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力學-第5節:力矩與力偶理論

2021-01-14 與電共舞

本節學習要求:

1、通過微課學習掌握下列內容:

力對點之矩的計算及正負號規則;合力矩定理;力偶矩的計算及正負號規則;力偶的合成與平衡。

2、自行完成課後練習作業。

力對點之矩

力的大小(F)與矩心O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力臂h)的乘積稱為力F對O點之矩,記作M0(F):M0(F)=正負Fh(單位:Nm)

方向:逆時針轉動為正,反之為負。

合力矩定理:

合力對平面內任意一點之矩,等於所有分力對同一點之矩的代數和:若:FR=F1+F2+....+Fn

則:(註:逆時針方向轉動為正,順時針方向轉動為負,方向不同時要抵消)。

三、力偶

定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所組成的力系,記為(F、F`)。



 

 


力偶中兩個力的作用線間的距離d稱為力偶臂,兩個力所在的平面稱為力偶的作用面,力f與力偶臂d的乘積稱為力偶(F、F`)的力偶矩,記為M:

M(F、F`)=正負F*d

方向:逆時針轉動為正,順時針轉動為負。


物體在平面力偶系作用下平衡的充要條件:平面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數和等於0,即:

相關焦點

  • 力矩,力偶,還是力?
    比如把物體理解成質點,則質點不可能有轉動效應,也就是問題本身不成立。在工科理論力學中,物體的慣常理解是一個剛體,是一個,不是兩個;是剛體,不是變形體。再來看力。它的教科書式定義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再到大學物理,乃至到了理論力學,一說力,就默認為集中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要素,但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集中力?
  • 力偶與力矩
    正畸與力學密不可分,那麼究竟什麼是力偶、力矩、阻抗中心你還記得嗎?還能分清並且運用在牙齒矯正上嗎?
  •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理論力學考研大綱
    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理論力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基本要求及適用範圍概述  本理論力學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力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理論力學是力學各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本科目的考試內容主要包括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大部分。
  • xxkj05——第三章 力矩和力偶課件
    一、力矩1、概念    力可以使剛體移動,也可以使剛體轉動。
  • 2019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理論力學》考試大綱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微信號:喀優,這裡有你想要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理論力學》考試大綱一、考試科目基本要求及適用範圍概述本理論力學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力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 【理論力學考研精講精練】第一章 靜力學基本公理和物體的受力分析
    【理論力學考研精講精練】
  • 鄭州寄宿考研複習:理論力學複習大綱
    鄭州寄宿考研複習:理論力學複習大綱1、靜力學:1、靜力學正義和物體的受力分析:靜力學正義、束縛和束縛反力、物體的受力分析和受力求。2、平面匯交力系與平面力偶系:平面匯交力系組成與平衡的幾許法和解析法、力的分化和力在軸上的投影、力對點之矩、合力矩定理、平面力偶理論、平面力偶系的組成和平衡方程。3、平面任意力系: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一點的簡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靜定與靜不定的概念、物體體系的平衡、平面簡略桁架的內力計算。
  • 第9章 力矩分配法-基本應用篇
    對該結構採用力矩分配法求解的過程如下:(2)進行力矩的分配和傳遞對於多結點問題,為了使計算收斂速度加快,通常宜從不平衡力矩絕對值較大的結點開始分配。應用五:根據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定性分析結構的內力,勾勒彎矩圖的形狀該應用考察的是力矩分配法的靈活運用能力,例如勾勒出下面結構的彎矩圖形狀。
  • 理論力學慕課(MOOC)
    理論力學是一門基礎理論課,它在普通物理力學課程基礎上運用高等數學工具,全面地、系統地闡述宏觀機械運動的普遍規律。
  • 工程力學的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及習題和答案
    一、填空題1、理論力學中的三個組成部分為 靜力學、運動學和 動力學 。2、力是物體之間相互的 機械 作用、力的作用效應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 發生改變,也可使物體的 形狀 發生改變。(× )20、平面匯交力系的合力一定大於任何一個分力 ( × )21、力矩和力偶都是描述受力物體轉動效果的物理量;力矩和力偶的含義和性質完全相同。
  • 力學教學筆記之進動的陀螺:理解角動量-力矩關係
    對稱陀螺的定點轉動是個有趣的力學問題,對於理解角動量-力矩關係和剛體轉動問題都很有幫助。
  • 機械力學原理:單自由度機械的等效力學模型計算分析
    等效力學模型研究方法:簡化機械系統—等效的單構件力學模型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求解舉例:高速衝槽機(六桿機構) 複雜系統轉化為等效力學模型的方法 : 轉化前後等效構件與原系統動能相等;等效力與外力做功相等 將複雜的機械系統等效轉化為只有一個等效構件的等效力學模型。 通常將作定軸轉動或直線平動的構件作為等效構件,實用中大多以主動件作為等效構件。 將決定等效構件的轉角或位移作為機構的廣義坐標。
  • 競賽推薦:理工類性價比爆表競賽——周培源力學競賽
    、應用數學,及其他一定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基礎的學生。 其中單數年的周培源力學競賽採取賽區制度,即同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一樣,考生的試卷、作品先在本賽區進行評比,再取本賽區獲獎作品的前n%(一般為國家優秀獎為賽區前15%,國家三等獎賽區前5%)送選國家獎,考試內容為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內容極少)基本全是大計算,每道題20分左右,滿分120,分為基礎部分60分,提高部分60分,基礎部分試題難度明顯簡單。
  • 從理論力學角度看翻轉陀螺——翻轉陀螺的部分定性結論
    定量的解釋需要分析力學等理論物理知識,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詳細討論。這裡我們從普通物理出發,給出陀螺翻轉的定性解釋。歐拉角這一節裡我們討論轉動參考系和質心參考系間的關係,它們之間可以通過一個線性變換相聯繫。
  • 第20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理論試題3介紹與解答
    第20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於2019年5月5日至13日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本次競賽理論試題共三道,每道10分。其中第三道關於翻轉陀螺的問題[2]很有意思。翻轉陀螺對於很多人並不陌生,在網上可以買到玩具,網上還有玻爾和泡利興致勃勃玩翻轉陀螺的照片。它在我國的力學教材中也有提到[3],但多是定性或半定量說明,缺少模型簡化與詳細計算。
  • 《理論力學》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根據面向21世紀理論力學教學的需要,為幫助學生掌握既紮實的理論力學基本知識,又有處理分析工程問題的能力,上海交通大學洪嘉振教授和楊長俊副教授以新體系編著了《理論力學》。面對21世紀高質量工科人才的培養,理論力學的內容與體系確實必須進行改革;對理論力學教材的數學描述體系、基本概念、瞬態分析方法,先進的計算機輔助分析的基本概念與方法均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
  • 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在...
    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在清華舉行清華新聞網8月11日電 8月7日-8日,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理論設計與操作」團體賽在清華舉行。本屆競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周培源基金會主辦,《力學與實踐》編委會、清華大學承辦,來自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共計48所高校的45支隊伍參加比賽。經過兩天三場比賽的激烈角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榮獲團體特等獎,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榮獲團體一等獎(清華大學作為上屆特等獎得主承辦賽事,不參加比賽)。
  • 《建築力學與結構》— 靜力平衡
    討論力的轉動效應時,主要關心力矩的大小與轉動方向,而這些與力的大小、轉動中心(矩心)的位置、動中心到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力臂)有關。力矩的特性⑴力作用線過矩心,力矩為零;⑵力沿作用線移動,力矩不變。合力矩定理:一個力對一點的力矩等於它的兩個分力對同一點之矩的代數和。力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等值、反向、不共線的一對力。力偶對物體產生轉動效應,它的度量以力偶矩表示,即其中任一個力的大小與兩個力作用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的乘積。
  • 文苑漫步:理論力學的發展簡史
    力學是最古老的科學之一,它是社會生產和科學實踐長期發展的產物。隨著古代建築技術的發展,簡單機械的應用,靜力學逐漸發展完善。公元前5—前4世紀,在中國的《墨經》中已有關於水力學的敘述。古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3世紀)提出了槓桿平衡公式(限於平行力)及重心公式,奠定了靜力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