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圓滿完成第31次南極科考極地航海保障任務

2021-02-15 東海航海保障中心

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消息,執行第31次南極科考極地航保任務的兩名海事測繪人員陳正偉、裴寧於4月10日順利返滬,圓滿完成南極冰區航標導航、科考站水域航道掃測及海圖編繪任務。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鄭和平副局長、東海航海保障中心王鶴荀主任親自到碼頭迎接科考隊員。


據了解,此次極地航海保障任務是自1984年我國開展南極科考以來,交通運輸部首次派員參加南極科學考察任務,在極地航標導航、海道測量及繪圖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在南極,科考人員在中山站、維多利亞地新站共執行6項極地航海保障任務,前後歷時162天,先後完成 「雪龍」號科考船專用AIS移動基站、北鬥AIS船載終端及單人AIS示位儀(AIS-MOB)極地航行環境測試、維多利亞地新站附近海域海底掃測及水深測量等工作,首次運用無人智能測量艇在南極羅斯海水域發現新錨地,並製作完成該水域1:5000大比例尺專題海圖,為維多利亞地新站建設提供了至為關鍵的基礎數據資料


隨著我國極地科考工作的深入,冰區船舶航行、科學考察對極地航標導航、冰區水文氣象、海圖等航海保障信息需求與日俱增。2014年,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的領導和部署下,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集美大學共同籤署了「極地航海保障工程」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整合學研資源、發揮專業優勢,共同推進極地航海保障工作,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陸續編撰出版了全球首部中文版《北極航行指南(東北航道)》、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專題海圖等,為服務國家海洋開發利用、維護國家航運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無論是從履行國際公約的要求,還是保障極地科考船舶安全航行的需要,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工作提供專業的航海保障服務。今年我們還啟動了《北極航行指南(西北航道)》編撰工作,目前正在緊張實施中,預計10月份正式出版發行,將為計劃航行北極西北航線的中國籍船舶提供海圖、航線、海冰、氣象等航海保障信息服務。」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劉嘉華副主任介紹說。

據悉,根據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合作計劃,到2016年底將完成包括南北極航行指南、綜合助導航系統、南極部分水域紙質和電子專題海圖在內的多項航海保障工程,屆時將為極地科學考察提供航標導航、海域測量、無線通信、海圖編繪、冰情預報等全方位航海保障服務信息。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和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右上角→複製本文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進行查看

如何訂閱「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東海航海保障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donghaihangbao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信息來源:東海航海保障中心

編輯過程中有刪改,僅供參考

本期編輯:一路馳騁Alan ︱ 投稿郵箱:zhaohongliang@shmsa.gov.cn

我們的官方微信已經開通海事航海保障信息自助查詢功能,動動手指,讓航海保障信息「了如指掌」,竭誠歡迎您在線體驗

↓↓↓喜歡本文請您點讚

相關焦點

  • 這位南通人曾登上「雪龍2」號,執行南極考察任務
    上月底,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研究所所屬科考船「雪龍2」號結束了75天的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返回上海外高橋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在迎接這支科考隊伍凱旋的人群中有一位如東人近日回到家鄉如東探親的他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了他與「雪龍2」號的不解之緣去年10月9日,我國首次以「雪龍」號、「雪龍2」號科考船「雙龍探極」模式組織實施笫36次南極考察任務,其中「雪龍2」號為首航南極。
  • 海墾母山咖啡登上「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和國家海洋科考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8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旗下的母山咖啡部分產品登上了「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成為中國遠徵南極的科考隊員的能量保障,受到了在場人員的熱烈歡迎。同時,母山咖啡還將供應給「向陽紅21號」等中國海洋科考船隊。
  • 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 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凱旋
    (記者王立彬、張建松)2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和「雪龍2」號兩艘極地科學考察船,返回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這標誌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歷時198天,兩艘極地科學考察船行程共7萬餘海裡。
  • ...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上午凱旋-雪鷹 南極考察隊 極地 赫德島...
    東方網4月12日消息:「雪鷹」的成功試飛,「雪龍」的最南航行,南極亮星巡天望遠鏡的初光,南極冰芯單季鑽探的新紀錄,崑崙站主體建築的正式入住使用……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今日凱旋,其出色的成績單上充滿了引人矚目的關鍵詞。上午10時,在位於上海的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國家海洋局與上海市政府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歡迎儀式。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北極東北航道通信保障工作研究取得四方面成效
    然而,存在高緯度自然條件和開發利用不足等因素,通信保障也成為影響航行北極的關鍵因素之一。近年來,為破解這一難題,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和航運發展需要,主動謀劃、積極作為,不斷深化北極東北航道通信保障相關研究工作,取得了紮實的成果。
  • 南極科考「雪龍號」直升機墜毀 機骸已找到 1人失蹤
    圓滿完成我國第25次南極考察任務的哈飛「直九」直升機,12日11時20分左右轉場離開 「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從「雪龍」號起飛一分多鐘後失事墜江,機組四人中三人獲救,一人失蹤。事故發生後,國家海洋局和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高度重視,全力以赴組織搜救和打撈工作,國家海洋局有關領導緊急趕赴上海。
  • 海之豪 | 王自磐:中國唯一在南極冰海潛水科考的極地專家
    王自磐:中國唯一在南極冰海潛水科考的極地專家南極
  • 我國形成兩船、六站等極地考察保障格局
    從10月8日在滬召開的「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已躋身極地考察大國行列,形成「兩船、六站、一飛機、一基地」的支撐保障格局。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介紹,今年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自2003年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負責建設、運行和管理我國極地考察支撐保障體系。
  • (第33次南極科考)「雪鷹601」飛機飛抵中國南極中山站執行任務
    新華社「雪龍」號11月11日電(記者榮啟涵)記者11日從中國南極中山站了解到,經過7小時33分的飛行,中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於當地時間11日9時14分由南極點順利飛抵中山站,計劃於近期開展國際合作任務。
  • 探秘極地 2020科學之夜中國航海博物館專場活動舉行
    ,酷炫的「雪龍2」號……以探秘極地為主題,2020新一期科學之夜專場活動於7月24日至26日登陸浦東新區中國航海博物館,邀親子共赴一場極地探險之旅。  本次科學之夜中國航海博物館專場主題為《相約臨港 探秘極地》,由上海科技節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科技會展有限公司、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聯合主辦,共設中國航海博物館、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兩個會場。
  • 「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分享參與極地科考經歷
    本報訊(記者江瑜)38歲開啟極地科考之旅,今年68歲還將第13次踏上南極。昨天,極地科考全國巡講活動來到南京站,我國極地事業和航海事業領軍人物、「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和極地探險愛好者分享了他參與極地科考的經歷。
  • 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全部科考任務
    新華社「雪龍」號9月16日電 綜述: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全部科考任務  新華社記者伍嶽  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日前完成全部科考任務,搭乘「雪龍」船啟程返航。  從7月18日抵達第一個作業站位起,考察隊在54天內共完成84個海洋綜合站位作業,其中在北冰洋區域完成59個站位作業,最北到達北緯82度53分。
  • 航海遙感:開啟海天 觀測「第三眼」
    在2017世界交通運輸大會「航海遙感——遙感和大數據應用」主題論壇上,中科院院士龔健雅如此評價海洋遙感和大數據應用。「遙感可以運用於海洋環境監測,包括海溫、洋流、風暴等,也可以用於航海,包括港口及船隻、冰山等,尋找最優航線。」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7月11日,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正式交船,在十月啟航南極,北京時間11月11日13時,雪龍2號順利進入南極,預計將在25日抵達南極中山站,並與前輩雪龍號會師,共同參與南極考察任務。對於南極,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數不盡的浮冰和冰山。
  • 雪龍號科考隊員談船上生活:一天四餐 果蔬十分缺乏
    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用電子郵件等與「雪龍」號科考人員、隨船記者等進行了連線。據了解,科考隊員們現在工作生活狀況良好,「雪龍」號正急速前進奔赴考察地點,爭取能夠圓滿完成科考任務。已經第30次隨船的南極考察隊大洋考察隊隊長矯玉田則代表隨行的科考隊員們表示,現在船上的科考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狀態都很好,希望後方的親人同事放心。  據隨船的科考人員介紹,目前參加南極科考的共有254人,本次隨船的101人中除了工作人員外,科考隊員有一部分去長城站,另一部分負責我國在南極建立新的考察站的選址工作。
  • 第36次南極考察圓滿結束!雪龍號、雪龍2號返回上海基地
    第36次南極考察圓滿結束!「雪龍2」號並肩駛入中國極地考察基地碼頭。經歷五個多月的風雪交加與斬浪破冰,我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完成各項預定任務,乘坐兩船順利返航。
  •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凱旋
    4月23日,「雪龍」號、「雪龍2」號回到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了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總結匯報活動,傳達了自然資源部領導重要指示,標誌著中國笫36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任務,主要圍繞「雙龍探極」、南大洋業務化觀監測、考察站基本建設、「綠色考察」四項重點任務
  • 「雪龍」號以全新姿態備戰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官方公眾號消息,9月10日18:30,「雪龍」號在完成維護保養工程和試航後,以全新姿態停靠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據悉,「雪龍」號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為期近3個月的維護保養,圓滿完成了甲板、輪機、實驗室
  • 邊科考邊授課 第36次南極考察「南極大學雪龍分校」開課了
    在船上開設「南極大學」是我國南極考察的一項傳統活動,10月26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南極大學雪龍分校」在「雪龍」號多功能廳正式開課。第一課是由「雪龍」號船長朱兵為大家帶來的《中國極地考察船簡介》。他從我國極地考察船的歷史講起,介紹了「雪龍」號的執行任務情況和取得的榮譽,以及本次南極考察「雙龍探極」的路線情況。「『雪龍』號自入列以來,已經承擔了22次南極考察和9次北極考察航行保障任務,安全航行4000多天,航程達750000餘海裡,相當於繞赤道35圈。」
  • ...歷時158天航程約3萬海裡-雪龍 南極考察隊 南極大陸 赫德島...
    據《勞動報》報導,昨日上午,在歷經長達158天驚濤駭浪、冰雪交加的洗禮和考驗後,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完成了各項預定考察任務,乘坐「雪龍」號返回位於上海的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科考期間,中國首架極地專用固定翼飛機在南極拉斯曼丘陵等地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