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阻礙你前途進步的往往不是大事,而是看似簡單容易的小事

2020-12-06 騰訊網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小事辦不好成大事,職場老手差點被免職

上周,集團召開安全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公司辦公室主任老何因為小事沒辦好差點被免職。

老何在三天前,當面報告負責安全管理的副總B參加會議,B也知道此事。但開會前一天,老何忘記提醒了,B因為臨時家裡有事也給忘了。董事長A責怪B,B怪罪老何為什麼不提醒他一下。

會議現場,董事長的座位牌打錯了。A姓郎,結果辦公室文員小張把郎總的名字打成了郞總,這兩個字拼音一樣,但是有點區別。結果,A大發脾氣。

開會前十分鐘,投影儀遙控器壞了。投影儀又掛在三米高的屋頂上,老何臨時找梯子才手工打開,會議晚了十五分鐘。

會議結束後,A在現場大聲批評老何,讓他回去寫檢查,寫不好就把他免了。

我就在會議現場,老何作為一名老辦公室主任,竟然犯這種低級錯誤,實在是讓人不可理喻。

為什麼職場上經常會在這些看似簡單容易的小事上栽跟頭呢?

在工作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面對重要工作時,我們主觀上會保持高度警惕,反而不容易出問題。越是小事情,越容易出問題。按道理講不應該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但事實卻相反。這是為什麼呢?

容易犯經驗主義錯誤

就像案例中的老何,組織電視電話會議已經輕車熟路了,對於會場保障的各項檢查就不像以前那麼細緻了。以前不出問題,並不代表現在不出問題。現在不出問題,並不代表將來不出問題。

工作中的同理心在作怪

老何站在自己的角度想當然的認為會議這麼重要,B肯定也會認為很重要,會把這件事情記在心上,結果B卻忘了。職場上,站在自己的立場推測別人是大忌,結果很可能是南轅北轍。

信任永遠代替不了檢查監督

職場老手通常都會帶新人工作,檢查工作並不是給他們找茬,而是更好地保護他們,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否則,就像案例中的那樣,問題雖然是下屬出的,但老何肯定也得承擔責任。

職場上,面對這些容易「踩雷」的小事情,怎樣才能避免栽跟頭呢?

第一:建立錯誤筆記本,運用「類推思維」,分析問題原因,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工作中,避免犯錯誤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建立錯誤筆記本。把犯的所有錯誤都記錄在一個本子上,經常看一看,就會提醒自己少犯此類錯誤。我的錯誤筆記本就是按照如下分類的:

會務錯誤

會務的整體流程,從開始承辦會議到會議結束的每個環節都記在本子上。對自己曾經犯的錯誤,比如:話筒忘記調試、茶水忘記準備、座位擺放順序錯誤、忘記領導通知等所有犯過的錯誤都一一寫上,嚴重錯誤還會用紅筆重點標記。

文字錯誤

給領導寫的講話稿、總結報告、大會發言等文字材料,記錄出現的語句不通順、錯漏字、頁碼順序不對、少頁漏頁等等錯誤。

行政錯誤

比如,單位發票和差旅費的報銷制度非常繁瑣,需要好幾個領導籤字,我就將易錯的地方標記清楚。還有,向領導傳閱文件要按照職務由低到高的順序,不能越級傳閱等等。

其他錯誤

比如,領導問自己一個數據,沒有答出來; 進領導辦公室,忘記敲門; 領導暗示自己,我卻沒有領會意圖等等這些無法歸類的小事,統一作為其他錯誤。

建立錯誤筆記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錯誤產生背後的心理動機。

類推思維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分析方法。

類推思維是由日本管理學家細谷功在其著作《高維度思考法》 中提出的。

主要意思是,根據類似的事物進行推論,也就是學會向相似的事物「借鑑」,抽象出共同點,然後再作用於其他具體的事務中。

類推思維流程

運用類推思維分析錯誤原因要把握兩個關鍵方面:

從不同領域的問題中抽象出共同原因

有些錯誤分屬於會務、文字等不同領域,但可以從問題的背後抽象出錯誤的共同原因。比如,因為思想不夠重視、主觀臆斷、經驗主義錯誤、流程不清楚等等。

將共同原因再反作用於類似的具體事務上

找出共同原因後,下次再幹具體類似事務的時候,我們可以看看曾經犯錯誤的原因,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以前相同的錯誤,同一個坑不要跳進去兩次。

第二:運用「時間管理矩陣」,解決大腦中信息混亂、條例不清晰或者重點不突出的問題

每天公司的早交班會上,領導都會布置一大堆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零散的小事。比如:公司需要做條標語、三樓的燈找人維修、四樓的下水道堵了、把紙質文檔轉換為word文檔等等,這些小事看似不難,但是真幹起來確實很耗費人精力。

上周的一天,我就被布置了10件小事,每件事之間都沒有關聯性,而且每件事看似都需要馬上去做。但是下午下班時我完成了8件,秘訣就是運用時間管理矩陣。

時間管理矩陣

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如上圖所示。

第一象限:重要又緊急的事

第一象限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工作大局。有時候,你認為這項工作可以緩一緩,但是你的領導卻認為非常重要而且緊急,所以千萬不能對第一象限的工作產生誤判。

我的通常做法,就是站在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可能有人會說「我又不是領導肚子裡的蛔蟲,我怎麼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學會觀察自己的領導。

比如:領導在布置這些小事時,描述語句數量多少、說的時間長短、語氣大小、有沒有反覆強調、有沒有說這事非常重要等等,只要稍加留心你就能判斷出哪些工作是第一象限的。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第二象限是相對於第一象限說的。重要性可能都一樣,但是區別就在於,今天幹完,領導不會問; 今天不幹,領導可能也不會問。

判斷哪些是重要而又不緊急的事,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經驗、智慧和判斷能力的。有三個小方法可以用一下。

自己判斷;

尋求同事幫助;

見縫插針諮詢布置工作的人。

需要強調的是, 每次至少綜合運用其中的兩種方法進行判斷,千萬不可擅自做主,因為有時真理並不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所以要多聽聽別人意見。

第三象限: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第三象限表面看似第一象限,因為有些事情緊急,會讓你產生「這件事很重要」的錯覺——實際上就算重要也是對別人而言。

臨時組織的小型會議、同事讓你去幫忙找個資料、突然來了一位重要朋友等等都屬於這一類。你花很多時間在這個裡面打轉,自以為是在第一象限,其實不過是在滿足別人的期望與標準。

第四象限: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

這個象限的工作屬於今天做也可以、明天做也可以,甚至不做也可以,因為事情的屬性決定了做不做都不影響大局。

做了只會錦上添個小花,不做也不會有人對你上綱上線。遇上這樣的事情,自己根據時間情況,靈活把握就行。

以後大家再幹很多的小事時,不妨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這四個象限,根據事情的緊急重要程度排出順序,合理分配工作完成時間。

運用時間管理矩陣確定小事完成的順序,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和第四象限出問題的概率不大

第一象限因為事情重要,所以我們一般會更加重視和上心,出現錯誤的情況較少。第四象限由於事情幹不幹都不重要,所以也不會出問題。

很多人容易栽在第二和第三象限的事情上

第二象限的事情,處理不好就容易成為重要又緊急的。第三象限的事情,雖然不重要,但是緊急程度高,處理不好就會讓領導認為你幹工作很拖沓、關鍵時刻緊張不起來。

第三:認真做好每天工作記錄,將每天的小事記在媒介載體上,發揮「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作用

工作中,很多交待的小事,不要僅僅靠大腦去記,大腦一忙起來,很容易遺忘的。所以,要及時把工作記在媒介載體上,這樣才能有效防止誤事漏事。

有這麼幾個好方法可以試一下:

工作記在筆記本上

就像上周,領導交給了我10件小事,而且每件事之間都沒有關聯性,我就按照時間管理矩陣區分好後,把工作記在筆記本上,幹完一件划去一件,既沒有漏事,也沒有誤事,工作效率還非常高。

用好手機備忘錄

手機已經成為日常辦公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工具。很多工作有時都是通過微信群裡布置的,可以把工作直接複製粘貼到手機備忘錄裡。工作休息時多翻翻手機,看看還有哪些工作沒有幹完,哪些工作容易出紕漏,能夠有效防止工作遺忘,降低出問題的概率。

發揮辦公室白板的作用

有時候接手一項大工作,需要科室人員協同完成。我們就在辦公室裡購置了一塊1.8m×0.9m的大白板,採取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大工作分解成「N」多小工作。按照每個人的特長進行分配,完成一項小工作就在上面註記,這樣幹工作忙而不亂,還能相互補臺。

把小事記在媒介載體上,還有兩點需要把握:

不僅要記錄事情,還要記錄注意事項

記錄事情是表面工作,我們還要把完成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項寫下來,比如:哪些環節容易出問題,需要尋求誰的幫助,需不需要領導給你協調等等。

要定期進行回顧整理

工作不只是幹完就完事了,可以利用每個周五工作不忙的空閒時間,對一周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整理,一些錯事可以記在錯誤筆記本上,寫上自己體會,防止下次再犯。

今天,我們主要圍繞「職場如何避免在小事上栽跟頭」這個話題進行了闡述,首先分析了三個原因,然後提出了三種解決辦法:

第一:建立錯誤筆記本,運用「類推思維」,分析問題原因,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第二:運用「時間管理矩陣」,解決大腦中信息混亂、條例不清晰或者重點不突出的問題;

第三:認真做好每天工作記錄,將每天的小事記在媒介載體上,發揮「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作用。

希望大家看了後有所啟發和幫助。

相關焦點

  • 職場生存難?《三十而已》透露出的6條職場生存法則,你必須要懂
    縱觀整部戲,最大的看點不是情感戲,而是三位女主人的事業戲。顧佳雖然是全職太太,但她一刻也不離開職場。公司的大事小事都得經過她的手。一旦公司遇到困難,她會親自解決。王漫妮是一家奢侈品商店的金牌推銷員。她來上海八年了,努力在這個繁華的城市紮根。
  •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其實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那些在職場上膽大妄為的,往往都是進入職場不久的,而那些在職場待了多年的呢?基本都是要多慫有多慫。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是個慫人,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剛」,什麼時候更適合「慫」起來。
  •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幾個星座小事大事一把抓,還能樣樣做得不差
    你以為烹飪是金牛巨蟹座的擅長,偏偏獅子座也能做出秀色可餐,更讓你饞涎欲滴的美味,這是他們在小事中的極致追求,用他們的話來說,連個最簡單的小菜都無法搞定,又怎麼來一次「小菜一碟」的小嘚瑟。天蠍座:小事大標準,事事專注一個頂倆天蠍座有著很不錯的觀察能力,更有著很細膩的情感,所以往往他們在做一件小事的時候會想著很多與大事相關的牽連關係,比如說最簡單的學習一門功課,一門功課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吸引他人注意的方式,又或者是一個能讓自己更多一項技能的方向。
  • 阻礙我們進步的原因有三個,這三個原因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的
    在生活中,阻礙我們進步的原因往往有三個,而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原因的存在。01限制在自己的小世界局限於我們自己的小世界,在這裡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與他人交談,常常是獨自一人,這裡的局限不是與他人交談的局限,也不是我們自己思想的局限,而是自我認知的局限。
  • 一個人在職場應酬上的表現,很有可能決定了這個人的前途!
    然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工作場所的飯局從來不像吃飯那麼簡單。其中有更深刻的原因。這裡的知識更是深不可測。有時候,久未解決的問題,可能在這頓飯之後就解決了。但對你們所有人來說,在社交中你能帶來什麼好處呢?怎樣才能有好的表演呢?
  •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職場上,要想事業上迎來大的發展,有個好的前途,跟對老闆就成為了不能忽視的問題。人們常說「跟對老闆,做對事」,可見,老闆在員工的職場發展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要想在職場上有大的發展,領導的提拔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整個公司那麼多位員工,老闆不會每個員工都了解,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一來,提拔員工的任務自然就交到了領導的身上,要是無法得到領導的喜歡,肯定就難以往前再進一步。所以,怎麼和領導處好關係,就成為了職場上的一大學問。
  • 關於職場上的「門」道,多數人不懂,你真的知道怎麼開門嗎?
    木門,木門比較輕便,相對來說用到的力度不會很大,但是木門的容易受潮,容易變形或者出現裂縫,這些門上的不雅表面可能會被有心人看到,會覺得這樣的職場,這樣的公司能像樣的門都沒有,會讓人反感,必要的時候需要遮擋或者替換。玻璃門,玻璃門易碎,開門關門一定要輕一點,不可莽撞。
  • 瞌睡蟲惹禍上身 勿做職場烏魂族
    烏魂族」是一個職場新詞彙,專指學歷高,能力好,但每天給人的感覺都是沒睡夠,上班混混沌沌,對工作不積極甚至容易出錯的人,這類人特別不受上司待見。如果你是「烏魂族」一員,那麼可得小心了!  工作沒精打採  「瞌睡蟲」惹禍上身  同事大朱是個「瞌睡蟲」。
  • 職場龜兔賽跑。拼的不是才華,而是保持耐力的信心
    融會貫通,複製遷移到其他事情上。如,我拿起了筆,開始學習寫作。一件看似很難的事情。不需要和別人比成就,和自己過去比進步。現在已經能流暢的給客戶寫策劃方案;能寫出兩三千字的文章,在頭條也發布沉澱了百餘篇文章,記錄自己的成長與改變。關鍵還是微習慣,從力所能及的行動開始。不管寫的好壞,拿起筆開始寫,把自己的感悟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
  • 職場上,越窮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很準,希望你沒有
    如果不是,那麼恭喜你,你沒中招,有些總是愛找藉口,永遠是藉口比方法多,面對問題不是找解決的辦法,而是找藉口,把自己立在了我解決不好的立場,這非常」窮人「。你解決的問題永遠是你自己的。無論是來自同事的幫忙還是上司的任務,你所要解決的問題永遠是你自己的,解決了同事的幫忙請求,你可以收穫到同事的友好,解決的上司的問題,你會收穫到上司的讚許,大抵上都是百利無一害的。
  • 不要讓自己被基本技能所阻礙
    Z是跨行跳槽的空降兵,能得到這樣的認可非常不容易。Y總結說,Z雖然不是行業內的人才,而Z在原先的大公司是從銷售基層做起,基本功非常紮實,現在換到他們這一行,雖然產品渠道有所不同,但是流程基本相似,Y感謝我們的獵頭工作,因為在同行業中找還不一定能找到Z那樣原來接受過完善銷售體系培養,基本功紮實,綜合素質又很高的人。
  • 職場兩忌諱,溫水煮青蛙,看似很努力,很現實!
    職場從來都是很嚴肅的話題。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還用在校園那種心態,殊不知一旦違反了公司制度立馬就會有走人的結局。為了能幫助到更多初入職場的新人,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職場的兩個忌諱,一個是溫水煮青蛙,一個是看似很努力。這兩種都很現實,對職場生涯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就來具體說一下。
  • 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情緒!控制情緒,才能幹好工作
    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動物,所以很容易被情緒所左右或控制,這對工作繁忙的職場人士來說是一大忌諱。當大事小事接踵而至時,你一定會覺得煩躁不安;當工作屢受挫折時,你也許會心情沮喪;當工作無聊時,可能會百無聊賴,思想開小差。
  • 優秀員工最不應該犯的職場錯誤:一葉障目:只見樹葉不見森林
    在職場,成功的經驗固然重要,失敗的教訓更為珍貴。在職場,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成功者有成功的秘訣,失敗者有失敗的教訓。成功者不是不犯錯誤,而是善於從自身和他人的錯誤中學習。而失敗者往往是那些不吸取經驗教訓,對別人犯過的錯誤熟視無睹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渴望得到重用的員工,如果你希望你的老闆覺得你是不可替代的,你一定要下決心改正本文中列舉的員工最容易犯的錯誤。
  • 你不是口袋裡沒錢,而是腦袋裡貧窮
    在這個競爭與壓力倍增,挑戰與希望並存的社會中,一個人的貧窮,不是口袋裡沒錢,而是腦袋貧窮。真正的財富不是口袋裡有多少錢,而是腦袋裡有多少東西。如果你不能改變這個環境,就要被這個群體同化。除非你主動選擇改變自己的環境。 不論你是一個上班族,無論你的工齡有多長,無論你的工作是否平順,安逸,或是過著「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生活;或是每天過著上班被上司罵,下班回家罵上司,不得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日子;或是騎驢找馬,一天到晚老想著換工作的日子,你都應該給自己一次改變自我的機會,讓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突破。
  • 脾氣暴躁的領導成不了大事,往往淨惹事、又出事,看完你便懂了!
    他們往往容易發脾氣,喜歡訓斥他人。他們不將下屬視為人類,這將嚴重損害其下屬的自尊心,不可避免地導致失去民眾支持和群眾基礎。這樣的人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人,甚至更容易發生壞事。他們傾向於在某些特定問題上失去理智,尤其是在有爭議的決策方面,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很難做出正確的決定。結果,將導致相應的損失。這些人很難成就大事,他們很少能夠在官僚機構中實現長期穩定。
  • 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而是窮人總是容易跌入高風險人生陷阱
    「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而是窮人總是容易跌入高風險人生陷阱」。簡單從財務來說,原本窮人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簡單快樂,但是面對突然的疾病和意外,往往會耗光窮人所有積蓄,甚至影響自己基本的生活開支,因病返貧。沒有做好風險防範,導致家庭財務陷入不穩定狀態,進而影響生活的穩定。
  • 男人這樣和你相處,不是日久生情,而是在套路你
    ,而是需要持久的維護。然而,大多數女人對這些書上的套路都已經免疫了,不再相信初見時的心動,大都會考察男人一段時間,很少會被蒙蔽。 所以,「日久生情」也逐漸變成男人撩撥女人的一種套路,而且屢試不爽。這些虛偽的陪伴,隱藏在專情的外衣下,女人則要早點明白,男人這樣和你相處,不是「日久生情」,而是套路你。
  • 21條有趣的適合職場的經濟學法則,你知道多少?簡單,卻很實用
    #21條有趣的適合職場的經濟學法則,了解這些簡單又實用法則,能讓我們在職場中如魚得水,事半功倍。1、盧維斯定律: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很多人在想別人表達謙虛時往往會把自己拉得很低,這是不對的。2、洛伯定律: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最要緊的不是你在場時的情況,而是你不在場時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