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親的各種稱呼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老爺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老舍《駱駝祥子》:「『也不是我說,老爺子,』她撇著點嘴說,『要是有兒子,不象我就得象祥子!可惜我錯投了胎。』」

  老公

  此說見於《南北史續世說》。原文為:「高昂兄弟並劫略。其父次同語人曰:『吾四子皆兇狠,我死後有人與我一楸土耶?』及次同死,昂起大冢。對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壓,竟知為人否?」老公即是高昂對他父親高次同的稱呼,相當於現在的「老頭」。

  老太爺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尊稱別人的父親(也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或公公、嶽父)。」

  老爺子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對人稱自己的或對方的年老的父親。」

  老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宋陸遊《老學庵筆記·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八歲,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範老子、小範老子,蓋尊之以為父也。」《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寶玉笑道:『我老子再不為這個捶我。』」

  老爺

  封建社會大家族裡對自己父親的稱呼。《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釧》:「寶玉一面登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爺和他坐著就罷了,回回定要見我!』」

  老爹

  兒媳婦對公公的方言稱呼。

  老大人

  對別人父親的敬稱。《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各位司、道大人聽掃這裡,因為署院說的是他老大人,一齊肅然起敬。」

  老太公

  對別人父親的敬稱。元朝人谷子敬《城南柳》第二折:「當日死了你那老太公,怎麼生下你這個小業種。」

  老太爺

  對別人或者自己父親的敬稱。《紅樓夢》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這塊玉還是祖爺爺給我們老太爺,老太爺疼我,臨出嫁的時候叫了我去,親手遞給我的。」

  老父

  對人稱呼自己的父親。《水滸傳》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逢李俊》:「不孝逆子,做下非為,老父身亡,不能盡人子之道,畜生何異!」

  老公公

  女子對丈夫父親的方言稱呼。

  老兒

  父親的俗語稱呼。宋朝人趙彥衛《雲麓漫鈔》第二卷:「今人呼父曰爹,語人則曰老兒。」

  老尊

  父親的別稱。《醒世恆言》第卷《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原來父母雖亡,他的老尊原是務實生理的人,卻也有寫田房遺下。」

  老漢

  對別人父親的稱呼,含有輕蔑的意味。現代著名作家巴金《豬與雞》:「等你老漢兒回來,老子再跟你算帳。」

  老頭兒

  對自己父親的稱呼,有親暱的意味。元朝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我正在教場耍子,老頭兒呼喚,須緊走一遭。」

  老頭子

  對父親的一種稱呼。王躍文《國畫》:「皮傑越是喝酒,話就越多,嗓門也越高:『兄弟們,我在外面自己闖天下,沾不了老頭子的光,靠的就是些難兄難弟。搭幫兄弟們啊,老弟我才萬難混了碗飯吃。老頭子,他不端掉我的飯碗就算開恩了。……』

相關焦點

  • 父親節,盤點一下古代對父親的稱謂,這些稱呼你都用過哪些呢?
    而且在我國,也曾經設立過「父親節」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1945年8月8日,抗日戰爭勝利後,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佩戴鮮花,表達對父親的敬重和思念。從古至今,父親在家庭中總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頂梁柱」、是「當家的」、是「主心骨」……究其根源,不僅僅在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長久,更在於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分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
  • 父親,你是偉大的稱呼!
    父親出生於50年代,吃過苦受過窮,吃不飽穿不暖。爸爸是弟兄八人中的老八,出生沒多大我的爺爺奶奶就相聚去世了,哥哥姐姐們都相距太大都成了家,就剩下了最相近的姐姐兩人相依為命,父親從10來歲就挑水,挖河,幹各種體力活,飯吃不飽渾身浮腫,每當我看到現在的父親彎腰駝背就心裡莫名的難過,今年前幾天父親故去了,再也看不到我親愛的父親了,他一生養育了我們弟兄三人,就靠他勤勞的一雙手,把我們拉扯大,想想是多麼的不易啊,我想你啊,我的老父親!
  • 叫「老爸」早已過時了,聽關曉彤怎麼稱呼父親,意外暴露真實素養
    很多網友都表示如今的關曉彤能有這麼高的成就,是和她的父親分不開的。 也有很多網友都十分好奇關曉彤會怎麼樣稱呼自己的父親。
  • 父親,絕不是一聲簡單的稱呼
    提起父親,別人似乎總有千言萬語,各種褒義詞都不夠形容,但我對自己的父親的感覺就好像一杯清茶,不濃不淡。愛的負擔因為各種原因,我從小就被寄養在姑姑家裡,每次只有姑姑這邊忙不過來的時候才將我暫時送回到父母身邊,那時只顧著跟姊妹幾個玩耍打鬧
  • 「陛下」最早並非稱呼皇帝,古人稱呼中的各種「下」,來歷滿有趣
    不知道您注意過沒有,在很多稱謂中,往往都會有「下」這個字,其實按現代人的理解,「下」最主要的意思是代表方位,按說與人的身份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可是古人卻偏偏能把這麼八竿子打不著的字,用到人的稱呼上面,想想也真是怪有意思的,所以今天,咱們就專門找幾個這樣有趣的稱呼來聊一聊。
  • 97歲楊振寧見到75歲翁帆父親,不叫嶽父而用這稱呼,聽完長見識了
    97歲楊振寧見到75歲翁帆父親,不叫嶽父而用這稱呼,聽完長見識了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名人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媒體關注和放大,有一對老少戀在很長時間裡都備受百姓們的關注,並且很多人都對他們提出了質疑,這一對夫妻就是楊振寧和翁帆。
  • 【漲姿勢】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也稱伯伯、伯父、大爺大媽:大爺的妻子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嬸:叔叔的妻子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
  • 對母親的稱呼有多少種?
    三春暉」母親,世界一個最偉大的稱呼。以前人們對母親的稱呼,用的最多的稱呼是「娘」,現在用的最多的稱呼是「媽」,喊母親為「媽」的稱呼大為普及後,而喊「娘」的稱呼卻日漸減少。 母親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世界上有數不勝數的語言,發音最接近的語音是「媽」的發音。它是嬰兒最簡單吐氣的自然結果。
  • 「稱呼」如何展現素養 這幾個字很好用
    人際交往中,提到彼此的親屬,包含配偶、血親、姻親等的機會不少,這時怎樣以「敬語」稱呼方表敬意,又怎樣用「謙詞」表現己方的謙讓之情呢?使用敬語和謙詞是中華文化的一環。展現優良的禮儀素養與謙和風度,實踐並不難,掌握幾個字就可以掌握關鍵。
  • 2017事業單位備考:中國古代對人的稱呼
    2017事業單位備考:中國古代對人的稱呼 2017-08-31 08:53:42| 中公教育
  • 【文化漫談】「稱呼」如何展現素養,這幾個字很好用
    (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人際交往中,提到彼此的親屬,包含配偶、血親、姻親等的機會不少,這時怎樣以「敬語」稱呼方表敬意,又怎樣用「謙詞」表現己方的謙讓之情呢?使用敬語和謙詞是中華文化的一環。展現優良的禮儀素養與謙和風度,實踐並不難,掌握幾個字就可以掌握關鍵。
  • 古今中外對母親的稱呼大全
    該咋稱呼媽媽?當然是「媽」了。如果你叫 「媽媽」或給別人說「我媽媽」,這裡面就有親暱幸福的感覺。而大多數情況就是喊媽,給別人說起來是「我媽」。年輕人有時候會撒嬌地媽咪、母后、母親大人、老媽、娘、姐……一通亂叫,但這些的的確確是不同歷史時期對母親的稱呼。
  • 唐朝的稱呼可不隨便
    在這一點上,皇子與庶民無異,平時稱呼自己爸媽時,都是叫「耶耶」、「娘娘」。如果場面比較嚴肅,比如要接受來自爸媽的教導,就要喊「父親」、「母親」。除此之外,對父親的稱呼遠不止「耶耶」這一種,以下這幾個詞,都是當時的唐朝人稱呼自己親爹的。
  • 7個形容詞+1個稱呼!整整10天後,瓦妮莎仍難接受,但已原諒科比
    7個形容詞+1個稱呼!整整10天後,瓦妮莎仍難接受,但已原諒科比北京時間2月6日,墜機遇難的NBA傳奇巨星科比的遺孀瓦妮莎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張科比笑容燦爛的圖片,寫道:「#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父親,我好想你,#帥氣#甜蜜#有趣#傻傻的#愛著的丈夫,想念對我說『早上好,我的公主』。」
  • 禮多人不怪,看看古人都怎麼稱呼|百家故事
    現在我們扒一扒古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稱呼。直稱姓名:如果不是自稱或是用於介紹、作傳,那就有厭惡的意思了。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司馬遷為司馬子長。
  • 稱呼出家人到底是「師父」還是「師傅」呢?
    「師父」不是「師傅」師父可以說是對出家人最穩妥的一種稱呼。師父」不同於一般的「師傅」。有些非佛教徒,甚至初入佛門的佛弟子,往往會將「師父」寫成「師傅」,令人無法分辨。「師傅」在目前這一個時代,用來稱呼精通某些手藝或技藝的專門人士,比如廚師、鞋匠、司機、功夫教練等等,皆可稱為「師傅」,但絕對不能用來稱呼佛教出家人。弘贊之《沙彌律儀要略增注》卷下進而說:「律雲,弟子看和尚,當具四心:一親愛。 二敬順。 三畏難。 四尊重。 侍養承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如是展轉相敬重瞻視,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廣大也。
  • 禮貌稱呼,是一種尊敬的態度,更是一種優雅的風度
    現在,我們稱呼對方的代詞只有「你」和「您」,平輩之間用你,長輩用您。古代的稱呼相對多一些,有汝,爾、若、而、乃等稱法,那個時候,他們無論對誰說話時,卻很少用這些詞,認為如此稱呼不禮貌。古人,發明了一些更文雅的稱呼,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1、用抬高對方身份的說法,稱呼對方,如稱人為「子、夫子、先生、壯士」等。
  • 歐巴馬父親:從巴裡變回巴拉克(組圖)
    1959年,歐巴馬的父親到美國留學時給自己起了個美國式的暱稱「巴裡」,希望自己融入美國;若干年後,歐巴馬決定不再使用「巴裡」這個暱稱,改回原名「巴拉克」,對此他說:「這不是對我非洲血統的聲明,不是一次種族聲明,而是對於我已成年的聲明。」  大學時代,巴裡·歐巴馬還一直使用「巴裡」這個暱稱,但有一天他決定不再喜歡這個稱呼。
  • 妻子對丈夫的6種稱呼,你是怎麼叫他的?
    老年夫妻不叫稱呼的,是因為年紀大了,中國也比較傳統,叫老公老婆,略顯。。。呵呵,呼其名還是比較好的,更顯親切。就像大多的父母喊自己的孩子,都是呼其名,也是愛的表達吧!3,親愛的「親愛的」在中國,它多用於夫妻情人之間、長輩和晚輩之間和同性朋友之間的親切暱稱,現在的親愛的充其量也就是你好的意思。
  • "大人"在古代有三層意思 曾用來稱呼王公貴族(圖)
    古裝影視劇裡,從反映商周的《封神演義》到講述明清《大明王朝1566》《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只要有個一官半職,身邊的人總是一口一個「大人」,幾乎成了常態,誰也不以為忤,以為古人就是那麼叫的,甚至於在《武媚娘傳奇》中,貴為天子、昭儀,對大臣也是稱呼「某大人」,這就更加錯得離譜了。  大人在古代有三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