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魚?全身黑黝黝,8根鬍鬚。
今天又是雙休日,本想好好睡個懶覺的我,七點時,被釣友一個電話吵醒了。
一聽說去釣魚,我急忙起床。我知道這個水庫的魚好釣,平時總想去釣一次。但總找不到機會,現在決不能錯過。起床、洗漱、準備釣具和釣餌。
一切準備停當,發動我的吉普車,來到了菜市場,買了一元錢的豬肝,與釣友會齊,大家興高採烈地出發了。
經過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三人到達了排達連水庫,選好釣位開始起釣。
用的是6.3米的手竿,雙鉤掛豬肝,餌料一入水,突然,我的漂猛地往下一沉,趕緊提竿,哇,好沉,憑我的經驗,心想:一定是條大魚。握緊竿,遛好魚,找抄網,哈哈,一氣呵成,一條2斤多的大魚,樣子像鯰魚,肚子圓鼓鼓的,身上有一層黏液,進了我的魚護。看來用豬肝釣此魚還直行。
再次掛好豬肝,正準備下竿,猛得,我身邊的鈴聲大作,2.7米的超硬海竿頓時彎成了大弓,我急忙放下手竿,抄起海竿,哇噻,魚要線太急了吧,放線……只聽一陣「吱吱」地響,眨眼間魚竄出30多米遠,這時釣友們都過來了,他們在一旁準備抄網,我呢?哈哈,緊張。
經過20多分鐘的戰鬥,魚終於失去了那個猛勁,泛著白肚到了岸邊,一條4斤多的大「鯰魚」就這樣進入了我的魚護。
這種魚勁大力猛,同是一樣重,它要比鯉魚的力大二倍以上,而且,耐力持久,引遛時要有耐心。待其翻白無力時再用抄網抄起。
接下來我們在亂石窩、巖窟處、大樹下、水草旁、進水口等地方,一共釣到了4條這樣的魚,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白化鯰魚,後來釣了這麼多覺得不是,有的說這是斑點叉尾鮰。
斑點叉尾鮰俗名溝鯰、河鯰、美洲鯰,是大型的淡水魚類,廣泛分布於北美洲的淡水和鹹水水域中。
最大個體可達35千克以上,含肉率高,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深受美國、加拿大和其他許多國家消費者的歡迎,加工好的成品和半成品在西歐、日本等地均較暢銷。
我國於1984年由湖北省首次從美國引進。目前我國南北方均有養殖。深受釣魚愛好者的喜愛。
也有不少釣友把這種引進的斑點叉尾鮰和我們本土的芝麻劍魚混淆。有些魚販子甚至拿叉尾鮰冒充芝麻劍賣高價。
需要提醒大家,不是身上有點點的有鬍子的魚就是芝麻劍。記得紅水河還沒有蓄水時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到羅甸06年時芝麻劍飯店的價位就是120一斤,這麼高的價格的魚不是這麼好釣的,所以常常在碼頭有人把叉尾當芝麻劍買回家。
下面我來說說它們的區別
1、看頭部,叉尾頭部沒有那麼扁,而芝麻劍的嘴是象鴨嘴似的。
2、看眼睛方位,叉尾眼睛在兩側,芝麻劍眼睛稍微在上面。
3、關鍵是看尾部,芝麻劍尾巴呈扇形,而叉尾的尾部似剪刀!
以上是我關於斑點叉尾鮰的一些了解,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釣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