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釣友都喜歡用吃鉛量大的浮漂?

2021-01-14 釣魚隊長

一、理解浮漂吃鉛比

浮漂吃鉛比,是整支浮漂的重量與調平水時全部配鉛的比例。

「浮漂吃鉛比」,2支外形完全相同,只是吃鉛比不同的浮漂,對懸墜釣線組有哪些影響或作用呢?

浮漂材質對吃鉛比的影響

浮漂分為漂身、漂腳和漂尾三個部分。

漂腳可用實心尼龍棒、玻璃鋼棒、碳素材料棒製成,這幾種材料的比重(比重範圍大致在1.4—2.1)都大於水的比重。

漂尾可用實心尼龍棒、玻璃鋼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制成,只有空心塑料管的比重小於水的比重。

漂身作為浮漂主體,是決定吃鉛比的核心因素。

現在做漂身的材料主要是孔雀羽、巴爾莎木和蘆葦。

孔雀羽因自身比重較大,很難做出2.5倍以上吃鉛比的浮漂;

巴爾莎木和蘆葦可做出3倍以上吃鉛比的浮漂;

同時,漂身、漂腳、漂尾長短、粗細,特別是空心尾,都對整支浮漂的比重有很大影響。

二、浮漂吃鉛比物理含義

浮漂吃鉛比就是整支浮漂比重的外在反映,相互是反比關係。

吃鉛比越大,意味著整支浮漂的比重越小;比重小的浮漂,能為線組提供更多的承載浮力。

三、浮漂吃鉛比對線組的影響

線組是一個柔性的水下系統,通過線組的整體運動,使浮漂產生目視信號。

浮漂吃鉛比決定了線組的配重分布,吃鉛比小配鉛少,吃鉛比大鉛墜重(即大頭在下)。對線組的定位功能、誘聚功能、信號功能都會產生不同影響。

浮漂吃鉛比大、線組鉛墜配重就大,線組分布更加不均衡,反之亦然。

用吃鉛比大的浮漂,有利於線組快速定位提高垂釣效率,同時也使「兩擺」行程加快,減低了部分誘聚功能,兩者不可兼得。

由於吃鉛比大的浮漂組成的線組,魚咬鉤要先拉動鉛墜,然後再帶動整個線組。

換句話說,這樣的線組在魚保持相同吸食力的情況下,出動作特點是:頓感弱下行幅度大。線組整體重量越小越易啟動。

浮漂應放入線組這個系統中,根據水情、魚情動態考量,理解吃鉛比對浮漂有利於線組重量分布均衡,打深打快打遠是大吃鉛比浮漂的長處。

相關焦點

  • 都說空鉤調平水釣2目頓口最清晰,為啥你調平水浮漂卻沒動作?
    調漂是釣魚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有的釣友喜歡調高釣低,有的喜歡調幾釣幾,有的則喜歡調低釣高。新手釣友們往往比較偏愛某種調釣方式,而且非常堅持地認為自己的調釣方式是最好的。可是很有意思的是,哪怕同樣的調釣,也有的人出來的信號靈敏,有人則出不來信號。
  • 浮漂的翻身(立水)速度,取決於四個環節
    對於一個釣魚人而言,浮漂的重要性類似於人的眼睛,通過觀察浮漂的動作就會洞察水下魚類的活動狀態。因此浮漂的選擇是釣友們最大的問題。浮漂的相對的好與壞取決於很多因素,今天就談談浮漂的翻身速度問題。浮漂整體長度越長,翻身速度越慢,反之,漂身越短,翻身越快。這個道理很簡單,漂身越長翻身半徑越大。受到的阻力相應也大。因此長漂相對短漂翻身速度慢。第二,浮漂吃鉛量。浮漂吃鉛量越大,翻身越快。吃鉛量越大,搭配的鉛墜重量也就越大,往下牽引浮漂的力量也大,這樣使浮漂的翻身速度也加快了。第三,浮漂的重心。
  • 釣不到魚要會找原因,浮漂有以下幾種表現時,都是調漂出了問題
    浮漂站立後,漂尾露出的目數到了釣目以後還會上來一點比如說你打算釣2目,但浮漂站立了之後慢慢變成了3目甚至4目,但是又不像是有魚在吃餌,試著提竿了很多次都是空竿。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你拋了滿竿,讓浮漂到鉛墜的距離並不是垂直的,餌料入水後餌料慢慢的霧化或者被水流衝刷等情況又讓鉛墜和浮漂變成垂直了,因為我們都知道直線的距離是最短的,那麼多出來的這段距離就會反映在浮漂上。這時候才是你真正的釣目,比如說你以為你釣的是2目,其實是4目,有時候出不來魚口也很正常。
  • 老釣手都試過,調漂就用這些方法,能提升你的上魚效率
    相信每一個釣過魚的人都很清楚,調浮漂是必須掌握的技巧,調漂的好歹關係到你是否能夠釣到魚。 有的釣友說道,為何我釣魚時經常跑魚;還有的釣友說每次釣魚時,都看到黑漂了,就是空鉤,不能把魚釣起來。
  • 浮漂並不是越貴越好,不知道這些參數的意義,照樣是十釣九空
    尤其是一些主要環節,比如說浮漂的調釣,找底,釣位的選擇等等。不過還有一個環節是被很多釣友忽視的,那就是浮漂的選擇。很多人在選擇浮漂的時候,都注重品牌,材質,吃鉛量,這些參數,但路人甲想說,只注意這些細節還不夠,還有很多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說以下幾個細節。一,浮漂的長度浮漂的長度區別很大,有短的浮漂只有20釐米左右,長的浮漂會超過50釐米。
  • 冬天浮漂動作小,該怎樣放大信號?只需4招,中魚率可輕鬆翻倍
    每年的冬天都要「勸退」一大半釣魚人,因為溫度低,溫差大導致魚的活躍度不高,就連吃餌也是慢吞吞的有氣無力。 所以很多釣友都吐槽說釣了一整天一個動作都沒有,然就覺得水裡沒魚或者魚不咬鉤。1,首先要正確認知冬天作釣的「靈與鈍」一說起在冬天作釣,很多釣友都會想起「小鉤細線」釣靈敏,因為從理論上來講冬天的魚吃口輕,小鉤細線釣靈敏一點魚口會更清晰一些。但是別忘了,靈與鈍並不是我們說了算,魚說了才算,我們在釣魚的時候並不是在釣靈敏也不是在釣鈍,而是中魚率。
  • 浮漂種類繁多挑花眼?6款釣底型浮漂詳細介紹,釣魚不會再選錯漂
    浮漂是我們釣魚人在釣魚過程中唯一可以感知到魚類是否咬鉤的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支優秀的浮漂的作用不僅限於出現咬鉤的魚汛信號,同時也可以感知魚是否進窩,魚大概的水層位置,甚至是何種對象魚都可以有一定的反應。但漂型設計規格複雜,種類極其繁多,許多釣友,包括有多年垂釣經驗的釣友都無法完整具體的說清不同漂型的作用。
  • 同樣是鉛墜躺底,為啥老釣友卻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中大魚?
    釣魚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大家都知道一點「釣無定法」,怎麼釣,要根據水情和魚情來實際調整,比如說冬天作釣我們就要想盡辦法增加靈敏度放大浮漂的信號,用小鉤細線是大家的首選。在夏季的時候小魚鬧窩,走水多,想要釣大魚還用正常懸墜釣底就比較困難了,很多釣友就會用雙鉛甚至跑鉛來釣,但幾乎所有老釣友都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可能有的釣友不信了,為啥在夏季的時候雙鉛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呢?它的原理和優勢是什麼?今天這篇文章路人甲就來和大家聊聊雙鉛釣法為啥更容易中大魚,有興趣的釣友不妨試試。
  • 淺灘浮漂的語言,教你怎麼樣才能讓浮漂出現頓口「中魚」新手必看
    一直有釣友私信我,問我在垂釣的過程中,為什麼浮漂一直都沒有頓口。有的時候是慢慢的黑漂,提竿中魚,有的時候是頂漂也中魚。釣友就是想知道,怎麼樣才能在魚吃餌的時候,讓浮漂出現頓口,其實想要浮漂出現頓口也很簡單,但是首先我們必須要弄明白,為什麼魚在吃餌的時候浮漂會有下頓的動作哪?
  • 如何選擇漁具—浮漂篇
    --接魚竿篇 浮漂的選擇 浮漂的種類有很多,根據材質分類常見的有巴爾杉木浮漂、蘆葦浮漂、孔雀翎浮漂、納米浮漂。
  • 釣點有魚:出「標準頓口」卻釣不到魚,為何浮漂會騙人?
    盛夏七月,流光溢彩,許多釣友都在頻繁的徵戰各類釣場。但是在池釣中會頻頻出現一個現象:窩裡有「泡兒」,有「魚口兒」,有標準的「下頓」信號,卻「空竿」連連;甚至有時浮漂出現誇張的連續下頓、拖漂,依舊空竿……這就奇怪了,這些明顯有力的「頓口」通常都是有效的上魚動作,為何抬竿卻刺不到魚?這讓很多釣友感到頭疼、惱火。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
  • 春季夜釣用「光」技巧,加了螢光棒的浮漂應該這樣調,魚口才清晰
    隨著氣溫的升高,很多白天沒時間釣魚的釣友開始玩起了夜釣,甚至癮大的釣友冬天都有玩夜釣的。仲晚春夜釣的好處就在於氣溫非常適宜,而且蚊蟲非常少。夜釣需要光源,今天就聊聊關於光源使用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錯,你想像的都是誤區,為你解惑
    說起大炮竿釣魚來,目前已知最長的已經達到34米,體型龐大,是南方傳統釣的釣友喜歡使用的一種釣魚工具,但因為使用者跟臺釣比起來要少很多,屬於稀缺的一種釣法。正是因為這點,通過和很多朋友交流發現,絕大多數釣友對炮杆都有很大的誤區,這裡的誤區主要是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認為大炮竿釣魚太麻煩,失去了釣魚的樂趣;二是認為如此遠的距離,如果浮漂不加粗根本看不清,所以炮杆的浮漂太笨重,不靈敏。
  • 做好這幾個細節,包你每個頓口都上魚
    但是在調平水的時候,可以直接換成拉餌,將浮漂往下拉就可以實現釣底和釣浮的轉換了。3,調平水找底是最簡單的在調平水的情況下,找底是最簡單的,在半水調平水之後,掛上餌料只要浮漂露出一目半目的,都能確保找到底了。這種方式在用比重很輕的餌料,或者釣麻將鯽的時候,調平水找底的優勢更為明顯。
  • 本把釣友當韭菜收割的納米浮漂,卻佔領了市場,一窺它的前世今生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正是因為它扮演的角色極為關鍵,所以發生它身上的「故事」總是那麼曲折。目前市面上最流行、最暢銷的浮漂,如果納米浮漂排第二,估計沒有哪個敢排第一。另外部分釣友疑惑,為何這款以「納米」命名的浮漂,卻從未見到納米的存在?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
  • 浮漂和線組錯誤搭配的後果!看完這些圖你就知道為什麼沒口了
    一周前我出了個調四釣二的教程,讓很多新手釣友對調漂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看到大家紛紛留言支持、感謝,我非常開心,寫文章都更有動力了不過調四釣二隻是一個基礎,要想完全掌握調釣,一定要結合實戰,多練習多觀察才行另外調漂還涉及到很多知識,今天這一篇文章主要和大家講講浮漂與線組的搭配問題
  • 沿海釣友的「入門魚」吃食大膽,索餌兇狠,有一股蠻勁
    是否因此而名,這也只是我的戲說;但不可否認的是,海鯰魚是很多沿海釣友的「入門魚」。海鯰魚常寄居於蟶、蟹的養殖塘,但它們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卻沒人能說清楚。即使是當年用消毒液、生石灰清過的塘,養上一段時間後,又會出現這些不速之客。既然是不請自來,塘主們對釣「蠻槌」的朋友們,態度大多寬鬆,在工作之餘也會打幾把竿,放幾節網兜,撈到的蝦虎自然是送到市場上去賣的。
  • 釣友試驗7天,終於發現了這個時間段!
    有位釣友分享了他記錄的每日釣魚收穫,將當天去釣魚的時候使用的釣組、收穫的魚量、當日天氣狀況以及釣魚的時間全部記錄下來了,大家看完之後,想必會有所體會的。第一天:天氣晴,釣魚時間是從早上八點二十到中午十二點,使用的是主線1.5和子線0.8的線組,浮漂用的是吃鉛量1.2克的棗核型蘆葦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