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 | 研究發現:內疚的人往往更幸福

2020-08-14 生命科學前沿

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一個關鍵指標,怎樣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呢?


2016年6月13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social contingency of momentary subjectivewell-being》的研究論文。

研究表明,幸福感可以被量化為一個數學方程式,其中,內疚會增加幸福感,而嫉妒會降低幸福感。



神奇的「幸福感方程」


有學者提出,社會比較是財富和幸福感之間的重要介質,那麼,如何衡量幸福感呢?


如下圖所示,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數學方程式來衡量幸福感,在這個方程式裡,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會降低幸福感



主要作者、Robb Rutledg博士說道:「該方程式可以準確預測出人們的幸福感,這不僅與發生的事情有關,還與周圍的人們有關。」


幸福感與自私程度


研究發現,如果別人得到的收益比我們少,我們會感到不高興,但這種情況是因人而異的。


有趣的是,該方程式還能夠預測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慷慨程度,即:是否與他人分享少量金錢。


換句話說,通過計算幸福方程式,科學家們可以預測哪些人會變得無私。


內疚的人往往更幸福


研究人員招募了47位彼此不認識的志願者,並把他們分為若干個小組,從而進行多項任務。


在第一項任務中,他們需要捐出一些錢給陌生人。


結果表明,慷慨大方與對方的身份沒有關係,這表明穩定的人格特質決定了人們的行為。


平均而言,感到內疚的人會捐出30%的金錢,而嫉妒心強的人只捐出10%的金錢。


主要作者Archy de Berker表示:「我們是否會慷慨對待陌生人,會受到內疚、嫉妒的影響。」


在另一項任務中,他們需要玩一場賭錢的小遊戲,每個人在試圖贏錢的同時,還要觀察同伴的輸贏情況,如下圖所示。



結果發現,當某人贏錢時,如果同伴也贏錢了,那麼他會更幸福,這可能是因為內疚。


同時,當某人輸錢時,如果同伴贏錢了,那麼他會很不幸福,這可能是因為嫉妒。


幸福感可以衡量共情


實際上,經濟學家也很難解釋:為什麼總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慷慨?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慷慨可能來自於共情,而幸福感可能是衡量共情的一種有效途徑。


因此,藉助幸福方程式,我們可以更加了解「社交障礙症狀」(例如邊緣人格障礙)。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內疚的人往往更幸福
    研究表明,幸福感可以被量化為一個數學方程式,其中,內疚會增加幸福感,而嫉妒會降低幸福感。內疚的人往往更幸福研究人員招募了47位彼此不認識的志願者,並把他們分為若干個小組,從而進行多項任務。平均而言,感到內疚的人會捐出30%的金錢,而嫉妒心強的人只捐出10%的金錢。主要作者Archy de Berker表示:「我們是否會慷慨對待陌生人,會受到內疚、嫉妒的影響。」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期刊官網:https://www.nature.com/natfood/目標和範圍到2050年,世界面臨著維持地球健康和100億人口的前所未有的挑戰。食品生產,加工,分銷和消費領域的許多科學學科的研究已經建立並且不斷發展 - 食品界現在需要高質量的食品 聯合思考全球糧食挑戰及其解決方案的主題資源。
  • Nature子刊:太陽能電池效率或大幅提升!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297-7現代太陽能電池板採用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個光子產生一個激子,激子轉化為電流。研究團隊通過新的設計規則,開發出了迄今為止最有效和技術上最有用的分子內單線態裂變材料。新設計的有機分子可快速產生兩種激子,這兩種激子比目前最先進工藝產生的激子壽命更長,這將使每個光子產生的電能都可被太陽能電池吸收,這對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非常關鍵。
  •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2021-01-1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ture子刊,今年首個IF就突破12分,明年或可衝18分
    來自WoS截圖今年是Nature Sustainability拿到的第1個IF,作為Nature子刊,首個IF就超12分,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期刊基本信息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atsustain/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郎明林課題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蛋白質糖基化與...
    蛋白質糖基化是目前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發現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方式之一。由於糖基化的複雜性,研究難度大,相關領域研究起步較晚,研究結果還不盡完善。該研究通過探索葡萄糖的調控角色突出了葡糖轉移酶的功能結構特性及其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為科學屆認識葡萄糖修飾的重要性提供了一次機會。  在動物胚胎神經系統的發育過程中Notch蛋白對決定細胞未來命運發揮著重要作用,該蛋白也在成人大腦特別是海馬組織等高突觸可塑性區域表達。
  • Nature子刊有多少、Nature系列期刊等級,一篇文章整明白!
    《Nature》是綜合性刊物,而子刊(即Nature research journals)領域要窄一些,專門針對某一類別的研究《Nature》及這57本子刊的影響因子信息如下:可以看到,《Nature》子刊更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並且大部分《Nature》子刊(即Nature research journals)的水平還是不錯的,影響因子都相對較高,也都是本領域權威期刊。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你進行典型的基因組測序,尋找導致癌症的基因突變,你不會發現跳躍基因。與其他癌症類型相比,跳躍基因在某些癌症類型中更為重要,但平均而言我們發現,所有的腫瘤都至少有一種跳躍基因能激活癌症基因。」這是很重要的信息,因為這些腫瘤往往具有侵略性,所以如果醫生能提前知道這一點,他們可能會採取更積極地治療策略。
  • 【課題套路】Nature子刊帶你翻新PD-L1研究思路
    2020年9月14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ien-Chie Hung(洪明奇)教授在Nature子刊
  • Nature子刊:每天暴露於藍光,果蠅壽命縮短 | 人長時間看手機,或會折壽!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17日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的子刊、衰老與疾病機理期刊《Aging and Mechanisms》發表的論文《Daily blue-light exposure shortens lifespan and causes brain neurodegeneration in Drosophila》指出,暴露在現在常見於手機、計算機屏幕的藍光下
  • 《Nature》子刊:不含全氟化合物的疏油織物整理劑
    《Nature》子刊:不含全氟化合物的疏油織物整理劑 發表時間:2020/9/22
  •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 幾位大牛Nature子刊同時發布:單原子Pt和單原子Au同臺競技!
    CO氧化反應是空氣汙染控制尤其是汽車尾氣控制和理論研究的重要反應之一,並且由於CO氧化反應相對具有代表性,常被用作模型反應來研究氧化催化劑的行為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陝西省植物化學重點實驗室、AIE(聚集誘導發光)研究中心馮海濤博士一個月內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其中,研究論文「Tuning molecular emission of organic emitters from fluorescence to phosphorescence through push-pull electronic effects」發表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2.18
  • Nature子刊刊發中科院海洋所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中科院海洋所大洋巖石圈與地幔動力學課題組關於利用Mo同位素體系示蹤俯衝帶流體性質最新成果,對理解島弧巖漿作用、地幔楔氧逸度及研究殼幔循環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陳碩博士為文章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
  • 研究:高個子的人更幸福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 (Agencies)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與矮個子的人相比,高個子的人生活更加幸福。研究發現,大多數生活不幸福的男性比平均身高矮近一英寸。研究人員發現,身材較矮的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況往往較不滿意。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ture子刊:CAR-T療法治療實體瘤新發現|Nature|PAK4|母細胞瘤|黑...
    11月30日,Nature子刊Nature Cancer發表文章揭示CAR-T療法聯合PAK4抑制劑對實體腫瘤效果更佳。賓州大學醫學院腫瘤放射科助理教授Yi Fan等發現在CAR-T療法治療下,敲除PAK基因小鼠存活時間顯著延長。約80%的PAK基因敲除小鼠在實驗結束後至少存活了60天,而未進行基因敲除的小鼠在腫瘤細胞植入後40天內死亡。之後,研究人員將PAK4抑制劑與EGFRvIII靶向CAR-T細胞聯合給藥,發現同樣有效,可使試驗動物腫瘤生長減少80%。
  • Nature子刊:是窮是富與基因有關?大數據分析發現149個與收入相關...
    Nature子刊:是窮是富與基因有關?會掙錢的人往往在智商、情商、決策力或行動力上優於常人。在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智商和情商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基因影響的。那麼,一個人的收入水平,或者說是掙錢的能力,是否也會與基因相關呢?2019年12月,愛丁堡大學 W.
  •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