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長得像寄生蟲一樣的魚你敢吃嗎?它們是極致的美味

2021-01-08 動物的影像聲色

提到文昌魚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十分優雅的魚類。但其實它們只是名字起的好罷了,實際的長相不僅一點也不優雅,反而有些像寄生蟲或者是蛞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民間也稱呼文昌魚為蛞蝓魚。

但是無論你們怎麼叫,今天我都得給鄉親們說說,這傢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魚。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文昌魚隸屬於頭索綱、文昌魚目、文昌魚科、文昌魚屬。其實質上是介於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中間的物種。

就是這樣一種古怪的生物,它們卻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材之一。文昌魚的肉含有相當高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經過簡單的烹飪便能發揮出鮮美無比的味道,而且其豐富的營養也決定了這是一種極其珍貴的滋補佳品。我們國家也是文昌魚數量最多的國家,在東部沿海地帶,有著相當多數量的文昌魚繁衍生息。

本來憑藉著寄生蟲一般的長相,文昌魚是可以躲過人類的殺戮的。但是不巧的是我國人民對於烹飪的想像力實在是太發達了,在第一個人用文昌魚煲湯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嫌棄過它的長相。

所以儘管我們國家擁有唯一的文昌魚漁場,但是千百年的捕撈還是讓這一生命力頑強的物種受到了生存上的威脅。今天的文昌魚已經被劃歸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野生文昌魚早已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撈和買賣。

說來文昌魚都能跨越數億年的歷史,已經足以說明這種動物生命力的頑強,並且它們也並非是孤家寡魚,時至今日地球上依然還有九種文昌魚。典型的比如佛州文昌魚、瓦氏文昌魚、維吉尼文昌魚、白氏文昌魚等。如果不是人類的捕撈,文昌魚屬下的物種都談不上有生存危機。

只要是在水質還行的海域並且水溫也比較溫暖,文昌魚的繁殖狀態就能夠保證。它們平時生活的地方主要在海底的沙地,它們會將半截身子埋在沙子裡面,將自己偽裝成海藻之類的植物。靠著這惟妙惟肖的偽裝,海洋中幾乎沒有獵食者會對文昌魚下手。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文昌魚的壽命比較短,在壽終正寢的情況下也不過兩年多左右。所以保證文昌魚的繁殖率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一條雌性文昌魚一生如果能繁衍三次,那麼它們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文昌魚是無脊椎動物進化到高等脊椎動物的中間形態,所以它們無頭、無腦、無眼、無心,沒有任何感覺器官。而且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所有的文昌魚都維持著這樣的形態,絲毫沒有進化的跡象。

所以在科學研究方面,文昌魚的價值同樣很高。它們見證了數億年地球歷史的變遷,是真正的海洋活化石。

●普法時間:

在我們國家文昌魚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結語:

儘管文昌魚體型很小,肉也不多。但是曾幾何時我們國家對文昌魚的消耗量是極大的。僅廈門瀏五店一個漁場,曾經每年的文昌魚捕撈量都可以達到六十噸。但文昌魚卻也並不是被吃完的,生存棲息地的萎縮海洋環境的惡化對它們的威脅還更為嚴重。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被誤解最深的魚,因長得像蛇,很多人不敢吃,其實美味又健康
    被誤解最深的魚,因長得像蛇,很多人不敢吃,其實美味又健康魚在我們日常中是很常見的,隔三差五的家就會吃一次,吃起來特別的香,最常見的就是鯽魚了,貴一點的還有三文魚,石斑魚等等,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個被誤解最深的魚,因長得像蛇,很多人不敢吃,其實美味又健康
  • 在農村的才能吃到的野味,長得像毛毛蟲,這樣的外貌你敢吃嗎?
    在農村的才能吃到的野味,長得像毛毛蟲,這樣的外貌你敢吃嗎?現在正值春天這個季節,是一年四季的開頭,也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面,農村地區很多的植物都會冒出來,這些植物基本上都是野生的植物,有些是野草,有些則是野菜,還有各種果子等等,這些都是讓人喜歡的野味。
  • 這4種魚長得很難看,但味道卻很美妙,你吃過嗎?
    但是有好多其貌不揚的東西就被人們所忽略了,有好多魚長得很難看,但是卻很美味,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長得難看,這4種魚長得很難看,但味道卻很美妙,你吃過嗎?第一種,虎頭魚。虎頭魚算是一種長相比較奇葩的魚類,它有大大的腦袋,有很多的魚翅,並且嘴巴也是很大的,看上去虎頭虎腦的,所以有另一種名字叫做虎頭魚,因為它長得很奇怪,所以總讓人感覺像是炸毛了一樣,生氣的時候他會張牙舞爪,比起別的魚來,算是活潑多了,讓人看起來就很害怕。
  • 男子買了條「蝌蚪魚」,魚皮很硬,魚肉卻像豆腐一樣嫩,半透明狀
    魚你平時一定常吃,但是長是像蝌蚪一樣的魚,你有見過嗎?你看看圖中的這種魚長得就特別像是蝌蚪,這種魚頭超大,而身子特別小,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種魚呢?這條魚是海魚的一種,是位喜歡吃海鮮的男子買回、j來做菜的,這位男子特別喜歡吃海鮮,沒事的時候就會去買來各種各樣的海鮮吃,什麼螃蟹、蟶子、皮皮蝦、生蠔是他經常買的食材。但是這種海魚還是頭一次買。海裡的魚種類實在是太多了,像這種長得像蝌蚪的魚還是頭一次看到。
  • 野釣釣回大鯽魚,卻在魚尾發現寄生蟲,這樣的魚能吃嗎?
    今天出行釣魚,回來剖魚時,發現魚尾巴上面,有紅色的蟲體,看起來很像寄生蟲,還不停的動。由此可見,現在的水質也是越來越差了,我們都需要提高環保意識,這麼大的寄生蟲,吃下去非跑醫院不可。趕忙放下手中的活,去網上查閱一番,查到這種寄生蟲叫水蚯蚓、赤線蟲,多生活在排放汙水或廢水的臭水溝中,它們習慣把一端固定在汙泥中,一端伸出汙泥,一旦遇到驚動,便會馬上縮回汙泥中。一般有水蚯蚓出現的地方,水質汙染都比較嚴重,還攜帶大量細菌,食用後多會造成腹瀉等症狀。在網上看過後,還嚇我一生冷汗,聽說寄生蟲很怕高溫,我便用高溫烘烤,不信還烤不死你。
  • 這才是真正的「垃圾魚」,長得醜還吃魚卵,一旦泛濫後果很嚴重
    其實鯰魚並不垃圾,在汙水溝、垃圾堆裡發現它們只能說生命力比較強罷了,至於吃動物屍體,自然水域很多的魚都有這一習性。如果非要說垃圾一詞,清道夫稱第二沒有魚敢稱第一,至少在大部分釣魚人眼裡就是這樣的。因為這種魚表面十分堅硬,在水中少有天敵,又因為長得醜陋、肉太少,上了岸也很少有人吃它,見過最多的就是作為「工具魚」飼養,也就是讓它來清理水缸裡的垃圾。清道夫入侵成功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生命力非常強,它們的食性很雜,幾乎啥都吃,另外還耐低氧、水質很差的地方也能活下來。
  • 這種年貨熱門堅果,常被誤認成是杏仁,雖然長得像,但它們不一樣
    巴旦木如今,堅果已經成了年貨中的主力軍之一,雖然吃著各式各樣的堅果,但是很多人對于堅果的了解很少。甚至是看著眼熟,但是叫不出它的名字。而不少堅果又因為長得太像了,常常被叫錯。杏仁如果你是個堅果愛好者,那你一定吃過巴旦木吧。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對於這個陌生的名字充滿了好奇。
  • 擔心寄生蟲?這樣做才能放心吃魚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標題叫做《恐怖,魚身上長滿寄生蟲》。視頻中男子用剪刀破開一條魚的鱗片,然後挑出一條很長的線狀物體,接連幾處都是如此。正如視頻中另一位男子所言,那些寄生蟲讓人「頭皮發麻」,再也沒有吃魚的欲望。
  • 你敢挑戰嗎?吃魚他們沒輸過,賭一斤豬肉
    沒有一條魚能活著遊出廣東,為什麼呢?因為廣東人會吃魚唄,不僅是吃煮熟的魚,而且連活生生的也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最有名的就是順德魚生。不過廣東人好像受到了挑戰,因為有人更能吃,吃法廣東人都佩服。是整條魚活生生地吃,而且不刮鱗、不開肚,難以想像吧。
  • 釣到的魚有寄生蟲還能吃嗎?有人說不能吃,有人說能吃,誰對?
    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在自然水域裡的魚,多多少少都會有寄生蟲,而且品種還不少。因為自然水域沒人消毒殺蟲,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的。不過我相信很多釣友都想問這樣一個問題,這種有寄生蟲的魚能吃嗎?實際上我們從魚身上看到的寄生蟲一般都是以下2種:魚線蟲(像小蚯蚓的蟲子)和絛蟲(像麵條一樣的蟲子)。其他一些我們肉眼很難觀察到,或者只有一些特殊魚種才有。
  • 人稱「生命蔬菜」,長得像寶塔,吃著卻和菜花沒兩樣,你吃過嗎?
    在眾多蔬菜中,總有一些蔬菜長得比較奇怪,比如紫甘藍和抱子甘藍這類蔬菜長得都是比較奇怪的,紫甘藍的顏色啊,是紫紅色的,感覺吃完嘴都要被染色的。而抱子甘藍就像一個母親抱著很多小寶寶一樣,然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蔬菜,長得更為奇特。人稱「生命蔬菜」,長得像寶塔,吃著卻和菜花沒兩樣,你吃過嗎?
  • 野生水產普遍攜帶寄生蟲 加熱冷凍放心吃魚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標題叫做《恐怖,魚身上長滿寄生蟲》。視頻中男子用剪刀破開一條魚的鱗片,然後挑出一條很長的線狀物體,接連幾處都是如此。正如視頻中另一位男子所言,那些寄生蟲讓人「頭皮發麻」,再也沒有吃魚的欲望。從視頻中,無法看出這條魚從哪裡來,也沒法分辨那些線狀物體到底是不是寄生蟲。不過,水中出現寄生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作為吃貨大國的中國,對於貓這種物種,沒有人會隨便對它們下嘴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
  • 看看日本人有多愛吃刺身,連長得像「龍」的魚都敢吃
    看看日本人有多愛吃刺身,連長得像「龍」的魚都敢吃,如今說到刺身,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日本,因為刺身就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是很多遊客去日本必吃美食。而且在國內也有不少日本料理店,經常能夠吃到三文魚、北極貝、金槍魚等海鮮刺身,用來蘸醬油芥末味道就很鮮美了,不知道大家平時喜歡吃刺身嗎?
  • 養殖鮭魚體內寄生海蝨超標 三文魚你還敢不敢吃?
    原標題:三文魚你還敢不敢吃?日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蘇格蘭一些養殖鮭魚體內的海蝨超標,嚴重者甚至超出安全標準20多倍,衛生部門呼籲各大超市暫停從相關鮭魚養殖場進貨。說起鮭魚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它的另一個名字想必家喻戶曉——三文魚。這種魚肉質細嫩,還富含DHA,不僅大人愛吃,還是公認的適合嬰幼兒食用的魚類。
  • 一種長得很像老鼠的魚,給你吃你敢吃嗎?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長相像極了老鼠的古怪魚類——鼠魚。鼠魚屬於美鯰科的一種,按照形態劃分的話有C屬(甲鯰屬)、B屬(弓背鯰屬)和A屬(擬甲鯰屬)三大類。在這三類中,尤其以C屬鼠魚的品種最多,C屬以下又分為尖吻甲鯰群、橄欖甲鯰群、斑甲鯰群、麗甲鯰群和須甲鯰群五個種群,其中每個種群中又有不同的鼠魚品種,品類繁多不勝枚舉。
  • 中國人什麼都敢吃,敢吃這些嗎
  • 不能吃!這種「螺」大面積爆發,一隻藏有6000條寄生蟲!
    不過千萬別誤食這種「螺」!!它長得和田螺很像,但一隻身上,寄生蟲可能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死! 注意!以下圖片「密恐者」謹慎觀看! 近日,一位來自浙江市民稱,他給兒子在河邊抓魚,結果一網下去撈上來兩個東西,還蠕動產下粉色的小東西。
  • 因為這種寄生蟲泛濫成災,你吃的三文魚吃過的藥可能比你都多
    這,都是因為一種長得像扁頭蝌蚪的寄生蟲——海蝨(Lepeophtheirus salmonis)。不過,這種長得像海洋版圓頭小強的生物和陸地上的小強一樣,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大概10多年前,Aarskog 和其他三文魚養殖廠曾經採用過一種含有甲維鹽(emamectin benzoate)的餌料。甲維鹽能夠被魚的腸道吸收,從而進入身體組織。一開始,以魚肉和魚血為食的海蝨吃了甲維鹽會死掉。不過,很快海蝨就產生了耐藥性,在和人類的戰鬥中再下一城。
  • 這種魚特別像鱘魚,生長緩慢肉質嫩,被譽為頂級美味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齊口裂腹魚,不僅是因為它的名字太長了特彆拗口,還有就是這種魚沒有什麼特別顯眼的特點,甚至和一些鱘魚特別的像,所以很多人都會認錯的,這也是非常正常的,齊口裂腹魚一般喜歡生活在水底或者有砂礫覆蓋的地方,像是怕人似的,它們看到人就會快速的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