇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的一種尊稱,但有職稱有學位的人,則多稱其身份職位。

對陌生人的稱呼。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根據人的具體年齡、性別、職位稱其為「同志」、「朋友」、「先生」或「小姐」等。對男人可稱為「先生」。對未婚女性稱為「小姐」,已婚女性側稱為「夫人」、「太太」。二、對陌生人可以互稱謂。根據雙方的親屬關係、雙方的年齡差距、性別可互稱親屬稱謂。如:「大伯」、「阿姨」、「老爺爺」、「叔叔」、「大嫂」、「大姐」等。

客家人講究稱呼對方的技巧。在日常生活的交談中稱呼對方時,一般要加重語氣,通常稱呼完以後稍停頓一會兒,然後再談要說的事,認為這樣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他會認真地聽下去。如果你的稱呼很輕又很快,不僅讓對方聽著不太順耳,還會聽不清楚,就難於引起聽話者的興趣,讓人感覺你不太注重對方的姓名,而過分強調要談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把對方的完整稱呼,認真、清楚、緩慢地講出來,以顯示對方的尊重。

相關焦點

  • 職場遇到年齡大的下屬,應該怎樣稱呼?三條職場禮儀規則要明白
    下王聽了以後,連聲說好,後來他就是一直採用了我建議他的方式去稱呼,團隊管理上也都比較順利。三、怎麼稱呼,需要匹配公司的企業文化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每個公司都會有一套大家約定俗成的稱呼方法。但是在某些企業裡頭,比如我所待過的外企,從上到下同事們都習慣性直呼名字的,你卻要把所謂的「傳統文化」那一套那來搞人情世故,也會顯得非常突兀。這個時候最佳的方法也是「入鄉隨俗」,公司裡怎麼叫法,你就跟著怎麼叫法,即便你是做領導的崗位。
  • 「說文解儀」:禮儀輝映中華
    人與人之間最忌諱的一點便是熟知禮節卻敷衍待人,禮儀脫離了「真誠」,只是變成了客套而已。禮儀在另一個層次上,對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內涵更深廣。老輩人教育我們時常常說,講禮儀必須先明事理,不要做迂腐先生。禮儀貴在落實,而不是空談。倘使一個人只是口頭上說禮儀,而不是認真去踐行,那麼可以說他根本不知禮。講禮儀的人,福氣自來。學禮、懂禮不容易,做到達理、明理、立身更不容易。
  • 「客家十裡不同音」,而粄卻是客家人共同的思念
    為什麼客家人熱衷於粄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遷徙到了南方山區,同時也帶來了北方的麵食文化。但是南方並沒有麵粉。於是客家人就使用當地的澱粉性原料為主食,逐漸創造出的現在的客家飲食文化。在這時的客家人,需要對南方進行開發,讓自己能在這個地方生活下去,於是進行著繁重的勞動。
  • 客家人有一百種方式吃粄(ban)
    ▲客家人讓我們看到,對待食物要真心誠意才能有無限美味。圖為仙人粄 客家人為什麼愛吃粄?為逃避戰亂,黃河流域中原一帶的漢族人有過三次大規模的南遷,到了閩、粵、贛成了「客家」。客家人的生活是從「尋食」開始的。在客家方言裡,「尋食」就是他們「生活」的代名詞,如問人在哪上班,他們會說「在哪拉尋食」。大人常教育小孩要勤奮努力,否則長大了就難「尋食」,客家人的一切努力無非是為了更好地「尋食」。
  • 古人對老婆是如何稱呼?這個名字聽著像罵人,解讀後才知是個誤會
    這個名字聽著像罵人,解讀後才知是個誤會咱們中國文化歷史淵博,古代讀書人的地位很高,他們不用操心於生計,也不用宥於勞作,每日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因此在文化知識方面的鑽研可謂是五花八門,不說詩詞歌賦的高深,單單一個對老婆的稱呼,在古人的嘴中,就有多種。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看看你知道多少個?古代男子對老婆如何稱呼?
  • 黑人有多少種英文稱呼?
    這些詞語都是用來形容黑人的英文稱呼,但是它們之間的地位和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近代美國黑人並非都來自非洲首先,先來了解一下黑人的起源。在全球大西洋奴隸貿易之前,南美洲和北美洲都沒有黑人。在大西洋奴隸貿易中,黑人從非洲被帶到美洲各地進行買賣。
  • 客家人為什麼用虛歲計算年齡?
    客家人是中原衣冠舊族後裔,從古時的中原南遷後,一直以虛歲來表達歲數,而沒用周歲。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公關禮儀真題及答案
    1.用禮儀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位置來傳達禮儀信息的媒介是A.書面語言媒介B.語言禮儀媒介C.界域語言媒介D.形體禮儀媒介2.在CIS組織識別系統中,被稱為「企業的手」的是A.BIS行為識別系統B.I理念識別系統C.VIs視覺識別系統D.AIS聽覺識別系統
  • 英語文化:關於公司老大的稱呼
    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董事會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是一個立法性質的******,這就決定了董事長和董事們之間沒有真正的上下級關係。
  • 十二種道教禮儀 教你看懂道家儀範
    植根於素有「禮儀之邦」盛譽的中華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禮儀相當完備且非常講究。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
  • 科學探索:基因研究發現客家人的真正起源
    現將我們獲得的一些初步結果公布一下,給有興趣的客家網友們看看,也歡迎媒體採訪:關於客家人起源和發展,一直存在爭議。比如,客家人的主體來源是中原漢族吶,還是百越或畲族?被稱為「客家祖地」的寧化石壁究竟居於何種重要的地位?如果在福建寧化縣石壁的附近全面地收集「百家姓」的基因樣本,並作系統的基因家譜的分析,是否可以追溯客家人的祖先,重構客家人千年以來的遷徙故事?
  • 客家人客家美食味酵粄
    我們客家人都作為早餐或者下午點心食用,這種便宜而好吃的味酵粄,特別受到我們客家人的歡迎。今天上午去到了我們廣東梅州大坪的用戶家裡安裝空調,在我們安裝的時候用戶自己製作了,我們客家人的美食味酵粄。在我們還未安裝完的時候,用戶就招呼我們安裝完以後來享用一下他們自己製作的味酵粄。味酵粄在我們客家還是比較常見的,很多人都可能會作為早餐的一種食用。
  • 被子填充物你知多少
    被子填充物你知多少 2020-06-13 17:11:16 來源:全球紡織網 被子填充物你知多少?
  • 「音姬」與日本「如廁禮儀」
  • 行為規範心中記,知禮明德益終生 鯉小附幼「文明禮儀」童謠比賽...
    >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日16時11分訊(幸柏汝)幼兒園階段是兒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往往需要家庭、幼兒園給予兒童更多正確指引,在孩子心中種下知禮明德的萌芽近日,重慶市江北區鯉魚池小學校附屬幼兒園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童謠比賽,為幼兒園200餘名孩子搭建了一個敢於表現自我、學習文明禮儀、展現鯉小附幼精氣神的重要舞臺。
  • 客家人待客,怎能少了這道菜,客家老妹教你這樣做,進來看看吧
    客家人待客,怎能少了這道菜,客家老妹教你這樣做,進來看看吧。大家好,我是歡歡,熱愛下廚,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祝大家健康快樂每一天。我們客家人,團結奮進,吃苦節儉熱情好客是我們的標籤。我們客家人多住在山區,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以水稻為主。客家地區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車灌水入田。現在科技發達了,改用抽水機灌溉良田。家裡會養些雞鴨鵝豬牛,過年必會宰一頭自家養的大肥豬,過個豐盛的新年。我們也有自己特色的美食平時過節家裡來親戚都會雞鴨鵝待客。
  • 古代夫妻之間有多少種稱呼?
    老公、老婆對於我們當代人之間選用這樣的稱呼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夫妻從古至今都是成雙成對的故事延續,但自古至今我國的夫妻之間到底如何相互稱呼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古代夫妻之間的稱謂,通常有「面稱」和」背稱「兩種。
  • 職場禮儀課:如何稱呼對方,這是一門手藝!
    稱呼,看起來是小事,實際上,這是一門手藝。//////////其實,稱呼的重點不在對方年齡大小。職場禮儀非常重要的一條原則是:遵守慣例。留意下公司裡你的同齡人怎麼稱呼她,照貓畫虎就行了,這是最保險的方法。因為,這已經約定俗成檢驗過了,而且對方也習慣了這樣的稱呼。別人都管她叫姐,你來了,嗓門洪亮地大喊一聲阿姨,怎麼著?你白裡透紅與眾不同啊,這不合適。同理,你初入職場穿什麼,最關鍵的是:入鄉隨俗,同事咋穿你咋穿。
  • 對父親的各種稱呼
    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壓,竟知為人否?」老公即是高昂對他父親高次同的稱呼,相當於現在的「老頭」。   老太爺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尊稱別人的父親(也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或公公、嶽父)。」  老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宋陸遊《老學庵筆記·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八歲,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範老子、小範老子,蓋尊之以為父也。」《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寶玉笑道:『我老子再不為這個捶我。』」
  • 福建龍巖最美的圓形建築,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客家人智慧的結晶
    龍巖客家土樓凝聚了客家人的無窮的智慧和高超的團結能力,同時也閃耀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光輝。一般的居住樓作用木頭或者磚頭來搭建,但龍巖土樓卻別出心裁運用了隨處可見的黃土來建造,不僅節約能源還方便取用。用黃土建造的土樓還可達五、六層樓的高度,而且堅韌程度不亞於普通居民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