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記憶一點點信息都需要很長時間?

2020-11-29 醉心音樂

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於:人類大腦與機器對於信息的存儲是完全不同的!

在小時候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背誦古詩文、英文單詞的「恐怖時光」!當時就在想為什麼自己的腦子不像U盤或者電腦一樣直接存儲呢?長大之後才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想法有多可笑!

人的記憶

人的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其中瞬時記憶就相當於我們不專心背書時,前一秒在背後一秒就忘!而短期記憶就相當於明明認為自己背過了,但一到考試就發現並沒有背過!長期記憶就好比那些學霸,什麼時候問他都能想起來!

目前主流理論認為記憶功能的實現主要靠腦內的神經元之間的互相聯繫而產生,而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來連結,一般情況下瞬間記憶只需要電信號與化學信號的加強,而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質,而長期記憶則需要基因的轉錄和翻譯形成新的蛋白質,這就像基因與突觸之間的對話。

電腦存儲

而電腦存儲就和人類記憶完全不同了,它是通過語言直接將信息記錄下來,簡單而言就是數位化!用最簡單的數字語言記錄複雜的信息!

就好比我們最早聽的那種唱片機,這就是將我們聲音信息通過特殊方式記錄下來,再通過特定設備將這些信號轉為聲音!

總之,計算機等機器類的存儲我們可以認為是機械性的複製、粘貼只能夠具有存儲與提取的簡單功能!而人類的記憶則是一種生命活動,它不僅僅局限於簡單的存儲,更多的是記憶的「二次創作」,這是機器所無法完成的!

再回到題主所說的,人類記憶很小的東西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可能是唯一的缺點了,因為人類記憶會受情緒、環境、注意力、興趣、圖形、等等因素的影響!但人類卻有一點機器無法比較,那就是存儲量!理論上人腦內含有約850億神經元,一百萬億到一千萬億個突觸!所以我們的存儲量是非常大的!當然現在對於人類記憶的相關研究還沒有那麼透徹,許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那麼如果某天人類可以將數據直接輸入大腦中轉化為記憶,你認為會產生什麼影響?

相關焦點

  • 人類的記憶,到底是儲存在哪兒的?為什麼有的事一輩子都忘不掉?
    人類的記憶,到底是儲存在哪兒的?為什麼有的事一輩子都忘不掉?說起人的記憶,其實這是一個許多科學家都無法做出準確解釋的領域。就比如人類常常無法記住自己在三歲之前做過什麼事情,有一些事情明明是很想記住的但是卻很快忘記了,或者說有些痛苦的回憶卻停留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了。那麼這一次我們就要來了解更多關於人腦的知識了,人腦當中其實具有非常複雜的結構,不同的區域會有不同的功能。那麼我們人類的記憶一般都是儲存在哪兒的呢?為什麼有的事一輩子都忘不掉呢?
  • 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難道人類的記憶被修改過?
    我們所看見的都是真實的嗎,我們所想起的都是發生過的嗎?有人說,我們大腦的結構和宇宙相似,那些銀河系和天體,就跟我們腦中的神經元相似,數量也非常接近。面對宇宙,我們就像一個無知的小孩,擁有著無比的好奇心,但卻怎麼樣都觸碰不到其中的秘密。而面對我們人類自身,對於腦部也都在探索之中。
  • 網際網路健忘症,記憶時間比金魚都短
    大概三十年前科學家們就提出了交互記憶的概念。人類作為社會動物完美地利用了自身強大的社交能力,將需要記住的信息分散複製給他人代勞記憶。在這樣一個記憶網絡之下,每個人的記憶是互相依賴的,其處理信息的能力也遠遠超過一個個體對於信息的處理能力。
  • 你三四歲前的記憶去哪裡呢?人類的幼年記憶為什麼會丟失?
    記憶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它是人類進行思維、想像等活動的基礎,這些記憶信息存儲在大腦神經元間的突觸。人類的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瞬時記憶就是人耳、眼等瞬間感受到的記憶,只在大腦中停留不到一秒鐘,只有被注意到,才會進入短期記憶。短期記憶保留時間通常不到一分鐘,只有經過重複複述,大量的刺激後,才會進入長期記憶。長期記憶如果長時間沒有使用,也會隨著時間的增長逐漸遺忘,變成模糊零碎的記憶。你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長時間沒有使用會忘記,就是這個原因。
  • 人類為什麼會丟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筆者-小文 大部分人對於消失後的記憶都很模糊,3歲以前的記憶更是只有零星的片段,而對於缺失記憶這種現象,很多人以為是自己記性不好,亦或是消失後記憶系統不夠完善,相比起成人,小孩子對於記憶這件事不夠重視。
  • 全部和時間相關的現象,都是一種記憶有關的現象
    7時間是一種記憶時間被人們抽象的虛無縹緲了,時間老人和月光寶盒,是人類追求的神器。啥都不存在,時間還存在。這句話,有啥意義?想多了,人會瘋掉。時間就是一種現象,時間就是一種記憶。沒記憶就根本沒時間。全部和時間相關的現象,都是一種記憶有關的現象。
  • 為什麼動物們睡覺都不需要蓋被子,只有人類需要?今天可算明白了
    為什麼動物們睡覺都不需要蓋被子,只有人類需要?今天可算明白了咱們初中生物學過,人是一種哺乳動物,與貓、狗、獅子、老虎等哺乳動物有類似的生理構造和繁殖習性,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人跟其他哺乳動物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相對而言,人似乎更加嬌嫩和脆弱,比如其他動物不管春夏秋冬都不用穿衣服、不用蓋被子,而人卻不行,除了夏天,一年中其他時間都要穿衣服、蓋被子,稍微懈怠一點就可能受涼感冒。
  • 人類為什麼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
    經過調查走訪發現,絕大多數人對自己三歲前的事情都已經記不起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呢?人類為什麼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你們知道其中原由嗎?首先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初步了解一下關於記憶方面的知識,我們腦海中的記憶分為長期記憶和瞬間記憶,運用最多的都是長期記憶,因為瞬間記憶很快就會忘掉,但是在我們在生活中瞬間記憶是非常廣泛的。
  • 將「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這是傑出人物都要掌握的技能
    大部分人都很難做到。我們大腦的短時記憶很難在短時間內處理很多的信息,但是如果能將這種短時記憶通過某種方式轉變成了長時記憶,那麼,你所能記住的數字就不止11個了。 這裡涉及到了兩個概念: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短時記憶(short-term memory),保持在一分鐘以內的記憶,被認為是處於感覺記憶與長時記憶之間的一個階段。
  • 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記憶是個體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用信息加工的術語來講,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記憶根據不同的標準分成不同類型,按照「信息保時間長短」,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一、概念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後,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被保存下來,這種記憶被稱瞬時記憶,也被稱之為感覺記憶、感覺登記或者感覺寄存器。
  • 長時間的海馬尖波漣漪改善記憶
    長時間的海馬尖波漣漪改善記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18 17:10:43 紐約大學Gyrgy Buzsáki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長時間的海馬「尖波漣漪」能改善記憶
  • 記憶類型之瞬時記憶、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
    記憶類型之瞬時記憶、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所謂記憶,指的是人腦對過去事物的反映,也就是說我們所記憶的都是過去經歷過的事物。關於記憶的類型,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見解,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根據保持時間長短對記憶進行的分類: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1.
  • 貓的記憶力還不錯,短時記憶長達16小時,還需要預防老年痴呆症
    假設所有的記憶都經歷了從短時記憶到長時記憶的轉換,這個模型被稱為記憶的模態模型,最著名的表達式是理察·席夫林。短時記憶:短時記憶主要由聲音代碼組成,他能使大腦保持少量信息活躍,並能在短時間內使用。短時記憶的持續時間(在情況下中,沒有複述或激活)以秒為單位。與長時記憶相比,短時記憶的存儲時間更短,信息存儲容量有限。例如,短時間內記下一個號碼要撥,但撥號後往往記不住。
  • 愛因斯坦說: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什麼意思?
    「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
  • 此人為什麼說:「時間並不存在,人類被記憶欺騙了」?看後大悟!
    此人為什麼說:「時間並不存在,人類被記憶欺騙了」?看後大悟!愛因斯坦,全名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關於記憶的形成與衰退,你至少需要知道這些
    關於午飯的回憶可能已經沒那麼清晰了,但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能記住一些東西,而沒法兒記得其他一些東西?為什麼記憶最終會逐漸模糊?讓我們來看看一下記憶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當你在做某件事時,比如撥打一串電話號碼,這件事會被轉化成電脈衝信息並在神經元網絡中快速傳播。
  • 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一)瞬時記憶:也叫感覺記憶瞬間閃過的閃電、小枝條突然折斷的聲音、被針刺的疼痛,都是很短暫的刺激,但他們仍然是會使人作出反應的重要信息。這樣的刺激最初短暫地存儲在瞬時記憶裡,它是我們存儲世界信息的第一倉庫。信息在瞬時記憶裡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最長不會超過4、5秒,如果沒有轉到短時記憶裡,它就永遠消失了。
  • 遺忘曲線——揭秘人類記憶存儲的奧秘
    ,他們的學習能力也非常贊,只要是學習過的東西基本上都能記憶很長的時間,可是自己明明很努力的看甚至背誦,默念,嘗試去理解為什麼還是會很快忘記呢?咱們今天不是談《最強大腦》中的天才是如何對信息進行編碼,實現快速記憶的能力怎樣練就,因為這種方法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去刻意練習從而增進功力。今天我們只是把一些乾貨拿出來進行分析和討論,它比較適合大多數人,也可以適當的改變目前的學習習慣,在生活和工作當中更好的利用它,從中得益。
  • 科學家解密:為什麼人類會沒有3歲以前的記憶?
    是整個人體中樞系統最高級的部位,相當於可以說,我們人體大腦調解著我們人類的一切機體功能器官,因為大腦我們人類才得以有了意識、思維、精神、語言、學習、記憶,它的存在是一切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我們人體的一些感官系統在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會因此而反饋給大腦,然後在經過思維的篩選,提取一些有利的信息存在大腦的神經元裡。
  • 瞬時、短時、長時記憶及其影響因素
    心理學家根據保持的時間長短將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或感覺登記,是指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的記憶,這「極短的時間」一般是指1秒以內;短時記憶指的是保持時間大約在1分鐘以內的記憶,由於它一般是我們正在使用的記憶,因此也叫做工作記憶;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的記憶,這是一種永久性的儲存,因為它的保存時間可以是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