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空73秒,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變火球,7名太空人無一人倖免

2021-01-09 網易

2021-01-04 17:11:08 來源: 藝術不哭

舉報

  細心觀察是為了理解,透徹理解是為了行動。

  現代化飛速發展的社會裡,每個人的出名看似都非常的簡單,只需要短短的時間,有一臺電腦和一臺相機就可以出名。但是人們都忘了,在這齣名的背後,是少不了付出的,比方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苦練。很多人在如今追名逐利的社會中,不斷地想著成功,撈取利益。

  

  但實際上每一件事情的成功,在這背後都是聚沙成塔的點滴,中間不允許任何的意外,一旦有意外,很有可能就會功虧一簣。一個巨大的工程,很有可能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測量數據而失敗,更妄論一個人的成功了,很多人為了成功都會備選好多個方案,就為了最後的那一刻,也有很多個工程,為了能夠建設得更好,也會進行很多次的推演和整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

  美國挑戰者號的高空爆炸事件

  。眾所周知,現在很多國家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火箭,也有了一定的航天基礎。現代社會科技飛速發展,過去很多不能完成的事情,在今天這個時代基本都已經成為了現實。

  現在社會上每個國家都卯足了勁兒發展自己國家的航空技術,畢竟發射火箭,乘坐太空飛船去探索宇宙的秘密,是每個國家畢生的追求。

  

  而美國在如今的世界上是一個有著極強實力的大國,同樣美國的航空航天技術發展的非常迅速,領先於其他國家。但是

  在1986年的1月美國曾經發生過這樣一次慘烈的爆炸事件

  ,那就是挑戰者號的失敗。當時整個美國人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挑戰號的發射,這是它最後一次發射,同時也已經是它第十次發射了。

  當時發射這艘火箭的時候和往常一樣,只不過參加飛行的太空人卻和以往有了不同,

  在其中竟然有一位中學老師,他的學生就在看臺上為老師歡呼加油,見證老師升上太空的那一刻。同時在這一天的溫度和往常相比要低一些,

  但是人們內心充滿了激動,忽略了此時天氣的異樣。現場所有人都在緊緊的盯著火箭發射的指令,這場發射可以說是受到了所有美國人的關注,挑戰者號的成功發射,很有可能會讓美國的航天事業獲得巨大的進步。當時參與升空的太空人們內心也十分的激動,因為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項任務容不得一點差錯,倘若一個數據出錯,很有可能會讓這些太空人們有去無回。

  當指令員摁下發射按鈕之後,在所有人的關注之下,火箭升空了。當時有一個人發現了右推進器旁邊有黑煙冒出的痕跡,但由於痕跡不明顯,所以沒有人發現

  ,一切都在順利的進行著,畢竟火箭已經發射,不能夠再次進行維修。

  但是這個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當火箭飛行到16000多米的高空時,此時才過去73秒。突然發生了爆炸,在空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煙花

  ,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就被巨大的爆炸聲炸暈了頭,

  火箭上的太空人也都喪生了,無一例外

  。其實

  火箭發射之前,工作人員還沒有在0度以下的溫度下測試過,當天挑戰者號發射的時候,已經是在0度以下了

  ,當時向上級反饋時,並沒有得到重視和解決,所以就造成了這樣一個失誤,讓這七名的太空人不幸遇難,失去了生命。

  

  由此也可見,

  保持嚴謹的態度是多麼的重要,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數據而忽略了它們的重要性。

  很多時候,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但就因為細節的疏忽,造成了失敗,就比方美國挑戰者號,因為天氣的原因,天氣導致裝置的密閉性受到影響。最終在發射的時候,果然出現了意外,最終造成了人員的傷亡,這樣的損失是巨大且無法彌補的。倘若當時能將這個問題重視起來,或許美國的航空航天技術說不定真的會有巨大的發展,畢竟當年的挑戰者號可是受到全美的關注。

  

  總結

  對於成功,我們不能急功近利,每個人都會獲得成功,只不過這些成功有大有小罷了。但是有的人就是貪心不足蛇吞象,想要獲得巨大的成功,結果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想要成功也非常簡單,只要將現在手上的每一件事做到極致,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不需要自己去證明,時間就會證明一定會成功。但是倘若走那些歪門邪道的捷徑,最後不僅不會成功,還會引來謾罵。

  參考資料:《美國「挑戰者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挑戰者號升空僅僅73秒,7名太空人葬身火海,究竟發生了什麼?
    【ALENG 自媒體】10月29日午間自媒體專稿,33年前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成為人類航天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事故,儘管事情已經過去了30多年,而且關於該爆炸事故的官方調查結論也早已發布,但是如此嚴重的一次航天事故背後,究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新聞,多年來,實際上傳聞非常多。
  • 挑戰者號事故:升空73秒後,瞬間變成火球,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
    但有成功就有失敗,今天所要講述的便是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失敗的故事。不得不承認,美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很多方面的科技水平都是領先於許多國家的,特別是在航空航天方面,在其他國家對這個領域還沒有做出任何研究的時候,美國就已經小有成就了。
  • 升空僅73秒就解體,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航天計劃擱淺32個月
    在人類發展空間日漸飽和的情況下,陸地發展也不再受到過多重視,與此同時,各國都將發展目光看向外太空,太空的神秘感使得人類的發展欲望更加強烈,航天事業的發展也使得人類從中獲利極多,但凡事並不都是一帆風順,在人類航天事業史上,發生過很多航天事故,其中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就是其中之一。
  • 挑戰者號:被直播的美國航天慘案
    在1985年10月和1996年3月之間進行了16次飛行。2011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進行最後一次飛行,太空梭退役。第五架奮進號:1991年建造,以庫克船長的三桅帆的研究調查船奮進號命名,奮進號用來替代挑戰者號,造價超過20億美元。
  • 資料圖片: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瞬間
    航空知識網站-星戰工作室/圖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載7名太空人,進行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這一天早晨,成千上萬名參觀者聚集到甘迺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戰者號騰飛的壯觀景象。上午11時38分,在人們目送之下,豎立在發射架上的挑戰者號點火升空,直飛天穹,看臺上一片歡騰。但太空梭飛到73秒時,空中突然傳來一聲悶響,只見挑戰者號頃刻之間爆裂成一團桔紅色火球,碎片拖著火焰和白煙四散飄飛,墜落到大西洋。挑戰者號發生爆炸,釀成了一場慘禍。圖為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瞬間。
  •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後解體
    圖為正在太空執行任務的挑戰者號太空梭。1986年1月28日當地時間早上11時38分挑戰者號進行代號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務。圖為七名參與此次太空任務的太空人正在出發登機。他們分別是麥可·J·史密斯、迪克·斯科比、羅納德·麥克奈爾、鬼冢承次、克麗斯塔·麥考利夫、格裡高利·賈維斯和朱迪斯·蕾斯尼克。
  • 導致7名航天員遇難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原本可以避免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突然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這次慘劇,不僅讓挑戰者號成為歷史上最短命的太空梭,更導致美國的太空梭飛行計劃被凍結長達32個月之久。是什麼原因,讓挑戰者號在空中爆炸?又是什麼原因,讓一些技術人員擔心它在升空之前就會粉身碎骨?
  • 美國挑戰者號爆炸事故,竟然是因為那一天太冷了
    太空梭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進行代號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務時,機上共搭載了7名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在挑戰者號升空的第73秒,飛船解體爆炸,最終墜毀,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無一倖免。這一天也是美國航天史上最為黑暗與恥辱的一天。
  • 曾有人預測到「挑戰者」失事,但遭駁回,最嚴重的載人航天事故!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路上,作出了非常多的嘗試,其中有一件非常讓人悲痛至極的事情,就是美國「挑戰者」號突然爆炸的事故,這場事故讓7名太空人在這次事故中喪生。其實在「挑戰者」升天的前一天就有人想阻止這場災難,卻沒有成功。
  •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空難罕見細節曝光,竟沒準備逃生系統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霧氣籠罩中往發射架移動。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太空梭。開發初期原本是被作為高擬真結構測試體1986年1月28日,在升空高度達到大約10英裡(約合16公裡)後,「挑戰者」號發生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調查發現這場空難事故由其中一個火箭發出故障所致。
  • 特大空難之美國「挑戰者」號失事
    在離發射現場6.4公裡的看臺上,聚集了成千上萬名參觀者,他們來到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目的就是一睹「挑戰者」號太空梭升天的壯觀景象。在這些觀眾之中,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19名中學生。中學生們既是來觀看太空梭發射的,又是來歡送他們心愛的老師麥考利夫的。1984年,美國航天局宣布將邀請一位中學教師參加這次航天飛行,這名教師將在太空飛船上對全美國中小學生講授兩節有關太空和飛行的科普課。
  • 資料圖片:被打撈上來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殘骸
    打撈上來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殘骸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載7名太空人,進行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這一天早晨,成千上萬名參觀者聚集到甘迺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戰者號騰飛的壯觀景象。上午11時38分,在人們目送之下,豎立在發射架上的挑戰者號點火升空,直飛天穹,看臺上一片歡騰。但太空梭飛到73秒時,空中突然傳來一聲悶響,只見挑戰者號頃刻之間爆裂成一團桔紅色火球,碎片拖著火焰和白煙四散飄飛,墜落到大西洋。挑戰者號發生爆炸,釀成了一場慘禍。圖為打撈上來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殘骸。
  • 航天飛船機身出現裂縫,2000度高溫席捲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存活
    在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雙方都是在不斷的在科技和軍事方面較勁。美國在當時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更是讓人們對於太空的認知程度飛速的提高。人類的手不不但觸及了太空,就連月球上都留下了人類的腳印。但是在航天方面取得輝煌成果的背後,有著無數人的辛勤付出,有的人甚至還為此付出了生命。美國雖然是當今世界上航天實力最強的國家,但是曾經也付出過非常慘痛的代價。
  • 工程師勸阻發射未果,太空梭16000米高空爆炸,7名太空人全損失
    圖片為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的第二架太空梭,自美國首次試飛太空梭以來,這種有人駕駛並且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已經安全的執行了24次太空任務,挑戰者號亦成功執行了9次太空任務,此時的人民沉浸在零事故的喜悅當中,直到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的發射失敗,人們才幡然醒悟,太空探索從來都不簡單
  • 32年前:「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爆炸
    32年前,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28日上午11點39分,「挑戰者」號點火升空,一股黑色煙霧從發動機右側尾部噴出,持續了約2秒。不到10秒鐘後,挑戰者號在1.46萬米的高空解體,而飛船上的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事後,美國政府專門成立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原因。
  • 只因一條裂縫,2000度高溫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倖存
    在人類發展空間日漸飽和的情況下,陸地發展也不再受到過多重視,與此同時,各國都將發展目光看向外太空,太空的神秘感使得人類的發展欲望更加強烈,航天事業的發展也使得人類從中獲利極多,但凡事並不都是一帆風順,在人類航天事業史上,發生過很多航天事故,其中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就是其中之一。
  • 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因一小條裂縫,2000度高溫瞬間湧入機艙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所謂的第一強國,其航天史上就有過很多事故,其中最為慘烈的,就要數「挑戰者號」載人火箭的失事,據悉只是因為一條非常小的裂縫,2000多度的高溫瞬間就湧入了機艙,這次嚴重的事故導致了船上7名太空人無一人生還。
  • 發現隱患後卻沒有進行處理,發射升空73秒後,太空梭解體
    1977年,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試飛成功,美國人對此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企業號是當時世界上結構最精密、最複雜的飛機,使用了3500個系統,250萬個零件,底部裝有31000塊隔熱瓦,全部由手工安裝,5天才能裝上一塊,太空梭由駕駛艙、設備艙和尾部動力艙構成,設備艙中有長長的機械爪,可以抓取衛星等太空飛行物,是理想的反衛星裝備。
  • 太空史上最大慘劇: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30年
    30年前的今天,1986年1月28日,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爆炸解體,7名太空人殉職。這次事故,是美國宇航局也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最沉重的悲劇。事後的調查表明,此次事故的根源來自一個不起眼的橡膠部件——「O-ring」( O型環)。
  • 最慘烈的航天悲劇,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NASA卻隱瞞關鍵信息
    今天我們就說下,NASA太空梭的悲劇,5架飛機爆炸了兩架,損失了14名太空人。這在航天歷史中犧牲的太空人數量中佔了絕大多數。很明顯太空梭的夢想看似宏偉,但卻不那麼成熟。只有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NASA才認識到了這一點。先說下太空梭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