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小事,只要願意付出精力,都是有可能收穫成功的。眾所周知保暖內衣這一行業,盈利還是比較有限的。很多企業都表示保暖內衣利潤十分微薄,但是這樣一個行業,卻有商家賺的滿盆金缽,每年的營收能夠高達百億,它就是南極人。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一品牌,在保暖內衣這一行業,南極人還是有著一定知名度的。說到南極人就不得不提張玉祥這一人物了,也正是他創造了南極人這一品牌。
張玉祥一開始是在國企工作的,但是對於這樣的工作張玉祥並不感興趣。所以他辭去了外人眼中「金飯碗」的工作,開始走向了創業的道路。
但是對於創業這方面沒有什麼經驗,因此當時並沒有人看好他。早在1997年的時候,服裝界開始流行保暖內衣這一品類的衣服。張玉祥看到了商機,於是四處周轉借來了一筆錢投資保暖內衣,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秋衣秋褲。憑藉保暖內衣他也賺取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
那時候的南極人所有產品都是自己生產銷售的,但是到了2008年之後,南極人出現了「變化」。將生產端和銷售端的環節全部拋棄,還將旗下的工廠都賣掉了。往後不再致力於生產,而是開始經營品牌授權這一模式。
也就是說以前市場中的南極人也許是個大品牌,不過現在只能算是「貼牌貨」了。主營業務也不再是保暖內衣,不管什麼產品,只要花錢購買品牌授權,那麼都可以貼上「南極人」這一商標。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網上南極人保暖內衣那麼便宜的原因,其實除了南極人之外,北極絨、俞兆林還有恆源祥都走上了貼牌的道路。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南極人的總營業額達到205.21億元,超越同行業的貼牌企業,包括創始人張玉祥的財富也得到了增長。對於品牌的成功張玉祥表示:別人賣的是產品,南極人賣的是品牌,雖然也有其他廠家賣品牌,但是服務這一塊肯定不如南極人。
能夠在保暖內衣這樣低利潤的行業找到突破口,每年為公司帶來百億的營收,這一點還是令人比較欽佩的。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於消費者卻不夠負責了。
因為網上賣的大部分保暖內衣,其實都是來自「秋褲村」。當地市場售賣的價格只有十幾元,不過因為貼上了南極人的品牌標籤,各種價格都有。有些價格甚至達到五十至一百左右,可以看出商家在當中賺取的利潤有多高了。
當然消費者在明白這樣的模式之後,自然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假如沒有用戶這一龐大的需求市場,品牌想要繼續經營也是不容易的,這一點也是南極人需要注意的地方。不知道廣大消費者有沒有買過南極人這一品牌的秋衣秋褲呢?你們認為質量和價格對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