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新臺階,列車迎來新「超級大腦」

2020-12-03 高鐵網
  •   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了11個方面工作任務,提出要「發展自主先進的技術裝備體系」,其中「新型智能列車控制系統」廣受矚目,被譽為列車的新「超級大腦」。列車控制系統是高鐵運行的大腦和神經,是高鐵安全的保護神。傳統列控系統在高鐵線路上安裝了大量的軌旁電子設備,用於列車的定位和控制,維護工作量較大,系統可靠性也受到影響。隨著北鬥衛星導航技術、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成熟應用,國鐵集團正在依託青藏鐵路組織研發新型列控系統。

      「新型智能列車控制系統」可以理解為CTCS-4列控系統,是我國以歐洲下一代列控系統NGTC研究思路為參考與借鑑自主研發的CTCS系列新型列控系統。

      與目前CTCS-3相比,CTCS-4的技術提升有四個關鍵方面。首先,列車自主定位精確度加強。在北京時間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宣布正式開通後,北鬥系統將取代了目前廣泛應用的GPS系統,提高在全國範圍內特別是在高原、戈壁等環境惡劣地區的列車定位準度,提升了關鍵技術安全度和自主定位精確度。其次,更高效的通信方式。在5G通信技術的前提下,CTCS-4應用的是分組域通信方式,簡單地可以理解為「不掉線」、「網速快」、「佔能少」。通過高效的通信方式,很好地解決了線路列車數量增加,單車數據吞吐量增加等問題。第三,移動閉塞。對於CTCS-3的準移動閉塞空間,移動閉塞區間內把列車間安全距離精確釐米級,從而減少列車間距,縮短閉塞分區長度,極大地提高了列車運行效率,線路運輸能力提高了30%以上。第四,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是智能高鐵的核心標誌之一,自動駕駛系統(ATO)與列控系統的疊加已經在珠三角城際和京瀋高鐵上成功應用,在第四代的列控系統的結合研發中主要針對高速行駛和惡劣環境下的列車運行狀態的精準度控制。

      在技術革新的同時,新技術帶來的經濟回報也是可觀的。首先,列車在加速時是耗電的,而在減速關閉電源利用慣性前進的時候,通過磁感線切割產生感應電流,在列車組協同群控下,實現電能內部循環利用。理論上人均百公裡能耗可降低30%左右。以京滬高鐵為例,如果採用新型列控系統,動車組往返運行一次可節電9000度左右。其次,第四代列控系統下列車運行將減少對地面設備的依賴,對偏遠地區、維護難度高的地區可減少設備的更新維護費,從人力物力方面有效節能減支。

      中央有號召,鐵路有行動。中國鐵路人在黨中央關於交通強國戰略部署思想指引下,以奮鬥者姿態勇挑重擔,成功構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普速、重載三大領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從競價引進到自主創新,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中國鐵路的曲折發展史就如中華民族一般,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鐵路就如同血管一樣為經濟的血液保駕護航,儘管中國經濟崩潰論唱了這麼多年,儘管貿易戰打了這麼久,我們的經濟列車仍然高歌猛進乘風破浪。我們有更意志堅定的民族,有更勤勞的人民,有更先進到位的行政班子,這些危難和荊棘是擋不住我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步伐的,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江山激昂,多少苦難,都壓不垮中華脊梁。

      高嘉悅

  • 相關焦點

    • 北鬥、5G助力 高鐵列車的「超級大腦」究竟有多聰明?
      原標題:北鬥、5G助力 高鐵列車的「超級大腦」究竟有多聰明?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頒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率先完成智能化鐵路網,全國鐵路網長度將達到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佔據7萬公裡左右;高鐵列車將擁有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G通信技術的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那麼,高鐵列車的「超級大腦」究竟有多聰明?
    • 產業變革時代 ,「新智造」成為江城的新名片
      從2019年起,武漢開始實施「工業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目前已集聚了一大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智造」企業。 同時,湖北省也是全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之一,集成了諸如上汽通用武漢分公司在內的一系列重點汽車企業。「膽識」「格調」「創新」作為城市集群中領軍企業創新發展的內核,同樣也是上汽通用的高端品牌——凱迪拉克核心價值理念。
    • 北鬥、5G助力,中國高鐵的「超級大腦」有多牛?
      2035年,中國高鐵將擁有「超級大腦」通過「北鬥」導航+5G技術列車追蹤間隔將縮短到2分鐘兩車發車間隔也將大大縮短極大提高了線路使用效率2035年,高鐵將擁有「超級大腦」近日,《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出臺,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網,全國鐵路網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裡左右;列車將擁有利用北鬥衛星導航技術、5G通信技術等構成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發現新「齊跡」之高新區 走近MEMS 感受「中國智造」的淄博魅力
      從智慧型手機到智能家電、從各類可穿戴設備到消費電子產品……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讓MEMS技術迎來空前爆發的黃金時期。MEMS究竟是什麼?12月15日下午,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團帶著疑問,來到有著國內最大MEMS產業園的淄博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感受電子資訊時代「中國智造」的淄博魅力。MEMS是在微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學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領域,涉及電子、機械、材料、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多種學科與技術,前景廣闊。
    • 井蓋幫你連WiFi還能播廣告 長沙金龍智造的新產品裝上「智慧大腦」
      金龍智造自主研發的智慧井蓋產品獲得國內外客商的廣泛關注。資料圖片  星辰在線5月6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叢笑)報導,在井蓋上裝個「智慧大腦」,瞬間就變身為5G通信站的天線,不僅可發射5G信號,還能實時監測井下水質、播放廣告、提供夜間照明等。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長沙經開區的湖南金龍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見到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兩款智慧井蓋——智慧5G通信井蓋與智慧傳媒井蓋。
    • 神舟十一號搭載金立M6 中國智造閃耀太空
      大家都知道,中國航空事業的成功,與中國智造是分不開的。時至今日,我國在太空飛行器的研製和衛星應用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經建立了系列完整、配套的太空飛行器研究、設計、製造、試驗、發射、測試和運營體系,形成了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6大領域太空飛行器研製業務。
    • 「中國芯」牽引西成高鐵勇闖蜀道永濟電機「智造」綠色動力
      (原標題:「中國芯」牽引西成高鐵勇闖蜀道永濟電機「智造」綠色動力)
    • 「東莞智造」在世界舞臺加速崛起
      記者調研發現,東莞智造頻頻亮相世界舞臺的背後,依託的是通過科技創新重塑經濟發展競爭力,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座製造業大市產業突圍的縮影和新的延續。這些世界級的「東莞智造」力量正在東莞凝聚,迸發出強勁的新動力。
    • 「天問一號」刷新中國航天新紀錄,BJ90再次彰顯中國智造硬核實力
      中國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以「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為代表的輝煌成就,令每一位國人自豪。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也已經正式啟用,將投入到「天問一號」及「嫦娥四號」任務中,而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這標誌著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有一次迎來重大突破,令世界矚目。
    • 智「圓」奇說VLOG第二季|「最強大腦」PK「重慶智造」大牛 看看誰...
      今天,《智「圓」奇說》就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智博會上的「重慶智造」機器人,來一場「最強大腦」和機器人的大PK。這次的PK中,不得不說的是大牛機器人。大牛機器人是國內首個融入了自然語義、法律語義處理技術(NLP)和深度學習技術,具有自學習功能和無限次多輪會話的法律機器人。
    • 雙星+途虎,開啟輪胎智造新零售
      同時,雙星輪胎和途虎養車也希望通過本次合作,用更智能化的生產方式、更數位化的高效服務渠道、更貼近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攜手打造更優質的輪胎界「中國智造」的品牌。
    • 從釐米級高精度看新國貨品牌的智造之路
      但,2020也是航天之年,是新國貨的智造之年。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點火升空,並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濟南兩會訪談 | 蔣作棟:搭建新智造生態模式,培育協作機器人產業...
      而且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也有待加強。 蔣作棟建議,著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的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形成「龍頭集聚、主體多元、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氛圍濃厚、特色鮮明」的產業生態體系。「建議實施新技術示範應用工程。」
    • 華大智造完成高中低通量產品布局 新融資計劃正推進
      此外,華大智造還推出了另外兩款最新產品,包括一款可以「裝進口袋的單細胞實驗室」——新型DNBelabC系列單細胞組學系列產品,和基於抗體的測序試劑系列產品。以上多款可攜式、智能化、低使用門檻的基因測序產品。華大智造表示,藉助這幾款新品,將進一步拓展設備應用場景,切入臨床腫瘤檢測,病原快速鑑定、無創產篩、個人健康及疾病風險、司法現場檢材、環境檢測、野外勘察等多個細分市場。
    • 北鬥+5G下,中國高鐵將獲「超級大腦」:2035年實現7萬公裡覆蓋
      作為中國在國際上一張閃亮的名片,中國高鐵實現了"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近日,中國高鐵又傳來好消息。根據中國科技網8月13日消息,中國國際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提出,至2035年,高鐵將達成7萬公裡覆蓋;在北鬥衛星導航及5G技術的加持下,中國高鐵將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南方智享會在廣州舉行 專家熱議數字賦能新智造
      1月15日,由南方日報社主辦的「2021南方智享會主題沙龍——數字賦能新智造」上,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索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賦能新智造產業路徑,為廣東製造共謀良策。   南方網訊 1月15日,由南方日報社主辦的「2021南方智享會主題沙龍——數字賦能新智造」上,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索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賦能新智造產業路徑,為廣東製造共謀良策。  當天,南方產業智庫正式發布《數字新動能——廣東產業轉型數字力量》一書。
    • 新視界 | 設計點亮中國智造之美———要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
      工業設計是產業鏈創新鏈的源頭,從市場需求出發,通過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將科學技術能力轉化為現實產品。當前,工業設計正與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日益深度融合,為中國「智」造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波司登的展位前,幾款集合各種黑科技的登峰系列羽絨服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 磁浮科技營探秘:一大群企業傳遞智造故事
      一群有擔當的企業,用一張張濃縮的「科技名片」,詮釋了「湖南智造」的故事。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走進企業,記錄創新背後的故事,於9月7日起推出「智造力量」專題報導。鐵科院通號所/北京華鐵為長沙磁浮快線提供的信號核心系統。中鐵寶橋職工製造長沙磁浮F形軌排的情景。攝影/蔣曉強中鐵山河研發的盾構機。湖南大學的學生手工製作的方程式賽車。
    • 工博會丨讓金屬加工更「聰明」,宏山雷射向世界展現中國智造新勢力
      ,宏山雷射此次攜雷射切割、手持焊接、數控折彎等多款智造黑科技強勢出擊,在這個匯聚全球工業新技術的大舞臺上,向來自全球的參展用戶展現了技術專研的科技創新的品牌實力,成為參展行業用戶關注的現場焦點。R9專業坡口雷射切管機行業管材切割技術「智」定專家——R9詮釋實力新標籤
    • 「宇宙中心」實現「智造」轉型
      「中關村智造大街」亮相 支撐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中關村智造大街」位於海澱五道口腹地,北起雙清路,南至成府路,全長380米,優越的區位優勢和濃厚的科技氛圍讓這裡迅速匯聚了一批專業服務平臺和國際化創新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