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時代的人類為什麼要研究宇宙?

2020-12-05 菜葉科普

如今,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科學技術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但是人文精神依然在指導我們前進。所以我們依然會繼續詰問: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從哪裡而來,宇宙的萬事萬物又是從哪裡來的,它們最後的歸宿在哪裡?這些詰問思考,是發自靈魂內心的問索。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幫助下,我們探索宇宙有了更發達的物質工具,以及更新、更先進的理論工具。我們可以藉助巨型射電望遠鏡來更好地觀察恆星和恆星系的構成,我們可以觀察宇宙

對於外星探索,每個國家都有大量的資源會投入這個領域,從火星上的漫遊者,到對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進行觀測。而這種發現可能具有深遠的科學和哲學意義。

在太空時代的早期,當時的聯合國大使阿德萊·史蒂文森談到世界時說:「在外太空的可怕威嚴之下,我們再也不能成為一團爭吵的國家。」然而 不幸的是,這種觀點尚未深入到大眾意識中。

通過科學的觀察,我們發現宇宙在演變。萬事萬物都在演變,也包括宇宙本身。我們還了解到,生命的產生,是宇宙物質演變的自然結果。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從大爆炸開始,然後依次經歷化學元素的起源,恆星,星系和行星系統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以及從最初的細胞到複雜動物的進化歷史。如此深厚的歷史沉澱可以幫助我們在廣闊的時間線裡面重新定位人類目前所處的位置,因此對於外星探索可以補充宇宙觀。

我們通過科學方法,獲得越來越多確鑿的科學知識。這些科學知識的極大充沛,又反過來有助於解決我們之前提出的疑問,即: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將向何處去。也以此尋找未來困境的解決方案。

這些研究宇宙的新發現,能進一步提高人類對宇宙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便於人類能掌握在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獲得和選擇更好的正確的方式來進行持續生存之目的。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太空?文化基因決定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太空》 (英)克裡斯·英庇 浙江人民出版社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孫珺)《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太空》講述了人類從走出非洲到飛出地球的史詩般歷程,揭示了冒險基因如何驅動人類的進化,以及人類將來如何在地球之外的浩瀚宇宙中繁衍生息。
  • 未來宇宙時代,人類將如何繁衍後代?
    神州日知  祗舍             人類的未來究竟會怎樣,沒有人能全盤知曉。人類是宇宙中的生命,有觀點認為,宇宙生命進入宇宙時代是生命進化的最高境界。隨著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太空已不再是早前那麼神秘。
  • 【黃埔思享】「人類還有饑荒,為什麼要花銷巨大探索宇宙?」
    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 NASA 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標題發表。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儘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懸浮在太空中?科學家們總結了3個原因
    大家好,我是論科學的時代,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索宇宙中的奧秘。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懸浮在太空中?第二點,在經過不斷的研究之後,近幾十年,科學家們就提出了一個暗能量的作用。科學家們在對宇宙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宇宙是在一直不斷的膨脹著的,而且這個速度是越來越快的,然而主導這一進程的主要力量還有可能就是暗能量。
  • 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 NASA 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標題發表。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儘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我們為什麼要援助非洲
    1970年,一位尚比亞修女給美國航空航天局寫了一封信,這位尚比亞女士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那麼多小孩吃不上飯,為什麼人類每年還要還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時至今日,人類為探索宇宙的花費,每年已達到了數百億美金,而非洲的貧窮飢餓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 第四次浪潮是太空時代嗎? 人類進入還需50年時間
    第四次浪潮是太空時代嗎?什麼時候人類才能進入太空時代?對於即將來臨的太空時代,我們這個正在重新崛起的文明古國,又應如何面對?   太空是繼陸地、海洋、大氣層之後的人類活動的新領域。航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推動作用,包括衛星通信技術對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和太空對地觀測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也包括進入太空和開發太空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以及太空探索對於深化人類對宇宙認識的作用。
  • 人類為什麼對探索太空如此執著?
    這是我國太空探索事業的又一次發展,很多人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有人提出質疑,「太空探索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省下來花在民生方面」?有很多人會從國家的科技發展、經濟產業、國防安全等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這些角度都是對的。
  • 人類為什麼對探索太空如此執著?
    這是我國太空探索事業的又一次發展,很多人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有人提出質疑,「太空探索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省下來花在民生方面」?有很多人會從國家的科技發展、經濟產業、國防安全等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這些角度都是對的。但是我們回顧一下人類文明發展史,會發現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幾乎從文明誕生之初就開始了,一直延續至今。
  • 太空人從太空回到地球後,為什麼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封閉隔離?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而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62年前,人類終於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標誌著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當人類天啟太空探索時代之後,一個偉大的職業也就誕生了,那就是太空人。
  • 我們為什麼要探索太空?
    這封信之後由美國航空航天局發表,供更多人參考,冠以標題「為什麼要探索太空」。不過,首先我想對您和您所有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您在來信中問道,地球上還有許多飢腸轆轆的孩子,我怎能提議花費幾十億美元經費,用於飛向火星的航行。我恰恰認為,長遠看來,通過太空研究,可以為緩解乃至最終解決貧窮、飢餓等地球重大問題做出些貢獻。
  • 為什麼人人都愛太空時代?
    今年是登月50周年,DECO也藉此帶大家回顧一把整個太空時代的高能設計。但這並不是太空幻想的開始,人類對進入太空、登上月球的渴望由來已久——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喬治·梅裡埃自導自演的《月球旅行記》……人類探索太空的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 太空時代基督徒的宇宙觀
    和我們同行的還有六戶人家,都是來自彰化的長老教會會友(編按:關於作者移民巴西的見證:「六家莊傳奇」曾刊於本刊九四年廿四~廿七期)。我深深記得在船上那段漫長的日子,想起那看海的日子,見到上帝所創造的宇宙星辰,激發我和弟弟對太空科學和天文產生很大的興趣。其實人類古今中外,一直存在著對這個宇宙極大的好奇,宇宙是何物?
  • 為什麼人類要在太空」種「牛排?
    其目的是證明人類可以用極少的資源生產肉,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是希望還是妄想?這塊牛排到底是什麼?這是以色列公司Aleph Farms於2019年9月在國際空間站(ISS)上生產的一種肉。「動物和人類一樣,身體組織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不斷損傷和修復。我們嘗試最大限度地複製這一自然過程。」Aleph Farms公司經理、農業工程師迪迪埃·圖比亞(Didier Toubia)解釋道。
  • 地球搖籃孕育人類文明,但宇宙多災多難,太空城市將如何保護人類
    「逃離」地球搖籃宇宙浩渺無垠,廣闊無垠,雖然宇宙內星球比地球沙子還多,但是人類要求的條件更多,要有山有水還要有食物資源,礦物資源等等,現在沒有星球能達到這樣的標準。另外由於狹義相對論的限制,即使是距離最近的恆星系統,也要花費數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現在我們有火箭推進化學推進,核動力離子霍爾推進等等,這些常規方法想要到達最接近的我們地球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也需要幾萬年。宇宙中處處充滿危險,雖然看似遙遠,但是一次事件就可能毀滅一切,為了使文明長久延續,科學家們開始了未來的想像與數據推理。
  • 為什麼哈勃太空望遠鏡只花30年時間,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從現在到過去-哈勃太空望遠鏡拉近了我們與宇宙物體之間的距離 在人類社會文明還比較落後的過去,不少人都偏執的以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其他宇宙物體,都應該是在圍繞著地球旋轉。
  • 神秘的宇宙太空為什麼是真空?
    普通人的理解,真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一點空氣的空間,是真正空了;理論上真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任何實物質的空間,並不是沒有空間和什麼也不是的意思,是真正的空間的意思;而在現代科學研究上認為真空並不空,真空裡面充滿了虛粒子和能量,也不是什麼也沒有的意思。
  • 三體人為什麼讓整個宇宙為汪淼閃爍,看懂太空電梯的作用就明白了
    因此,對於基礎科技遠高於人類的三體文明來說,地球上有資格進入他們暗殺、幹擾名單的科學家,無一例外從事的都是基礎科學領域。但卻有一個人比較特殊,他就是第一部的男主角「汪淼」。客觀而言,汪淼只是一個實驗物理學家,從事的是納米材料的研發,無論跟航天還是太空戰爭都沒有直接的聯繫。況且人家汪淼本身還是一個安分守己的老實人,跟從事前沿物理研究的「科學邊界」那幫人沒有絲毫聯繫。
  • 直徑20億光年的宇宙牆被發現,人類被困在宇宙球體之中?
    人類的科技在近200年內迅速發展,經過200年的快速發展,人類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理論得以發展運用。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得人類從上世紀開始便開始踏上了進入太空的旅程,開啟了太空時代。當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人類發現我們頭頂這片天空並不是死氣沉沉的,一片死寂。
  • 太陽為什麼照不亮太空,宇宙為什麼是黑的?
    宇宙存在大量恆星,這是太空望遠鏡視角,人類肉眼是看不見的在可觀宇宙中存在多達20萬萬億顆恆星,理論上可以把整個可觀宇宙都給照亮了,可現實情況是宇宙到處都是漆黑一片的,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因為這4個原因,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