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師出了一本新書:《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本書想要講的主題是:如何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努力。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人生投資者」---聰明的勤奮
古典老師觀察身邊一流的產品、公司和人,都能發現一個特點,他們都有一個非線性的跨越式成長階段。
躍遷並不是不勞而獲,它是個人努力和收益的非線性,這種非線性通過巧妙地利用科技與社會規律放大而來。這種勤奮不是戰術上的勤奮,而是戰略上的勤奮。所以躍遷和努力精進並不衝突,只是更強調在正確的範式下「聰明地勤奮」。
整本書讀完後,我的總結是努力、勤奮的方向不一樣,結果大不相同。獲得百倍收益的關鍵,並不是百倍努力。每個時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會和科技的底層邏輯撬動自己,實現跨越式的成長。一個普通人跟著師傅學武功,一個普通人有機緣在天上學仙術。一年後,前者有可能可以同時應對十來把個人,而後者有可能成仙,最後的成果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修仙術只是打個比方)
如何上天學仙術
隨著社會分工,電腦、手機各種工具,人工智慧的發展,可以外包大腦,也可以管理人、事件的方式來讓自己做更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是選擇自己的天堂,那就是找到頭部機會,懂得冪律法則,快速學習系統知識。
一開始我不太明白新東方名師在:「教師之輪「培訓裡每個關鍵分項裡面學到80分,而不是穩紮穩打學到100分的老師取得很大成功。後來想了想:80分的技術已經可以超越大多數人,關鍵的是技術的應用比技術本身更重要,很多時候技術有80分系統就可以良好運轉。系統需要迭代,所需要的關鍵技術也會發生變化,很有可能原先的100分技術在系統中已經不那麼重要,甚至沒用了。
某種角度來說,100分也不太可能的,所以巴菲特只打甜蜜區裡的球。選擇放棄比刻意追求完美更難,放棄20分是為了系統的良好運轉。懂得放棄更難,更需要智慧,選擇需要一雙慧眼。聰明人的最大詛咒:貪婪而不專注。(還是不夠聰明,真正聰明的人會找到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一件事。)
找到適合自己的頭部區域,專注是一條「護城河」,在能力圈打甜蜜區的球,可以確定自己有所收穫。專注可以讓自己集中力量在主航道,力出一孔威力驚人。分心就主航道力量就會不足。專注偏防守,主航道如何擴大是個問題,古典老師說找到主航道,不追求妙手,因為妙手不可持續,而持續迭代更重要,所有的大勝都是細小優勢的持續迭代形成的。主航道相關因素都不變的話,可以採取可持續迭。可持續迭代中心如何找到,每個可持續迭代控制點如何掌控我不知道。耐心很重要,耐心意味著心平氣和,心平氣和以為知道自己的位置,不慌亂有力量,有力量可以更好的清楚自己的位置、方向。平靜可以掌控好節奏,節奏控制好,可以跑的遠,整體來看也可能儘可能管理體力,體力有限的情況跑出最佳速度。
與優秀大腦聯機學習
與各個牛人交流後視野開闊,才會知道方向在哪裡。找到自己可以進入的頭部區域:OODA循環,思考差異化優勢。從價值而非優勢出發,先從身邊的頭部做起。與牛人聯機交流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閉門造車。聯機也可以知道外部環境是否發生了變化,高人有可能指導你主航道的本質,主航道的本質發生了變化,需要妙手,進攻對象也發生了變化。原先OODA循環只是單機作戰,聯機後可以更大視野,防守和進攻的良機從單兵變成班、排、連、營、團、師、軍、縱隊….
聯機學習中自己的學習之道:極其功利的讀書,找到知識源頭,萃取知識晶體,最好是給人講一遍,大量看知識晶體,聯機交流、自己創造知識晶體,整合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實現知識躍遷。
人類歷史上三次最著名的知識大爆炸,都是跨界聯機學習的直接成果: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古希臘文明誕生、文藝復興。
跨界的聯機學習無處不在:
布朗大學一組分別從事數學、醫學、神經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的專家群體,共同揭開了猴腦思考的秘密,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工程師與生物學家合作了解貝殼堅固的理由,把知識運用到坦克和裝甲車外殼上;
聯機學習可以當做小兵通往將領之路,甚至成仙之路。
因為時間原因,今天先寫到這裡。回頭另外再寫寫自己心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