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那麼遠的月球跑,探月工程要花多少錢?

2020-12-05 讀創

11月24日,嫦娥五號完美升空,目前正興衝衝地飛往月球準備「挖土」。

歡慶和期盼之餘,可能有人會好奇:老往那麼遠的月球跑,探月工程要花多少錢?

在國家航天局日前組織的青年專家座談會上,該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從事財務和工程審計工作的王正偉談到了這個話題。一起來聽聽這位探月「管家」怎麼說。

▲王正偉(國家航天局供圖)

王正偉介紹說,從零開始做起的嫦娥一號工程也僅花了北京1至2公裡地鐵的價格,與美國動輒數億美元的探測器相比,我國探月工程性價比極高,是經典的花小錢辦大事。

記者了解到,20世紀初期,北京修建一公裡地鐵成本約為7億元左右。

此前,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院士曾透露,嫦娥一號工程耗資約14億元,其中包括建設了大量基礎設施,為後續工程奠定了基礎。

王正偉還說,嫦娥四號任務,花的錢也跟修1公裡地鐵差不多。「這充分說明,中國探月工程是高效、低投入、高產出的典範。」他表示。

為什麼這麼省?王正偉解釋說,在經費管理方面,我們注重節約成本,但該花的錢並未盲目節省,而是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通過技術創新謀求效益最大化。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雲層。付毅飛 攝

舉個例子:嫦娥二號是嫦娥一號備份,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一號和三號發射成功後,如果備份不用就只能放庫房。我們充分利用備份產品,對二號和四號進行重新論證、調整任務目標,在保持探月工程總經費不超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二號、四號的任務,並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同時王正偉表示,工程經費管理是服務於工程研製建設,探月工程經費管理模式是統籌使用,滾動管理。工程總體緊緊圍繞工程研製任務,科學規劃,適時調整年度計劃和經費預算,保障任務的順利執行。

例如嫦娥5T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在立項時計劃做2次飛行試驗,結果第一次試驗就取得圓滿成功。工程總體經過充分論證,決定不再進行第二次試驗。這樣,第二次試驗節約的經費就能用到後續任務中,提高了經費使用效率和效果。

中國的探月工程,正是因為精打細算鋪就探月之路。此外王正偉還透露,截至目前,探月工程做到了指標不降、經費不超、工期不拖。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老往那麼遠的月球跑,探月工程花了多少錢?
    【老往那麼遠的月球跑,探月工程花了多少錢?】11月24日,嫦娥五號完美升空,目前正興衝衝地飛往月球準備「挖土」。歡慶和期盼之餘,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小問號:老往那麼遠的月球跑,探月工程要花多少錢?日前國家航天局組織的青年專家座談會上,該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從事財務和工程審計工作的王正偉就談到了這個話題,據王正偉介紹說,從零開始做起的嫦娥一號工程僅花了北京1至2公裡地鐵的價格,嫦娥四號任務
  • 探月工程到底花了多少錢?航天青年這樣回答
    王正偉是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一名80後航天青年,主要從事財務和工程審計工作,是幕後千千萬萬航天人中的一員。一提到職業跟財務相關,王正偉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探月工程到底花了多少錢?」「截至目前,可以說,我們的探月工程做到了指標不降、經費不超、工期不拖。」王正偉說。中科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葉培建曾說過,從0開始做起的嫦娥一號工程,也僅花了北京1-2千米地鐵的價格,與美國動輒數億美元的探測器相比,性價比極高,是經典的「花小錢辦大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也曾表示,嫦娥四號花的錢跟修一公裡地鐵差不多。
  • 中國探月共花了多少錢?為什麼不拿來做全民醫保?
    從2004年啟動探月工程開始到如今的嫦娥5號落地,實施探月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推動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促進我國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那麼在整個的航天工程中我們投入了多少資金呢?
  • 為實現載人登月,美國、蘇聯花了多少錢?
    美國、蘇聯當年為實現「載人登月」,究竟花了多少錢呢?國家宇航局估計,若想在1970年實現登月,大約要花費223億美元;如果要進一步加快速度,在1967年登月,則要花337億美元(1967年美國的GDP約為8300多億美元)。甘迺迪賦予「阿波羅計劃」以「全國最高優先權」,拋棄艾森豪時代平衡預算的政策,在財政上全力支持國家宇航局的工作。
  • 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 為何各國都要探月
    如今,儘管首席科學家一職由更年輕的後輩接手,但他還是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的高級顧問,並沒有完全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很多重要事項,都需要他參與。此外,每年他都會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學校、科技館等場合,向社會、向公眾一遍又一遍講述中國的探月事業。他告訴網易科技記者,自己平均每年要做53場科普報告。
  • 央視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
    據央視新聞12月1日消息,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央視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
    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探月工程規劃制定者之一、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今年已經80歲高齡的欒恩傑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 欒恩傑:論證的時候。當時我腦子裡的目標全是工程上的目標,比如說我的運載能力,我的軌道測控能力要到月球,我這個飛行器被月球捕獲的能力,在我腦子裡面比較重,但是這個完成以後,你科學目標是什麼樣子的,就不知道。
  • 中國探月之旅尚未結束,2024年探月計劃公布,載人登月還遠嗎
    中國航天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進步神速,在國際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尤其是探月工程,在世界領域創下了多項記錄。而中國探月工程尚未止步,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已經劃入2024年探月計劃,而嫦娥八號也將在10年內進行,在2024年的全新探月計劃中,月球南極成為中國的探測重點!
  • 中國探月故事 劇情格外精彩
    《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出臺,其中那句「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正式向世界披露:中國,要探月了。經過3年多研究論證,2004年的大年初二,中國探月工程第一期正式啟動。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曾說:「航天技術孕育著科學新突破,這件事除了自己咬牙幹,沒人能幫你。」
  • 中國探月工程將在月球南極建設月球科研站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記者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20米左右。
  •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
    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恆馳的「探月工程」:領跑的核心與底氣
    近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在月球完成相關探測和收集任務,成為了時下最夯的熱點。然而,曾幾何時,因為技術難度太大,中國「探月工程」並不被看好。如今,隨著嫦娥五號成功上天「挖土」,全世界都為之矚目、喝彩,離不開背後的科研團隊夜以繼日的付出,更離不開中國「探月工程」明晰的「三步走」戰略。如果把恆馳的徵程比作一次「探月」,那麼恆馳正在走的路,就是沿著既定的方向、路線,組建最強科研天團,打造最強「孵化基地」,一步一步走向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來源:新華社12月17日 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這個探月工程三期過程之中,您覺得最艱難、最難突破的技術關是什麼呢?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獨家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
    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專訪北大郭弟均:探月工程打開了中國深空探測的大門
    北大地空學院助理研究員郭弟均向網易科技分享了他對探月工程的發展和探月工程系列成功發射意義的觀點。郭弟均認為,探月工程是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站,對未來月球基地建設、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其它地外天體的探測具有開創性和指引性的意義,是實現中國人千百年來從仰望星空、思索星空發展到走入星空、探測星空的基礎。
  • 勞斯萊斯跑一公裡要花多少錢?網友:跑次高速「凱美瑞」沒了?
    勞斯萊斯跑一公裡要花多少錢?網友:跑次高速「凱美瑞」沒了?這款汽車品牌的表現確實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車輛整體外觀表現相當的霸氣,表現了非同凡響的氣場。同時,內部的設計也是非常的個性化,營造出一種舒適的氛圍,能夠給人以很高的享受。整車的舒適度非常的高,同時,車輛在動力方面的表現也是非同一般。就連最入門版的汽車動力表現都是搭配有6.6T渦輪增壓雙發動機。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了解這些關於月球的知識
    ●關於月球的知識,你知道多少1.月球有幾歲?一項最新的分析結果稱,月球的年齡為45.1億歲,比太陽系晚6000萬年誕生。2.月球有多大?月球基本上是個圓球體,平均直徑約為3476公裡。月球的表面積有3800平方公裡,大約是中國陸地面積的4倍。月球的體積僅為地球的1/49。3.月球有多重?月球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81,由於質量小引力就小,月球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6。4.月球距地球多遠?月球繞地球公轉,有時近有時遠。
  • 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了解這些關於月球的知識
    ,你知道多少 1.月球有幾歲? 月球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81,由於質量小引力就小,月球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6。 4.月球距地球多遠? 月球繞地球公轉,有時近有時遠。最近時約36萬公裡,最遠時約40萬公裡,平均距離約為384400公裡。 5.月球有多亮?
  •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新華社海口11月26日電(記者陳凱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走進北理工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講述的「中國探月與探月精神」吸引了230餘名師生前來聆聽。  吳偉仁介紹,我國探月工程實施15年來,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其中,嫦娥一號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二號首次實現「一探三」、 嫦娥三號實現月球著陸探測、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著陸探測、嫦娥五號將實現月球採樣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