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嫦娥五號完美升空,目前正興衝衝地飛往月球準備「挖土」。
歡慶和期盼之餘,可能有人會好奇:老往那麼遠的月球跑,探月工程要花多少錢?
在國家航天局日前組織的青年專家座談會上,該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從事財務和工程審計工作的王正偉談到了這個話題。一起來聽聽這位探月「管家」怎麼說。
▲王正偉(國家航天局供圖)
王正偉介紹說,從零開始做起的嫦娥一號工程也僅花了北京1至2公裡地鐵的價格,與美國動輒數億美元的探測器相比,我國探月工程性價比極高,是經典的花小錢辦大事。
記者了解到,20世紀初期,北京修建一公裡地鐵成本約為7億元左右。
此前,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院士曾透露,嫦娥一號工程耗資約14億元,其中包括建設了大量基礎設施,為後續工程奠定了基礎。
王正偉還說,嫦娥四號任務,花的錢也跟修1公裡地鐵差不多。「這充分說明,中國探月工程是高效、低投入、高產出的典範。」他表示。
為什麼這麼省?王正偉解釋說,在經費管理方面,我們注重節約成本,但該花的錢並未盲目節省,而是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通過技術創新謀求效益最大化。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雲層。付毅飛 攝
舉個例子:嫦娥二號是嫦娥一號備份,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一號和三號發射成功後,如果備份不用就只能放庫房。我們充分利用備份產品,對二號和四號進行重新論證、調整任務目標,在保持探月工程總經費不超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二號、四號的任務,並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同時王正偉表示,工程經費管理是服務於工程研製建設,探月工程經費管理模式是統籌使用,滾動管理。工程總體緊緊圍繞工程研製任務,科學規劃,適時調整年度計劃和經費預算,保障任務的順利執行。
例如嫦娥5T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在立項時計劃做2次飛行試驗,結果第一次試驗就取得圓滿成功。工程總體經過充分論證,決定不再進行第二次試驗。這樣,第二次試驗節約的經費就能用到後續任務中,提高了經費使用效率和效果。
中國的探月工程,正是因為精打細算鋪就探月之路。此外王正偉還透露,截至目前,探月工程做到了指標不降、經費不超、工期不拖。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