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發世界最先進高鐵牽引技術 被稱節能神器

2020-11-23 人民網財經頻道

原標題:中國研發世界最先進高鐵牽引技術 被稱節能神器

  裝載株洲所核心部件的CRH380A動車組示意圖

  「誰擁有永磁牽引系統,誰就擁有高鐵的話語權」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國高鐵用上了世界最先進的牽引技術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曹昌 見習記者 李永華|湖南株洲報導

  歷時11年,累計1000萬次試驗,積累150G數據,耗資1億元,中國中車旗下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軌道交通牽引技術,即永磁同步電機牽引系統(下稱「永磁牽引系統」),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中國高鐵製勝市場的一大戰略利器。

  2015年5月16日,長沙地鐵1號線使用的永磁同步電機成功交付。這是國內首次將永磁同步電機裝載在整列地鐵車輛投入裝車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株洲所總經理丁榮軍透露,目前,株洲所已研發出可用於時速500公裡的高鐵動車的690kW永磁牽引系統,即將小批量生產。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德、日、法等國之後,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高鐵永磁牽引系統技術的國家之一。

  「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永磁牽引系統已經邁開產業化步伐,中國軌道交通的『永磁牽引時代』終於來臨了。」丁榮軍表示。

  從「地鐵用」到「高鐵用」:「爬完衡山又去登珠峰」

  牽引傳動系統在業內被稱為「列車之心」,其性能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列車的動力品質、能耗和控制特性,也影響著列車的經濟性、舒適性與可靠性,是節能升級的關鍵。

  世界軌道交通車輛牽引系統的第一代是直流電機牽引系統,第二代是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的交流異步電機牽引系統,為當前的主流技術。

  株洲所副總經理馮江華介紹,「對軌道交通牽引技術來說,永磁牽引系統是一場革命,誰擁有永磁牽引系統,誰就擁有高鐵的話語權。」

  永磁牽引系統是列車的動力系統,由變流器和電機兩大部分組成,其中變流器相當於列車的心臟,電機好比是列車的肌肉,電機主要負責傳達動力,完成電能到機械能轉變,帶動列車平穩行駛。

  目前,西門子、龐巴迪等國際設備製造商均將永磁牽引系統作為其研發方向。在這個新興領域,中國並沒有輸在起點。

  2003年,有關永磁牽引系統的闡述第一次傳入馮江華的耳朵。當時,該項技術尚處於理論研究階段。然而,馮江華察覺到,永磁牽引系統必將取代交流異步電機牽引系統,必須迅速研發。當年,株洲所率先組建了國內第一支永磁牽引系統研發團隊,「從零起步」。

  株洲所基礎與平臺研發中心副主任許峻峰稱,在交流異步電機牽引系統研發階段,我國比國外落後了20來年;在更先進的永磁同步領域,「我們就像是沒有車燈的汽車,在黑燈瞎火的山路上摸索,方向稍有把握不準,後果不僅僅是跑偏」。

  「電機控溫是項目進展最大的瓶頸。」許峻峰介紹,為避免水、灰塵、鐵屑等腐蝕電機內部永磁體,電機採用全封閉結構,但由於電機功率太大,發熱過高,永磁材料在高溫、振動和反向強磁場等條件下,可能發生不可恢復性失磁的嚴重風險。「如果列車在高速運行時失磁,後果不可想像。」

  馮江華回憶,「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資料,也缺少研發測試用的相關設備」,株洲所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不少數據仍要依靠比較原始的笨辦法。「比如說,電機升溫試驗一做就是五六個小時,電機溫控數據就人工全程蹲守來記錄,這樣來慢慢積累。」馮江華稱。

  研發團隊成立8年後,也就是2011年底,株洲所永磁牽引系統在瀋陽地鐵2號線成功裝車,實現了國內軌道交通領域的首次應用,結束了中國鐵路沒有永磁牽引系統的歷史。株洲所也成為我國唯一掌握自主永磁牽引系統全套技術的企業。截至2015年5月底,瀋陽地鐵2號線已無故障載客運營7萬公裡。

  「這一次,我們搶坐了頭把交椅。」馮江華告訴記者,2011年,株洲所受命參與國家「863計劃」之「高速鐵路重大關鍵技術及裝備研製重點項目」,承擔高速動車組用永磁牽引系統的研發工作。

  從「小功率」轉向「大功率」,從「地鐵用」轉向「高鐵用」,株洲所面臨著新的難關。

  株洲所首席設計專家李益豐對《中國經濟周刊》稱,瀋陽地鐵用的永磁同步電機功率是190kW,而用於時速500公裡高速動車組的電機功率高達690kW,且始終是高速運行狀態,對牽引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對電機設計的挑戰就像是爬完衡山,又去攀登珠峰」。

  儘管如此, 株洲所卻提前完成任務。2013年12月,株洲所成功開發出可用於時速500公裡高鐵動車的電機,2014年10月在青島四方股份公司成功裝車考核。

  「順利的話,中國高鐵很快就能全面用上永磁牽引系統,不僅更節能,也更穩定,更安全。」李益豐稱。

  「節能神器」:讓高鐵電機功率提高60%

  丁榮軍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2014年,株洲所的牽引系統在城市軌道列車市場佔有率達57%,今後將逐步以永磁牽引系統取代異步電機系統。

  株洲所下屬的時代電氣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劉可安說:「高效節能是永磁牽引系統最突出的優勢。」

  數據顯示,株洲所研發的690kW永磁同步電機,比目前主流的異步電機功率提高60%,電機損耗降低70%。

  根據瀋陽地鐵2號線的實際運行數據,劉可安算了一筆帳:一條地鐵每年可節能折合400萬元,「這就是利潤,哪家單位會不願意用?」

  劉可安拿出的一份業內分析報告顯示:到2020年前後,全國將建設約100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如果新建線路60%採用永磁牽引系統,預期的產值將達到100億元,全國每年新線運營能耗將節約2.4億元。

  永磁系統在中央空調領域也展現出極強的替代優勢。基於永磁變頻傳動系統的中央空調可實現節能40%。一臺240kW的中央空調,若每年運行4個月,一年至少可節約用電11.52萬度。按全國40000臺中央空調測算,則一年即可節約用電46億度,少排放46萬噸二氧化碳。

  自2009年啟動研發以來,株洲所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央商用空調永磁高速直驅系統,成為國內外唯一一家中央空調永磁驅動系統的供應商。截至2015年4月底,株洲所永磁系統在中央空調上已應用400多套。在今年4月的中國製冷展上,格力電器就將裝載永磁同步變頻熱泵離心機的中央空調作為其高端產品推向市場。

  永磁牽引系統的高效節能,讓株洲所在電動汽車、風力發電、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等領域也佔據了市場競爭的高點。

  馮江華稱,永磁牽引系統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還在起步階段,「今後,株洲所一方面是縱向上深化和細化技術研發, 另一方面是橫向上不斷擴展永磁牽引技術的應用領域,實現全面布局和持續領先。」

  專家點評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

  永磁同步牽引系統是我國高鐵技術升級的典範

  世界軌道交通車輛的電力牽引系統技術在經歷了「直流傳動牽引系統」向「交流傳動牽引系統」發展後,目前正在由「感應異步傳動」朝「永磁同步傳動」發展。永磁同步牽引系統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顯著優勢,代表了當前提倡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技術發展趨勢,成為各大發達國家競相研究的技術熱點,是花錢也買不到的核心技術。

  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成功自主開發了高速列車永磁同步牽引系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高鐵永磁牽引系統技術的國家之一。該永磁同步牽引系統的電機額定效率達到了98%以上,將電機損耗降低至原來的三分之一,顯著降低了高速列車的牽引能耗。在我國能源日益緊張,社會迫切需求「綠色交通」的大背景下,永磁同步牽引系統成為了我國高速鐵路技術升級的一個典範。

  為了早日趕上發達國家技術水平,我們在研製時主動提高了目標

  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馮江華

  技術創新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發展的動力。2003年,我們即著手開展永磁同步牽引系統的基礎研究。當時永磁技術在國外尚處於起步階段,技術完全保密,對外嚴格封鎖技術轉讓。我們只能從零起步,摸著石頭過河,開展了大量理論分析、仿真研究和三維虛擬設計等,經歷不下百萬次的地面試驗,積累了數百G的硬碟數據,於2011年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套軌道交通永磁同步牽引系統,並且在瀋陽地鐵2號線列車上成功實現裝車試驗,這也是永磁系統在國內軌道交通領域的首次應用。

  瀋陽試驗的同一年,我們接到了國家「863計劃項目」開發高速動車組用600kW永磁同步牽引系統的任務。為了早日趕上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在接到任務後,我們內部將研製的目標提高到了690kW。三年的堅守與付出,最終換來成功的喜悅。

  牽引系統性能的優劣決定了列車的技術水準。此次我們開發的高速動車組690kW永磁同步牽引系統使我國高速鐵路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牽引技術,有力地提升了我國高速鐵路的技術水平,再次向世界表明我國高速鐵路完全具備自主創新的技術能力。

  更加關鍵的是,永磁驅動技術不僅在軌道交通領域引發了技術革命,而且還是新能源汽車、超高速永磁驅動離心商用空調、風力發電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是我們高端裝備技術進步的基石。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先進高鐵牽引技術 研發歷時11年耗資1億元
    ,誰就擁有高鐵的話語權」【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國高鐵用上了世界最先進的牽引技術《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曹昌見習記者 李永華|湖南株洲報導歷時11年,累計1000萬次試驗,積累150G數據,耗資1億元,中國中車旗下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軌道交通牽引技術,即永磁同步電機牽引系統(下稱「永磁牽引系統」),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中國高鐵製勝市場的一大戰略利器
  • 中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周音)記者4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在北京召開的工作會議上獲悉,中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路推進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2020年,中國鐵路推進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研製工作,研製京雄智能動車組,實現京張智能動車組優化提升,完成新型時速250公裡動車組技術提升計劃,組織研製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全系列動車組全部投入運用。
  • 時速400公裡等級「永磁高鐵」電機發布,助力中國高鐵新速度
    中國高鐵,再次跑出「新速度」。9月下旬,中國中車株洲電機公司向世界發布了時速400公裡的高速動車組用TQ-800永磁同步牽引電機。 這標誌著我國高鐵動力首次搭建起時速400公裡速度等級的永磁牽引電機產品技術平臺,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為我國軌道交通牽引傳動技術升級換代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也是中國高鐵取得的又一項重大科研成果。
  • 中國高鐵採用一技術太先進,精度達到微米級,老外:簡直就是奇蹟
    資料圖:「復興號」高鐵中國的高鐵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而由於德國與日本的製造也出色,所以以前世界上的高鐵都是德國標準或者是日本標準,但現在不同了。國外最先進的高鐵技術在中國的海拔與溫差的作用下,也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
  • 永磁電機 中國中車將為之創新傾盡洪荒之力
    而在此之前,中國中車已經有了多項永磁同步牽引技術投入應用。軌道交通永磁同步牽引系統歷時11年,累計1000萬次試驗,積累150G數據,耗資1億元,中國中車旗下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軌道交通牽引技術,即永磁同步電機牽引系統(下稱「永磁牽引系統」),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中國高鐵製勝市場的一大戰略利器。
  • 西南交大牽引動力實驗室:超級高鐵有望在此誕生
    在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條測試時速可達400公裡的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懸浮直道試驗線正在建設。採用該技術,列車時速甚至有望突破1000公裡。換句話說,中國的「超級高鐵」極有可能在這裡誕生。「超級高鐵」只是其最前沿研究之一。
  •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科微光研發血管成像儀被稱扎針神器 習近平...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 攝【發現中國原創技術】專訪中科微光CEO朱銳:當光學遇到醫療,「扎針神器」只是個開始《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璐晶 實習生 劉釗|北京報導當光學遇到醫療,會發生什麼?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期間,專門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西安光機所」)察看了科技成果及產品展示。其中一個產品「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是光學與醫療的結合,能夠通過紅外光識別出血管位置和深度,被譽為護士們的「扎針神器」。在考察現場,習總書記還饒有興致地把手伸到儀器底下體驗了一下。
  • 比高鐵還牛!中國第五代新型磁浮列車亮相,已完全掌握核心技術
    中國高鐵高鐵被稱為新四大發明,在世界高鐵總裡程中中國的高鐵軌道長度已過半,我們會關心高鐵的速度,關心高鐵的服務,卻很少有人會去關心高鐵的鋼軌。中國有自主創新研發的世界首臺雙動力電驅銑磨維護機器人裝備——銑磨車,它能對鋼軌的型面進行修復,對鋼軌輪廓進行「整形」,但作為銑磨車的核心部件銑刀中國還要從國外進口。
  • 永濟電機打造中國標準高鐵之心同步世界脈搏
    山西製造閃耀中國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本報訊4月8日至10日,在2015中國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上,擺放在中國北車展臺精美車模之間的非流線型車體的神秘之物特別引人注目,它就是由中國北車永濟電機公司完全自主研發製造的
  • 「高鐵夢」的牽引者——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的...
    走入城市西北角的西南交大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機車車輛滾動振動實驗臺卻熱氣騰騰,輪軌摩擦聲氣勢磅礴。模擬高鐵真實運行環境,一項項測試數據由此完成。  該實驗室成立25年來,在中國鐵路的演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理論分析、試驗驗證到跟蹤試驗,每一種奔馳在高鐵上的車型都要在這裡測試、定型,這裡也成為中國高鐵技術研發及人才培養基地。     「這些都是我們敢於突破、創新的結果!」
  • 中車首席專家:讓中國高鐵跑出「中國速度」
    中車首席專家:讓中國高鐵跑出「中國速度」 人物介紹: 鄧海,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高鐵技術平臺首席專家。
  • 牽引變流器技術及經濟效益分析
    圖1所示的和諧5型動車組牽引變流器結構組成圖,其機車的外形圖如圖2所示。  我國高鐵呈現井噴式發展。剛剛通過486.1km/h運營線路速的世界紀錄,今年又將打破法國阿爾斯通570km/h的試驗線路速度世界紀錄,共有600多份國際合作合同正在洽談中。我們心曠神怡!我們意氣風發!  沒有隱憂了麼?遠遠不是。
  • 探訪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比飛機還快的「超級高鐵...
    在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條測試時速可達400公裡的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懸浮直道試驗線正在建設。採用該技術,列車時速甚至有望突破1000公裡。換句話說,中國的「超級高鐵」極有可能在這裡誕生。  「超級高鐵」只是其最前沿研究之一。
  • 中國高鐵震撼世界 正重塑未來世界鐵路產業格局
    科技部部長萬鋼說,高鐵的創新是舉國力量辦大事,這使中國用不到7年的時間走完其他發達國家三四十年的研發之路。「這是一場高鐵的技術革命,更是一場中國科技體制創新的革命。」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高速鐵路 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裡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2010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一連氣用了「五個最」。
  • 中國標準動車組25日在西南交大牽引動力實驗室試驗
    觀察者網注意到,通知中提到的實驗室是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於1989年,落成於1993年,擁有世界上第二個、亞洲第一個機車車輛(四軸)整車滾動振動試驗臺,它可以模擬時速400公裡的機車車輛試驗。2003年,新落成的試驗臺成為規模最大、功能最多、技術最先進、唯一可實現內外軌速差的機車車輛(六軸)滾動振動試驗臺。
  • 厲害了,中國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有哪些?
    NO.4 高超的橋梁建設技術中國在世界上素有基建狂魔之稱,特別是在橋梁的建設方面技術更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尤其是2018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裡程最長、海底隧道最長、施工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最多的大橋,另外還有很多世界上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梁也在中國誕生,在全世界十大跨海大橋中,中國就佔據了
  • 超級高鐵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 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1 最成熟的輪軌式高鐵有其發展極限高速交通工具最成熟的莫過於發端於日本的輪軌式高速鐵路,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無論技術還是實踐,都已經成熟可靠,獲得了廣泛認可。作為後起之秀,中國已經修建了3.9萬公裡的高速鐵路,建成了世界一流的高鐵運輸網絡。中國高鐵最高載人試驗速度達到了481.6公裡/小時,運營速度保持在時速350公裡左右。
  • 「中國芯」牽引西成高鐵勇闖蜀道永濟電機「智造」綠色動力
    (原標題:「中國芯」牽引西成高鐵勇闖蜀道永濟電機「智造」綠色動力)
  • 西門子首次展示新型高鐵列車 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
    西門子首次展示新型高鐵列車 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時間:2018-06-15 17:08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門子首次展示新型高鐵列車 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 前天(13日),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研發了5年之久的新型高鐵列車Velaro Novo,終於得以與世人見面
  • 世界最強高鐵來襲,雙層客座隨意編組,網友:比復興號還要厲害
    文/玉濁清世界最強高鐵來襲,雙層客座隨意編組,網友:比復興號還要厲害中國的高鐵技術那可是十分高超的,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甚至有人說,我們中國敢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這也說明了中國高鐵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中國高鐵也是我國的一張明信片,打破了中國製造粗製濫造的標籤,當然,中國取得巨大成就之後,並沒有因此而止步,反而再創新高,創造出了世界最強高鐵,這樣的高鐵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其實這就是我國創造出的首列可變編組動車組,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全部60多項場內實驗,還通過了獨有的可變編組驗證,具備了出廠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