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標準動車組要開跑了。透露這一訊息的是位於成都的西南交大的停電通知。
據西南交通大學後勤保障處發布的停電通知,因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時速500公裡中國標準動車組試驗,經用戶超大負荷用電保障申請,學校批准,定於:2015年3月25日23:55—26日04:00;3月26日23:55—27日04:00;九裡校區眷誠齋12幢、13幢,15幢、三食堂、遊泳池、中達A、齊達、工行、中行、等區域配合停電。
觀察者網注意到,通知中提到的實驗室是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於1989年,落成於1993年,擁有世界上第二個、亞洲第一個機車車輛(四軸)整車滾動振動試驗臺,它可以模擬時速400公裡的機車車輛試驗。2003年,新落成的試驗臺成為規模最大、功能最多、技術最先進、唯一可實現內外軌速差的機車車輛(六軸)滾動振動試驗臺。
不過據中國日本今日報導,西南交大校辦公室稱是「後勤掛錯了消息」。學校內部的最新停電通知也刪除了時速500公裡動車組25日試驗的字樣。 而該校首席教授、中科院院士翟婉明也表示,不清楚有該試驗計劃。
2010年10月,隨著西南交大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的正式啟用,該試驗臺的運行模擬速度提升到了600km/h,創造了鐵路機車車輛臺架運行模擬試驗的世界最高速度。從最初時速幾十公裡,到創造出486.1公裡世界鐵路運營列車時速紀錄的CRH380A動車組,這些車輛要上前線「開工」前,都在這個實驗室裡進行試驗研製。
南車更高速度試驗列車,時速將超過500公裡
傳說中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到底長啥樣?
西南交大的停電通知披露了中國500公裡動車組試驗的消息(網頁截圖)
據了解,該西南交大軌交實驗室是我國擁有的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速列車研究平臺,有望成為我國最高級別的「國家實驗室」。該實驗室總體建築面積為44200平方米,目前有11000平方米基礎研究實驗平臺工程已基本完工。實驗室分為三個研究平臺:高速列車服役性能研究實驗平臺、基礎研究實驗平臺、數字仿真平臺。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軌道交通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衛華介紹,數字仿真平臺將在下一步發展成安全監控中心,預知和確保每次列車的安全運行,這將對我國高速列車的平穩和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通知沒有披露將要測試的動車組型號,據分析,應為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位於青島)生產的「更高速度試驗列車」。該型列車於2011年12月25日下線,將為進一步鞏固商業運營高速列車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試驗平臺,也標誌著中國高速列車前瞻性研究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對於完善中國高速列車技術體系,推動世界高速列車技術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這款「更高速度試驗列車」被車迷稱之為的「CIT500」。試驗列車以「國家973計劃項目——時速500公裡高速列車關鍵力學行為研究」為依託,頭與尾造型各異。車頭設計的靈感來源於中國古代兵器「劍」,突出尖楔形結構,降低了頭車的阻力;車尾的造型沿襲了CRH380A的造型,尾車的升力接近零。試驗列車為6輛編組,全部為動力車。
張衛華曾介紹,這列最新技術研發而成的列車的試驗速度將超越我國目前所有動車組列車速度。
張衛華介紹,在時速500公裡開展運營環境下的基礎理論研究是當今世界高速鐵路界尚未深入探索的領域,在此高速下,傳統認識的力學現象與行為極限狀態如何不得而知。試驗列車是基於國家973計劃項目——時速500公裡高速列車關鍵力學行為研究,歷經兩年多科研攻關的結果。它是探索高速列車系統的臨界點和極限值,提高我國高速列車基礎理論水平的一項重要成果。
「更高速度試驗列車」轉向架是有西南交大與青島四方共同研發,其中所有參數由西南交大確定。轉向架就像列車的兩條腿。列車最重要的,第一步能跑起來,第二步保證安全。「跑」時速超過500公裡的高速度,車的兩條腿很重要,必須保證穩,如果不穩,就跑不到那麼快,這需要很高的動力學性能,實驗室的測量工作也將是保證試驗列車的高穩定性、高平穩性、高安全性。
去年年初,媒體曾報導,該型列車試驗速度達到了605公裡/小時。目前世界上最快高鐵時速為574.8公裡,由法國高速列車TGV在2007年4月3日創造。
不過,有專業人士指出,此次測試的並非CIT500,而是中國標準動車組。中國標準動車組設計時速350公裡,南北車各一列,將在大西線上進行線路試驗。歷史使命是建立中國高速列車標準體系,要求統一旅客界面,方便乘客;統一操作界面,方便司機;還要統一設備接口,統一修程。
磁懸浮車在西南交大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環形軌道上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