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防軍工行業二季度景氣度顯著回升】相比一季度的大幅下滑,國防軍工行業二季度業績明顯回升。統計數據顯示,剔除中船防務後,二季度國防軍工行業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收1496.68億元,同比增長11.98%;歸母淨利潤為86.14億元,同比增長14.75%。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軍工行業現金流情況將繼續改善,國防工業改革帶來的行業景氣度將有所提升。
相比一季度的大幅下滑,國防軍工行業二季度業績明顯回升。統計數據顯示,剔除中船防務後,二季度國防軍工行業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收1496.68億元,同比增長11.98%;歸母淨利潤為86.14億元,同比增長14.75%。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軍工行業現金流情況將繼續改善,國防工業改革帶來的行業景氣度將有所提升。
業績提升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A股國防軍工上市公司業績有所下滑,二季度業績明顯提升。民生證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剔除中船防務後,國防軍工板塊123家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496.68億元,同比增長11.98%;歸母淨利潤為86.14億元,同比增長14.75%。
受一季度的拖累,上半年國防軍工板塊營收同比微增。據民生證券數據,上半年國防軍工板塊的123家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收2478.52億元,同比增長1.14%;實現歸母淨利潤141.35億元,同比增長17.60%。
其中,中船防務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提振軍工板塊整體業績水平。若剔除中船防務後,上半年國防軍工板塊實現營收為2435.59億元,同比增長2.66%;歸母淨利潤為110.33億元,同比下降5.13%。
從淨利潤增速角度看,上半年六大軍工子板塊中航空、船舶和國防信息化增速較快,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30.7%、26.6%和24.3%;而兵器、航天和材料板塊的淨利潤貢獻則較少。
在航空板塊中,中航沈飛業績表現最好。上半年,中航沈飛實現營收115.87億元,同比增長2.68%;實現歸母淨利潤8.49億元,同比增長97.07%。公司表示,營收增長主要是銷售產品增加所致,上半年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約4.09億元,主要是全資子公司瀋陽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增加所致。
緊隨其後的是中航電子、中航高科及航發動力,上半年淨利潤增幅分別為55.58%、28.93%和26.52%,主要是上半年克服疫情影響,持續提升運行效率,費用控制較好。
在國防信息化板塊中,紅外領域、軍用通信和軍工電子業績增長顯著。受海內外體溫檢測設備需求大幅提升的影響,上半年大立科技實現營收6.66億元,同比增長169.63%;實現淨利潤約2.92億元,同比增長399.55%。高德紅外上半年實現營收11.76億元,同比增長76.5%;實現淨利潤5.18億元,同比增長246.7%。
此外,軍工通信中的烽火電子、七一二業績均實現高增長。軍工電子領域中的元器件廠商則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
看好後市
國防軍工行業由於採購主要集中於上半年,而回款主要集中於下半年,所以經營現金流上半年一般為負。
安信證券表示,繼續看多軍工板塊,重點關注航空、航天、信息化和新材料等子板塊。其中,航空航天因裝備等進入列裝放量節奏,景氣度明顯提升,以亞光科技、紅相股份和航天電器等公司為代表,其先導指標訂單和資本開支已開始呈現。考慮到產品需求旺盛,軍工行業公司普遍出現產能和交付吃緊,相關上遊材料、中遊製造等環節公司積極擴產應付。
今年以來,軍工行業改革不斷。民生證券指出,南北船戰略性重組帶來了新一輪資產注入預期,各軍工集團在「十三五」期間均有資產證券化率的目標,隨著五年規劃最後一年的到來,資產注入值得期待。
同時,民生證券表示,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除,軍工核心資產全年仍將穩定增長。此外,隨著北鬥三號系統組網,北鬥全球化服務開啟;同時衛星通信集團正在籌建中,「新基建」中明確納入衛星通信建設。該機構建議關注中國衛星、中國衛通。
國盛證券則認為,大飛機、航空發動機等戰略新興產業未來將迎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