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5G助力,中國高鐵的「超級大腦」有多牛?

2020-12-04 延邊廣播電視臺

2035年,中國高鐵將擁有「超級大腦」

通過「北鬥」導航+5G技術

列車追蹤間隔將縮短到2分鐘

兩車發車間隔也將大大縮短

極大提高了線路使用效率

2035年,高鐵將擁有「超級大腦」

近日,《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出臺,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網,全國鐵路網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裡左右;列車將擁有利用北鬥衛星導航技術、5G通信技術等構成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未來列車「超強大腦」將通過採用北鬥定位替代傳統的軌道電路,利用5G技術研究實現列車與列車間的直接通信,定位更準,安全保障更強,使列車追蹤間隔由目前的最短3分鐘縮短到2分鐘左右,提高線路運輸能力30%以上。

保證鐵路列車安全運行,列車運行間隔控制十分重要,縮短列車運行間隔,將提高線路使用效率,從而縮短兩車的發車間隔,也能讓我們的出行更高效便捷。當前如何控制運行間隔?「超級大腦」如何縮短兩車的發車間隔?「北鬥」和5G技術將如何大展身手,助力中國高鐵的「超級大腦」?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就明白了~

1

如今列車運行間隔是怎樣控制的?

無論是普速客貨運鐵路,還是高速鐵路,一般而言都是鋪設兩條並行軌道,火車左右行車互不幹擾。那麼動輒數百至上千公裡的鐵路線,是如何保證列車運行安全的呢?

我們知道,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前後兩車間距不小於50米,才能保證必要的安全。我國普速火車一般運行速度為120-160公裡/小時,高速列車的運行速度是350公裡/小時,這麼快的速度,勢必對前後兩列高速列車的安全間距要求更加嚴格。

鐵路部門是通過「閉塞分區」,來給列車劃分運行空間的,從而為列車運行提供安全保障。「閉塞分區」就是通過軌道電路把鐵路線路分成若干個長度不等的段落,每一段落兩端用信號機進行控制,並在調度中心的顯示屏上顯示出來。當列車在閉塞分區運行時,車輛後端的信號機變紅,說明這個區間段落有車佔用,後面的列車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能冒進,只有運行前方的信號顯示綠色,才能全速行駛。在普速鐵路上,司機可以通過觀看信號機的信號變化來操控列車。

2

「超級大腦」將縮短前後兩車的發車間隔

在傳統的固定自動閉塞方式下,系統無法知道列車在分區內的具體位置,因此列車制動的起點和終點總在某一分區的邊界。為充分保證安全,必須在兩列車間增加一個防護區段,這使得列車間的安全間隔較大,大大降低了線路的使用效率。

無線移動閉塞技術則在對列車的安全間隔控制上更前進了一步,其信息傳遞、列車定位、列車完整性檢查等功能,不再依賴地面軌道電路,從而大幅度減少軌道旁邊安裝的設備數量。無線移動閉塞的車載設備子系統,利用速度傳感器、雷達、光電傳感器對列車進行速度和距離的測量,並結合地面應答器對列車位置進行校正,能夠連續、自動地對列車位置進行檢測,保證系統對列車速度以及行車間隔的安全防護。

如此一來,無線移動閉塞系統可以通過車載設備和軌旁設備不間斷的雙向通信,調度控制中心可以根據列車實時的速度和位置,動態計算列車的最大制動距離,使得「列車的長度+最大制動距離+安全防護距離」組成一個與列車同步移動的虛擬分區,這就是「移動閉塞分區」。

由於保證了列車前後的安全距離,兩個相鄰的移動閉塞分區就能以很小的間隔同時前進,讓列車能以較高的速度和較小的間隔運行,實現高鐵列車的「小編組、高密度」運輸組織目標,大大縮短前後兩車的發車間隔,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線路的使用效率。

3

「北鬥」和5G如何助力「超級大腦」?

無線移動閉塞系統可以說是高鐵列車的「超級大腦」的關鍵元器件,能讓調度中心人員準確掌握列車的運行情況,從而指揮列車運行,保證行車安全。要完成這一艱巨任務,離不開「北鬥」導航和5G技術。

方興未艾的5G通信技術,既是智能化時代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也是智能化時代的標誌性技術,高帶寬、高速度、大容量、低功耗、低延時、萬物互聯、信息可感知、可調控是其鮮明的優點和特徵,可以滿足未來虛擬實境、智能製造、自動駕駛等應用需求。

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性、高精度時空基準。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對系統的全球性定位,能夠實現全球時間的精確同步。基於「北鬥」衛星定位的列控系統,可以連續且精準獲取列車位置信息,通過採用移動閉塞的追蹤間隔方式,使得追蹤列車間隔大大縮小,從而提高運輸效率。

「北鬥」和5G技術優勢互補。「北鬥」可以在全球把感知時間和位置的能力賦給5G技術,激發出移動通信網、網際網路的強大動能,可以對諸如高鐵列車等移動信息瞬時定位,確定其去向和瞬間運行的速度,滿足高鐵列車對移動閉塞的技術需求。

歐美日本等高鐵發達的國家,也一直致力於「移動閉塞」技術的研究。為了適應高速鐵路建設發展需要,我國高速鐵路列控技術借鑑歐洲ETCS成功經驗,從無到有,取得了巨大飛躍。我國自主開發的中國列車運行控制系統(CTCS)一共分為5個等級,從CTCS-0到CTCS-4,都有不同的適用範圍。

而CTCS-4系統是我國面向2035年、基於移動閉塞、北鬥導航和5G通信技術的新一代列車控制系統,被譽為列車的「超級大腦」,這是我國高鐵列控技術裡程碑式的重大進步。

相關焦點

  • 北鬥、5G助力 高鐵列車的「超級大腦」究竟有多聰明?
    原標題:北鬥、5G助力 高鐵列車的「超級大腦」究竟有多聰明?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頒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率先完成智能化鐵路網,全國鐵路網長度將達到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佔據7萬公裡左右;高鐵列車將擁有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G通信技術的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那麼,高鐵列車的「超級大腦」究竟有多聰明?
  • 北鬥+5G下,中國高鐵將獲「超級大腦」:2035年實現7萬公裡覆蓋
    作為中國在國際上一張閃亮的名片,中國高鐵實現了"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近日,中國高鐵又傳來好消息。根據中國科技網8月13日消息,中國國際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提出,至2035年,高鐵將達成7萬公裡覆蓋;在北鬥衛星導航及5G技術的加持下,中國高鐵將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高鐵要配的「超級大腦」有多牛?有了它發車間隔還能大大縮短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頒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率先完成智能化鐵路網,全國鐵路網將達到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佔據7萬公裡左右;高鐵列車將擁有基於北鬥衛星導航技術、5G通訊技術的海陸空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中國高鐵跑得這麼穩,天上的「北鬥」功不可沒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介紹,目前,大概有698.61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交通運輸部出臺了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北鬥衛星的專項規劃,鐵路、公路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指導正在不斷加強。
  • 中國高鐵跑得這麼穩 竟和天上的北鬥衛星有關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介紹,目前,大概有698.61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交通運輸部出臺了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北鬥衛星的專項規劃,鐵路、公路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指導正在不斷加強。
  • 中國高鐵跑得穩和北鬥衛星有關 還有這些「黑科技」
    中國高鐵跑得這麼穩 竟和天上的北鬥衛星有關與利用軌距尺進行測量或全站儀半自動測量等傳統手段相比,北鬥慣導小車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同時,作業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測量成本和外業複雜度。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介紹,目前,大概有698.61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交通運輸部出臺了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北鬥衛星的專項規劃,鐵路、公路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指導正在不斷加強。
  • 中國高鐵跑得穩竟和北鬥衛星有關 還有這些「黑科技」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介紹,目前,大概有698.61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交通運輸部出臺了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北鬥衛星的專項規劃,鐵路、公路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指導正在不斷加強。
  • 「中國智造」新臺階,列車迎來新「超級大腦」
    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了11個方面工作任務,提出要「發展自主先進的技術裝備體系」,其中「新型智能列車控制系統」廣受矚目,被譽為列車的新「超級大腦」。列車控制系統是高鐵運行的大腦和神經,是高鐵安全的保護神。
  • 中國航空大動作來了,比華為5G範圍更大,比北鬥導航的衛星還多
    終於,經歷了一系列這種情況以後,我國開始研製屬於自己的導航系統,如今北鬥導航系統終於完成了組網,讓我國全國上下都為之歡呼雀躍。然而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國航空又有一個大動作來了,比華為5g範圍更大,比北鬥導航的衛星還多。
  • 中國高鐵跑得穩,天上「北鬥」功不可沒
    與利用軌距尺進行測量或全站儀半自動測量等傳統手段相比,北鬥慣導小車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同時,作業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測量成本和外業複雜度。10月28日,國新辦就2020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介紹,目前,大概有698.61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鬥系統。
  • 中國!「量變」到「質變」關鍵時期,高鐵駛向海底,北鬥全球布網
    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6月23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成為繼美俄外唯一獨立擁有全球導航系統的國家。
  • 超級高鐵做出第一節,時速1200公裡!馬斯克吹的牛能實現嗎?
    超級高鐵做出第一節,時速1200公裡!馬斯克吹的牛能實現嗎?在古代,人類能達到的最快的速度就是利用生物能,說白了就是騎馬。就算是整個生物圈裡,跑得最快的生物獵豹也僅僅是90公裡每小時,而且只能維持極速幾十秒。
  • 你的旅途,竟然和「北鬥」有關!
    在今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頒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率先完成智能化鐵路網,高鐵列車將擁有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G通信技術的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不久前,被稱為「北鬥慣導小車」的測量儀成功用在京哈高鐵朝陽至順義段施工現場。
  • 北鬥資訊_北鬥如何陪伴你我生活?
    中國還公布了需要同步上線的北鬥所有7類服務接口控制文件,供所有企業研製、生產。 面對如此「高大上」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普通民眾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係?事實上,北鬥系統應用早已經悄然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 超級高鐵來了!武漢到廣州僅2個小時,簡直就是開了傳送門!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線站處副總工程師靖仕元介紹,《綱要》對未來我國「超級高鐵」建設指明了方向。高速磁懸浮,和傳統高鐵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是懸浮於軌道運行,沒有輪軌之間的摩擦力,有速度快、安全可靠、噪音低等優點。
  • 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Ⅱ》第三集《中國車》 為中國高鐵點讚
    國慶假期期間,央視推出了原創紀錄片《超級工程Ⅱ》,用最直觀的鏡頭記錄了這些震撼人心的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看過了前兩集《中國路》和《中國橋》,我們再來看看第三集《中國車》。 國慶假期,不少小夥伴依然在路上,少不了要跟高鐵打交道。
  • 中國引進美國真空「超級高鐵」引爭議
    同時,雙方將共同推進建設一個500—1000畝的超級高鐵產業配套園區。被稱為「高鐵大國」的中國,為何要引進美國超級高鐵,中國人造不出超級高鐵嗎?這一事件迅速引發國際國內熱議。超級高鐵會不會是下一個「巴鐵」騙局?這是網友問得最多的一句話。
  • 北鬥在哪裡?
    2020年6月23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送入太空一時間發射成功的消息瞬間佔領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為啥能吸引這麼多人關注的目光?北鬥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 北鬥在生活中有應用於哪些方面?官方為你盤點北鬥應用現狀
    我國北鬥自全面完成部署以來不斷賦能各行各業,為全球提供著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但是實際生活中,很多小夥伴並不是很清楚或感受到北鬥的應用,最近,新華社就通過短視頻的方式為大家盤點了北鬥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下文與幾米一起來了解北鬥為我們生活作出了哪些貢獻吧。
  • 中交裝備助力中國高鐵全方位整體出海
    中交裝備助力中國高鐵全方位整體出海 2020-11-25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