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來襲!海澱首次用上「水務大腦」,防汛調度僅需8分鐘

2020-12-05 青瞳視角

8月12日,北京出現強降雨天氣。海澱區首次啟動「水務大腦」水旱災害防禦系統,重點監控轄區內36個易積水路段,20餘個下凹式立交橋及70餘個重點關注點位。一旦出現道路積水等防汛事件,「水務大腦」可迅速報警,協助指揮調度人員科學決策。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水務大腦」啟用後,海澱區防汛調度指揮時間縮短至8分鐘。

今天下午14點01分,海澱區下起了大雨,田村北路鐵路橋下出現積水,瞬時達到10公分。十分鐘後,積水深度增至30公分,交通出現堵塞。與此同時,海澱區水務局接到預警,迅速通知水務搶險一隊。14點19分,搶險一隊抵達現場,啟動設備進行排水……經過近半小時的搶險處置,積水處理完畢,道路恢復暢通。

在這次防汛事件中,從出現積水、接到預警、派遣搶險隊,到抵達現場,用時僅僅8分鐘。反應速度如此之快,是因為海澱區「水務大腦」水旱災害防禦系統上線啟用。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海澱區「水務大腦」指揮中心看到,眼前碩大的屏幕上顯示出海澱區的實時降雨量、未來24小時預報降雨量、衛星雲圖、雷達圖等信息。據海澱區水務局副局長宋強介紹,海澱區擁有44個雨量站、24個河道水文站、44個積水監測點、萬餘個分布在河道及城區的視頻監控點,「水務大腦」將這些傳感器採集到的數據資源整合在一張網上,通過數據共享,對水庫、河道、蓄滯洪區、易積水道路、下凹立交橋等易發雨情點進行實時監測預警,有利於防汛指揮調度。

「你看,屏幕中央的海澱區行政區劃圖上,清楚地標記出每一處易積滯水點、下凹立交橋、排水泵站、閥門的分布位置,以及搶險人員所處方位。」 宋強介紹說,當出現道路積水等防汛事件後,「水務大腦」會在地圖相應位置上標記出來,顯示路段名稱並閃爍報警,通知指揮調度人員迅速決策。

據介紹,「水務大腦」通過兩種方式判斷道路積水情況。一是利用電子水尺,當水位超過一定警戒值時會自動報警,指揮調度人員結合攝像頭觀測現場情況,制定搶險方案;二是在沒有安裝電子水尺的路段,「水務大腦」系統可根據實測降雨量、預測降雨量、公安交通數據等信息,自動計算權重值,模擬未來3小時降雨情況,從而推演出可能積水區域,淹沒水深、淹沒路段以及受影響人口,為精準防汛打好提前量,讓搶險隊員跑在暴雨前面。

此外,降雨結束後,水旱災害防禦系統將自動統計汛中雨情、水情、災情等信息,與前期模型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對模型模擬結果進行檢驗。通過數據模型的模擬,指導新建雨水管線、翻建支管、增加雨水口、排水口清淤、防洪修復等工程的建設。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王斌攝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袁藝編輯/李曉萌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強降雨來襲,濟南36座塘壩溢洪!一座城市的防汛「十二時辰」
    蹲守小清河8月1日17時,濟南市水文局歷城水文中心主任劉銘正準備離開黃臺橋水文站時,手機上收到一條剛剛發布的重要天氣預報,當晚有強降雨。天氣預報加上多年的經驗,劉銘意識到,這場雨小不了!清點了一下觀測設備,他立即通知值班人員做好準備。
  • 蘇州進入防汛最關鍵期 極端天氣災害須防範
    名城新聞網訊(記者 熊曙光)昨天(6月24日),蘇州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近期的防汛工作,同時市水利局推出「蘇州水務」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將為市民發布權威水務信息。6月底多強降雨 不排除局地出現冰雹龍捲風可能性蘇州市氣象局副局長董尚力分析了氣象形勢。
  • 滕州6小時降雨量達到全國第一,各部門積極防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
    滕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於8月7日8時啟動防汛Ⅲ級響應。各級各部門根據預案職責分工和市防指部署,迅速採取行動,落實各項防範措施,有關責任人迅速上崗到位,靠前指揮,加強調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指戰員穿戴個人安全防護裝備,利用安全繩,涉水前往被困車輛進行營救,經過20分鐘努力,成功將被困人員救出。8月7日4時41分,受強降雨影響,鐵路西一民房內,一名80餘歲的老人家中被淹。由於老人患病在床,不能動彈,急需消防指戰員幫助轉移。
  • 海澱「城市大腦」量子點光譜技術監測河湖水質 - 要聞
    利用全球領先的量子點光譜晶片傳感技術,實時監測南沙河海澱段的水質,這是海澱區「城市大腦」在生態環保方面一項運用。和水務部門傳統做法相比,量子點光譜設備每十分鐘就能回傳水質狀態,真正做到了水務管理汙染預警、水汙染溯源、在線遠程實時監測。這在全國是第一次。
  • 新版《青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發布 防汛抗旱預警分級這樣劃分
    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水資源特點的影響,青島市防汛主要風險源是颱風、風暴潮和局地短時強降雨。主要風險點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區、膠州市城區及沿海沿河區域,山區的小水庫、塘壩及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大(小)沽河等河道兩岸以及河道入海口區域,海上船舶和作業人員。《預案》中,用大篇幅對防汛預警分級與行動和抗旱預警分級與行動進行了說明,如下。
  • 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答卷——2018年防汛抗洪防颱風回眸
    「硬牌」在握,調度有方,抗洪有底氣7月上旬,又一輪強降雨入侵四川,嘉陵江幹支流出現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川渝兩地迎來防汛大考。「8 250!8 400!8 460!……」7月11日凌晨4時,在武都水庫管理中心中控室裡,陡然上漲的入庫流量讓調度科主任徐輝屏住了呼吸。8 490立方米每秒!史無前例,遠超歷史實測最大洪峰流量6 230立方米每秒。
  • 長江流域汛情地圖出爐 一圖看清未來哪裡防汛形勢最嚴峻
    目前,長江中下遊水位緩退,但是今天(14日)至16日,新一輪強降雨來襲,今天早上中斷了僅一天的暴雨預警再次上線。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長江流域汛情地圖,詳解強降雨落區,看哪裡防汛要再次迎來考驗。6月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異常偏多,平均降水量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一位。
  • 百度世界2020 |百度智能雲攜手泉州水務集團,打造水務大腦,迎接...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我們與百度探索出了一條完整的水務行業的數位化、智能化道路」。   9月15日,以「萬物智能」為主題的百度世界2020在線上隆重召開。在下午的智能雲分論壇上,泉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湘華在分享泉州水務和百度智能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合作成果的時候如是說。
  • 汛情形勢觀察:新一輪降雨進入最強 南方三大湖防汛考驗
    這波降雨影響9省份自6月入汛以來,長江中下遊的強降雨就進入「車輪戰」,短短一個半月時間,前後7輪強降雨輪番來襲。「超警」、「歷史同期最高」、「刷新歷史極值」,南方不少地區的河湖水位和降雨量不斷創下新高。
  • 第16號颱風浪卡來襲,海南調度援力量12000餘人
    來源標題:海南統籌調度全省應急救援力量12000餘人 記者今天下午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為應對第16號颱風「浪卡」來襲,省三防辦明確全省分為海口、三亞、瓊海、洋浦四個救援協作區,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和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組成應急指揮救援小組
  • 農村防汛預警平臺、無人機巡查、水下地形測量……鎮江新區:智慧...
    高科技的運用讓防汛抗洪變得更加智慧,為全區防指防汛調度及決策指揮提供了有效支撐。近日上午,新區大路鎮龜山閘站,記者看到,閘站上下遊入口翼牆上分別懸掛2個傳感探頭,探頭下方則是醒目的水位標尺線。「這是水位遙感監測系統,2個探頭分別對水位情況進行監測,同時將監測到的數據實時傳輸至水位遙測系統平臺。」
  • 防汛工作有了「大腦」:大數據讓應急管理更智慧
    而如何用高科技武裝防汛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成為了當前各地政府最為迫切的研究課題。運籌帷幄的「防汛大腦」2020年7月初的一天,因為連續不斷的降雨天氣和持續升高的水位,浙江省金華市正式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
  • 海澱這個「地下運動城」,酷炫來襲!
    海澱這個「地下運動城」,酷炫來襲!>在觀賞之餘還可以親自感受標本製作的樂趣用藝術賦予萬物的生命力用紙藝布景,用手工雕琢海澱這個「地下運動城」,酷炫來襲!》,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 諸暨為水務管理裝上「聰明大腦」,異常信息自動預警
    近日,諸暨水務集團監控室工作人員小朱收到預警後,迅速把地理位置和水量異常信息發給城東供水營業所網格員,經排查是附近一公司的內部消防栓發生漏水,隨即通知該公司進行修復。「水務公司的提醒真及時,為我們挽回了不少損失。」讓這家公司點讚的是水務集團智慧水務綜合信息平臺的預警系統。
  • 一池水 一張網 一盤棋——山東濟南市水務改革紀實
    「在部門設立初期,我們重點放在『三定』上,確定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人員編制。」濟南市城鄉水務局組織人事處處長陳學峰說,「我們在這方面沒有經驗,所以又到外地學習借鑑,讓工作儘快步入正軌。」據了解,從5月2日到6月28日,城鄉水務局到外地「取經」,學習上海、南京、武漢、成都等地區水務改革經驗,成功解決了部門設立初期的規劃編制問題。
  • 中國氣象局調度部署重點地區颱風預報服務
    9月2日18時,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工作調度視頻會議。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連線聽取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氣象服務及部門聯動情況,對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進行全面調度部署。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主持會議。
  • 強降雨侵襲南方,湖北宜昌大暴雨20年一遇(附現場視頻)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下稱「國家防總」)表示,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防汛抗洪進入關鍵階段。湖北宜昌遭遇20年一遇的大暴雨26日上午,湖北宜昌降下大暴雨。宜昌氣象部門在27日上午9點55分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城區白龍崗自動氣象站監測記錄顯示,8點到11點三個小時內降水量達139.7毫米,為20年一遇標準。
  • 人民為中心 專業做支撐——長沙市2020年防汛工作側記
    受強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湘資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共84站次河道發生超警戒及以上水位洪水,洞庭湖控制站城陵磯9月2日才完全退出警戒水位,歷時長達60天,超警天數居有實測記錄以來的第2位……  「就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用專業做支撐,取得了未垮一庫一壩、未潰一堤一垸、未發生群死群傷的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