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生命」成生物武器溫床?專家:可能性極小

2021-01-17 人民網

  合成生命是指從其它生命體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體。然後將其嵌入已經被剔除了遺傳密碼的細胞之中,最終由這些人工染色體控制這個細胞,發育變成新的生命體。該項技術是2010年美國《科學》雜誌、《時代》雜誌評選的十大科學突破之一。合成生命的誕生,為生命科學研究帶來了新的生機。

  2010年5月22日,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世界首個人造生命細胞。克雷格·文特爾將一種稱為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的微生物的DNA進行重塑,並將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種細菌中。新的生命由此誕生,這種新生的微生物能夠生長、繁殖,並產生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植入的DNA片段包含約850個基因,而人類的DNA圖譜上共有約20000個基因。克雷格·文特爾也是人類基因組圖譜的合作繪製者。

  這個人造生命被稱為「辛西婭」(synthia),即「人造兒」的意思。它的價值就在於,人工合成的細菌實現了獨立複製、增殖,這是生命的特徵!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可以在實驗室裡「被創造」,而不是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

  2012年,英國科學家宣稱,他們人工合成了一種名為XNA的物質,在許多關鍵功能上可替代DNA,這對研究生命起源乃至「人造生命」具有重大意義。對許多人來說,簡稱DNA的脫氧核糖核酸並不陌生,它是攜帶生命遺傳密碼的重要載體。人工合成的XNA也能像DNA一樣存儲遺傳信息。由於它所用的「鏈齒」,也就是鹼基,和DNA中的一樣,因此XNA鏈條和DNA鏈條之間還可互相結合,實現遺傳信息的傳遞。XNA已擁有DNA的兩個關鍵功能——遺傳和進化。

  這項研究還被認為是在「人造生命」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不過有專家認為,人類使用XNA來人工編制遺傳信息並創造一種新生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許多科學家指出,文特爾的團隊也反覆強調,他們所做的,遠非大眾所想像的那樣,「玩弄上帝之手」。他們所合成的並非整個細胞,而只是細胞的一部分——染色體。當染色體被移植到受體細菌內時,它利用細胞質中原有的生命材料和機制,製造自己的蛋白質。這就像是給電腦換了個作業系統,而並非購置一臺新電腦。而且,這條人工合成的染色體,幾乎完全以自然界已有的基因組為模板,科學家們並沒有任何大規模創新生命的舉動。

  這種新方法是否會被用來製造出各式恐怖的生物武器?這種可能性極小。我們對生物的認識,還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隨心所欲的程度,還不可能像拼積木一樣把一堆特定基因湊在一起就得到特定生命形式。因此,不必擔心世界在一周之後會發生巨變。 (作者葉青為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人造生命引發倫理擔憂 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
    文特爾等人造生命研究專家定於27日在國會就引發倫理擔憂的人造生命研究作證。擔憂:流出實驗室怎麼辦?文特爾率領的研究小組20日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首次培育出由人工合成基因組控制的細胞,從而向人造生命形式邁出關鍵一步。
  • 「人造生命」是把「雙刃劍」
    (5月22日 新華網)然而,面對影響力不亞於世界第一次核爆炸的「人造生命」成果,相當部分科學家並沒有表現出喜悅,而是「心情複雜,態度審慎」。有媒體評論認為「人造生命」成功是把「雙刃劍」。對此,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現了相當敏感。
  • 「人造生命」意味著多少可能性
    「未來的5-10年,我們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未來人工生命合成技術的發展可能比人工智慧還快。」最近,作為國內某知名生物技術公司董事長的汪建在一次訪談中語出驚人,預言「人造生命」將成為人類科技爆發的下一個風口。
  • 2010全球十大科學新聞:人造生命誕生(組圖)
    、網友投票以及專家顧問團評議,《環球科學》雜誌(《科學美國人》雜誌中文版)最終盤點出2010年最值得銘記的十大科學新聞  1.人造生命誕生  2010年5月20日,美國J·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宣布,他們利用人工合成的基因組,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生命」,取名為「辛西婭」。文特爾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先選取了一種名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對這種細菌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後,人工合成了它的基因組。然後,將人造基因組移植到另一種名為山羊支原體、去除了遺傳物質的細菌中。
  • 《自然》邀專家評價「人造生命」誕生
  • Science:德法科學家質疑美國軍方開發生物武器,違反《禁止生物武器...
    2018年10月6日/生物谷BIOON/---美國軍方的一個研究機構正在探索通過利用昆蟲傳播經過基因修飾的病毒來編輯植物的染色體從而讓這些植物更具抵抗性的可能性。一些專家說,這項研究可能被視為開發一種潛在的生物武器。
  • 人造病毒怎麼造?它安全嗎?
    逆向遺傳技術合成病毒人造病毒可以分成合成病毒和重組病毒兩類,如果你對這兩個詞語感到陌生,將病毒替換成DNA也許你會熟悉一些。近年來,DNA的合成和重組已不是新鮮事,而人造病毒本質上就是製造一些新的病毒DNA(或RNA)。
  • 科學家完成首例「人造生命」惹倫理風險爭議
    本月20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創造人工合成生命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即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他們將它命名為「人造兒」。該項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不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也可以在實驗室裡「被創造」。消息傳出,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許多科學家對這一成果給予了積極評價,但也不乏憂慮之聲。
  • 英國「人造生命」實驗惹爭議,若創造另一種生命,人類會怎麼樣?
    或許在未來人類還可以擁有創造生命的能力。也許這不是無稽之談,也不是異想天開。畢竟一切皆有可能。而最原始最嚴格的人造生命的定義,大約應該是從零開始,從沒有生命的物質合成出有生命的物質,而我們知曉現成的這些所謂人造生命。大多數都是由現有的動物進行改造進化而來的。所謂的人造生命並不是可能繼續製造出來的,生命也不是復史死前動物完成對物種多樣性的重新補充。
  • 生物武器離我們有多遠
    儘管國際社會籤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但仍然無法有效遏止生物武器的發展勢頭。一些國家和地區擁有較大規模的生物武器,能夠滿足戰略、戰役、戰術等不同層次生物攻擊需要;全球範圍內數十個恐怖組織和其他非國家行為者都對生物武器表示出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生物恐怖已成為影響全球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 專家稱移居太空可能性越來越高 火星或成首選(全文)
    專家稱移居太空可能性越來越高 火星或成首選地球上頻發的戰爭、環境危機、核汙染,使人們開始把人類未來的夢想建立在開發地球以外的空間上最近,美國天文學家藉助天文望遠鏡,又發現了5顆類地行星,其中3顆可能適合生命居住。而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近日也表示人類要想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是儘快向外太空移民。在雄心勃勃的私營公司的引領下,一個向地球外移民,並且適應全新世界的新時代初露曙光。
  • 人造生命引發安全倫理擔憂
    美國科學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並將它命名為「人造兒」。虛擬的弗蘭肯斯坦博士所言也許正是領導這項研究的克雷格·文特爾在面對新生命體時的心聲。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類科學中最神秘且最令人嚮往的未定之謎。人類對生命的創造意味著什麼?如何控制這些能自我複製的人造生命?人類能製造出更高級的生物嗎?誰能擁有人造生命基本工具的專利權?
  • 木衛二存在外星生命?NASA找出這些證據,專家:可能性很大!
    外星生命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探索目標,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眾多行星,想必一定有其他的星球是存在生命的,為了探索外星生命,科學家對宇宙的其他星球都進行了探索,也有了很多重大發現。水資源對於一個生命的誕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地球能夠誕生生命,主要也是因為地球上有非常豐富的水資源,於是科學家按照這個思路,對宇宙的火星、金星等星球都進行了探索。
  • 木衛二存在外星生命?NASA找出這些證據,專家:可能性很大
    外星生命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探索目標,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眾多行星,想必一定有其他的星球是存在生命的,為了探索外星生命,科學家對宇宙的其他星球都進行了探索,也有了很多重大發現。 水資源對於一個生命的誕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地球能夠誕生生命,主要也是因為地球上有非常豐富的水資源,
  • 她是首席生物武器防禦專家,曾消滅非典,731部隊再來都不怕
    人類使用生物武器的歷史十分的悠久,早在中世紀蒙古金帳汗國對熱那亞人的戰爭中,蒙古人就曾經將感染黑死病死亡的屍體用投石車投到歐洲人的城內,最終導致了肆虐歐洲的中世紀大瘟疫,此次瘟疫中,有三分之一的歐洲人染病死亡,生物武器首次展示了其巨大無比的威力。
  • 宇宙中不止一種生命形態,但存在碳基生命的可能性最高!
    地球上的生命就屬於碳基生命,外星球上也有可能存在碳基生命,人類目前尋找外星生命就是按照地球生命所需要的條件來尋找。那什麼是碳基生命?因為構成生命的化學物質都需要以碳元素來進行連接,所以稱作碳基生命。簡單來說就是由有機物構成的生命。
  • 人造生命
    1818年,「科幻小說之母」瑪利.雪萊筆下的生物學家,在一個雨夜終於組裝出了一個「人」,並激活了他的生命。  今年7月8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納耶尼亞教授發表論文,宣布成功地將人胚胎幹細胞誘導為「人造精子」。一個多月後,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宣布,如果不出差池,「人造生命」年底就將誕生。  人類對於生命起源、生命的秘密始終充滿好奇。
  •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體 顛覆人類生命本質
    2010年5月20日,美國私立科研機構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誕生
  • 人造生命的雙刃劍效應不可忽視
    在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雜志評選出的年度十大科學進展中,美國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製造出第一個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單細胞細菌一事位居前列。《科學》雜志認為,這項研究向人為創造簡單生命邁出關鍵一步。
  • 從人類基因組到人造生命:克雷格·文特爾領路生命科學
    1 2010年夏天的「爆炸」新聞 2010年5月20日,J. Craig Venter私立研究所 (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的一個20多人的科研小組在美國Science雜誌上報導了首例人造細胞的誕生。