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解析」公司銀行生態系統建設優勢與挑戰

2021-01-08 深夜財經

數位化提高工作效率,為客戶帶來便捷。最成功的一批企業已經使用數位化促進業務的多元化,例如在平臺上融入吃喝玩樂等生活場景。領先企業已經演變成多種類型業務的的巨頭,或者說,他們打造了生態系統,將各種服務互通互聯,客戶一次體驗就可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圖:生態系統更注重線上體驗

生態系統在客戶、數據、市場上都為銀行的服務商提供了新的機遇,使其擁有擴大規模的潛力。在零售領域,生態系統已經遍地開花,比如開放銀行就是鼓勵三方入局;如今這個趨勢又出現在公司銀行領域,傳統銀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企業都在探索如何在一個匯聚數位化的平臺上實現群聚效應。

圖:生態系統打破邊界,尋求廣泛合作

對客戶和供應商來說,生態系統的潛在優越性顯而易見,生態系統在公司銀行的發展前景可謂方興未艾:

客戶可以在唯一平臺上無縫使用更廣的產品和服務,不再通過傳統的線性關係實現;企業之間的跨領域合作關係和服務一體化帶來創新、交叉銷售、數據共享的潛力,並未開發新的業務和增值服務帶來新的機遇;生態系統為拓展新的領地(地理區域、客群),拓寬服務和產品的範圍,客服個體的固有能力局限,提供了全新的機遇。生態系統提供了多維度的數據和信息,有助於風險的緩釋。物流、資金流、訂單信息,還有來自其他合作夥伴的信息為貸前風險識別和貸後管理提供了支持。對於公司銀行的生態系統來說,還有一個特別好處,與非銀行組織合作的機會。例如聯合企業、基金公司、證券交易所利用規模優勢,為企業提供價格和門檻更低的融資方案。另一方面,生態系統還可以藉助技術帶來全新的機遇,比如數據分享更加便捷,前端、中端、後端信息交流更為流暢等。風險管理和授信評估將會藉助平臺數據獲得更好的表現。

圖:生態圈體現的是合作共贏

機會雖然眾多,但也伴隨著風險。數位技術讓一些公司成為單一市場的贏家時,也讓其他公司的營收和企業價值降低。更多的參與者加入到生態系統的競爭中,加大了對銀行去中介化的威脅,銀行會面臨著如果沒有獲得生態系統的先發優勢,競爭者會在銀行與客戶之間建立一道屏障,客戶關係因而受制於人。如果真的形成這樣一種處境,確實也不是令人歡喜的結果。另外與三分數據共享也會存在內在風險,特別是對銀行保護客戶隱私信息的監管要求正不斷加強的環境下。

圖:風險與機會並存

中國的生態系統建設走在了全球前列,但是客戶集中在大眾零售客戶中,一些科技巨頭公司利用生態系統為客戶提供了難以計數的金融服務,一些科技巨頭利用生態系統的聚集效應顛覆了銀行支付結算業務。下一節中將會為大家分享目前零售生態圈的建設模式,以及為對公企業生態系統建設的啟示。

相關焦點

  • 「行業解析」銀行生態系統的四種模式
    目前生態系統主要定位在大眾和零售市場,但情況正在變化,公司銀行金融生態萌芽已經出現:金融科技公司或銀行主導的生態系統國內金融科技公司聯易融幫助銀行搭建區塊鏈平臺,聚集了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保理公司、銀行,核心企業和供應線上下遊企業都可在平臺上獲得擔保融資。區塊鏈技術支持身份核驗、資產審核、文檔管理,分布式記帳讓平臺信息成為「黃金紀錄」,增強風險屏障。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AIRLOOK子公司埃洛克防務正式發布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偵查系統——「觀測者」,兩款防務無人機系統將提供全天候視頻監測,二、三維地圖數據獲取
  • 麥肯錫深度解析數位化時代的公司銀行:破繭成蝶,制勝轉型下半場
    在轉型中,公司銀行將面臨複雜的競爭、技術和需求挑戰,比如要 積極打造敏捷組織、定好高目標、投資人才和前後臺一體化的敏捷 交付、制定多年期路線圖和預算、打造以客戶價值為導向的IT架構 等。一直以來,公司銀行更多地被認為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然而 行業眼下的挑戰勢必對機構管理的嚴謹度和專業技術能力提出了 更高要求。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通過挖掘細顆粒度信息,對海量信息重新indexing,構建基於每個行業最小業務單元的深度信息檢索系統,進而從最小單元構建出產品,公司,行業,宏觀經濟不同層次的結構化資料庫,基於時間序列模型預測公司基本面發展。也因此發現超額收益來源,並自動調整投資策略。
  • 在「古板遲緩」的晶片產業,一群「寒武紀」們誕生的意義與挑戰
    資本與創業者們闖進了這個古老的行業,但是晶片創業公司獨立成長的機會大嗎?撰文 | 宇多田在過去的幾年裡,一個名為「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家族在科技行業掀起了一場風暴。晶片創業公司的驕傲與挑戰毫無疑問,這個產業的投入非常龐大,而且資金必須可持續。就像 ARM 中國戰略發展總監袁偉的表述一樣:「晶片研發與製造的投入必須要達到 10 億美金的級別,基本上只有巨頭能擔負得起」。但很顯然,資本似乎對這種 「 費錢 」 的現實「無動於衷」。
  • 工業網際網路風起時,標識解析體系建設還是差一陣「東風」?
    可追溯是標識解析技術應用的一個關鍵特徵,也是行業應用最為看重的一點。進入工業網際網路領域,隨著5G、大數據、AI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和加持,標識解析技術的價值逐漸被行業所挖掘,信息數據所賦予工業生態的升級驅動越來越顯著。標識解析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順勢而起。
  •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十周年,出資 20 億助力公益生態「創益」
    首度披露十年十大公益發現本次峰會從行業趨勢、項目執行、人群屬性等多個角度,分享了截至 2016 年底騰訊公益踐行網際網路公益十年的十個發現,比如在行業趨勢方面,移動端捐款佔比已達到 98%,單次捐出金額在 100-999 元的總額佔比突破 50%,科技讓人更慷慨。而對公益項目而言,透明度決定了籌款量,「催淚彈」型的項目則更容易受關注。
  • 農行謝凱:解析農行開放銀行技術架構
    國內對開放銀行的探索主要聚焦業務和產品開放,中國銀行在2012年開始提出開放平臺概念,直到2018年浦發銀行「API無界開放銀行」的問世,開放銀行的概念才被業內廣泛認同,並將2018年稱為中國開放銀行「元年」。近幾年,國內商業銀行依託各自優勢,基於業務重塑和科技賦能積極探索開放銀行創新,以API、SDK、H5為載體,通過開放用戶體系與產品服務,建設場景生態。
  • 新品叫板Quest 2,愛奇藝智能的底牌「追光」與「哥倫布計劃」是什麼?
    隨著「追光」的發布以及「哥倫布計劃」的啟動,愛奇藝奇遇VR面向遊戲領域的硬體、軟體和生態布局已經全面鋪開。首款搭載「追光」視覺交互技術方案的VR一體機——奇遇3,將定位於「發燒級遊戲大作」,在2021年第二季度正式發布並開售,劍指業界公認標杆Oculus Quest 2,挑戰其霸主地位。
  • 加強生態基礎建設,促進應用自主創新
    全市信創產業生態基礎良好包括晶片、伺服器、終端、作業系統等上下遊產業鏈。她說,當前全國信創產業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這對深圳信息技術企業而言即是機遇也是挑戰。日前,深圳市政府已與華為聯合籤署了打造深圳鯤鵬產業示範區戰略合作協議,市工信局也召開了全市信創產業發展座談會,正在籌備深圳市信創產業聯盟,起草加快發展信創產業的政策措施,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應用試點示範。
  • 生態系統正被快速重構 銀行將如何生存?
    「(銀行)在未來的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就是開展各方合作。」11月25日,《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在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表示,在新興生態系統中,與其他參與者合作是絕對必要的,如果要生存下去,並在未來的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必須實現數位化。
  • 中金公司:數字銀行重構金融供給 場景/生態經營提升觸達和洞察力
    不同的業務場景有不同的組合方式,如果銀行中後臺某些關鍵的能力與功能實現是可以被抽象提取的,那麼銀行只要做好組合定義,區分不同系統之間的邊界,就可以完成業務開發的快速配置。平安銀行定位建設靈活多變的業務中臺,持續抽象可共享的模塊,靈活應對外部不確定輸入的場景,支持產品個性化、流程自定義的不同業務合作模式,提升對接效率,降低開發成本。
  • 提供高性能交易系統服務,「艾科朗克」完成5000萬A輪融資
    依託自主研發的FPGA硬體加速技術,公司為證券、期貨、基金公司提供國際領先的微秒級(百萬分之一秒)量化交易整體解決方案。「艾科朗克」產品體系覆蓋四大期貨交易所、兩大證券交易所,幫助實現極速交易並大幅提升盈利空間。據介紹,相較國外成熟市場,中國量化交易市場規模還存在很大成長空間,高性能交易系統是行業玩家的必爭之地。
  • 光輝城市的「數字孿生」,打的什麼牌?
    「數字孿生」作為一項長遠規划過去無法解決光輝城市眼前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因此光輝城市最初選擇了大家認可、願意買單的成熟服務——建築設計SaaS服務作為公司的營收業務支撐公司的運轉。無論Smart+還是後來的Mars與Venus都是建築設計SaaS服務的一部分。
  • 大型銀行和大型科技公司:決策者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他們創建了生態系統,可在包括財務在內的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客戶提供服務,從而增加了對其核心平臺的「粘性」。因此,它們進入金融服務的機會主要集中在零售和中小型企業領域,而在公司和投資銀行領域則非常有限。他們提供的大多數服務都以圖表顯示了傳統銀行無法利用的新領域,無論是通過新穎的服務還是通過服務不足或沒有銀行服務的客戶群。在某些市場中,這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是「增長的市場」,或者是擴大了市場規模。
  • 「人工智慧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按下國產晶片加速鍵
    在計算機視覺推理性能方面,求索晶片支持的解析度和功耗較主流 GPU 板卡均勻顯著優勢。依圖通過數據的接入、識別並關聯可形成城市級知識圖譜,構建城市智能管理模型,並可以將大量非智能設備的信息在雲端進行智能解析。深耕醫療也是依圖一個鮮明的特徵,醫療行業需求廣闊,但場景複雜,是一塊非常有價值的「硬骨頭」。依圖在醫療的切入點主要是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慧算法技術,對影像數據、文本數據、基因數據進行解析。
  • 中國生物科學研究工具行業,是否真被美國「卡了脖子」?
    是真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還是「平靜之下暗流湧動」呢?我們是真的被美國卡脖子嗎?圖片來源:圖蟲創意2 疫情前國產品牌發展歷史和限制因素2020 年疫情以前,「低小矮」是國產企業的標誌:「低」指的是技術水平低,低水平重複;「小」指的是公司規模小市場佔有率小;「矮」指的是品牌知名度低
  • 生態型企業要同時做好內部生態系統和外部生態系統的建設
    一、生態型企業與外部生態系統:(1)食物鏈關鍵詞:競爭優勢。打造生態型企業原則:弄清楚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判斷自己的競爭優勢。集群對企業來說,是其在構建生態系統的過程中採取的一種重要的手段,當企業建立起一個集群時,企業將擺脫過去單打獨鬥的微弱局勢,在凝聚各方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
  • 專注研發開關電源晶片,「芯茂微」提供數字模擬混合集成電路解決...
    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從事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深圳市芯茂微電子有限公司」。 「芯茂微」成立於2012年10月16日,主要經營範圍為民用電源晶片、高壓器件的研發與銷售,計算機軟硬體、集成電路、電子產品、電子工業專用設備提供等。目前參保人數41人,持有 38項專利,最新一項公開日期2020年4月,專利名稱為開關控制電路、晶片、適配器及開關控制方法。
  • 復宏漢霖:商業化進程漸行漸近 優勢與挑戰並存|產業新股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2月25日,國家藥監局對外發布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的公告,意味著國產生物類似藥實現「零突破」。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是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宏漢霖」)的全資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