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公司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治癒先天性失明 FDA已批准其臨床試驗

2020-12-06 人人實驗

先天性黑蒙症,是發生最早、最嚴重的遺傳性視網膜病變, 出生時或出生後一年內雙眼視錐細胞功能完全喪失,導致嬰幼兒先天性盲。是導致兒童先天性盲的主要疾病(佔10%-20%)。多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目前已發現有多個基因突變導致的不同類型先天性黑蒙症。

2019年1月23日,Editas Medicine公司(創始人為張鋒)的Morgan L. Maeder等人在頂級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 雜誌發表題為:Development of a gene-editing approach to restore vision loss in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type 10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使用Editas Medicine公司開發的編號為EDIT-101的CRISPR/Cas9基因療法,該療法巧妙地去除由CEP290基因中的IVS26突變產生的異常剪接供體,從而恢復正常的CEP290基因表達,成功恢復了Leber先天性黑蒙症10型的視力。這一成果也表明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療法在治療遺傳疾病方面的可行性。

Leber先天性黑蒙10型(LCA10)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CEP290基因中的雙等位基因功能喪失突變引起。通常出現在嬰兒早期,患者表現出嚴重的視錐營養不良,而且視力低下,甚至完全喪失。由CEP290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定位於連接纖毛的光感受器,並且是外部區段再生和光轉導所必需的。

最常見的LCA10突變位點是IVS26,位於內含子26內的腺嘌呤至鳥嘌呤點突變,其突變產生新的剪接供體位點,導致轉錄提前終止。

2017年12月10日,FDA批准了Spark公司AAV基因療法,通過AAV病毒載體,將正確的RPE65基因遞送到視網膜細胞,從而治療Leber先天性黑蒙2型,該療法售價高達85萬美元/年。

但目前還沒有針對Leber先天性黑蒙10型的治療方法被批准,因為CEP290基因的編碼序列長達7.5kb,遠超AAV病毒的包裝能力(4.7kb),無法通過AAV遞送正確編碼的CEP290基因的方式來治療。

為克服這一局限,Editas Medicine開發了一種特異於CEP290 IVS26突變的基因編輯策略,使用AAV5載體通過視網膜下注射將saCas9和CEP290特異性gRNA遞送至感光細胞,通過雙gRNA分別靶向突變內含子區域的上下遊,直接將突變內含子區域整體刪除或倒位,從而恢復CEP290基因的正常表達。

Editas Medicine開發的這一方法,巧妙的避免了AAV病毒包裝能力有限的局限,也為這一類遺傳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思路。

這也是Editas Medicine公司繼Daviad Liu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恢復人類遺傳性耳聾小鼠模型聽力恢復人類遺傳性耳聾小鼠模型聽力後,在CRISPR基因治療遺傳病領域的又一重磅突破。

據了解,2018年12月1日,美國FDA已經接受Editas Medicine公司為EDIT-101遞交的IND申請,允許該公司開展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手段治療Leber先天性黑朦10型患者(LCA10)的臨床試驗。EDIT-101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款在人體內使用的CRISPR療法。

論文來自nature

相關焦點

  • CRISPR首次編輯人類基因項目將啟動,用於治療失明
    上周在劍橋舉行的EmTech會議上, Editas公司CEO Katrine Bosley 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17年開啟CRISPR治療失明的臨床試驗。如果Editas執行該計劃,那麼這項研究將是CRISPR編輯人類DNA的首個例子。CRISPR技術發明至今僅有三年,但精確性和廉價性使其傳遍全球生物學實驗室。
  • FDA首次批准CRISPR用於新冠檢測,由基因編輯先驅張鋒團隊開發
    美國藥品監管機構於5月6日首次批准了一種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的緊急用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允許它在公共衛生緊急情況下比平常更快地提供測試和藥物。新的診斷工具是基於CRISPR先驅張鋒在麻省理工學院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和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開發的一種方法。
  • 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將在美國啟動
    美國一家基因編輯公司近日宣布,將啟動一項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某種遺傳性眼疾的臨床試驗,相關申請已被美國監管部門接受。
  • 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將在美啟動 美監管部門已接受申請
    新華社華盛頓12月3日電(記者周舟)美國一家基因編輯公司近日宣布,將啟動一項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某種遺傳性眼疾的臨床試驗,相關申請已被美國監管部門接受。
  • 張鋒贏得專利、憾失諾獎,細數CRISPR基因編輯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基因編輯治療先天性黑蒙症10型的臨床試驗。卡彭蒂耶的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β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病這兩種罕見遺傳病的臨床試驗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外,張鋒果斷宣布對學術界開放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專利,只要研究不是出於商業目的,就可以隨意免費地使用。
  • 基因編輯裡程碑!首個 CRISPR 療法患者體內給藥完成
    當地時間 2020 年 3 月 4 日,跨國製藥公司 Allergan(艾爾建)和全球領先的基因組編輯公司 Editas Medicine 聯合宣布,CRISPR 療法 AGN-151587(EDIT-101)治療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症 10 型(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10,LCA 10)的 I/II 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自興起以來,曾被認為是凌駕於人類倫理之上的科技界「禁忌」,也一次次做出突破,讓不可能成為可能。2016 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胸部腫瘤科主任盧鈾教授團隊使用 CRISPR 技術編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T 細胞 PD-1 基因的首個人類 I 期臨床試驗開始。
  • 細數CRISPR基因編輯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張鋒的Editas Medicine已開始基因編輯治療先天性黑蒙症10型的臨床試驗。卡彭蒂耶的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β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病這兩種罕見遺傳病的臨床試驗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投資者開始蜂擁的CRISPR基因編輯,並沒有那麼美好
    ——一個長期處於困境的技術,近年來因一連串在小型臨床試驗中有前景的結果而獲得學術界的關注。愛迪塔斯醫藥公司(Editas Medicine)、基因改造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基因剪輯初創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三大基因編輯初創企業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數億美元的投資。那為什麼說CRISPR並未準備就緒?距離能夠安全有效地修復,而不只是破壞基因,CRISPR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張鋒憾失諾獎,細數CRISPR基因編輯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2020年9月10日,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裁定,Broad 研究所張鋒團隊在其已獲準的專利中擁有將CRISPR系統用於真核細胞的「優先權」,該專利涵蓋了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或直接在人體內的應用。由於CRISPR基因編輯在疾病治療和基因改造方面極具前景的應用價值,在真核細胞(包括人類細胞)中的專利顯然是含金量最高的。
  • 華人科學家張鋒:贏了專利,輸了諾獎
    愛迪塔斯 已於2016年2月上市,2019年末市值約15.18億美元。2 019年7月,埃迪塔斯正式宣布 將和製藥巨頭艾爾建(Allergan)一同啟動針對一類眼部遺傳病(LCA10,Leber 先天性黑蒙症10型號)的 CRISPR 基因編輯療法的I/II期臨床試驗。
  • 華人科學家張鋒:贏了專利,輸了諾獎
    愛迪塔斯 已於2016年2月上市,2019年末市值約15.18億美元。2 019年7月,埃迪塔斯正式宣布 將和製藥巨頭艾爾建(Allergan)一同啟動針對一類眼部遺傳病(LCA10,Leber 先天性黑蒙症10型號)的 CRISPR 基因編輯療法的I/II期臨床試驗。
  • 首次通過Cas9對Rpe65基因的治療性修正,為治療先天性失明提供新方法
    2017年12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Spark公司AAV基因療法,這是一種一次性基因療法,通過AAV病毒載體,將正確的RPE65基因遞送到視網膜細胞,用於治療因雙拷貝RPE65基因突變所致視力喪失但保留有足夠數量的存活視網膜細胞的兒童和成人患者,恢復和改善視力,該療法售價高達85萬美元/年。
  • 「諾獎」種子選手張鋒的商業版圖
    點這裡,兩分鐘幫你搞懂基因編輯#2013年初,張鋒團隊在頂級科學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 CRISPR-Cas 9 技術論文,也是首篇使用該技術對哺乳動物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論文。此後,張鋒不斷探索 CRISPR 技術新玩法,也不斷拓展他的商業版圖。
  • CRISPR三巨頭"恩怨"大結局?張鋒贏得專利,憾失諾獎
    CRISPR基因編輯治療遺傳病領域取得了許多突破,張鋒的Editas Medicine已開始基因編輯治療先天性黑蒙症10型的臨床試驗。卡彭蒂耶的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β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病這兩種罕見遺傳病的臨床試驗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美國首例接受CRISPR治療的患者正在進行基因編輯試驗
    強大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已經在新聞中出現了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新聞都是好消息:去年,一位中國科學家宣布他已經使用CRISPR技術創造了轉基因嬰兒,震驚了全世界。CRISPR是一種新型的基因工程,它賦予科學家們比以往更容易編輯DNA的能力。研究人員認為CRISPR可以徹底改變他們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的方式。例如,CRISPR可以使科學家修復基因缺陷,或使用轉基因人類細胞作為治療手段。傳統的基因療法使用病毒將新基因插入細胞,試圖治療疾病。
  • CRISPR三巨頭之一張鋒:失掉了諾獎,贏得了專利
    根據百科解釋:CRISPR是存在於細菌中的一種基因組,該類基因組中含有曾經攻擊過該細菌的病毒的基因片段。細菌透過這些基因片段來偵測並抵抗相同病毒的攻擊,並摧毀其DNA。這類基因組是細菌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透過這些基因組,人類可以準確且有效地編輯生命體內的部分基因,也就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 張鋒贏專利失諾獎,細數CRISPR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基因編輯治療遺傳病領域取得了許多突破,張鋒的Editas Medicine已開始基因編輯治療先天性黑蒙症10型的臨床試驗。卡彭蒂耶的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β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病這兩種罕見遺傳病的臨床試驗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敲除B肝病毒基因,新創康達基因希望能根治...
    CRISPR技術於2012年問世,三位CRISPR技術先驅Jennifer Doudna、Emmanuelle Charpentier、麻省理工的張鋒已分別創立了公司,正拓展CRISPR技術的基因編輯療法在視網膜疾病、囊腫性纖維化、失明、血液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等方面的商業化應用。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雙雄在港同臺發聲
    國際科學學會去年才把專家門召集起來討論這件事,以及這項技術可以真正使用的時間,然後發了文件。很關鍵的就是,現在,那個文件裡所有的規則都被無視了。從臨床的角度看,人類基因編輯還沒什麼必要,而且這件事也沒有預留足夠的時間讓給大眾去討論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到底怎麼使用才合適。這些準備工作都沒做,這項研究成果就這麼發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