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砸26億美元 美在此領域與中國一較高下 當代曼哈頓工程來了

2021-01-15 迷彩派防務

美國是高超音速武器研發時間最長、基礎最好、投入最多的國家。前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巴爾丹薩曾說,「美國數十年來對高超音速技術的研究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我們決定不對其進行武器化」。但面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中俄兩國近年來在該領域的發展,讓美國的領先地位有所動搖。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國防部正計劃向國會申請26億美元用於開發高超音速武器。據悉,這筆款項將用於在「常規快速打擊」計劃框架下發展機載、艦載和陸基高超音速武器系統。

身為高超音速武器的先行者,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就開始研究該領域最關鍵的技術­--超燃衝壓發動機。1954年美國宇航局啟動「高超音速發動機計劃」,用以驗證衝壓發動機在飛行馬赫數為4~8時的性能,並成功研製出X-15試驗機。X-15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它的試驗幾乎涉及了高超音速研究的所有領域,並為美國後來的太空飛行計劃提供了寶貴的數據。

X-15驗證機

通過上面的內容,咱們不難發現,早期美國關於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主要是用於太空用途。但由於使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有人飛行器存在著許多弊端。所以自上世紀80年代以後,美帝就開始將目光瞄準武器應用領域。2002年,美國啟動了獵鷹計劃,企圖打造一款具有全球打擊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而後,該項目轉移至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全球快速打擊計劃」,並進行了多次試驗。

由此可見,此次美國斥巨資研發高超音速武器絕不是為了「追趕」,而是「提現」!隨著反導技術的普及,傳統洲際彈道飛彈已無法滿足突防需求。而高超音速武器可以自主規避反導陣地,同時,其飛行段正好處於反導雷達的「盲區」,不易發現。再加上它的速度夠快,反導飛彈根本追不上它。

另外,高超音速武器卓越的技戰術性能,使其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殺手鐧」武器。近年來,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紛紛制定高超音速武器發展計劃,並投入巨額資金,力圖在未來高超音速武器作戰中搶佔先機。其中,中俄再此領域投入較大,且收穫頗豐。在此背景下,美國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緊迫感。2017年3月,美空軍裝備部官員將高超音速武器發展比喻成21世紀的「曼哈頓工程」(美國核武器研究計劃)。

中國星空二號高超音速試驗器

綜上所述,美國這次斥巨資研發高超音速武器,既有實際上的「需求」,也是為了能在儘快搶佔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制高點」,以贏得這場看不見,摸不著的武器競賽!



如果您想每天都獲得新鮮熱辣的軍事資訊,參與更多互動,歡迎搜索並關注「迷彩派」微信服務號:micaipai,或者「迷彩派防務」微信訂閱號:mcpmil。


如果您獲取更多最新軍事時政動態,還可以關注我們迷彩派官方微博。


您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猛砸26億美元 美欲在此領域與中國一較高下 當代曼哈頓工程來了!
    前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巴爾丹薩曾說,「美國數十年來對高超音速技術的研究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我們決定不對其進行武器化」。但面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中俄兩國近年來在該領域的發展,讓美國的領先地位有所動搖。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國防部正計劃向國會申請26億美元用於開發高超音速武器。據悉,這筆款項將用於在「常規快速打擊」計劃框架下發展機載、艦載和陸基高超音速武器系統。
  • 從「曼哈頓工程」到「阿波羅計劃」美大科學工程帶來的借鑑與啟示
    圖片來自網絡從1942到1972短短30年間,美國開展了舉世聞名的「曼哈頓工程」與「阿波羅計劃」兩大國家級大科學工程。曼哈頓工程歷時3年,工作人員超過15萬,總投資25億美元,最終使原子彈由假想成為現實;阿波羅計劃歷時12年,高峰時有30萬人參加,耗資超過250億美元,最終將人類送上了月球。可以說,正是這兩大工程鑄就了美國全球科技強國的地位。
  • 看「曼哈頓工程」是如何應用項目管理理念的?
    曼哈頓工程是科學界公認的第一個全面應用項目管理理念和技術的大型項目。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6月開始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為了先於德國製造出原子彈,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
  • 能和他一較高下的或許只有它了
    常常被做空的特斯拉,隔夜大漲近8%,老闆馬斯克身家一夜暴漲136億美元,並超過貝索斯成為世界新首富。過去的2020年,因特斯拉股價大漲,空頭們損失慘重,全年爆虧約401億美元。當前有越來越多的空頭們被徵服,紛紛開始上調目標價。有人戲言,現在能和特斯拉一較高下的只有比特幣了。而馬斯克只輕描淡寫的寫到,「好了,回去工作吧……」。
  • 臺灣環球晶圓擬45億美元買下Siltronic
    據11月30日消息,德國矽晶圓製造商Siltronic AG當地時間周日表示,正與中國臺灣環球晶圓展開深入談判,後者擬以37.5億歐元(約合45億美元)將其收購。這將為全球半導體行業交易創紀錄的一年再添一筆重磅交易。  據介紹,環球晶擬以每股 125 歐元,較Siltronic上周五的收盤價溢價10%,公開收購 Siltronic 流通在外股份,這一價格被Siltronic執行董事會視為「有吸引力和適當的」。   Siltronic最大股東瓦克化學公司持有該公司30.8%股份,準備以相同價格出售其股份。
  • 從百度矽谷攬才,看網際網路新「曼哈頓計劃」
    在此之前,蘇聯、英國甚至納粹德國均實際上啟動過類似的工程,但由於種種原因,對研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考慮不足,也就沒有對核心高端人才形成足夠的凝聚力,只有美國真正第一個將它變成了現實。回到中國網際網路的現實,我們看到,不只是BAT三巨頭,也不只是百億美元俱樂部成員或是中概股成員,甚至連剛起步的創業公司,在競爭中都已經像1942年的蘇美英日徳意,在移動網際網路這片紅海甚至是血海中,深陷低水平絞殺拼底線的循環,甚至很多公司不惜踩線《反不正當競爭法》,試圖用燒錢補貼的手段來獲取競爭中的些微優勢。
  • 美國發布AI版「曼哈頓工程」,中美頂級戰略打響
    為此,「美國AI計劃」明確了「五大領域」、「六大目標」,以全面保持美國在AI領域的優勢地位,確保關鍵性AI技術不被戰略對手獲取。「美國AI計劃」,更被視為21世紀的「曼哈頓工程」。計劃一出,眾多高科技企業壓力山大。這不僅意味著競爭加劇,還將導致與AI相關的跨國併購和產品銷售進一步受阻。以華為為例,2017年華為旗下榮耀品牌手機曾全面進入美國市場,但之後華為Mate 10卻遭遇美國強力抵制、突然禁售。
  • 歷經3次變身的百年藍色巨人IBM,還能和亞馬遜、微軟一較高下嗎?
    百年來藍色巨人IBM已歷經大型電腦、個人電腦、軟體服務等3次變身,在雲端新世代中,IBM是否從藍天開出一朵漂亮的雲與Amazon、Mirosoft、Google一較高下?本文由IBM百年發展史談起,並透過併購與投資來看IBM布局。
  • 曼哈頓計劃先驅:原子彈炸日本乃正義之舉,否則百萬美士兵將喪生
    鮮為人知的曼哈頓計劃 曼哈頓計劃的全稱是美國陸軍研製原子彈計劃,這個計劃是由當代偉大的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籤字的,匯聚了當時西方所有的原子物理學家和精英,美國財政部為此項目,撥付了20億美元的補貼,並動用了將近10萬人。
  • 谷歌砸錢30億美元打造天網(附股)
    谷歌"砸錢"30億美元打造天網  美國《華爾街 日報》6月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表態報導稱,谷歌公司計劃支出最多30億美元,建設人造衛星系統,為全球偏遠地區的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俄國也急於同拿破崙一較高下,以勝利來洗刷奧斯特裡茨戰敗的恥辱
    當時,俄國人也急於同拿破崙一較高下,以勝利來洗刷奧斯特裡茨戰敗的恥辱。俄國派了91000人的大軍,兵分兩路,分別由本尼格森和布克斯霍夫頓率領,向法軍逼近。與此同時,拿破崙也命令法軍向前推進。12月19日,拿破崙來到華沙,並在此建立法軍大本營。23日,法軍分成三路渡過維斯瓦河,準備向俄軍發起全面進攻。俄軍總司令卡門斯基決定不與來勢洶洶的法軍硬戰,他命令部隊向東北方向撤退。俄軍的本尼格森和霍夫頓軍不服總司令命令,他們拒絕撤退,命令軍隊以納雷夫河為依託,與法軍展開激戰。12月26日,法軍右翼拉納軍與本尼格森軍遭遇。
  • 愛因斯坦積極推動而事後又非常後悔的工程:改變世界的曼哈頓計劃
    上次我們說了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的,這次我們聊聊同樣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工程之一——曼哈頓計劃!而美國這個原子彈研究成功,就是來源於這個科學史上最偉大工程之一的曼哈頓計劃。該工程匯聚了當時西方絕大多數的優秀科學家,參加人員超過50萬,耗資超過20億美元(上世紀40年代的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1100億美元以上),歷時3年才研究成功。
  • 中國又一領域傳來捷報!三足鼎立,中美俄競爭1.1萬億美元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商業航天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因此除了美俄等老牌航天強國之外,中國幾年也開始加入商業航天的競爭中。據悉,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已經開始扶持該國企業加入航天領域競爭,最終全球航天進入美俄歐三足鼎立的時代。中國商業航天的起步明顯要晚得多,一直到近幾年,在開放政策的激勵下,民營航天公司才開始出現。
  • 中國機械錶製作大師的宏大目標:和瑞士表一較高下
    中國的機械錶製作大師相對進入奢侈品行業較晚,但是他們卻有和瑞士表一較高下的宏大目標,現實也是喜憂參半。北京昌平,北京手錶廠巨大的蘇式廠房已經在那裡五十多年了。一尊巨大的毛主席像樹立在廠區的入口處。「這些都和我剛到廠裡來的第一天一樣,」廠裡78歲的老師傅許耀南說。
  • 中國企業 26 億美元收購仙童半導體遭拒絕
    美國仙童半導體公司本周四拒絕了中國國有企業26億美元(約170億元人民幣)的收購要約,因為它擔心交易會被美國監管機構阻撓。最終仙童選擇了美國競爭對手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它的出價比中國企業低。
  • 美將啟動「曼哈頓計劃2.0」,計劃內容曝光,或後悔拒絕中國技術
    」,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最優秀的核科學家,並動員了10萬多人參與,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終於在1945年成功進行了世界首次核爆實驗,這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偉大計劃。但是美國這一計劃卻面臨著最大的挑戰。報導指出,這一計劃最大的挑戰是加入所有的命令和控制,我們需要構建網狀武器、平臺和節點,但是美國還沒有足夠的網狀結構。這必須就得提到數據鏈了,一般數據鏈分為兩類:點對點鏈路和網狀鏈路。
  • 講武堂|《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而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也成為20世紀全球最神秘、影響最大的一項科學工程。CCTV-7《講武堂》欄目特別策劃推出四期系列節目《核武風雲》,揭秘曼哈頓工程的來龍去脈,講述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使用以及核武競賽中的神秘往事。        本周播出《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 交易商推波助瀾,美元漲勢可能更猛
    交易商推波助瀾, 美元漲勢可能更猛; ① 匯市的押注發生劇烈擺動,導致美元大漲,交易商很有可能成為美元出現更大漲勢的推手; ② 最初,交易商似乎對削減押注持謹慎態度。但他們沒有採取觀望模式,而是匆忙改變押注,從做多美元轉向做空美元; ③ 這個轉變幅度十分巨大。他們在2月25日至3月17日淨賣出290億美元。
  • 盤點26件,關於曼哈頓原子彈計劃,不為人知的事實真相
    什麼是曼哈頓計劃?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製造原子彈的絕密項目,從一個理論想法變成了歷史上最強大的武器。這種在研究、工程和建設方面的協同努力,被稱為曼哈頓計劃。這項大工程的歷史和背景,涉及到當時最著名的一些科學家。
  • 26億美元,韓國大宇工程建設公司籤署伊拉克新深水港建設合同
    2020年12月30日,伊拉克港口總公司總監Farhan al-Fartousi與韓國大宇工程建設公司一項價值26.25億美元的合同,計劃於在伊拉克巴格達建造Grand Faw港口。該計劃是在十多年前提出的,要求建設第二個港口,以擴大產能並緩解伊拉克南部戰略位置非常大的烏姆卡薩爾港口的部分壓力。伊拉克政府曾表示,將從石油收入中為該項目提供資金。該項目預計將耗資30多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