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天的時間是地球的自轉周期決定的,而一天內的時間變化快慢則是由自轉速度確定的,在過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懷疑地球自轉速度是否是勻速的,直到科學家注意到了石英鐘所表示的時間.
石英鐘能夠較為準確的反應時間的流逝情況,一臺合格的石英鐘在3萬年內誤差不會超過1秒鐘.但正是這個走時精確的計時工具被德國科學家發現石英鐘在秋天會變慢,而到了春天后會變快起來.當這位科學家把自己的發現公布後,隨即引起了各個天文臺的關注.
各大天文臺在確定石英鐘是在秋天走時變慢,春天走時變快後就開始尋找其中的原因.當然科學家們並沒有懷疑石英鐘出現了問題,各大天文臺的石英鐘不可能同時出現問題一致的石英鐘,那麼科學家們的目光就放在地球身上.
地球的自轉速度會因為季節的不同而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這是科學家們在調查研究之後得出的結論.研究表明地球在八月和九月自轉速度是最快的,而在三月和四月份自轉速度是最慢的.這就解釋了石英鐘在不同季節走時速度不一致的問題.
但科學家們並不僅僅滿足於此,經過科學家們進步的測量,不僅僅是地球在一年之內一天的時長不同即自轉速度不同,而且不同年份之間的自轉速度也有不同.根據近300年內有記錄的記載表明,地球最快的自轉速度年份在1870年,最慢的自轉速度是在1907年.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地球的自轉速度如此不均勻呢?有科學家認為和兩極冰川有關,有研究表明,在1870年至1909年這四十年間,南極洲冰層的厚度減少了近25米,而到了1935年又增加了15米,此後又開始逐漸減少,巧合的是冰層減少增加再到減少的周期和地球自轉速度的改變基本吻合.
換句話來說,因為地球兩極冰層的減少,致使地球海平面增加,是地球的質量分布不均勻,從而導致了地球自轉速度的改變.當然僅僅憑冰川單獨的作用遠不能使地球自轉速度改變,但是地球的自然環境是十分複雜的,如果考慮季風洋流等作用上述理論很有可能實現.
根據估算,冬季從海洋吹至大陸,而夏季又從大陸回到海洋的空氣品質能達到300萬億噸.
但很多人認為地球的自轉和一個天體有關係,這個天體就是地球的衛星月球,月球作為地球有很多的不合理之處比如在地球上人類永遠也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月球幾乎含有地球上所有的元素,隕石坑在月球表面非常淺等.有科學家認為月球與地球的相互作用是地球自轉速度不均勻的原因.而這個原因也得到了天文界的普遍認同.
儘管地球的自轉速度不一致,但是地球一天的時間是螺旋式增加的.在地球剛剛誕生的時候一天只有6個小時,現在地球的一天時間已經有24個小時了,而以後地球一天的時間也會增加.那麼你會將地球饋贈的時間用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