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怎樣面對轉基因食品? - 產經觀察_財經_中國網

2020-12-02 中國網財經

轉基因食品的前世今生

所謂轉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它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方面向人類所需要的目標轉變,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它的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真正的商業化是近些年的事。90年代初,市場上第一個轉基因食品出現在美國,是一種保鮮番茄,這項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國研究成功的,但英國人沒敢將其商業化,美國人便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此後,轉基因食品一發不可收。據統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確定的轉基因品種已有43種。美國是轉基因食品最多的國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麥是轉基因的。轉基因食品有轉基因植物,如:西紅柿、土豆、玉米等,還有轉基因動物,如:魚、牛、羊等。雖然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在口感上沒有多大差別,但轉基因的植物、動物有明顯的優勢:優質高產、抗蟲、抗病毒、抗除草劑、改良品質、抗逆境生存等。

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棉花、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已允許六種轉基因植物的商業化種植——棉花、矮牽牛、番茄、柿子椒、楊樹和木瓜,現只有抗蟲棉在大規模種植。

轉基因食品:種不種、吃不吃?

面對越來越多的轉基因食品,人們的認識並非一致,以美國為首的主吃派和歐洲為首的反對派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兩大陣營。不久前調查表明,美國、加拿大兩國的消費者大多已接受了轉基因食品,僅有27%的消費者認為食用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而在歐洲,大多數人是反對轉基因食品的。

美國:小麥主糧的商業化尚未推開

美國是轉基因作物種植比較多的國家。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美國2009年轉基因玉米種植面積為85%,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為91%,轉基因棉花為88%。可是,在美國,至今還沒有對主糧小麥進行轉基因的商業化種植。美國政府早在2001年就給美國的轉基因主糧小麥(硬質紅色春小麥)頒發了安全證書。在2004年美國政府準備批准轉基因主糧小麥的商業化種植,但是,由於歐洲、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一直強烈反對轉基因小麥,如果美國商業種植轉基因小麥,那麼這些國家的買家可能會從其他地區尋購小麥。

歐洲:對轉基因食品至今心存疑慮

出於對食品安全的考慮,歐盟長期以來對轉基因食品持謹慎態度。從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到轉基因食品的進口和銷售,歐盟都有著嚴格的審批和監控程序。一種轉基因食品要想進入歐盟市場,必須提交申請,通過歐洲食品安全局的風險評估後,再由歐盟委員會予以批准,整個程序至少需要兩年半時間,相當繁瑣。

日本:禁止進口美國轉基因大米

日本對轉基因作物實行嚴格管理和慎重對待。根據"Angus Keid Group"發布的調查,82%的日本消費者對轉基因作物持否定態度。2006年8月,日本禁止進口美國轉基因大米。消費者對轉基因作物的否定態度已開始影響日本的食品加工業。例如,幾乎所有的釀酒商已開始停止使用轉基因產品釀造啤酒;相當一部分生產傳統日本食品如豆腐的公司開始使用非轉基因原料,並標記上"沒有使用轉基因大豆"。

中國:7種轉基因作物發放安全證書

上世紀八十年代,轉基因菸草開始在中國種植。而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已為7種轉基因作物發放安全證書。這種作物分別是耐貯藏番茄、抗蟲棉花、改變花色矮牽牛、抗病辣椒、甜椒、線辣椒、轉基因抗病番木瓜、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植酸酶玉米。此外還批准了轉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多種作物的進口安全證書。除批准了棉花的種植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用途僅限於加工原料。

當前,全球轉基因作物研發和產業化迅猛發展,中國也緊隨其後,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鋪展開來。與此同時公眾對轉基因作物的質疑不斷,公眾要求去轉基因化的呼聲也愈來愈高。

轉基因食品:懸掛頭頂的雙刃劍

無論轉基因作物有多少問題和爭論有多激烈,在根本上都離不開對環境、生態和對人是否安全。據資料顯示:

轉基因食品的有較多的優點:

一、可增加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二、通過轉基因技術可增強作物抗蟲害、抗病毒等的能力;

三、提高農產品的耐貯性,延長保鮮期,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

四、可使農作物開發的時間大為縮短;可以擺脫季節、氣候的影響,四季低成本供應;打破物種界限,不斷培植新物種,生產出有利於人類健康的食品。

轉基因食品也存在潛在風險:

一、毒性問題。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對於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二、過敏反應問題。對於一種食物過敏的人有時還會對一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比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蛋白質也隨基因加了進去,那麼,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這些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三、營養問題。科學家們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目前還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四、對抗生素的抵抗作用。當科學家把一個外來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細菌中去,這個基因會與別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人們在服用了這種改良食物後,食物會在人體內將抗藥性基因傳給致病的細菌,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五、對環境的威脅。在許多轉基因食品改良品種中包含有從桿菌中提取出來的細菌基因,這種基因會產生一種對昆蟲和害蟲有毒的蛋白質。在一次實驗室研究中,一種蝴蝶的幼蟲在吃了含桿菌基因的馬利筋屬植物的花粉之後,產生了死亡或不正常發育的現象,這引起了生態學家們的另一種擔心,那些不在改良範圍之內的其它物種有可能成為改良物種的受害者。

從科學理論上,目前學界仍存較大爭議,但無論支持方還是反對方都無法從科學上完整論證轉基因食品是否是絕對的安全或者不安全。

轉基因食品:被漠視的選擇權與知情權

細心的人會發現,如今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食品都已經或多或少地被打上了"轉基因"的烙印,只是有的明顯,有的卻藏在角落裡,不為人知。

大豆、玉米、油菜、番茄、馬鈴薯......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食品,哪些是轉基因食品,哪些是非轉基因食品呢?對於一般人而言,恐怕不得而知,就連專業的食品專家或者營養專家,都要細細找尋半天才可能在一張有著豐富信息的商品標籤中,發現"轉基因"蜷縮著身子隱藏在某一個角落裡。

轉基因技術是好是壞,是造福人類還是會有毒害後代,這一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在如今,在人們的質疑聲中已經開展大規模商業化的轉基因食品最應該做的,不是小心翼翼地躲起來,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出來。讓人們了解哪些是轉基因食品,哪些是非轉基因食品。

對於質疑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他們沒有能力和權力阻礙這項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但政府和商家,應該還他們一個知情權。所有的消費者都有質疑的權力,所以他們應該有選擇的權力。這既是對消費者知情權最基本的尊重,也是監管單位,企業的基本責任。

我們如何面對轉基因食品?

面對「迷霧重重」的轉基因食品,國家一方面需要加強對轉基因技術的宣傳,消除公眾對轉基因技術的各種誤解;另外非常有必要出臺公共政策,強制規定所有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企業必須在包裝上進行顯著標識;對轉基因食品的進口和銷售,還應建立起嚴格的審批和監控程序。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也需要增加對轉基因技術的了解,學會理性對待轉基因食品。也請所有的轉基因食品商家,不要把轉基因塞在角落,讓它站在陽光下,讓消費者自己選擇。

背景介紹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營養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詳細]

誰在監管農業轉基因?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開始制定關於轉基因植物及其產品的安全評價規範。歐盟是最早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管理的。[詳細]

"黃金大米試驗"疑雲調查

8月31日,有網文稱,美國網站刊登的論文透露,美國塔夫茨大學一科研機構2008年在湖南省一所小學進行過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該網文隨即引發強烈關注。[詳細]

金龍魚轉基因危機

2010年6月3日,因撰寫《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並公開在網絡發表,聲稱揭露金龍魚轉基因大豆危害。最後作者身陷囹圄,被拘留長達7個月之久。[詳細]

專家觀點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轉基因食品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們中有的不存在安全問題,但也有的還要對其安全性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黃大昉: 影響我國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技術層面上的主要問題已基本解決,目前制約發展的瓶頸在於現行轉基因作物品種審定與安全評價之間缺乏同步配合與協調。

農大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羅雲波: 老百姓能夠接受雜交育種,實際上它的本質也是基因發生交換,而這種交換是一組一組的基因在進行交換,更多,更不可控,很多基因都沒有評價過。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實際上雜交育種還不如轉基因的安全。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朱禎: 關於潛在的可能性,大家可以盡情猜測。但是這些猜想是否科學,發生的機率有多高?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檢驗中,要跟常規食品保持一樣的標準,那麼,常規育種的水稻裡面也含有很多外源蛋白,是不是也會有大家猜測的那些安全隱患呢?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所長吳孔明: 沒必要在全國範圍內種植轉基因水稻。1/3或40%的水稻使用轉基因水稻品種,將能節約農藥使用,並完全控制蟲災嚴重地區的昆蟲災害爆發。

丹麥食品部長艾娃·漢森: 動作緩慢以及針對轉基因生物的零容忍政策正損害歐盟的糧食供應。

印度農業部長帕瓦爾: 轉基因作物可以增加產量,並有助於緩解發展中國家的貧苦,尤其是印度面臨的食品保障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偉: 歷史告訴我們,即使一些人在當初做一件事時是出自"好意",但世事有些是"始料不及"的,有些惡果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產生了進一步的憂慮,要求有制度化的制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蔣高明: 就連積極推廣轉基因的美國也沒有將主食批准轉基因安全證書,中國科學家憑什麼能拍著胸脯說轉基因不存在任何風險呢?轉基因的安全性問題是該技術難以逾越的障礙,也是根本不可能逾越的障礙。

印度環境部長拉梅什: 科學家內部對此也尚未形成共識,環境科學家提出的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禁令是對科學界和社會負責任的方式。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遺傳和分子生物學教授傑克·海勒曼: 事實上絕大多數遺傳學家並不會對轉基因作物有太多想法。否則,如果想在轉基因問題上保持批判性的職業眼光,就意味著你會很容易得罪公司和政府,自毀前程。

聯繫方式

策劃:雨田
電話:68735079
郵箱:zhangsl@china.org.cn
官博:http://t.qq.com/chncaijing
出品:中國網財經頻道

相關焦點

  • 背景資料:我們身邊的轉基因食品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有科學家採取了大大超過常規食用劑量的超常量實驗,來評估長期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比如,大鼠90天餵養實驗,其實驗時長相當大鼠整個生命周期的1/8;大鼠2年餵養實驗,則是觀察其整個生命周期的慢性毒性實驗。實驗證明,食用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不可能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
  • 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轉基因?
    轉基因食品是有史以來受到最嚴格檢驗的食品,同時也是引發最大爭議的食品。轉基因技術也是這樣,我們要讓他們執行才知道哪裡不好哪裡好,一直取得進步。這很重要。如果民眾一直反對,不接受,那麼連執行的空間都沒有。比如綠色和平組織在英國把試驗田毀掉,科學家真的是非常沮喪。我們需要科技來幫助糧食的生產。但現在最大困難是民眾的接受度,民眾不願意接受,連實驗的機會都沒有。南都:各國各地區在轉基因的研發、應用上是有差異的,臺灣地區是怎樣的現狀?
  • 【十問】我國該不該批准「轉基因」生產?
    轉基因中食品長時間食用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是目前還在觀察的問題近日,全國政協委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轉基因食品至少要經過兩代人的試驗,才能知道它是否真正安全。」
  • 從美國的轉基因蚊子到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真的安全嗎?
    比如重組DNA、克隆、轉基因等基因工程技術。在醫學界,也開發了基因工程藥物,以及未來可能實現的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這為我們展現了無數可能發生的美好場景。然而任何一個理性的人都知道,從理論到實踐,必然經歷無數的嘗試、失敗和修正等。而每個環節都必須足夠嚴謹,否則很可能就是一場禍及人類的災難。
  • 雀巢的「轉基因食品」之亂
    雀巢的態度是:「嚴格遵守了法律法規」事情發起於綠色和平組織香港辦事處項目負責人施鵬翔致電新浪財經,稱他們有證據證明雀巢在中國內地出售轉基因食品,隨後綠色和平組織出具了一份轉基因檢測報告。被檢測食品為雀巢旗下的「美極翡翠白玉湯」(一種即衝食品)。
  • 轉基因食品,是「天使」還是「惡魔」?
    換句話說,轉基因食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基因構成的食品,包括轉基因植物食品、轉基因動物食品和轉基因微生物食品。然而,轉基因食品因安全風險引發了民眾長久的懷疑和反對。至今,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依然沒有得到科學界的共識。我國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辦公室2010年在其官網上曾刊出數起關於轉基因安全的國際事件。
  • 淺談轉基因食品存在的問題,我們吃了真的好嗎?
    以轉基因作物直接為食品有轉基因番茄、轉基因甜椒,等等;以轉基因作物作為原料加工出來的食品如利用轉基因大豆生產的豆奶、利用轉基因大豆生產的色拉油等等。轉基因食品具有成本低、產量高,「抗草、抗蟲、抗逆境」、品質與營養價值高、保鮮性能增強等特點。  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相比較有一定的差別。傳統食品是通過自然選擇或人為的雜交育種來進行。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先是崔永元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微博上展開辯論,之後是崔永元央視辭職、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食品。對於大家關心的問題,日前從美國歸來的崔永元舉行了媒體說明會作出詳細的解釋。     究竟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是怎麼進行的呢?崔永元邀請美國的採訪團隊,採訪了各類人,包括專家、普通的市民,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大約50人,去了洛杉磯、芝加哥、西雅圖。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美國此次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一是因為只要求對轉基因成分超過5%的食品進行標識,顯然比一些州的規定寬鬆很多;二是因為對標識方式不做硬性規定,比如某種轉基因大豆的油酸含量增加,相應的轉基因食品可標識為『高油酸大豆油』,反而有利於轉基因食品的宣傳。」1月1日,科普作家、中國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湯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轉基因:中國該拒絕還是該發展?
    關注轉基因   6月26日,作為糧食與農業領域的諾貝爾獎,今年的「世界糧食獎」頒發給從事轉基因研究的一位企業家和兩位科學家,這也是該獎項設立27年以來第一次授予轉基因技術。在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拒絕了解轉基因,妖魔化轉基因已不再是個例,中國是該拒絕還是該發展轉基因?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林敏。   不應縱容對轉基因的抹黑行為   科技日報: 作為研究生物技術的學會,針對此次「轉基因大豆油致癌」事件,有怎樣的看法?
  • 什麼是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這些是比較野生的例子,但轉基因生物在農業中已經非常普遍。最常見的遺傳修飾旨在創造更高產量的作物,更一致的產品,並抵抗害蟲,殺蟲劑和肥料。轉基因食品根據國家醫學圖書館(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或NCBI的一部分),基因工程或轉基因食品是那些將其他植物或動物的外源基因插入其遺傳密碼的食品。這導致食物一直被調味,並且耐受疾病和乾旱。
  • 什麼是轉基因和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
    經過多年的發展,轉基因生物的種類已經令人眼花繚亂。CRISPR是一種新型的基因組編輯工具,通過該技術,遺傳學家可以將水母的發光基因片段插入豬的DNA中,培育出能在黑暗中發光的轉基因豬。CRISPR為基因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這些例子都比較令人驚奇,但實際上,轉基因作物在農業中已經相當常見。
  •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危害嗎???
    艾爾馬科娃博士研究發現,食用轉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後頭三個星期死亡,是沒有食用轉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十、2007年,在奧地利政府的資助下,澤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組對孟都山公司研發的「轉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劑)和轉基因玉米MON810(Bt抗蟲)的雜交品種」進行了實驗。在經過長達20周的觀察之後,發現轉基因產品影響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 袁隆平: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研究要特別小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2日在北京舉辦的高層發展論壇上稱,轉基因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現在大家關心的食品就是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大家要特別小心謹慎,大家要多做實驗,在科學上證明它沒有問題,才能夠釋放出來、投放市場。
  • 基因與命運| 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轉基因食品?
    為什麼說基因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3. 開關思維和本質論是什麼;4. 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轉基因食品、基因編輯技術。史蒂芬•海涅分享了他的研究和他自己的基因組測序結果,他關於基因工程和DNA測試的結果和令人驚訝的結論顛覆了傳統思維,正如書中講述的,基因是經驗、環境和遺傳學的複雜組合,並且揭示了一個簡單、深刻的真理:你的基因創造了生命,但它們不控制生命。
  • 被「妖魔」的轉基因|吃了轉基因食品會影響我們的基因嗎?
    【編者按】自從1983年第一株轉基因植物問世以來,轉基因技術的前行就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如今已有數十種乃至上百種轉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中誕生,涉及作物種類包括木瓜、大豆、玉米、茄子等。然而在全球範圍內,公眾對轉基因技術的概念認識卻廣泛受到陰謀論和政治群體的影響。與所有技術一樣,轉基因技術在應用時需要嚴格的論證和政府的監管。儘管各國政府的監管方式有所不同,對轉基因的科學理解卻早已達成共識。澎湃新聞整理了國內相關學者的科普演講,為公眾簡述轉基因是什麼、研究的必要性,並對轉基因常見誤解進行解答。本篇為該系列的第4篇。
  • 美國人眼中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01 轉基因食品現狀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定義,轉基因(基因工程)食品那些將來自其他植物或動物的外來基因插入到其遺傳密碼中的食品。這可以使該食品風味保持始終統一,以及能增強對疾病和乾旱的抵抗力。然而,NCBI也保留了一份與轉基因食品相關的潛在風險清單,包括可能導致環境損害的基因變異。
  • 轉基因食品到底安全麼?
    時至今日,關於轉基因食品的話題已經火熱的不能再火熱了,那麼轉基因食品到底安全麼?作為一名作物育種工作者,我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到底轉基因是怎麼一回事!首先,說起轉基因,大眾都是害怕的,為什麼害怕?幾-舉個例子,你小時候害怕黑夜麼?
  • 我們連「轉基因食品」都沒整利索呢,「轉基因人」就這麼來了
    這次「人體實驗」是怎樣通過了國內醫學倫理評審而最終實施的,也就成為事件最大的關注點所在——而無關所謂「中國科學家技術實力超英趕美」什麼的。「轉基因」既然不能給人用,為什麼可以給人吃CRISPR 是一種基因編輯技術,而被一些中國人視為「洪水猛獸」的轉基因食品,也是採用了基因編輯技術(雖然具體技術分支有差異)。如果用一個非常,非常,非常不嚴謹的比方,對人體的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相當於是做了個「轉基因人」。
  • 對於轉基因食品,你有什麼看法,你支持轉基因食品的發展嗎?
    轉基因食品也有缺點:所謂的增產是不受環境影響的情況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災害,也有可能減產更厲害。同時在栽培過程中,轉基因作物可能演變為農田雜草;可能通過基因漂流影響其他物種;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等。首先說最常見的一點:轉基因違背了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