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史上的12月30日:囊泡發現者,諾獎得主謝克曼出生

2021-01-10 五號醫生吳昊

歷史上的今天即1948年12月30日,蘭迪·謝克曼出生(Randy W.Schekman,1948.12.30—)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

謝克曼是猶太后裔,祖輩為躲避戰亂從東歐移民到美國麻薩諸塞州。父親是通用公司的機械工程師,母親在一家百貨公司兼職,雖不富裕但家庭十分注重對孩子的教育。謝克曼讀七年級的時候,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科學博覽會上被一幅草履蟲和輪蟲的圖像深深吸引住,從此產生了對原生物和微生物的興趣。之後,謝克曼先後考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丹福大學,並在1974年獲得博士學位。

在斯坦福學習期間,他學習了細菌DNA的修復技術,並嘗試完成測試M13噬菌體DNA攝取所需的實驗。1967年,同樣受到詹姆斯·沃森的DNA雙螺旋研究的影響,謝克曼立志成為一名細菌遺傳學家。1976年,謝克曼受聘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教授,期間他得以開展細胞方面的研究。

我們體內的細胞產生許多不同的分子,這些分子被送到特定的位置。在運輸過程中,這些分子中的許多都聚集在稱為囊泡的小囊狀結構中.這些小泡有助於將物質運輸到細胞內的不同地方,並將分子從細胞表面作為信號發送給身體內的其他細胞。在20世紀70年代,謝克曼研究了這種運輸系統中功能失調的酵母細胞,他證明這些故障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並解釋了不同的基因如何調節運輸的不同方面。

因為發現了調節囊泡(囊泡,細胞膜泡是細胞的主要運輸系統)運輸的機械裝置,謝克曼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並在201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相關焦點

  • 講壇預告 | 聽諾獎大師解密囊泡運輸的秘密
    就讓我們跟隨諾獎大師Randy Schekman的腳步,解開其中的奧秘。主 題:Packaging of small RNAs into exosomes secreted by cultured human cells主 講:Randy Schekman(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時 間:3月11日(周一) 19:30-21:30地 點:清水河校區 求實廳主 辦: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
  • 問諾貝爾囊泡為何物,敢於生死相許——細胞貨物是如何被送往目的地
    諾獎委:「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經評定,在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7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E.羅斯曼和蘭迪-W.謝克曼、德國科學家託馬斯·聚德霍夫,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內部囊泡運輸調控機制。」
  • 細胞的「快遞員」——囊泡--中國數字科技館
    謝克曼發現了囊泡的基因秘密,他發現能控制細胞傳輸系統不同方面的三類基因,從基因層面上為了解細胞中囊泡運輸的嚴格管理機制提供了新線索。早在20 世紀70 年代,謝克曼就對細胞如何組織運輸系統很著迷,他決定用酵母作為模型系統,研究其遺傳基礎。通過研究,他發現由於某些基因的變化,會導致囊泡堆積在細胞的特定部位,造成類似公交擁堵現象,通過逐步定位這些基因,他發現了三類調節囊泡運輸的基因。
  • ...計劃】著名生物學家蘭迪•謝克曼教授訪問北京大學並作學術演講
    5月17日,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蘭迪•謝克曼教授到訪北京大學,並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謝克曼教授於2013年因其對細胞囊泡運輸機制的開創性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三位科學家因發現細胞內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
    Südhof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德國3位科學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James E.
  • 2017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公布 獎項將花落誰家?
    2017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2日起陸續揭曉,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將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最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資料圖: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大村智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該獎。
  • C肝病毒發現者拉開「諾獎周」序幕,明晚物理學獎得主揭曉
    3位C肝病毒發現者10月5日斬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拉開了2020年「諾獎周」的序幕。即將在北京時間10月6日傍晚亮相的則會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疫情下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抗擊病毒性疾病的功臣,不失為應景。按照慣例,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會在每年10月上旬公布,隨後在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時舉辦頒獎晚宴。
  • 囊泡和上帝粒子--中國數字科技館
    如果關注每年諾貝爾獎的人,就會知道,囊泡和上帝粒子,可是今年諾獎的關鍵詞。如果你還不清楚囊泡和上帝粒子是怎麼回事,就跟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謝克曼發現了囊泡的基因秘密早在20 世紀70 年代,謝克曼就對細胞內的組織運輸系統很著迷
  • 14位諾貝爾獎得主頻頻到訪這所985高校!
    在電子科技大學,你就可以與諾獎得主面對面,走進大師的精神世界,感受科學精神和治學思想。本期推送,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來過成電的諾獎得主們!根岸英一根岸英一,日本化學家,普渡大學教授,在有機化學界享有盛譽。
  • 醫學史上的1月14日:過世之後才獲諾獎的拉爾夫·斯坦曼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43年1月14日,加拿大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家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arvin Steinman,1943.1.14-2010.9.30)出生。斯坦曼1943年1月14日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婁,父親是一名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母親奈蒂在蒙特婁附近的謝布魯克擁有一家百貨公司。父親希望他繼續從事家族事業,但在高中時,斯坦曼對科學產生了興趣。1963年,他獲得了麥吉爾大學學士學位,1968年獲得了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在哈佛的時候,他在伊莉莎白·海伊的實驗室裡當了一年的研究員,期間得以系統學習細胞生物學和免疫學知識。
  • 諾獎得主獲獎第一反應:感覺似「靈魂出竅」
    諾獎得主獲獎第一反應:感覺似「靈魂出竅」      2013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從左至右)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和蘭迪.謝克曼、德國科學家託馬斯-C.蘇德霍夫因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8日報導,10月7日,2013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揭曉,獲獎者為三人,他們分別是: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和蘭迪·舒克曼、德國科學家託馬斯-C·蘇德霍夫因,他們的研究成果是細胞運輸系統的膜融合
  • 26名諾獎得主月底齊聚上海滴水湖,一起解答這6個宏大問題
    百年諾貝爾獎雖然頒出了無數桂冠,但26名得主出現在同一個論壇,這樣的密度並不多見。10月15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聽取了有關滴水湖論壇籌備情況的匯報,該論壇將邀請包括26名諾獎得主在內的37名世界頂尖科學家齊聚滴水湖畔。
  • 南極臭氧洞發現者、諾獎得主莫利納去世
    南極臭氧洞發現者、諾獎得主莫利納去世 2020-10-09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本次諾貝爾獎共設置6類獎項,分別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而且受疫情影響,將於12月舉辦的頒獎晚宴將改為線上進行。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諾貝爾獎得主蘭迪·謝克曼:《Nature》、《Science》和《Cell...
    人物介紹蘭迪·韋恩·謝克曼(Randy Wayne Schekman,1948年12月30日-)是著名的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主編。199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2年與James Rothman因對細胞膜傳輸的突破研究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
  • 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召開 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
    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召開 19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最強大腦」齊聚山城 2019年08月24日 22:27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 3人因這一發現獲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獲得這一獎項。獲獎理由為「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
  • 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原標題:大江東|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10月7日下午5點30分左右,2019年首個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哈佛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凱林( William G. Kaelin, 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