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非蝗災說起——想參觀昆蟲3D數字博物館嗎?

2021-02-24 嘉興超維VR3D

由東非蝗災說起——想參觀昆蟲3D數字博物館嗎?

I have a minimalist title

昆蟲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它們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就有100多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

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以近日肆虐東非的非洲蝗蟲為例,其數量已經達到了3600億隻,並且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預測,如果6月份蝗災得不到控制,蝗蟲數量或再增500倍。且另外有4000億隻已經抵達印度和巴基斯坦。這麼多的蝗蟲,一天就至少可以吃掉上億人的一天口糧。

我國很早就有討論昆蟲的專門著作。但是關於昆蟲的主要的科學研究,則是結合農業生產和醫學進行的。為了掌握農業生產的適當的時間,我國古代在天文和氣候歷上有過卓越的研究和巨大的貢獻,關於這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動物的氣候歷。因此農民們能從昆蟲或其他動物的出現,來計算氣節,進行一定的農業技術的操作。

昆蟲在醫用上的研究,涵蓋在本草學裡面,本草學在漢朝時已經成為學問之一,從漢魏到明代一共出版了二十多部偉大的著作,1578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問世,是本草學的大成之作。在這些著作裡,除了記述醫藥的性能和用途外,對昆蟲的形態、分類、生活史、生態方面都有很多的發現,很多昆蟲都是珍貴的藥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昆蟲的壽命相對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言算比較短的,成語朝生暮死說的就是昆蟲。許多昆蟲的壽命是以晝夜或小時來計算的。昆蟲類的壽命很特別,普通的蒼蠅的成蟲壽命是15~25天,如果連它的幼蟲期和蛹期都包括在內,它的壽命則是25~70天。5月的金龜子在成年情況下可活1~2個月,但它的幼蟲卻可以在土裡活3~4年。春天和夏天出生的工蜂只能活6周,而秋天出生的卻能活6個月,蜂王的壽命要長得多,它能活5年。

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世界上有很多昆蟲博物館,國內比較著名的的昆蟲博物館有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深圳木生昆蟲館、周堯昆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博覽園昆蟲博物館等。不少博物館的昆蟲標本的收藏數量達到了百萬級別。昆蟲標本的保存時間是有限的,為此目前各大昆蟲博物館面臨的昆蟲標本數位化的新課題。

目前昆蟲標本的數位化主要是照片的形式。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隨著3D掃描儀、3D印表機的出現,還有昆蟲標本3D數字建模技術的運用,使得昆蟲的三維模型逐漸被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以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為例。他們使用一種昆蟲的三維掃描設備,對昆蟲進行3D掃描,需要拍攝約2.5萬張照片,配備1200萬像素傳感器的掃描儀會從近400個角度進行拍攝,過程持續數小時。每隻昆蟲的3D照片需要佔用幾個GB的儲存空間。

除了國外,國內也有類似的技術和廠商,在做這項非常具有挑戰性,同時也非常有趣的工作。

日前,嘉興超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於其獨特的建模技術和特製的VR3D建模設備,完成了這個微小又有發達頭角的獨角仙標本的三維建模。

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由1280張影像、640億像素、8um只有髮絲粗細1/6的解析度,經由特定的建模算法構建的3D模型吧。

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人們就無需再走進博物館,而只要帶上VR眼鏡,就可以在家裡走進昆蟲的世界了。


我們的網址:www.vr-3d.cn

電話:0573-82808865 / 18217172515

相關焦點

  • 東非蝗災蔓延 是誰吹響幾千億隻蝗蟲的「衝鋒號」
    本月,東非多個國家遭受嚴重蝗災侵襲,受災人口超過千萬。近日,憑藉著驚人的遷徙能力和繁殖能力,幾千億隻蝗蟲從非洲蔓延至中東地區,並直抵南亞進入印巴,逼近我國。引起蝗災的主角就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下的成員,它們在全世界範圍內共有1萬多種,在中國有300多種。一隻蝗蟲不可怕,千億蝗蟲卻能摧枯拉朽,蝗災來時,密密麻麻的蝗蟲鋪天蓋地,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 多彩暑假:參觀昆蟲博物館
    多彩暑假:參觀昆蟲博物館 2002年8月3日23:25  東方網     東方網
  • 北京平谷馬坊村官參觀蝴蝶昆蟲博物館
    6月7日上午,在馬坊鎮黨建辦主任曹海雲的帶領下,馬坊鎮多名村官參觀了位於馬坊鎮東撞村的蝴蝶昆蟲博物館。村幹部王德剛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這一座蝴蝶昆蟲王國就是他親手創建的。
  • 蝗蟲和螞蚱是同一個東西嗎?為什麼東非會突然暴發沙漠蝗災呢?
    從去年11月份開始,東非遭遇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害,FAO(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預警,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利亞等國家的沙漠蝗災正在迅速蔓延,目前推算僅三國境內的蝗災以超過3600億隻,或對非洲糧食安全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 跟老吳參觀昆蟲博物館,聽老吳韶韶哪種昆蟲嗓門大
    聽我韶韶粉絲團快樂相聚昆蟲博物館▓ 王希凌 攝影報導聽我韶韶粉絲群快樂相聚今天(7月11日)上午,大暴雨都沒能擋住《聽我韶韶》粉絲群裡幾十位鐵粉的腳步。他們中,小的還是學齡前兒童;老的竟是95歲高齡的阿婆。
  • 2020大蝗災是怎樣發生的?|蝗蟲|聯合國糧農組織|東非|蝗群
    一場歷史罕見的蝗蟲災害,正在席捲東非和亞歐大陸。近日,包括肯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在內的東非國家正遭遇25年來最嚴峻的沙漠蝗災害。沙漠蝗災在東非大規模肆虐,已經對幾十萬畝農田造成破壞。據2月1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顯示,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已經受到蝗災影響,索馬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蝗蟲災害。蝗災使作物生產、糧食安全和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2月18日最新消息稱,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但印度政府仍發布預警稱,今年6月可能出現更為嚴重的蝗災。
  • 民星路小學學生「博物館之行」暨上海昆蟲博物館探秘活動:小昆蟲...
    民星路小學學生「博物館之行」暨上海昆蟲博物館探秘活動:小昆蟲 大世界時間:2017/6/8 10:21:44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民星路小學        選稿:陳樂 2017年6月6日,民星路小學三年級全體師生,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講解員的陪同下,參與了昆蟲博物館的特色體驗活動「昆蟲世界探秘」。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有趣的昆蟲博物館
    赤壁路小學二(5)班 楊鈺婷 指導老師 駱源源  國慶假期,我和爸爸一起參觀了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那裡有各種昆蟲。   在昆蟲博物館,我看見了蝴蝶、天牛、金龜子、蜻蜓、蜘蛛等昆蟲,還學習了昆蟲的相關知識。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參與「走進昆蟲博物館」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分別參觀了序廳、昆蟲生命廳、昆蟲世界廳、昆蟲與人類廳、昆蟲文化廳,從昆蟲的身體結構、生長發育、棲息環境、與自然界關係、與人類關係等各個方面全面了解了昆蟲世界,並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二尾鳳蝶、三尾鳳蝶、中華虎鳳蝶和阿波羅絹蝶,以及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美國等國的國蝶,還零距離接觸了價值「36萬」的「光明女神」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貓頭鷹蝴蝶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為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這幾天關於「蝗蟲」的事件可以說非常熱門,因為這還是一群「非同尋常」的蝗蟲,它們跨越了東非、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等地,最終對我們亞洲部分地區都帶來了影響,根據科學統計數據顯示,這次的蝗災蔓延出現在了10多個國家之中。
  • 高考地理考點 : 從東非蝗蟲肆虐看蝗災
    熱點解讀   以熱點事件為背景,以區域地理為載體考查發生蝗災地區的氣候特徵、蝗災形成的原因、蝗蟲的生長習性、蝗災產生的危害、蝗災的防治。   考點連結   1.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蝗蟲趨水喜窪,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由乾旱地方成群遷往低洼易澇地方。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說。   2.蝗災的致災物種主要為蝗蟲。
  • 為什麼東非有這麼多蝗蟲?
    很難說這些蝗災會造成多大的損害,但是通過研究蝗蟲數量激增的條件,科學家們希望提前預測損害的範圍,並提出減輕損害的計劃。然而,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很難實施一個全面的計劃來對抗這些帶來饑荒的昆蟲,更不用說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了。
  • 蝗蟲,蝗災與人類
    01 蝗蟲(Locust)的歷史 蝗蟲,俗稱「螞蚱」,屬於蝗科,直翅目昆蟲。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10000個不同的種類,在全球廣泛分布,對環境氣候的適應性也非常強,可以在熱帶、溫帶的草地與沙漠地區快樂地繁衍。
  • 上海昆蟲博物館,曾有亞洲大英博物館之稱,收藏百萬珍稀昆蟲標本
    上海昆蟲博物館,現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號,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及國際和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是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館。收費為7元/小時體驗遊記上海昆蟲博物館,其前身是法國神父韓伯祿(P.Heude)1868年籌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館(Musee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匯建成,後因標本眾多,無法儲藏,於1930年在呂班路(今重慶南路)興建新的震旦博物院。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美稱。1953年歸屬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
  • 為什麼有蝗災,卻很少聽說其它昆蟲成災的?蝗蟲有什麼特別之處
    今年的蝗災的規模堪稱空前,它們從東非開始出發,橫掃南亞越過巴基斯坦並直逼中國邊境。每3000萬到5000萬隻蝗蟲可以覆蓋150公裡,一天吃掉200噸各種植物,而人類作為以耕種為主要謀生方式的物種,對這些區域的人民打擊可謂空前巨大。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吃草的蟲子那麼多,卻很少聽說有像蝗蟲一樣達到「遮天蔽日,神明震怒」的規模。
  • 印度遇8000萬蝗蟲,奪食大戰一觸即發,東非地區或遭相同厄運
    如今再聽到「蝗災」一詞,相信大家已不覺得新奇有趣。早在2月份國人正受新冠肺炎百般刁難時,我們便從各大平臺上刷到了有關蝗災的消息,東非地區也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考驗東非百姓的正是一隻只活蹦亂跳的蝗蟲。蝗蟲有那麼可怕?
  • 螞蚱,安全綠色食品和可怕的蝗災集一體的昆蟲
    不知為何,提起螞蚱腦海中就是小時候捉螞蚱,烤螞蚱的場景;但是一說起蝗蟲,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蝗災。關於蝗蟲的記載最早在詩經《螽斯》中有言:螽(zhōng)斯羽,詵(shēn)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hōng)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jí)揖兮。宜爾子孫,蟄(zhé)蟄兮。
  • 蝗災蔓延 專家稱要警惕沙漠蝗6月隨季風入境中國
    圖片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沙漠蝗曾出現在我國雲南西藏據媒體公開報導,這場今年受到全球關注的蝗災,在去年起便開始了「蓄力」。2019年1月,沙漠蝗群由蘇丹和厄利垂亞飛越紅海,此後先後到達葉門、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伊朗等地,除了在當年給上述國家農業造成嚴重影響,還積累了大片蟲源,導致當前東非的糧食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 為什麼有蝗災,卻很少聽說其他昆蟲成災?蝗蟲有什麼特別之處?
    近段時間,起於東非,禍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巨大蝗蟲災害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這些蝗蟲所到之處,莊稼荒蕪,數千萬隻的蝗蟲在一天之內就能吃掉200噸各種各樣的植物,這種蠶食方式讓人驚訝不己,同時也為這種驚人的破壞力感到震驚。有人會很好奇,為什麼一直以來都說有蝗災,但是卻沒有聽過其他的昆蟲成災,究竟蝗蟲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走進昆蟲博物館 感知昆蟲魅力
    8月24日,觀眾在上海昆蟲博物館參觀。在8月23日至29日的上海科技節期間,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科普直播、互動體驗、探究實驗等多項主題活動,吸引觀眾進館感知昆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