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生平趣事探究——翼中物理社團11月份活動課題

2020-12-04 悟境老師

牛頓生平趣事探究

一、後人對牛頓的評價

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葬著英國各個時期許多傑出的人物,凡是有機會來此地的人,必定會懷著特別激動和崇敬的心情在刻著碑文「伊薩克·牛頓長眠在此」的墓碑前默立,緬懷這位人類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者。在牛頓的鑄像上刻著古羅馬詩人和哲學家盧克萊修的一句話:「他的智慧超人」。這句話充分表達了後世人對牛頓的天才的欽佩。曾有一些名人對牛頓的科學貢獻,作過這樣的評價:「牛頓藉助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藉助於對光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藉助於二項式定理和無窮級數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藉助於對力的本性的認識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丹麥原子物理學家玻爾說:「說得正確些,牛頓不僅把當時已知的全部知識整理歸納在一起,而且是非凡的天才,能夠預見到未來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的進一步發展。」這些評價是一點也不過頭,而是恰如其分的。

二、牛頓的出生

1642年12月25日的早晨,在英國北部林肯郡的一個名叫烏爾斯索普的村莊裡,一個年輕而又虛弱的母親生下了一個只有3磅重的嬰兒。給他接生的產婆甚至沒有料到這個瘦弱的、先天不足的、蒼白的畸形小孩會活下來。她說:「咳,這麼一個小不點兒,我簡直可以把他塞進一隻杯子裡去!」這就是命運將這個叱吒風雲的科學家——牛頓誕生到世界上來的那種如同玩笑似的方式。牛頓是個遺腹子,在他出生前幾個月,他的父親因病去世。3年後,他的母親為生活所迫改嫁給一個牧師,搬到別的地方,把牛頓交給他的外祖母撫養。直到牛頓14歲時,母親改嫁後的丈夫病故後,她才重新回到家鄉,把牛頓從寄宿學校裡接回家來。

三、牛頓的童年

少年時代的牛頓愛好數學,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尤其喜歡動手製作各種機械玩具。他把平時省下來的零用錢買了小鋸子和鐵錘等各種工具,動手模仿或設計製造各種各樣的小東西。

有一天,他對房東藥劑師的小舅子說:「可以將地下室裡的那個木桶給我嗎?我將用它做一隻鍾,我有把握說,你將再不會因為不知道準確時間而遲到了。」於是,他動手做了一隻「水鍾」。他在木桶裡刻了一些線條,桶底開了個小洞,每天早晨,將適量的水注入桶內,等水漏到某一刻線,就是正午,即吃午飯的時候。

離他外祖母家不遠的地方,有一架風車。牛頓經常跑到那裡去仔細觀察,把那個風車的機械原理完全摸透了,他決定自己動手造一架與其不同的風車,要比所有的都好。而且,推動風車轉動的,不是風而是動物。他別出心裁地把一隻老鼠縛在一架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輪子前面,在這個飢餓的踏車老鼠恰恰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處,放上一粒玉米。老鼠想吃玉米,就踏呀,踏呀,使輪子轉個不停。牛頓興奮地叫道:「相信大自然是會叫機械轉動的!」

念中學時,校長斯託克斯發現了牛頓,認為牛頓具有超人的理解和觀察能力,對牛頓十分器重,牛頓的才華也日益顯露出來,在中學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牛頓充滿理想,腦子裡總想著各種學習問題。母親讓他放牧,他牽馬上山,邊走邊想著天上的太陽,待走到山頂想騎馬時,馬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自己手裡只剩下一條韁繩;叫他放羊,他專心致志地在樹下看書,以致羊群走散,糟塌了莊稼。舅父叫傭人陪他一起上市場,讓他熟悉一下做交易的生意經。但是,每次走近鎮子的時候,牛頓便懇求傭人一個人去鎮上做交易。他說:「在回來時,你可以到這兒來找我,我將在小樹叢後面讀我的書。」

每次交易的成功,使牛頓的舅父對生意的真實性起了疑心。一天,他跟蹤牛頓上集鎮去,發現牛頓伸著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研究一個數學問題。牛頓的舅父無可奈何地說:「伊薩克,還是回去念你的書吧!」

1658 年,牛頓作了第一次物理實驗,測量順風跳躍和逆風跳躍的距離,為了測驗風力,牛頓在暴風雨中跑來跑去,淋得渾身溼透,把他母親嚇壞了,以為他「瘋」了。

四、牛頓的求學

19歲時,勤奮好學的牛頓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著名的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院優越的教學設備、眾多的圖書資料、濃厚的學術氣氛,以及許多享有盛譽的老師,使牛頓獲益匪淺。大學期間,他更加刻苦攻讀,悉心鑽研數學、光學和天文學,為後來的重大科學發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裡的巴羅教授發現牛頓具有非凡的才能,推薦他當研究生,並為他指出了攀登科學高峰的方向。1664 年,經過考核,巴羅讓牛頓做他的助手。第二年,牛頓獲劍橋大學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牛頓留在大學研究室,開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1665 年 6 月,一場可怕的瘟疫在倫敦流行,劍橋大學被迫停課,牛頓因此回到故鄉。在家鄉躲避瘟疫的18個月,可以說是牛頓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這期間,他系統地整理了大學裡學習過的知識,潛心鑽研克卜勒、笛卡爾、阿基米德、伽利略等前輩科學家的主要論著,還進行了許多科學試驗。幾乎他所有最重要的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微積分、光學等基本上都萌發於這段時期。

五、牛頓的科學研究與貢獻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牛頓在自然科學中最輝煌的成就。在鄉下時,牛頓非常注意觀察太陽、月亮和星辰的運行。腦海裡經常長久地思考著一個問題:對於天體的運動能不能從動力學的角度去解釋?

1666 年的一天,牛頓正坐在花園裡的蘋果樹下專心地思考著地球引力的問題,忽然,一隻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中牛頓的腦袋,然後滾落進草地上一個小坑窪裡。牛頓顧不得去揉一揉被蘋果打疼的腦袋,便被蘋果落地這一十分普通的自然現象所吸引。他問自己,蘋果為什麼不掉向天空,卻偏偏落向地面呢?如果說蘋果有重量,那麼重量又是怎樣產生的呢?牛頓進一步思索著蘋果和地球之間相互吸引的問題。他想,地球大概有某種力量,能把一切東西都吸向它吧。物體所具有的重量,可能就是受地球引力的表現。這說明蘋果和地球之間有相互引力,而這種引力在整個宇宙空間可能都是存在的。他將人們的想像由一隻蘋果的落地引向了星體的運行。

牛頓思索著,他想:地球的引力如果沒有受到阻止,那麼月亮是否也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呢?月亮總是按照一定的軌道,繞地球旋轉而不會越軌跑掉,不正是地球對它有吸引作用的結果嗎?他又進一步推想到:各個行星之所以圍繞著太陽運轉,也必定是太陽對它們的吸引作用產生的。牛頓在探索蘋果落地之謎後得出結論:「宇宙的定律就是質量與質量間的相互吸引。」從行星到行星,從恆星到恆星,這種相互吸引的交互作用,遍及無邊無際的空間,使宇宙間的每一事物都依照它的既定的軌道,在既定的時間,向著既定的位置運動。牛頓把這種存在於整個宇宙空間的相互吸引作用稱之為「萬有引力」。

從1665 年起,牛頓開始用嚴密的數學手段來進一步研究物體運動的規律 和理論。他從動力學的角度分析認為:克卜勒所提出的行星運動的三個定律都是萬有引力作用的結果。於是,牛頓從這些定律入手,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推論,用微積分證明:克卜勒第一定律表明太陽作用於某一行星的力是吸引力,它與行星到太陽中心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克卜勒第二定律表明作用於行星的力是沿著行星和太陽的連線方向,這個力只能起源於太陽;克卜勒第三定律表明太陽對於不同行星的吸引力都遵循平方反比關係。接著,牛頓從對天體運動的分析中,得出普遍的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後,並沒有立即發表這個理論,他仍在冷靜地深思和研究。一方面,他要對這個定律的每個環節作出嚴密的數學論證;另一方面,還要對這一理論作出切實可靠的實踐檢驗。牛頓克服了巨大的困難, 花費了10多年的心血,1687 年,在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哈雷等人的支持和贊助下,牛頓的不朽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終於問世了。在這部共500多頁的名著中,包括了極其豐富的內容。牛頓論述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木星、月亮、彗星等天體的運動;海水的漲潮和落潮;振動和聲波的性質等問題,但貫穿全書並構成全書核心的則是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出版,標誌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是他在自然科學中最輝煌的成就。從蘋果落地到萬有引力定律的發表,先後經歷了10多個年頭,凝聚著牛頓多少心血啊!後世的人們,一直把蘋果落地的故事當作牛頓發現這一偉大定律的一個標記。在牛頓家的花園裡,那棵當年落下蘋果擊中牛頓頭的蘋果樹,一直被後人精心地護理著,吸引著無數慕名前來的參觀者。1820 年,這棵樹死後,還被當作珍貴的紀念物,分成好幾段,分別保存在英國皇家學會等處。而「蘋果落地」的故事則成為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在民間廣為傳誦。

牛頓在科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舉世公認的。他一生中,不僅為經典力學奠定了基礎,而且在熱學、光學、天文、數學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光學方面,牛頓用三稜鏡對太陽光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當一束日光透過稜鏡之後,會產生折射,白色的光散開,成為紅、橙、黃、綠、青、藍、 紫七種不同顏色的光。他還發現,當把其中任何一種顏色的光再射過第二個稜鏡時,它不會再分散成別的顏色的光。而太陽光透過濛濛雨霧,產生彩虹,也是同樣的道理。牛頓經過反覆實驗,細心觀察,得出了日光是由有色光組成的結論,從而為現代光譜學奠定了基礎。1704 年,牛頓出版了《光學》一書,書中匯集了他研究光現象的全部成果。這部著作至今仍是細密又精確地描寫物理實驗的典範,而用三稜鏡做實驗成了經典實驗項目,一貫地被應用於物理學上。

在研究光學的基礎上,牛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使人類對天體的觀察進入一個新階段。1668 年,牛頓造的第一架反射望遠鏡長6寸, 直徑只有1寸,但卻可以放大40倍,一般4呎長的大望遠鏡都不及他的這臺小望遠鏡。後來,他又做了一臺較大的望遠鏡,並把它送給倫敦皇家學會,上面的題詞是:伊薩克·牛頓發明並於 1671 年親自製造。就在這一年,牛頓就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都是這種反射望遠鏡,雖然比牛頓的反射望遠鏡大了差不多上百倍,但構造與牛頓做的幾乎完全一樣。1703年,牛頓當選為皇家學會會長,以後他每年都連選連任,直到1727年3月20日去世。

六、牛頓的個人情感

牛頓一生是獨自度過的,沒有結過婚。在他青年時代,曾經與他的表妹相戀過。有一次,他輕輕地握著表妹的手,含情脈脈地看著這位美人。正在這緊要時刻,他的心思忽地溜到另一個世界去了,頭腦中只剩下了無窮量的二項式定理。這時,已經走神的思想又開了小差,像做夢似的,他的手抓住了情人的一個手指,錯把手指當成通菸斗的通條了,硬往菸斗裡塞。表妹痛得大叫起來,牛頓這才清醒過來,滿面羞愧地連連道歉:「啊!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這是不行了。看來,我是該一輩子打光棍的!」就是因為太專心研究學問了,牛頓始終未能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

牛頓似痴似瘋地學習和研究,一生鬧了許多笑話。一次,牛頓邊讀書邊煮雞蛋,待他想吃雞蛋,揭開鍋子一看,裡面煮的竟是他的懷表。原來,他腦子裡總想著研究的問題,雞蛋沒有放進鍋裡,卻把懷表扔了進去。還有一次,牛頓家裡來了一位分別已久的好朋友。牛頓十分高興,請朋友一同吃飯, 菜已擺好,牛頓想起家裡還有一瓶高級葡萄酒,便對朋友說:「我有一瓶很好的葡萄酒。讓我去拿來一同喝吧!」他請朋友稍等片刻,自己去拿酒。可是,朋友等了好久,仍不見牛頓回來。於是,朋友去找牛頓,發現他正聚精會神地在實驗室中埋頭搞他的研究呢!原來,牛頓在拿酒的時刻,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需要試驗一下,竟把拿酒和請朋友吃飯的事忘得精光。

七、牛頓自評

牛頓,這位為人類科學樹立了豐碑的偉大科學家,在臨終前謙虛地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子,偶然拾到一塊美麗的鵝卵石。至於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呢!」「如果我的見識,真有超過笛卡兒的地方,那也因為我是站在前輩偉人的肩膀上,才能望得遠啊!」

相關焦點

  • 牛頓第一定律與二力平衡|中考物理專題考點+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
    中考物理專題之牛頓第一定律與二力平衡的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備考的考生可以放心的學習了,時間緊迫,科學的備考才能提高效率。其次,針對本專題牛頓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重難點考點的重點突破,通過真題的實戰解析,手把手教你學會做題的方法。最後,實驗題的突破,一直是唐老師給大家總結的容易丟分的部分,所以我把這部分的分析放在最後,大家複習是多關注實驗題的答題技巧和歸納用語。
  • 英美科技社團會員服務和發展方式探究與啟示
    今日,小福團為大家帶來 尚智叢教授 英美科技社團會員服務 和發展方式探究與啟示 所以,英美科技社團非常重視對學術期刊等出版物的建設和運營。 一些大型科技社團,如英國皇家物理學會和美國化學學會等,成立了自己的出版集團,能夠自主發行學術期刊,並為會員出版著作。英美科技社團出版學術期刊在種類數量上存在較大差異。
  • ...水族館 探究學習 巨骨舌魚 探究性學習 鱷雀鱔-上海頻道-東方網
    在上海,中小學生不是埋頭刷題,校園裡的各類創新實驗室搭建了不同平臺,激發中小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  語文老師跨界打造水族館  什麼是水族館中的「矮人」和「巨人」?熱帶魚離開了光線會怎樣?……在學校社團拓展課上,水族館負責人、指導老師武劍告訴同學們,水族館裡體形最小的是燈科魚,體形巨大的是古舌魚。
  • 2020年度桂林理工大學天幻社團活動總結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2020年的上半年疫情對社會各界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處於學校的學生社團也無法避免其影響。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學校取消了許多聚集的活動,學生社團活動也因此不能開展線下活動,只能把活動改為線上,但是我們對科幻的熱情沒有因為疫情而消減,我們在線上開展了科幻電影觀影活動,當時參加活動的人數很多,有許多人在評論區展示了自己對科幻的熱愛(即使他們只局限於對科幻電影的熱愛),在活動結束後,也有很多熱愛科幻的同學星月(星月是本協會的虛擬形象,也是我們協會的qq公眾號)刊登他們的觀影感想以及對天文與科幻協會以及對科幻的熱愛
  • 梅森素數探究的一些奇聞趣事
    素數也叫質數,是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數,如2、3、5、7、11等等。2300年前,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在《幾何原本》一書中證明了素數有無窮多個,並提出少量素數可寫成「2^P-1」(其中指數P也是一個素數)的形式。
  • 2019教師招聘物理學科《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
    教材是連接學生與老師的紐帶,一名好的老師必然能從教材中汲取一定的營養,並對自己的教學產生助力。牛頓第三定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五節的內容。牛頓三大運動定律是經典力學的基礎,也是整個力學的核心內容。牛頓第一、二定律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的受力物體只能解決一個物體的受力與運動之間的關係。而牛頓第三定律反映的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 抓課改 促效益——德陽市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成果展示活動精彩展出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潤 袁小勇 母傳貴)為推進德陽市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2020年11月27日, 德陽市初中物理現代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展示活動在四川省德陽中學校精彩展出。
  • 中江縣2個市級規劃課題開題
    近日,中江縣市級課題——《農村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生活化情境創設的實踐研究》與《初中學生利用社團活動傳承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倉山大樂」的策略研究》開題報告會在中江縣凱江中學校舉行。市教科院相關負責人、市縣專業教研員、兩個市級課題規劃負責人以及研究課題全體成員參加開題報告會。
  • 崇州市綠色實驗幼兒園召開四川省級課題開題報告會
    一直以來,崇州市綠色實驗幼兒園高度重視「科研興園,內涵發展」,繼上一輪成都市級課題《幼兒園戶外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和實施研究》順利結題後,又於2020年8月成功立項了四川省教育學會重點課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幼兒園科學探究園本課程的構建與實施》,並於2021年1月6日召開了課題開題報告會。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面向武漢高中生聯合舉辦...
    為激發中學生對物理學前沿發展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好奇心與行動力,同時也和身在武漢的學子們共克時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級研究生第三黨支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研究生第二黨支部,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年級學生精心準備了為期三周,有深度、有溫度的「物理訓練營」。此次活動也是兩個黨支部正在開展的「同心共建 青春戰『疫』」雲端支部共建系列活動之「行動共建」。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知識與技能】掌握牛頓第二定律並會進行計算;知道力的單位。【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 【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1.認識牛頓第一定律。本節內容由「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三部分內容組成。「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是研究力與運動關係的重要實驗,做好這個實驗並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關鍵。運動和力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理現象。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直到伽利略和牛頓時代,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
  • 物院新聞 | 物理學院成功舉辦2019年「芙蘭」物理節 之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動
    2019年11月16日-21日,中山大學物理學院成功舉辦2019年「芙蘭」物理節之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動。海峽兩岸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動是由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組織的校園文化活動。紫荊花開,相約如舊,本屆交流活動共有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13所高校的近百名師生參與。在為期6天的活動當中,13所學校的大學生在學術演講邀請賽、物理實驗報告賽的平臺上同臺競技、互相學習;在團體活動、文化之旅和交流晚會上協作共進,增進友誼。每一位同學都在參與中收穫了一份成長,培養了一份友誼。
  • [活動DIY] | 用氣球車探索牛頓運動定律
    適合年級6-8年級活動概述本活動介紹的是一個基於項目的學習單元,旨在為學生提供可以加強他們對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理解的實踐經驗。在學習本單元期間,學生輪流通過3個站點,每個站點探索1個牛頓運動定律。
  • 2020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一、 說教材   《牛頓第一定律》選自八年下冊第八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課是探究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包括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牛頓是第一定律以及慣性的內容。
  • 牛頓一生致力研究,其實一直都是鍊金術,研究物理只是副業?
    如果要評選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那麼一定少不了牛頓,我們今天所學的初高中物理知識,其實大部分都是牛頓年輕時候發現的,如牛頓三定律(力學)、微積分(數學)、萬有引力(天文學),而以上我們提到的例子,只是牛頓一生之中為數不多的研究成果。
  • 21省市物理英才齊聚廈門 激發科學探究興趣
    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 26-30日,在廈門大學舉辦的2019年英才計劃物理學科冬令營吸引了來自全國21個省市的108名新入選英才計劃物理學科學員和21名領隊參加。此次冬令營活動由英才計劃全國管理辦公室、英才計劃物理學科工作委員會主辦,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2016-10-1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昆蟲社團是集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探究性於一體的校內興趣社團。社團以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為宗旨,設置昆蟲索源、昆蟲世界、蝶之舞、鐵甲雄風、鳴蟲物語、蜜蜂王國、白蟻軍團、螞蟻部隊、標本採集、標本製作、昆蟲文化、野外識蟲、昆蟲競賽、昆蟲筆記等主要課程,並開展昆蟲識別、微觀昆蟲世界探秘、校園覓蟲、公園尋蟲、甲蟲標本製作、蝴蝶標本製作、昆蟲工藝品製作、昆蟲飼養觀察等體驗活動。
  • 【物理必修第二冊】7.2 萬有引力定律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 ...... 85  3 牛頓第二定律 ...... 90  4 力學單位制 ...... 95  5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 99  6 超重和失重 ...... 103      第四章 運動和力的關係  複習課題研究
  • 鹽場路街道穆柯寨社區邀請專業團隊給小朋友演示「牛頓擺」
    8月11日上午,蘭州市城關區鹽場路街道穆柯寨社區組織社區20餘名青少年開展「神奇的牛頓擺」科學探究活動,本次科普活動該社區特意邀請甘肅果方創科學院的專業團隊帶孩子們體驗這神奇的牛頓擺。牛頓擺是誕生於19世紀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由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在範老師的演示過程中,孩子們認真觀察發現,當擺動最右側的球,中間的球體緊密排列,最左邊的球將被彈出。相反方向時,最右側的球會被彈出。同學們被這神奇的一幕深深吸引,紛紛對此現象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