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鐘快慢的計算問題及受迫振動和共振

2021-01-08 物理李李老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擺鐘快慢的計算問題:

例:某擺鐘,當其擺長為l1時,在一段時間內快了△t,當其擺長為l2時,在同樣一段時間內慢了△t,求準確擺鐘的擺長。

受迫振動和共振

1、受迫振動:物體在周期性的外力(驅動力)作用下的振動

(1)振動頻率=驅動力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無關

(2)物體做受迫振動的振幅由驅動力的頻率和物體的固有頻率共同決定,兩者越接近,振幅越大

2、共振:在受迫振動中,驅動力的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相等時,振幅最大,這種現象叫共振。

共振曲線:

例1:如圖所示是一個單擺做受迫振動時的共振曲線,下列正確的是( )

A、擺長約為10cm B、擺長約為1m

C、若增大擺長,共振曲線的「峰」將向右移動

D、若增大擺長,共振曲線的「峰」將向左移動

例2、如圖所示,在一根張緊的水平繩上,懸掛有 a、b、c、d、e五個單擺,讓a擺略偏離平衡位置後無初速釋放,在垂直紙面的平面內振動;接著其餘各擺也開始振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各擺的振動周期與a擺相同 B.各擺的振幅大小不同,c擺的振幅最大

C.各擺的振動周期不同,c擺的周期最長 D.各擺均做自由振動

相關焦點

  • 春天文化二50自然頻率、受迫振動、大幅擺動等物理學概念對教育的啟發
    自然頻率、受迫振動、大幅擺動等物理學概念對教育的啟發
  • 數控工具機共振現象的產生原理、影響和預防方法,很實用.
    振動又分為自由振動(無周期性驅動力)和受迫振動(有周期性驅動力)兩種類型。  物體發生無周期性驅動力的自由振動時,振動的頻率是由自身的質量、幾何形狀、材質等因素決定的,這種振動的頻率稱為物體的自激振動頻率。一般情況下,對同一物體而言是一個固定值。而物體在外加的周期性驅動力下做受迫振動時,振動頻率就不再按照自激振動頻率了,而是與驅動力的頻率相同。
  • 擺鐘原理
    導讀:在現代生活中,幾乎很少見到擺鐘的身影了,但是早些年前大多數鍾都是擺鐘,擺鐘的實現其實是蘊含著一定的物理知識的,本文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擺鐘原理。
  • 單自由度受迫振動系統詳解
    諧波激勵下的響應問題是強迫振動中最簡單、最基礎的問題。無阻尼系統的強迫振動1.當λ<1時,隨著λ 的增大,即ω 增大,振幅比B/Bs也相應地增加,系統的振幅增大;振幅比B/Bs為正,受迫振動與激振力同相,所以受迫振動與激振力之間的相位角ψ=0。
  • 共振頻率與固有頻率相同嗎?詳細解析兩個概念
    而當我們用一個周期的力推這個單擺時,會發現,單擺的振幅是和這個力的頻率有關的,只有這個力的頻率和單擺的固有頻率相同時,振幅才最大,而這時就發生了共振現象。相應的頻率共振頻率。換句話講,共振頻率是指發生共振現象時的頻率。固有頻率和共振頻率的聯繫是什麼?
  • 高考難點:把你擺迷糊的擺鐘問題,來看看怎樣解決
    高中物理3—4中的單擺振動公式倒也不難記:問題是在高考題中很少有直接考查公式的試題,對單擺振動公式的考查一般都融合在實際問題情景中,特別是一旦融合在擺鐘問題裡,學生十有八九都會被擺迷糊。比如:例題:擺長是L1的擺鐘在一段時間內快了n秒,擺長是L2的擺鐘在一段時間內慢了n秒,試求準確鐘的擺長。
  • 擺鐘的工作原理
    先來段視頻~這就是擺鐘的內部結構,我們實驗室裡也有模擬的擺鐘模型。
  • 擺鐘工作原理
    影響擺鐘周期的因素 5. 關於擺鐘發條的問題 6. 常見時鐘問題 引言您是否見過大座鐘和小機械鬧鐘的內部結構,看過所有的齒輪和彈簧發條後,是否想,「哇——這麼複雜!?」雖然時鐘通常非常複雜,但您不必覺得困惑或不可思議。
  • 擺鐘是如何工作的,圖解其工作原理
    而同樣是擺動,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擺動的等時性,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擺鐘就是利用擺動的等時性製成的。擺鐘是最早能夠精確計時的一種時鐘,擺鐘是根據單擺的定律製造而成的,誕生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今天還有很多家庭仍在使用。
  • 擺鐘工作原理-電子發燒友網
    對精密擺鐘,也有用附加重物法來微調擺的振動周期。擺鐘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地球緯度和海拔高度)中,擺錘的重力加速度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其振動周期。擺鐘放置在不同溫度和氣壓的環境中,也會引起振動周期的變化。溫度變化會引起擺的各部分尺寸包括擺的引用長度的變化。一般是溫度升高,擺脹長而鍾變慢;反之則擺縮短而鍾變快。因此,精密擺鐘常用不同的線脹係數的材料製成溫度補償管,以補償溫度影響。
  • 擺鐘與指南針的發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親密愛人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擺鐘與指南針的發明。擺鐘的發明對擺的研究是惠更斯所完成的最出色的物理學工作。多少世紀以來,時間測量始終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難題。當時的計時裝置諸如日晷、沙漏等均不能在原理上保持精確。直到伽利略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惠更斯將單擺運用於計時器,人類才進入一個新的計時時代。
  • 【科學解答】生活中的共振現象!
    除了昆蟲之外,鳥類也是巧妙地運用著共振來演奏生命之曲的大師,它們運用共振所發出的圓潤婉轉的鳴叫聲,是自然界生命大合唱中最為優美的聲部和旋律。因此,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共振,世界將會失去多少天籟、大地將會變得多麼死寂!更為重要的是,共振能抵擋紫外線的傷害。
  • 諧振功,共振,真的很厲害!【康恆德老師康恆德老師講解【諧振功】原理及視頻演示】
    諧振功【康恆德】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養心的最好方法是氣功   氣功得力的利器是經絡 經絡的重點穴位在遠端   頭頸綱手足根前任後督 共振動力穴促靜脈反搏  利靜脈血回流心臟健身「諧振氣功」 是心理,生理全面立體科學的養生修煉,是一種和諧共振氣功,簡稱「諧振功」。
  • 振動影響高低結構,頻率一致產生共振效應
    當振動頻率發生後,高低結構不同的系統,和振動頻率接近一致時,結構會晃動,一般來說,低頻振動,高層結構晃動大,高頻振動,會讓低矮結構晃動明顯。兩位主持人難得同在一起做實驗,這次可有趣了,要站在推車上,然後握著裝有飲料的杯子,不曉得葫蘆裡賣的是什麼。
  • 擺鐘記錄時間利用的原理主要是什麼 奇蹟暖暖鐘樓幻影答案
    導 讀 奇蹟暖暖幻影鐘樓活動是目前遊戲中最熱門的活動,擺鐘記錄時間利用的原理主要是什麼?
  • Armin Strom 共振技術與量子物理——技術邊界的探索
    Armin Strom獲得專利的Resonance Clutch Spring是一種創新的方式來升級鐘錶業中傳統的理念和原則:精確度和準確性。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談話,深入了解共振技術的魅力!之後,法國的鐘表匠人Antide Janvier製作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共振擺鐘,他用了兩個機芯,兩個擺錘共享一個的懸架,以相同的頻率跳動。再後來,Abraham-Louis Breguet嘗試了在懷表上應用共振技術,用兩個擺輪以相同的頻率震蕩。在腕錶方面,我們有François-Paul Journe,他的作品受到了Abraham-Louis Breguet的啟發。
  • 重力時如何影響擺鐘的精度的?看完後恍然大悟
    休·切文斯的油畫,1955年,展示惠更斯和科斯特的第一個擺鐘。荷蘭物理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設計了第一個由鐘擺運動控制的時鐘。惠更斯根據科學家伽利略的觀察,改進了時鐘的設計,使擺鐘問世。幾千年來,人類唯一可靠的計時方法就是依靠太陽。在一年的過程中,太陽,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都會遵循一個可預測的模式和路徑穿過天空。日晷是我們祖先最好的計時工具。
  • 《奇蹟暖暖》擺鐘紀錄時間利用的原理答案
    導 讀 擺鐘紀錄時間利用的原理主要是什麼?奇蹟暖暖鐘樓幻影題目和答案目前已經正式更新了!不少小夥伴們都非常的關注本次活動的答案是什麼?下面是正確答案哦!
  • 比較做功的快慢——認識功率
    學習了做功的概念之後,我們不禁要思考:有的物體做功快一些,有的物體做功慢一些,如何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比較做功的快慢。一: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時間比較做功的多少。舉個例子做相同功用時不同如上圖,利用做功的公式W=FS可算出,甲和乙都做了50焦的功,但是甲用了5S,乙用了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