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林文慧研究組發現液泡膜質子泵調控擬南芥胚發育的新功能

2021-02-09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三突變體的球形胚無法形成對稱的子葉原基突起,暗示同時缺失兩類質子泵可能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和分布。該研究檢測了突變體幼苗對生長素信號的響應,發現三突變體對重力不敏感、對外源生長素和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處理也不敏感,推測三突變體生長素信號異常。將標記生長素極性運輸的PIN1-EYFP和標記生長素積累和分布的DR5-GUS引入質子泵相關突變體中,發現三突變體的胚胎和幼苗中的PIN1蛋白含量下降,定位異常;三突變體的胚胎和幼苗中生長素的積累和分布異常。進一步實驗證明,三突變體中PIN1的蛋白水平和生長素的含量都明顯下降。BFA處理實驗發現,三突變體中PIN1蛋白對BFA不敏感,無法像野生型對照一樣形成BFA小體。以上結果表明同時缺失兩類質子泵導致三突變體生長素信號異常,這種異常可能是由於質子泵缺失破壞PIN1的細胞內運輸造成的。原生質體和液泡提取實驗證實三突變體的細胞和液泡均比野生型對照小。BECEF染色實驗證實三突變體中液泡形態異常,並且液泡內液的相對pH值比野生型高,以上結果表明同時缺失兩類質子泵影響了細胞大小以及液泡形態、大小和酸化。綜上所述,液泡膜質子泵可能通過調控液泡形態和生長素信號兩個途徑影響擬南芥的胚胎和幼苗形態建成。

     本研究提出了液泡膜質子泵調控液泡形態、影響胚胎細胞分裂和模式建成的新功能,並將液泡形態、激素信號和發育過程緊密聯繫起來。

     上海交通大學林文慧團隊的博士研究生薑雨彤為本論文的第一作者,林文慧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欒升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唐仁傑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的張燕潔博士、日本東京學藝大學的Ali Ferjani副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的薛紅衛教授參與了本論文的研究工作。此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留學基金委、以及中國科學院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項目資助。

更多林文慧課題組的信息請查看:https://www.seedlin.sjtu.edu.cn
原文連結: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nph.16231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林文慧團隊發現水稻株型調控新基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林文慧課題組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了題為「Modulates Brassinosteroids-mediated Growth Regulation and Influences Architecture and Grain Shape」的短文
  • 【學術前沿】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陳曉亞研究組繪製擬南芥葉片...
    【學術前沿】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陳曉亞研究組繪製擬南芥葉片胞外囊泡脂質圖譜 2020-07-30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機制清華新聞網12月29日電 12月2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 PCE南農沈文飈:NMT發現內源氫提升質子泵及Na-H逆向轉運體活性
    基本信息主題:NMT發現內源氫提升質子泵及Na-H逆向轉運體活性促植物耐鹽期刊:Plant Cell &Environment影響因子:6.362研究使用平臺:NMT植物耐鹽創新平臺標題:Molecular hydrogen-induced salinity tolerance requires melatonin
  • 山西大學教授研究組發現調控植物花葯發育和花粉成熟的新基因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開花植物雄性生殖發育的顯著特徵是形成包括花葯在內的雄蕊。花粉發育從花葯孢原細胞的分化開始,經歷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花粉壁形成、絨氈層退化、花粉有絲分裂等過程達到花粉成熟,隨後花葯開裂釋放出成熟花粉粒。這些過程相對獨立但彼此又緊密聯繫,並受眾多基因的調控。
  • 清華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揭示植物AGO1促進基因轉錄新功能
    清華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揭示植物AGO1促進基因轉錄新功能清華新聞網1月2日電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期刊(Developmental Cell)發表了題為《擬南芥ARGNAUTE1在植物響應激素和脅迫過程中結合染色質並促進基因表達》(Arabidopsis ARGONAUTE 1 Binds
  • Nature Plants丨姜裡文團隊提出液泡形成新模型,為液泡起源提供了新證據
    通過二維透射電鏡成像,反面高爾基網衍生模型認為液泡由反面高爾基網衍生結構融合形成【4】。而通過共聚焦顯微鏡得到的液泡的三維模型支持內質網衍生模型,認為液泡是通過內質網衍生的初生液泡成熟形成。考慮到液泡體積和形態的複雜性,三維電鏡能更好地觀察納米級完整液泡結構,近期的研究也支持了三維共聚焦顯微鏡成像。除了解析度技術的限制,之前的研究還缺乏細胞層面上對發育的認識。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謝旗研究組和西班牙Pedro L.Rodriguez實驗室前期的研究工作分別發現,參與內膜運輸途徑的ESCRTs(Endosome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s)複合體組分VPS23A和FYVE1/FREE1,通過識別ABA受體PYL4,能夠介導ABA受體進入內膜運輸途徑,從而進入液泡中進行降解,最終影響ABA受體的定位和蛋白穩定性(Belda-Palazon et al., 2016
  • 研究發現Hippo通路成員MOB1調控茉莉酸及植物發育的機制
    Hippo信號通路在調控動物細胞分裂、器官大小和腫瘤發生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當前動物和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MOB1是該通路的核心成員,在酵母、動物和植物中高度保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程佑發研究組前期發現擬南芥MOB1A在生長素介導的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Cui et al., 2016, PLoS Genetics)。為了進一步揭示擬南芥MOB1基因家族的作用,研究人員採用了遺傳學、生化、細胞生物學和組學等手段,發現MOB1A與MOB1B在體內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表達模式和蛋白亞細胞定位。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組前期報導了擬南芥營養生長時期,一類B3轉錄因子VAL1或VAL2可識別負調控開花的關鍵基因FLC的順式DNA元件(低溫記憶元件),並且招募PRC2複合體催化FLC位點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從而沉默FLC表達,氣溫上升後VAL蛋白「滯留」FLC位點以維持其沉默。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玉米籽粒發育與灌漿協同調控中心因子
    研究發現,調控玉米胚乳和胚儲藏物質合成的多個重要轉錄因子同時受到上遊轉錄因子ZmABI19的調控;此外,ZmABI19還通過調控多個植物激素相關因子來調控玉米籽粒早期發育。研究人員利用酵母單雜技術對這37個B3轉錄因子進行逐個驗證,通過EMSA和轉錄激活實驗,發現只有ZmABI19能夠識別並轉錄激活O2啟動子,而且當兩個RY-motif同時存在時,才能發揮最大轉錄活性。ZmABI19的轉錄和蛋白水平在籽粒早期表達時最高,灌漿開始後表達水平下降,胚中的mRNA水平顯著高於胚乳,暗示ZmABI19在籽粒早期發育和灌漿期均發揮作用,而且可能同時調控胚和胚乳發育。
  • 【Nature Plants 】香港中文大學揭示了植物液泡的起源和生物發生過程,解決了40多年的爭議!
    植物液泡是一種動態的細胞器,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 我國科學家描繪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Cell |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佳偉研究組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2020年8月4日,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佳偉研究組的題為「Chromatin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機理
    該研究發現,CNGC18(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作為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在擬南芥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中發揮核心作用。  植物的花粉管生長方向受到來自胚珠的引導信號的精細調控,確保花粉管準確找到胚珠珠孔,並進入胚珠,從而使兩個精子細胞被送入胚珠,完成雙受精。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近期,該團隊發現,擬南芥O-GlcNAc轉移酶SEC基因功能缺失突變體具有早花的表型,且突變體中開花時間的負調節因子FLC的轉錄受到抑制,同時FLC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一種新的蛋白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開花的機制,並且建立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O-GlcNAc修飾參與植物發育過程的新功能。
  • 遺傳發育所研究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植物脅迫反應研究中取得...
    甲基化修飾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依賴的亞硝基化修飾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這兩類修飾參與調控眾多生物學過程,包括調控非生物脅迫反應。但二者調控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不甚清楚。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突破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研究組,以Embryonic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by a pioneer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lants為題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Nature上。
  • Developmental Cell: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Signaling Regulates MicroRNA Biogenesi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
  • 最新發現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蘭州大學向雲課題組揭示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 Rab GTPases在植物極性細胞生長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中RabA4亞家族成員在花粉管頂端呈現「倒錐形」的分布【1】。
  • 液泡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細胞質與液泡相隔處還有一層薄膜,稱為液泡膜。它的組成和特性與細胞質膜相同。生物膜均是由磷脂分子構成的,都具有選擇透過性,所以細胞膜和液泡膜也一樣具有選擇透過性。  1知識拓展  液泡是由單層膜與其內的細胞液組成的。主要存在於植物細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