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GROW模型提升決策效率?

2021-01-13 騰訊網

30多年前,艾倫 範恩(Alan Fine)和格拉漢姆 亞歷山大(Graham Alexander)以及約翰 惠特摩爵士(Sir John Whitemore)一起工作,並共同發展出了一套流程—GROW,這套流程現在已經被全球的高管教練和組織設計專家廣為使用。GROW模型是一個引領人們更好地做出決策的地圖,它提供了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來幫助人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創造專注、減少幹擾並最終提升表現。

讓我們來看看如何使用GROW模型。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做決策最終都會經歷這四個階段。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四個關鍵方面:

Goal(目標):我們想做的事

Reality(現狀):我們所面對的狀況(或我們認為的狀況)

Options(方案):我們如何從現狀到目標

Will/Way Forward(行動):我們想採取的行動

但是,通常我們不會按照這個順序來思考每個方面。

我們可能從現狀開始:哦,我太不會照顧自己了!我吃垃圾食品,而且不健身。

然後想到目標:我真的想改掉我的壞習慣,這樣我能感覺好點!

然後跑到方案上:也許我該買些健身器材。

然後再回到現狀:不,我沒地方放,而且健身器材很貴。

然後再回到方案:我知道了,我可以去健身房辦個健身卡,約翰幾個月前就辦了一個,現在他看上去很精神。

然後再回到現狀:但是健身卡是一年的,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堅持一年,如果我不能,那就浪費了不少錢。另外,我什麼時間去呢?我工作太忙了,連陪家人的時間都沒有...

然後又回到目標:也許我可以只把吃得健康些作為目標。

然後再次回到現狀:但是這太難了!我的胃口這麼好。當我出差的時候,我很難買到健康食品。啊!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最後,我們只能把這個事情先放在一邊:我看還是明天再想想吧。

可見,我們的想法在這四個方面到處亂串,決策效率非常低。(見下圖)

但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法來專注在這四個階段上,我們就可以大大減少幹擾,增加我們決策的速度和精準度,從而提升表現。(見下圖)

GROW模型能夠幫助我們按照「目標現狀方案行動」的順序逐一專注在這四個方面,從而把挑戰分解成難度較小並可完成的任務。

首先,我們專注在「目標」上:「我想實現或達到的目標是什麼?」。然後,把注意力放在「現狀」上:澄清當前的狀況,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做的努力和得到的結果,識別出面臨的阻礙,並重新評估自己的目標是否現實。

接著,我們專注於「方案」:我們可以頭腦風暴出各種能達成目標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做評判,讓各種方法都湧現出來之後,我們再評估這些方案,判斷哪些方案可行,哪些方案能激發我們的信念(我們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和熱情(我們對正在做的事情感到激動)。

最後,我們專注於「行動」:判斷哪些方案是最佳行動方案,並推進以實現我們的目標。通過逐一有序地集中精力在GROW的每個階段,就幫助我們大大提升了決策效率。

GROW模型可以用來改善各個方面的決策:從決定公司的戰略,到搞清楚如何做一個好父母,或如何計劃你一天的安排。這不是什麼高科技,也不是什麼革命性的新方法或諾貝爾獎式的發現。

人們一直在設定目標,理清現狀,找出方案和決定行動。GROW模型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更加有序且系統性的方法來幫我們優化以前做事的方法。事實上,就是因為我們對「目標/現狀/方案/行動」這些都很熟悉,所以才讓GROW模型運用起來更加實用和簡單。

GROW模型的問題列表

經過多年在各個領域運用GROW模型,我找到了在每個階段能夠幫助人們澄清想法的好問題。以下是問題列表:

GOAL 目標

我想解決什麼問題?

通過利用GROW模型,我想得到什麼結果?(我的SMART目標是什麼?)

如果我不採取行動,會有什麼後果?

REALITY 現狀

簡言之,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

我做了哪些努力?結果怎麼樣?

對我來說,障礙是什麼?對別人呢?(如果別人與此事也相關的話)

別人會用什麼不同的方式來描述現狀?

我的目標是否可行?

OPTIONS 方案

想像一下,我可以做什麼來推進這個問題的解決?

如果別人加入進來,他們需要看到或聽到什麼,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

反思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我該如何改進?

有沒有哪些方案是我特別感興趣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的?

如果根據目前的這些方案開始行動,我該怎麼做?

WAY FORWARD 行動

哪些方案是我覺得不錯並想採取行動的?

我該怎麼做?

我的阻礙是什麼?

我下一步做什麼?什麼時候開始?

避免常見的錯誤

不管問題是複雜的(就像艾裡克遇到的)還是簡單的(怎樣做好演講或時間管理),GROW模型都可以提供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來加快你的決策速度並提升表現。多年來,艾倫發現了可以幫你避免常見錯誤的一些關鍵點:

1.GOAL目標:確保目標S.M.A.R.T

符合S.M.A.R.T標準的目標才是有效的目標。S.M.A.R.T,即具體(Specific)、有意義(Meaningful)、可操作(Actionable)、實際(Realistic)和有時限(Time-phased)。並不是每個目標都要滿足這五個方面,但是每次通過這五個方面對目標進行衡量,你可以確保目標符合那些有用並且重要的標準,這樣就能幫助你更好地處理當前的問題。很多「目標」因為含糊不清而無法落地。

SMART

S.M.A.R.T的縮寫可以有很多變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S—具體的(Specific)、重要的(Significant)、延展的(Stretching)

M—可衡量(Measurable)、有意義的(Meaningful)、有激勵的(Motivational)

A—同意的(Agreed upon)、可獲得的(Attainable)、可達成的(Achievable)、可接受的(Acceptable)、行動導向的(Action-oriented)

R—符合實際(Realistic)、相關的(Relevant)、合理的(Reasonable)、有報酬的(Rewarding)、結果導向的(Result-oriented)

T—有時限(Time-phased)、及時的(Timely)、明確的(Tangible)、可追蹤的(Trackable)

不管用哪些詞,目的都是為了幫助人們對目標的理解更加深入。

通常,一個S.M.A.R.T目標需要一個可操作的行動計劃來解決問題。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忘了目標應該是接下來馬上需要做的事。

2.REALITY現狀:了解現狀要真實準確

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容易陷入我們認為的現實中。(我老闆很專橫而且苛刻,我所有的問題都是他引起的!除此之外,其他團隊成員也都不承擔自己應該分擔的工作!)我們很少從其他可能的視角來看問題。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在看待現狀時都不能做到完全客觀。我們往往都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但是如果我們能花些時間來了分析自己的想法,質疑我們內心的假設,努力去從其他角度拓展思考,會有更大的機會找到潛在的方案和真正管用的行動計劃。

為了檢驗我們對現狀認識的準確程度,覺察我們內心潛在的假設是個很有幫助的方法,尤其是當我們的想法中包括有指責和負面的念頭時(如:這都是他的錯!我什麼也做不了!)。在多數情況下,通過問自己:「我做了哪些事情之後,反而帶來了更多問題?」,我們可以讓自己對現狀有更真實的認識。

3.OPTIONS 方案:要做到真正的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最重要的規則是「不做評判,讓所有的想法都呈現出來。」當我們貿然去對一個想法下判斷或做評論時,我們就破壞了頭腦風暴的流程。結果,人們會進入防備模式,而且頭腦風暴所需的熱情和勢頭也被破壞了。這麼做會扼殺創意。相反,當我們能不做評判時,就創造了一個有助於協同並相互啟發好想法的環境。一個不可行的想法常常會引出另一個可行的想法。頭腦風暴意義就是讓自己跳出框框來思考。也就是說,除非所有的想法都呈現出來,否則別做出評判。

4.WAY FORWARD 行動:確保也符合S.M.A.R.T

如果行動計劃很模糊或不明確,你就不可能有效執行。因此,再次使用S.M.A.R.T原則可以確保你的行動計劃是可行的,還可以確保你選擇關注的方面是可以提升你的信念和激發你的熱情的。

相關焦點

  • 多準數據深度實踐大服飾GROW模型,幫助品牌提升價格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準數據把握趨勢,幫助服務品牌特步定位了一條運用趨勢性潮品尖貨實現數位化生意增長的道路,一系列創新貨品布局在大促期的效果尤其凸顯,利用價格力帶動品牌雙11整體客單價同比增長近四成,並登頂大服飾行業GROW榜單運動戶外類目TOP5。
  • 如何應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
    漏鬥模型基本上是做所有分析時都或多或少會用到的工具,本文結合一些簡化的虛擬案例,來跟大家說說如何利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先講個例子,來自肖恩埃利斯的《增長黑客》:一家食品商店App的增長團隊發現了一個問題:App上線後,通過各種推廣,短時間內就獲得了19萬用戶,但是到最終在App內完成購買的用戶只有不到7000人。
  • 前沿| 數據、模型與決策:計算廣告的發展與流變
    02計算廣告的研究維度 根據本文對計算廣告「以數據為基礎、以算法為手段、以用戶為中心」的定義,本文認為,計算廣告追隨數字媒體平臺變化的路徑而演變,數據、算法模型、 智能決策是計算廣告的三個基本研究維度,其中數據是計算廣告的基礎,算法模型是計算廣告的工具,智能決策是計算廣告的目的。
  • 英雄聯盟如何指揮團戰?AI幫你做決策
    在瞬息萬變的戰鬥中,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非常重要。最近,數據分析師 Philip Osborne 提出了一種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英雄聯盟中團隊決策水平的方法,並將其開源。該方法不僅參考了大量真實遊戲的統計結果,也將當前玩家的偏好計算在內。
  • 旅遊業如何通過分析模型把握消費者購買動機?
    這種模式能夠帶來額外的收入,提升利潤,並維持市場份額。但假如旅遊企業對拉動回頭客和市場份額增長的因素了解得更為深入,忠誠度計劃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Cosmas說道:「忠誠度最終應該是要拉動一種額外的意願,幫助消費者做出在嚴格的成本效益分析中被認為是不合理的購買決策。」「問題在於:客戶何時會表現得忠誠,而不是為了方便和低價而預訂?
  • 建立標準化醫藥經濟學評估模型 提高醫保決策質量
    它能夠幫助醫保管理部門制定合理的採購價格或支付標準、優選適宜的衛生技術、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日益獲得重視。在近期我國醫保的談判準入中,也開始正式要求廠商提交經濟學評估資料。但是,醫藥經濟學評估是一項繁複的研究工作,其中包含大量的數據採集和計算,要做出高質量,殊為不易。同時,醫藥經濟學評估經常被應用於定價、準入、招標採購等環節,牽涉的利益巨大,其研究過程也容易受到幹擾。
  • 一種快速運動規劃晶片,讓無人車決策速度提升三個數量級
    自DARPA挑戰賽以來,自動駕駛的規划算法大量湧現,但目前還沒有一種算法能夠覆蓋所有的場景,在面對高速場景,低速場景,自動泊車場景,複雜動態的非結構化道路場景,交通參與者密集場景等場景時,大多數自動駕駛系統會根據其模型最可能的場景來規劃運動,以確定周圍物體的作用。
  • 如何提高交互式圖像分割算法的效率?
    機器之心機器之心專欄作者:Xuan Liao、Wenhao Li等如何提高交互式圖像分割算法的效率?上海交大和華師大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種基於多智能體深度強化學習的新型算法。
  • 深度神經決策樹:深度神經網絡和樹模型結合的新模型
    深度神經決策樹:深度神經網絡和樹模型結合的新模型 工程師郭婷 發表於 2018-08-19 09:14:44 近日,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結合深度神經網絡和樹模型的新型模型
  • 怎樣利用起重機提升整體裝卸效率
    隨著大件設備在加工製造業日益普及,配套體系的完善便會成為設備應用所不容忽視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廠房搬遷和設備裝卸的操作中,如果沒有相匹配的裝卸搬運機械,就會造成操作難度的增加,其實起重裝卸的機械類型已經相應增加,無論是升降臺還是起重葫蘆,只要合理利用便可以在大件設備的裝卸過程中提升整體效率
  • 教練技術中GROW模型在HRBP工作過程中的應用
    教練技術在HRBP工作過程中的應用 教練技術成為一門通過完善心智模式來發揮潛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術。教練通過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過程,洞察被教練者的心態,向內挖掘潛能,向外發現可能性,令被教練者有效達到目標。
  • 數學模型論證:當信息不具有公開性時,集體決策最優
    信息是日常決策的關鍵。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當社會成員接收的信息略有不同時,集體決策可能是最佳手段。數學助理教授Bhargav Karamched和同事今天發表了論文,探討如何制定決策以及動態反饋機制,從而快速,準確地制定決策。
  • 心理所運用眼動軌跡分析法檢驗風險決策模型
    人類在風險環境下的決策與判斷行為,對生存和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人們如何進行風險決策是研究者們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題。在風險決策理論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許多不同的決策理論:如,經典的期望家族模型(family of expectation models)假設人們在決策時遵循加權求和的過程;而持有限理性觀點的研究者則假設人們在決策時不遵循加權求和的過程,並建立了非補償的啟發式(heuristic)決策模型。
  • 清晰思維框架:提升新零售效率的關鍵點
    其中的18個的商品銷售額得到提升,平均提升了62%。2. 高效的標準化終端管理門店管理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店長,永輝是如何釋放店長的潛能呢?永輝採用了合伙人機制,將店長的收入與超市的盈利水平緊密掛鈎,這種更符合人性的機制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通過賽馬機制,進行優勝劣汰。
  • 《高績效教練》:善用「GROW模型」,練就「蘇明玉式」的情緒穩定
    03職場女性學會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可降低職場的試錯成本、溝通成本、關係運營成本和決策成本,提高效率《都挺好》中有一個片段,蒙太的七大姑八大姨堵在路口,圍著蘇明玉撒潑,要砸車、打人、毀了她。她用幾招輕飄飄的太極掌,就鎮住了這幫人。事故預防:首先用手機拍下這幫人的臉。表明態度:儘管砸車。
  • 從拍腦袋下決定到科學做選擇——決策樹模型-TY聊思維5
    通過這個模型,大家可以在面對未來不確定事件時,能夠基於一定的規則,通過系統與合理的方式給出最佳決策方案(而不是拍腦袋)。決策樹長什麼樣?如圖,這就是一個最基礎的決策樹模型了。接下來,我們詳細的來聊一下,如何畫決策樹,並用決策樹進行方案選擇。如何應用——決策樹的畫法應用決策樹有如下四步:一、提出決策問題,明確決策目標。考慮清楚要決策的問題是什麼,同時有哪些中可選方案。
  • GROW模型是什麼?簡單幾步製作可視化圖形圖表工具
    GROW模型是一種設定目標和尋找解決方案的工具。GROW模型的目的就是通過幫助和啟示,自行找到答案並確定行動方案。GROW模型常見用途GROW模型是教練和團隊領導用來加強成員能力的工具。教練使用GROW模型輔導被指導者完成自己的目標,團隊領導使用GROW模型促進員工成長。
  • 科研團隊找到提升植物碳水利用效率的「鑰匙」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一直以來,促進光合作用碳同化與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似乎無法同時實現。植物葉片氣孔具有雙重且相互矛盾的作用,能夠促進二氧化碳流入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並通過蒸騰作用限制水分流出。這意味著氣孔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也會通過蒸騰作用損失一部分水分。
  • 北京點米科技為你解析GROW模型:最有效的教練模型
    GROW模型現已成為企業教練領域使用最廣泛的對話模型之一,被全球的高管教練和組織設計專家廣為使用,行動教練的GROW模型是由4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它們分別是Goal聚焦目標、Reality了解現狀、Options探索行動方案、Will強化意願。
  • 營銷數位化,讓商業決策更科學化
    其實不然,企業真正的數位化不僅僅是技術上,還要是真正從思維上轉變,以及學會利用數位化為自己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實現更好地增長——這也是數位化的作用。是否能利用數位化技術去真正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這是判斷實現真正數位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