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消息,執行第31次南極科考極地航保任務的兩名海事測繪人員陳正偉、裴寧於4月10日順利返滬,圓滿完成南極冰區航標導航、科考站水域航道掃測及海圖編繪任務。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鄭和平副局長、東海航海保障中心王鶴荀主任親自到碼頭迎接科考隊員。
據了解,此次極地航海保障任務是自1984年我國開展南極科考以來,交通運輸部首次派員參加南極科學考察任務,在極地航標導航、海道測量及繪圖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在南極,科考人員在中山站、維多利亞地新站共執行6項極地航海保障任務,前後歷時162天,先後完成 「雪龍」號科考船專用AIS移動基站、北鬥AIS船載終端及單人AIS示位儀(AIS-MOB)極地航行環境測試、維多利亞地新站附近海域海底掃測及水深測量等工作,首次運用無人智能測量艇在南極羅斯海水域發現新錨地,並製作完成該水域1:5000大比例尺專題海圖,為維多利亞地新站建設提供了至為關鍵的基礎數據資料。
隨著我國極地科考工作的深入,冰區船舶航行、科學考察對極地航標導航、冰區水文氣象、海圖等航海保障信息需求與日俱增。2014年,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的領導和部署下,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集美大學共同籤署了「極地航海保障工程」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整合學研資源、發揮專業優勢,共同推進極地航海保障工作,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陸續編撰出版了全球首部中文版《北極航行指南(東北航道)》、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專題海圖等,為服務國家海洋開發利用、維護國家航運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無論是從履行國際公約的要求,還是保障極地科考船舶安全航行的需要,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工作提供專業的航海保障服務。今年我們還啟動了《北極航行指南(西北航道)》編撰工作,目前正在緊張實施中,預計10月份正式出版發行,將為計劃航行北極西北航線的中國籍船舶提供海圖、航線、海冰、氣象等航海保障信息服務。」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劉嘉華副主任介紹說。
據悉,根據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合作計劃,到2016年底將完成包括南北極航行指南、綜合助導航系統、南極部分水域紙質和電子專題海圖在內的多項航海保障工程,屆時將為極地科學考察提供航標導航、海域測量、無線通信、海圖編繪、冰情預報等全方位航海保障服務信息。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和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右上角→複製本文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進行查看
如何訂閱「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東海航海保障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donghaihangbao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信息來源:東海航海保障中心
編輯過程中有刪改,僅供參考
本期編輯:一路馳騁Alan ︱ 投稿郵箱:zhaohongliang@shmsa.gov.cn
我們的官方微信已經開通海事航海保障信息自助查詢功能,動動手指,讓航海保障信息「了如指掌」,竭誠歡迎您在線體驗
↓↓↓喜歡本文請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