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周音)記者4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在北京召開的工作會議上獲悉,中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路推進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2020年,中國鐵路推進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研製工作,研製京雄智能動車組,實現京張智能動車組優化提升,完成新型時速250公裡動車組技術提升計劃,組織研製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全系列動車組全部投入運用。此外,相繼建成突破世界鐵路橋梁建設紀錄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公鐵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會議透露,2021年,國鐵集團將深入實施復興號品牌戰略,在擴大復興號運行覆蓋面上有新作為。深化復興號動車組系列化研製和產業化運用,優化復興號列車開行結構,提升運行品質,打造服務品牌;拉林鐵路開通運營時實現復興號內電雙源動車組進西藏。

會議強調,國鐵集團還將推進關鍵技術指標論證和頂層指標體系編制,開展系統集成、輪軸驅動、制動控制、減震降噪等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CR450科技創新工程」,研發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更智能的復興號新產品。布局鐵路新基建,開展鐵路5G技術應用科技攻關和大數據運用,穩步推進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在鐵路領域的應用。持續深化基礎理論研究,推進前瞻、引領技術創新。(完)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事業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從依賴國外到服務全球
    1988年9月,我國首次成功發射氣象衛星,第一次有「中國攝影」衛星雲圖回傳地球,表明我國跨入了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自己研製、發射和運行氣象衛星的國家行列,有了同時從地面和太空兩方面觀測大氣的能力。觀眾在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觀看「風雲三號」氣象衛星模型。
  • 中國糧食倉儲條件總體達世界較先進水平
    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透露,中國綠色儲糧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糧食倉儲條件總體達到世界較先進水平。「十三五」時期,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糧食儲備、流通能力持續增強,糧食庫存充實、供應充裕、市場穩定,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 深圳先進院研製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水平。該項目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深港攜手自主研發成功的高效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裝備、工藝及產品。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實驗室主任肖旭東團隊研製的「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效率已達到18.7%,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 我國海洋能開發利用水平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我國潮汐能發電規模化發展主要受制於相對較高的成本和較小的潮汐範圍,質優的潮汐能多存在於突出的海岬或海峽,降低了潮汐能總體的利用率。另外,裝機容量過小也是推廣難的原因之一。
  • 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經現場確認,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 中國海洋能發電技術總體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裝機功率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中國潮汐能電站大多採用燈泡貫流式。江廈潮汐電站是中國運行時間最長、裝機容量最大的潮汐能電站,總裝機容量4.1 MW,位居世界第四。2009~2015年,中國先後開展了多個萬千瓦級潮汐電站工程的預可研設計,測算的平均出廠電價與其他國家潮汐能電站發電價格相當,但相較於其他可再生能源仍處於較高水平。
  • 中國電推進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原標題:我國電推進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獲悉,4月30日,由該所研製的新一代離子電推進產品——LIPS-300離子推力器在實踐二十號衛星上成功實現在軌驗證,標誌著我國電推進產品和應用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 讓中國「風洞」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是我國風洞事業的頂梁柱,我國幾乎所有飛機、飛彈、飛船等航空航天飛行器都在中心進行過空氣動力試驗研究任務,中心在幾乎所有涉及空氣動力學的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和工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新,是這支團隊的靈魂和生命。多年來,他們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實驗研究能力不斷提升,吹響了中國空氣動力事業競逐世界一流的衝鋒號。
  • 我國核聚變實驗先進診斷技術通過驗收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了解到,近日,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穩態託卡馬克等離子體的先進診斷技術」通過了國家科技部驗收,專家指出,這些診斷技術將有利於提升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的物理實驗研究水平。據介紹,診斷技術與設備是指在科學實驗中獲取各種重要實驗參數的技術和設備系統。
  • 中國鐵路到底有幾個世界第一?最新權威數據來了!
    在運輸經營上,我國鐵路一些主要運輸經濟指標持續保持世界領先,其中,旅客周轉量、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換算周轉量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客運量僅次於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主要鐵路企業資產規模、經營收入也遠超其他國家。各國鐵路旅客周轉量對比註:日本、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為全國鐵路2018年數據;美國為Amtrak公司2018年數據。
  • 現在的中國擁有哪些世界第一的先進技術?
    這架橋,橫跨零丁洋,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架橋,被稱為世界「七宗最」橋:總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公路建設技術最複雜、規模最龐大、施工難度最高、周圍有最美人工海島。
  • 「中國智造」新臺階,列車迎來新「超級大腦」
    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了11個方面工作任務,提出要「發展自主先進的技術裝備體系」,其中「新型智能列車控制系統」廣受矚目,被譽為列車的新「超級大腦」。列車控制系統是高鐵運行的大腦和神經,是高鐵安全的保護神。
  • 太鋼不鏽超超臨界不鏽鋼鍋爐管工藝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太鋼不鏽生產的新一代超超臨界650℃級別不鏽鋼鍋爐管C-HRA-5通過國家鍋容標委技術評審,同時,由太鋼不鏽牽頭制定的《電站鍋爐用新型耐熱不鏽鋼(C-HRA-5)無縫鋼管》(T/CISA004-2017)團體標準通過審定。
  • 510所電推進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5月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孫理)5月1日,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了解到,該所研製的高性能雙模式長壽命離子電推進產品(LIPS-300離子電推進)在實踐二十號衛星上完成了在軌性能、功能測試和位保策略驗證
  • 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原標題: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魏東旭):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世界現代化總體水平及排名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孔令瑤)《中國現代化報告2017:健康現代化研究》(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世界現代化指數反映世界131個國家、不同組國家和世界平均的現代化水平,包括世界第一次現代化指數(實現程度)、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綜合現代化指數。
  • 貴州省擁有蝴蝶683種,邁入蝴蝶大省行列
    翻開《貴州蝴蝶》,賞貴州蝴蝶 我省擁有蝴蝶683種,邁入蝴蝶大省行列相比中國蝶種最多省份雲南的700餘種蝴蝶,貴州已經邁入蝴蝶大省的行列。  據介紹,從全國範圍內來看,中國蝴蝶總數最新統計在2233種,蝴蝶分布最廣的區域在長江流域以南到臺灣和海南省範圍內;雲南是中國蝶種最多的省,估算大約在700種左右,貴州省周邊的省份除雲南外,統計蝶種在近500-600種上下。
  • 中國半導體工藝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大大縮小
    中國半導體工藝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大大縮小 工程師1 發表於 2018-05-22 11:10:00 中芯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趙海軍、梁孟松,財務長兼執行董事兼戰略規劃執行副總裁高永崗,
  • 中國高速鐵路高架橋梁比重佔五成以上
    中國高速鐵路高架橋梁比重佔五成以上 2008年04月21日 1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隨著客運專線建設的提速,中國高速鐵路橋梁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這為又好又快推進大規模鐵路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世紀初是中國鐵路建設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也是中國高速鐵路橋梁建設的快速進步期。數字顯示,新近開工建設的全長一千三百一十八公裡的京滬高速鐵路高架橋梁總長達一千零六十公裡,橋梁比重為八成。
  • 中國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中國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這意味著這一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