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創作談—一個高考落榜青年的平凡世界

2020-12-05 網易新聞

自從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去年在《中國作家網》發表以來,我市文學界乃至我省文學界就在討論《大河之洲》在向人們訴說什麼樣的的信息符號,乃至於我的導師省作協副主席、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掖平曾經多次面對面的問我:你的《大河之洲》是在向人們展示八十年代人們的生存狀況、愛情故事、還是對那個時代高考落榜學生人生意義的思考?

可以肯定的說,小說的主人公周新生,就是從利津縣第二中學走出去的那個時代的熱血青年,他在高考落榜後的奮鬥經歷,就是他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中學時代的文學夢想

鐵門關的歷史是波瀾壯闊的,它的土地卻是貧瘠荒涼的。這就是我們的故鄉,是那個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退海之地的鹽鹼地,荒草萋萋、百無聊賴。是文學這一縷普度人間的溫暖的陽光,在這裡播下了一粒久歷滄桑的種子。在村子裡的中學裡,校舍是土坯壘成的,課桌是土臺子和紙漿做成的。也就是這個時候,我在灰暗煤油燈下第一次見到了沁人肺腑的《人民文學》,於是如饑似渴,忘卻了自我,以至於到現在,過了四十年還能記住看過的文章題目和隱隱約約的故事情節。

在利津二中,我是一個有文學故事的人,以至於我的同桌和同學們都拿著我的退稿信話以談資。

二、高考落榜,徹底改變了周新生的人生軌跡

在臉朝黃土背朝天,吃飯都成問題的農村談文學、談理想、當作家似乎真的不合時宜。

接下來的是一連串的生活考驗,鋤地、下窪拾草、割葦子、養梅花鹿、收棉花,萬幸的是我考上了山東師範大學的漢語言文學的自學考試,好歹沒有把文學夢想徹底澆滅。

三、風雪夜、破馬燈、崎嶇小路的艱難跋涉

高考落榜後的自學考試,是在一千二林場、渤海農場的漫天荒野裡開始的,饑寒交迫,風霜雨雪。讀書、寫作、投稿、退稿,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有時小有收穫,就是看不到希望。於是就開始了求學、求教。開始和《鴨綠江文學》、《青春》的老師們進行交流,文學的視野豁然開朗。以後,走進了魯迅文學院、山東大學作家研究生班、山東師範大學作家研究生班,師承《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掖平等著名導師,走出了沼澤地,看到了陽光,看到了未來。

從2011年開始我先後出版了長篇小說《鐵門關風雲》《八大組1943》《擒狼》《大河之洲》,先後加入了山東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

四、沉靜、思考、融入人物的前世今生

在創作出《鐵門關風雲》《八大組1943》兩年後開始了對人生的思考,情真意切地融入了鄉愁。在廢寢忘食般地寫完《大河之洲》的初稿後陷入了深深的困頓。

主題的把握、人物的命運、人們的生存環境,社會的現實和未來,以及結構的擺布和表現的手法都成了我最迫切的關注。

於是決定把稿子放下,開始努力讀一些名著,中國的,外國的,不斷地,反覆地傾聽《平凡的世界》發出的文學信號,漸漸地周新生,張新生的文學形象開始豐滿起來。

周新生就是那個八十年代高考落榜生,那個瘦瘦的個子,頭髮豎直,臉色蠟黃站在冰棍箱子旁邊的那個熱血青年。他能夠從一個鄉鎮中學考上利津二中,是十分幸運的,他把自己的理想和靈魂融入了這裡,奠定了他的人生目標和奮鬥不息的堅強動力。

在走村串巷賣了一個夏天的冰棍,好冰棍!之後,最終選擇了離家出走,走向一千二林場,渤海農場……

周新生也有走運的時候,進了供銷社採購站工作,有權又體面,又被好心人發現了他的才能,當上了供銷社的出納員。這樣的人生體會讓他力量倍增,意氣風發,他陶醉了,感覺到這才是他夢寐以求的人生理想。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他由於過失丟失貨款被人誤解後,他鋌而走險,辭職回到了他荒涼無比的廣闊天地。

他豪情萬丈開始了他的艱苦創業,他相信自己也許會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可是,命運總是讓他飽嘗生活的滋味,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失敗。

此時,他不得不靜下來反思自己。當他回首往事時才漸漸地明白,人生的意義也許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

周新生是生長在八十年代的一個普通的人,他曾經充滿了青春活力和遠大理想,曾經意氣風發,面對生活、人生、愛情、親情,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再選擇,這就是他的世界,或者說世界中的他。

透過周新生的人生經歷,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概括長篇說《大河之洲》的真正主題:

長篇小說《大河之洲》以八十年代黃河入海口一帶人們的生存狀況為主線,深刻描述了那個時代青年學生的青春夢想和成長經歷,在宏大的社會層面上揭示了整個社會改革與保守,發展與落後思想意識的激烈衝突,以周新生對人生意義、生活經歷、親情經歷的深深叩問,深刻反思了現實社會人們對生活道路的不同選擇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大河之洲》是東津鄉愁的再次解讀,是對三十萬利津人民的深情回報,它將永遠屬於利津二中。

相關焦點

  • 路遙去世27周年:聽到《平凡的世界》獲茅獎,激動得想痛哭一場
    顯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對這位編輯來說,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深度和高度,甚至覺得這篇小說並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那麼想要在《當代》雜誌發表,也就不可能了。 就這樣,《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當代》雜誌的編輯毫不客氣地退回來,這對剛剛涉足長篇小說創作的青年作家路遙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 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
    路遙顯然不認可這一論斷,而回應這種論斷的最好的方式,便是創作出真正具有個人寫作突破性的重要作品。創作一部規模很大的書的慾念就此萌發。這一部尚處於想像中的作品,即便不是他「此生最滿意的作品,也起碼應該是規模最大的作品」。這便是後來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為這部想像中的作品,路遙開始了艱苦且漫長的寫作準備。
  • 在平凡的世界裡我們仍然離不開路遙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陳曦三十年後我們仍然需要讀路遙很難想像,在每年出版近萬部長篇小說的今天,《平凡的世界》依然高居暢銷書榜首,並被列入高中生必讀書目,在各大高校圖書館的借閱記錄中名列前五。這部巨著的長銷不衰和路遙的英年早逝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疑問。路遙和他作品的魅力到底是什麼?
  • 打磨路上事 謳歌交通人——長篇小說《路魂》創作談
    2014年4月,我的長篇小說《路魂》,由海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就如此現實題材的作品,在全國應該是很少。歷經20餘年的建設,我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如今達到10萬公裡以上,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且還在不斷增長,想必再過10年的時間,我國成為高速公路的「超級大國」就不可避免了。
  • 《平凡的世界》|豆瓣評分9.0:我一輩子都是普通人,但我並不平庸
    《平凡的世界》豆瓣評分9.0,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有人調侃說這是一部中國近當代城鄉結合部在改革浪潮中的變化史,有人說現在再讀這本書無法產生真正的共鳴,有人說不明白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平凡」。
  • 現實主義題材力作雲集——2018年長篇小說創作一瞥
    光明日報記者 韓寒 饒翔「2018年是長篇小說創作呈現井噴狀態的一年。這種井噴,不僅體現在數量上,還體現在創作的質量上。這種百花齊放的格局,讓長篇小說的評獎也成了一件為難的事。」近日,在中國出版集團、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社主辦的第十五屆《當代》長篇小說論壇上,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的一席話,概述了當前我國長篇小說的創作現狀。
  • 論"50後"作家長篇小說創作風格:嚴肅成熟
    近年來,長篇小說創作數量激增、品種多元、新人輩出。儘管「青春寫作」和「類型寫作」佔據了長篇小說市場的不少份額,但以傳統創作為主調的「50後」作家依然擁有強大的感召力。賈平凹、張煒、韓少功、史鐵生、莫言、閻連科、李銳、劉震雲、阿來、劉醒龍、鐵凝、王安憶、方方、孫惠芬等佳作迭出,他們以嚴肅成熟的寫作風範,執著探索的精神姿態,厚重圓融的文學品格,譜寫了傳統長篇小說藝術「常」與「變」的交響。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青年時期曾面臨過很大生存和政治危機的路遙,因為當時生活剝奪了政治上的機遇,在遭受人生重大打擊之後,開始與文學結緣。- -平凡世界中的路遙從青年農民王衛國到作家路遙的成功轉變中,有過太多的困苦和艱辛,有過太多的辛酸與別愁,彷徨、失望、無助、冷漠這是別人難以想像的。但廣泛的人脈、不平凡的生活工作閱歷和不幹平庸的心態以及偶然因素也是成就一代文豪的必然因素。
  • 精品難出圈,《大江大河2》們的劇N代困境
    承襲第一部宋運輝(王凱飾)、雷東寶(楊爍飾)、楊巡(董子健飾)等人的成長線,《大江大河2》裡的三人不再停留於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鬥,反之投身於時代改革浪潮中。三人的命運沉浮正是那個時代,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的縮影。敘述上,《大江大河2》仍以平凡人的故事折射時代的變遷,真實的藝術筆觸和接地氣的表達喚起觀眾的共鳴與共情。
  • 《平凡的世界》令人心痛的一段:田曉霞死了,消失在滔滔洪水之中
    《平凡的世界》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是描寫田曉霞之死的,最是讓人震撼、傷心、難過。「……田曉霞剛把用塑膠袋裝好的稿子交到副局長手裡,突然發現不遠處洪水中有一個小女孩抱著一根被水淹了一半的電線桿,在風雨水嘯中發出微弱的哭聲,眼看就要被洪水吞沒了。她幾乎什麼也沒想就跳進水中,身邊只傳來公安局副局長發出的一聲驚叫。曉霞在學校時遊泳不錯,但那是在遊泳池裡。
  • 《平凡的世界》走心的7句話,什麼是人生?人生是永不休止的奮鬥
    為創作《平凡的世界》,他花4年時間閱讀100多部長篇小說及各類書籍,翻閱10年間全國主要報紙,多次重返陝北故鄉。得知作品獲茅盾文學獎時,他說:「很高興,但當初只想著寫,能不能獲獎確實沒想過。」《平凡的世界》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到今年已經有34年了。但是如今再次重讀,依然不失經典本色,還是會帶給我不一樣的感悟。
  • 1946年高考:這三個名人女兒落榜清華,讓國人看到中國希望
    可眼下的這場高考無疑打亂了這所有的計劃,一想到自己的學生裡將不可能有女兒梁再冰,林徽因心裡就充滿了失落。 很快,素來行動力驚人的林徽因便託人拿到了女兒的試卷,她一個個挨個看過去,只要兩分,只要有兩分的疏漏,女兒梁再冰便可以進入清華建築系。
  • 四大部洲之名是如何來的?
    四大部洲通常採用《長阿含經》上的說法,認為四大部洲是根據人壽與土地面積來劃分的。因為在佛家看來,壽命代表了福報,土地面積代表了深淺。其中東勝神洲(梵音弗於逮),縱廣九千由旬,人身長八肘,人壽二百五十歲。西牛賀洲(梵語瞿耶尼),縱廣八千由旬,人身長十六肘,人壽五百歲。
  • 《大江大河》的失敗與成功
    《大江大河》第一集王凱飾演的宋運輝在烈日下站在鎮革委會的門口,高聲背誦,說,「1977年《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各級領導幹部要支持年輕人參加高考,關於1978年高考,招生主要看兩條,一是重個人表現,二是擇優錄取,不管出身什麼家庭……」很多人一次接一次的淚流滿面,因為,那是一個時代變遷的時間點。
  • 百萬元大獎促海南出現本土題材長篇小說創作高潮
    他們將閱讀比書桌還高的一摞共141書寫海南本土題材的長篇小說,為第三屆「海南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說大獎賽」的參賽作品進行初評。結合前兩年參賽的作品共約300部,莫言、張煒、方方等五位著名作家組成的終評團,將在3月底終評出該大獎賽的「特別大獎」一部,獎金高達100萬元人民幣。
  • 人民日報推薦2017年五部長篇小說
    小說再現了重慶袍哥的江湖世界、當地望族的生活世界,以及郭沫若、老舍等進步文人的文化世界,層次豐富,富於意蘊,在新時代銘記抗戰歷史,以「重慶之眼」講述中國故事。《心靈外史》通過描寫小說主人公「姨媽」的親歷,諸如氣功、傳銷等,探討一個普通中國人對精神向度的追尋和定義。這樣的經曆本來稀鬆平常,讀者在社會新聞中常有耳聞,但當這些事件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當環境成為塑造她巨大力量並逐漸構建起個人價值觀的時候,讀者將受到心靈觸動,陷入深深思考。作為上世紀70年代末出生的青年作家,有這樣的創作動機非常難得。
  • 做一個空間藝術家——十大優秀青年室內設計師談創作心得
    一個優秀的室內設計師,就是一個空間藝術家,用靈感和激情,賦予室內空間最生動的「設計語言」。由上海市建設和交通青年工作委員會、上海市建設交通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主辦的「上海市第二屆十大優秀青年室內設計師」評選於上月底揭曉。這次,我們就請來了這十位設計師,請他們暢談各自的創作心得,以及對室內設計的一些想法。
  • 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發言摘登
    8月28日,廣東省作家協會、共青團廣東省委聯合在廣州召開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傳達貫徹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和全省文藝精品創作推進會精神,加強全省青年作家創作交流,部署今後一個時期全省青年作家文學創作,倡議塑造時代新人,攀登文學高峰,推動廣東文學異軍突起、繁榮發展、走在前列。
  • 《平凡的世界》原著中6句經典名言,雖然很短,但是句句說透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尤其是在你落魄的時候,他們未必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甚至還會看不起你;但是,當你飛黃騰達的時候,你的親戚又會向你靠近,試圖沾你的光,甚至會對外界炫耀你們的關係。如果達不到目的,就會說你忘恩負義。3、 「當然,普通並不等於庸俗。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