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鐘與指南針的發明

2021-01-14 親密愛人啊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親密愛人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擺鐘與指南針的發明。

擺鐘的發明

對擺的研究是惠更斯所完成的最出色的物理學工作。多少世紀以來,時間測量始終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難題。當時的計時裝置諸如日晷、沙漏等均不能在原理上保持精確。直到伽利略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惠更斯將單擺運用於計時器,人類才進入一個新的計時時代。當時,惠更斯的興趣集中在對天體的觀察上,在實驗中,他深刻體會到了精確計時的重要性, 因而便致力於精確計時器的研究。當年伽利略曾經證明了單擺運動與物體在光滑斜面上的下滑運動相似,運動的狀態與位置有關。惠更斯繼承了伽利略關於擺的研究。

他發現,單擺只是近似等時,真正等時的擺動軌跡不應是一段圓弧,而應是一段擺弧。他創造性地讓懸線在兩片擺線狀夾板之間運動,這樣的擺動就是一段擺弧。將這個發現運用於設計之中,惠更斯於1656年造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擺鐘,並將它獻給了荷蘭政府。這架擺鐘由大小、形狀不同的些齒輪組成,利用重錘做單擺的擺錘,由於擺錘可以調節,計時就比較準確。這台鐘的問世標誌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計時時代。1657年,惠更斯取得了擺鐘的專利。1658年,惠更斯著《鐘錶論》書,對擺鐘的結構作了說明。

惠更斯詳細地介紹了製作有擺自鳴鐘的工藝,還分析了鐘擺的擺動過程及特性,首次引進了「擺動中心」的概念。他指出,任意形狀的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繞一垂直軸擺動時,可以將它的質量看成集中在懸掛點到重心之間連線上的某一點,這樣,複雜形體的擺動就可以簡化為較簡單的單擺運動了。在研製擺鐘時,惠更斯還進一步研究了單擺運動,他製作了個秒擺(周期為2秒的單擺),導出了單擺的運動公式。後來,惠更斯和胡克均發現了螺旋式彈簧絲的振蕩等時性,這為近代遊絲懷表和手錶的發明創造了條件。

指南針的發明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磁鐵指極性的國家。早在戰國時期,就利用磁鐵的指極性發明了指南儀器—司南。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成的,樣子像勺,圓底,置於平滑的刻有24個方位的「地盤」上,其勺柄能指南。不過,天然磁石在琢製成司南的過程中,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故司南磁性較弱,加之它與地盤接觸轉動摩擦的阻力比較大,難以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所以未能得到廣泛使用。但司南畢竟是最早的磁性指南儀器,被視為指南針的祖先。

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需要有較好的指向儀器。經過長期實踐和反覆試驗,北宋時人們發現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並以此製成指南魚和指南針。指南魚是用薄鐵片裁成魚形,然後用磁石磁場磁化法,使它帶有磁性。指南魚浮在水面時,魚頭指向南方。但指南魚磁性較弱,實用價值不大。指南針的製作則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使鋼針磁化,產生指南的性能。和司南、指南魚相比,指南針簡便而又實用,以後的各種磁性指向儀器,都是以這種磁針為主體,只是磁針的形狀和裝置方法不同而已。

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講述了幾種磁針放置法的試驗:把磁針橫貫燈芯浮在水上,架在碗沿或者指甲上,用縷絲懸掛起來等。從該書的記載來看,當時使用指南針指向還沒有固定的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經盤,或稱羅盤。其方位盤為圓形,也有24個方位。羅經盤的出現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人們只要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定出方位來。有關羅經盤的記載,在南宋的《因話錄》中即已出現。不過,此時的羅盤,還是一種水羅盤,磁針是橫貫著燈芯浮在水面上的。明代嘉靖年間,又出現了旱羅盤。旱羅盤的磁針是以釘子支在磁針的重心處,支點的摩擦阻力很小,磁針可以自由轉動。旱羅盤比水羅盤的性能優越,更適用於航海,因為它的磁針有固定的支點,不致在水面上遊蕩。

指南針的發明,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航海事業的發展。12世紀以後,指南針傳到了阿拉伯國家和歐洲,大大推動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和中西文化交流。指南針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項偉大貢獻。馬克思曾把指南針和印刷術、火藥的發明稱作「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人是怎麼發明指南針的
    原標題:中國古人是怎麼發明指南針的      聞人軍先生指出,中國指南針的發明史由三部曲組成,近年的考古發現,古代文獻的再探索和科技史研究,使我們加深了對這一偉大發明的認識。   司南的磁勺應放在水銀裡   指南針的雛形稱為「司南」。   《宋書·禮志》引《鬼谷子》說戰國時「鄭人取玉,必載司南,為其不惑也」。
  • 擺鐘原理
    導讀:在現代生活中,幾乎很少見到擺鐘的身影了,但是早些年前大多數鍾都是擺鐘,擺鐘的實現其實是蘊含著一定的物理知識的,本文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擺鐘原理。
  • 擺鐘工作原理
    擺鐘工作原理1. 引言 2. 擺鐘部件 3. 鍾錘 4.影響擺鐘周期的因素 5. 關於擺鐘發條的問題 6. 常見時鐘問題 引言您是否見過大座鐘和小機械鬧鐘的內部結構,看過所有的齒輪和彈簧發條後,是否想,「哇——這麼複雜!?」雖然時鐘通常非常複雜,但您不必覺得困惑或不可思議。
  • 擺鐘是如何工作的,圖解其工作原理
    而同樣是擺動,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擺動的等時性,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擺鐘就是利用擺動的等時性製成的。擺鐘是最早能夠精確計時的一種時鐘,擺鐘是根據單擺的定律製造而成的,誕生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今天還有很多家庭仍在使用。
  • 指南針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了磁體的指極性,大約在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就發明了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它的樣子像一隻勺子,底是圓的,可以在光滑的盤面上自由旋轉,它用天然磁石製成,當勺子靜止不動時,勺柄指向南方。漢代時,人們將司南放在有刻度的地盤上,這些刻度表示24種方向,幫助司南定向。天然磁石經過磨製後,磁性比較弱,而且加工成品率很低,所以司南的使用不是很廣泛。
  • 擺鐘的工作原理
    先來段視頻~這就是擺鐘的內部結構,我們實驗室裡也有模擬的擺鐘模型。
  •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它最早發明於何時,是誰人發明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傳統的說法,朝梁沈約的《宋書·輿服志》有記載:「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士皆惑。黃帝令風后作指南車,以別四方。指南車,一名司南車。上有仙人,車雖轉而手常南指。」相傳黃帝和炎帝的聯軍和蚩尤決戰,但是在大霧中迷失了方向,黃帝有感而造指南車。
  • 重力時如何影響擺鐘的精度的?看完後恍然大悟
    休·切文斯的油畫,1955年,展示惠更斯和科斯特的第一個擺鐘。荷蘭物理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設計了第一個由鐘擺運動控制的時鐘。惠更斯根據科學家伽利略的觀察,改進了時鐘的設計,使擺鐘問世。幾千年來,人類唯一可靠的計時方法就是依靠太陽。在一年的過程中,太陽,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都會遵循一個可預測的模式和路徑穿過天空。日晷是我們祖先最好的計時工具。
  • 擺鐘工作原理-電子發燒友網
    打開APP 擺鐘工作原理 佚名 發表於 2011-09-02 09:32:06 擺鐘的工作原理
  • 指南針:世界各文化融合的功臣
    人造磁鐵的發明,對指南針的應用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學和地磁學的發展史上也有很大的貢獻。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介紹了指南針的四種用法,分別是水浮法、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和縷旋法。我國從宋朝開始,歷經元朝、明朝,一直到清朝初年,航海業中一直使用的都是水浮法,將磁針橫穿在燈草芯上,浮於水面辨別方向。
  • 《奇蹟暖暖》擺鐘紀錄時間利用的原理答案
    導 讀 擺鐘紀錄時間利用的原理主要是什麼?奇蹟暖暖鐘樓幻影題目和答案目前已經正式更新了!不少小夥伴們都非常的關注本次活動的答案是什麼?下面是正確答案哦!
  • 想知道指南針是怎麼發明的就來這裡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自然羅界中具有磁性的物質是天然磁石,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利用天然磁石製作出指向工具——司南。由於司南的指向效果並不理租隨著航海事業的興起,直接推動了磁體指向儀器的發展。司南的樣子像一隻勺,由整塊的天然磁鐵豕磨而成,底圓,可以在平滑的「地盤」上自由旋轉,等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地盤」是用青銅做的,有的是個塗漆的木盤。
  • 力學改變人類生活的三項發明
    、調速器和航空是3項最為重要的發明,它們對人類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擺鐘 開闢計時與大航海時代關於擺鐘的發明,可以追溯到伽利略對擺的等時性的研究。伽利略是研究擺的運動的第一人。他在17歲時,就對擺的振動產生了興趣。經過反覆實驗,他得到了擺的小擺動周期與擺長的平方根成正比的結論,從而在理論上為鐘錶的核心裝置——擺奠定了理論基礎。這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 高考難點:把你擺迷糊的擺鐘問題,來看看怎樣解決
    比如:例題:擺長是L1的擺鐘在一段時間內快了n秒,擺長是L2的擺鐘在一段時間內慢了n秒,試求準確鐘的擺長。解析: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即:擺鐘的鐘面顯示時間與擺錘擺動次數(頻率f)成正比。設準確時間為t,則有:邁出這艱難的一步,後面就是數學問題了。
  • 指南針從什麼時候開始用於航海?看完後明白了!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四大發明之一,在全世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如今我們可以用衛星定位來進行導航,但指南針給人類歷史帶來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特別是航海時代,指南針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擺鐘快慢的計算問題及受迫振動和共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擺鐘快慢的計算問題:例:某擺鐘,當其擺長為l1時,在一段時間內快了△t,當其擺長為l2時,在同樣一段時間內慢了△t,求準確擺鐘的擺長
  • 擺鐘記錄時間利用的原理主要是什麼 奇蹟暖暖鐘樓幻影答案
    導 讀 奇蹟暖暖幻影鐘樓活動是目前遊戲中最熱門的活動,擺鐘記錄時間利用的原理主要是什麼?
  • 一個小小指南針,見證了古人智慧
    在技術水平有限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製造指南針的?小小一個指南針,看似無足輕重,卻見證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促進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四大發明中,指南針是最不起眼的,卻經歷了最漫長的演變過程。 宋代製造指南針的方法 宋人對磁場規律的認識,是製造和完善指南針的基礎,促使宋代指南針製造技術有了長足進步。 宋代的指南針五花八門,根據指南針是否需要依靠水來運行使用,可以分為「用水的」、「不用水的」兩大類,也稱「水羅盤」、「旱羅盤」,兩種羅盤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地磁效應。
  • 指南針: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產品贏得市場指南針是我國起步較早的證券分析軟體開發商和證券信息服務商之一。縱觀指南針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它以專業化的證券研究和不斷創新的發明而聞名於世。據了解,籌碼分布的發明和莊家成本分析理論的推出,是指南針早期對中國證券研究市場最大的貢獻之一,並成為證券分析領域的標杆。
  • 開宗立派:第一個鐘擺是誰發明的?
    2 建築式擺鐘造型與路易十四時代法國藝術鍾標準造型2.1 鐘擺的發明與最早的科斯特擺鐘對於現代機械時鐘製造來說,最重要的發明毫無疑問應是鐘擺,其理論是由義大利著名數學家與物理學家伽利略(Galileo,1546年-1642年)提出的,而具體的科學實驗則在後來由荷蘭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16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