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l 細胞房間
CAR-T療法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修飾患者自體T細胞,並引導淋巴細胞識別並消除表達同源靶配體的腫瘤細胞的治療方法。CAR-T療法在B細胞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中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也具有良好的療效。然而,CAR-T療法存在的瓶頸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如毒副作用嚴重、抗原逃逸、治療持續性、異質性等,特別是在實體腫中治療效果有限。設計超越傳統結構CAR,將有助於解決這些瓶頸,將CAR-T療法擴展到更廣泛的惡性腫瘤治療領域。研究人員正在通過廣泛的工程策略來解決CAR-T療法當前的不足,以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適用性。
▲圖1. CAR-T療法原理
CAR有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抗原結合域,鉸鏈,跨膜域和細胞內信號域(圖2)。每部分有不同的功能,組成部件的多樣化組合,可以實現CAR分子的優化設計。
▲圖2. CAR的分子結構
3.1 抗原識別結合域
抗原結合區是CAR的細胞外部分,它識別靶抗原會觸發一系列化學和生物物理過程,激活T細胞以殺傷腫瘤細胞。CAR的抗原結合域傳統上是由可變重鏈(VH)和可變輕(VL)鏈及柔性連接物形成單鏈可變片段(scFv)。CAR包含靶向腫瘤細胞外抗原的scFv,從而實現獨立於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的T細胞活化。
可溶性配體是一類獨特的生物標誌物,採用CAR識別可溶性配體可以大大擴展CAR-T療法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CAR與腫瘤微環境(TME)中的可溶性配體,如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結合,以將實體腫瘤中常見的免疫抑制信號轉化為有效的T細胞激活劑。Chang.Z.L等人研究證明CAR可設計成靶向CD19胞外域、GFP變異體和TGF-β等各種可溶性配體且產生強有力的響應。
scFv序列通常來源於鼠或人的單克隆抗體,也被設計成更小的單納米抗體。納米抗體的特有性質是增強的靶向能力,有助於CAR-T療法在實體瘤中發揮作用。Xie,Y.J等人構建的CAR上鑲嵌著識別腫瘤微環境中EIIIB和PD-L1蛋白的納米抗體,通過在兩種不同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測試,這些CAR-T能顯著殺死腫瘤細胞並減緩腫瘤生長及改善小鼠的存活,且沒有產生明顯的副作用。
人單鏈抗體噬菌體展示庫是scFv的另一個來源,scFv的某些特性可能對CAR功能產生影響,而不僅僅是影響識別和結合靶抗原。如VH鏈和VL鏈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互補決定區的相對位置,都會影響CAR對靶抗原的特異性和親和力。另外,scFv對靶抗原的親和力是CAR功能的一個基本決定因素,親和力應足夠高以有效識別腫瘤細胞並誘導CAR信號和活化T細胞。然而,親和力過高可能會導致過度活化而導致的CAR-T細胞死亡(AICD)及產生潛在的毒性。
除單鏈抗體外小分子也可被用作CAR的抗原結合域。如zetakine CAR已開始了臨床研究。基於其它配體的CAR正在一系列惡性腫瘤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進行測試,如結合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增殖誘導配體(APRIL),鈣調節劑及親環素配體(TACI),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FLT3配體,自然殺傷細胞受體D(NKG2D)等。
3.2 鉸鏈和跨膜結構域
鉸鏈區能提供足夠的靈活性來克服空間位阻,以便於結合靶抗原。值得注意的是,鉸鏈長度和組成的差異會影響抗原結合和CAR信號。鉸鏈和跨膜結構域的特性也影響CAR-T細胞因子的產生和AICD。來自CD8、CD28、IgG1或IgG4的胺基酸序列已被用於CAR鉸鏈結構域(圖1)。
跨膜結構域將CAR錨定在T細胞膜上,通常來源於I型蛋白,如CD3ζ、CD28、CD4或CD8α(圖1)。跨膜結構域影響CAR的穩定性和功能,如含有CD28跨膜結構域的CAR比含有CD3ζ跨膜結構域的CAR更穩定。有趣的是,CD3ζ跨膜結構域介導了CAR的二聚作用並與內源性TCR結合,這可能有助於CAR介導的T細胞活化。含有CD8α鉸鏈和跨膜結構域的CAR-T細胞釋放的IFNγ和TNF比那些由CD28衍生的結構域對AICD的敏感性低。CD8α和CD28的跨膜域由於能夠促進CAR在細胞表面表達,目前已在多數臨床試驗中採用。
3.3 胞內信號結構域
細胞內信號結構域通常包括激活區、一個或多個共刺激域(圖1)。絕大多數CAR通過CD3ζ衍生的基於酪氨酸相關的免疫受體激活CAR-T細胞,然而,由這些介導的信號僅導致有限的T細胞的活性及持久性。共刺激信號對獲得最佳功能及持久性的T細胞是必要的。含有激活區和共刺激區的CAR-T細胞產生IL-2,並能在抗原刺激下增殖。
研究最廣泛的共刺激結構域來自CD28或4-1BB(CD137),基於這兩個結構域的CAR-T產品均獲得FDA批准。表達CD28結構域的T細胞分化為效應記憶T細胞,而含有4-1BB的T細胞分化為中央記憶T細胞。CAR-T細胞可供選擇的共刺激結構域包括MYD88和CD40、OX40(CD134)、誘導性T細胞共刺激因子(ICOS)、CD27和殺傷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2DS2。
基於CAR的四個模塊化組件,研究人員創新性地設計了眾多的CAR-T細胞。這些策略旨在提高CAR-T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擴大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範圍,促進快速、可靠和高效地生產CAR-T細胞。目前CAR的設計思路總體上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A.選擇新的靶點及設計新的scFv片段,但這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究,而且篩選有效和特異性的scFv也較為困難,目前大部分CAR-T是靶向TAA的,如包括CD19、CD20、CD22、CD30、CD33、BCMA等。另外,目前CAR-T臨床研究所用的scFv多源於小鼠,這無形中增加了宿主對CAR-T細胞的免疫排斥反應,發生細胞毒性或降低了CAR-T的持續性。因此,開發人源化或全人源的抗體來源的scFv,降低CAR-T細胞的免疫原性,是CAR-T研究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B.改造共刺激分子,二代CAR-T是在一代CAR的基礎上增加了共刺激分子,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公司和研究者所採用的結構。第三代CAR-T是在第二代CAR-T的基礎上加上更多的共刺激分子,但三代的CAR-T並不勝於二代CAR-T的效果,因為過多的細胞因子刺激T細胞,不但不是CAR-T的福音,還有可能會導致過度活化而導致的CAR-T細胞死亡(AICD)。 C.讓CAR-T細胞表達一些免疫相關細胞因子,比如:IL-15、IL-12、PD-1/PD-1L單抗,這樣就增加了協同作用通過免疫細胞對抗腫瘤。
目前,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癌的治療中已經取的顯著的效果,研究人員也在積極設計開發新型的CAR-T療法,期望在其它血液腫瘤以及實體瘤種發揮類似療效。尋找CD19以外的新型的有潛力的抗原靶標,減少毒副反應,克服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開發出更加安全以及有效的CAR-T療法,為患者帶來希望。
[1]. Chang Z N L , Lorenzini M H , Chen X , et al. Rewiring T-cell responses to soluble factors with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J].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18,14(3):317-324.
[2]. Yu shu, Joy Xie, et al. Nanobody-based CAR T cells that target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hibit the growth of solid tumors in immunocompetent mic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of America, 2019, 7624–7631.
[3]. Brown C E , Alizadeh D , Starr R , et al. Regression of Glioblastoma after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375(26):2561-2569.
[4]. Y Q Huang. CAR-T細胞免疫療法研發現狀. 創藥網. 2016-07-19.
[5]. Rafiq S., Hackett C. S., & Brentjens, R. J. (2019). Engineering strategies toovercome the current road blocks in CAR T cell therapy.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6]. Baumeister, S. H. et al. Phase I trial of autologous CAR T cells targeting NKG2D ligands inpatients with AML/MDS and multiple myeloma[J]. Cancer Immunol, 2019, 100–112.
[7]. 小和尚. CAR-T結構設計中的一股清流. 小和尚說趣. 2018-12-20.
投稿/轉載請聯繫微信:wzh910605
商務合作聯繫:18868193180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生物製藥小編」。
21位小編成員:Armstrong、醫藥局外人、Fairy、Jone、東勝西牛、Alpharesearcher、MT、百草、Irene、Self Renew、蛋白工人、At.Zhou、Julia、遊方和尚、Grand、夕陽武士、吃瓜群眾、Nathan、神經元、Clear兮、南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