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開設「南極大學」是我國南極考察的一項傳統活動,10月26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南極大學雪龍分校」在「雪龍」號多功能廳正式開課。
第一課是由「雪龍」號船長朱兵為大家帶來的《中國極地考察船簡介》。他從我國極地考察船的歷史講起,介紹了「雪龍」號的執行任務情況和取得的榮譽,以及本次南極考察「雙龍探極」的路線情況。
「『雪龍』號自入列以來,已經承擔了22次南極考察和9次北極考察航行保障任務,安全航行4000多天,航程達750000餘海裡,相當於繞赤道35圈。」在「朱老師」的講述中,大家對我國的考察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對戰功赫赫的「雪龍」號以及全體船員充滿了敬佩。
隨後,來自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的曹濤為大家講述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介紹》。中國中鐵建工集團已經連續18年參與南極建設考察隊員,主要參與長城站、中山站建設工程,為中國南極科考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大家通過曹濤的講述,也了解了在南極特殊環境下考察隊員是如何開展建設的。
開辦南極大學,是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的一項光榮的學術傳統,充滿著南極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特色。每年的南極考察隊匯聚了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的一流人才,既有優秀的極地科研人員、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極地後勤保障人員,也有從事極地運行管理、新聞報導宣傳和醫療保健的人員,更有多次歷盡南極風雪為我國南極科學考察作出了傑出貢獻的先進人物。而這些人,就是南極大學優秀的教師隊伍。
與以往不同,第36次南極考察的亮點之一是「雙龍探極」,前往南極的隊員人數更多、考察範圍更大。因此,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分別在「雪龍」號和「雪龍2」號設立了兩個校區。「雪龍」號所在的「雪龍分校」校長由考察隊常務副領隊徐韌擔任、副校長由考察隊副領隊魏福海擔任。
作為我國南極考察隊特色活動,南極大學面對全體考察隊員開放,積極組織大家開展有意義的政治、文化、業務等學習和交流,開展學術討論,選擇安排具有代表性、知識性、實用性的教學內容,通過專題報告、知識講座、專題研討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目前已經確定的有海洋科技、南極科學前沿、遙感測繪、醫療健康等方面的知識。
記者了解到,南極大學的授課老師將獲得聘任證書,而在學期期末,出勤率達標的考察隊員將獲得南極大學的畢業證書,非常有紀念意義。(央視記者 喬亞美 來源:自然資源報 趙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