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也變得惡劣,很多以前常見的生物現在都基本上看不到了,就像今天說的這種魚一樣,以前在長江邊經常能夠看到,但是現在基本上只有在三峽才能見到。
這種魚的外觀比較獨特,魚身也比較奇怪,魚頭比較尖但是眼睛很小,魚嘴兩邊會長一對鬍鬚,就像小鯉魚裡面的那個黑鯰魚一樣,不過這可不是鯰魚,他的名字叫做江團魚。
江團魚是一種比較古老的魚,學名叫做長吻鮠,是現在比較少見的一種魚。
在以前,江團魚比較多,長江兩岸的百姓經常捕撈來吃,四川人稱他們為&34;,可以說吃過江團魚的人就不會忘記這種魚的美味,可以說是淡水魚中的珍品。
但是近幾年,江團魚越來越少,已經很少有漁民能夠打撈到這種魚了。
那麼這種魚現在如此的少,是否被列為保護動物,禁止捕撈食用了呢?
江團魚在很久以前就成了一個瀕危物種,只能面青進行繁衍,從原來的長江流域到現在只有三峽水庫才能發現他的生硬,並且在2007年的時候江團魚就被列為一節保護動物的名單,但是很多以因為他的肉質比較鮮美,所以捕撈到還是照吃不誤。
說實話,不管什麼物種,被列為保護動物只是紙上談兵,真正需要做的還是切實的進行嚴禁活動,對這些非法打撈的漁船進行合法的禁令和懲罰。
並且還要做到的就是保護江團魚的洄遊路線,讓這些江團魚能夠更好的產卵繁衍。
魚的繁衍能力是很強的,只要能夠正常的進行繁衍生長不遭到侵害,江團魚重新恢復原來那種繁多的時候是很容易的。
不過值得開心的是,現在江團魚的養殖技術得到了提高,在長江中下遊等地區出現了很多的江團魚養殖基地,並且相信江團魚能夠繼續的生存和繁衍下去。
還是希望我們不要破壞生態環境,只有生態變好了,才能變得更加的富有,畢竟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這場保護生態的大運動當中,為我們之後的生態環境作出貢獻,從身邊的消失做起,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
不知道你的家鄉是否有這種江團魚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